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 第五章 娲皇谋算,生死法则之争

赵公子、朱夫子眼见“神霄玉清真王”战败,只觉目眦欲裂。

他们虽然在“未来”不止一次见识过这位“人天歌桥主”的威煞,却不曾想过,提婆那提竟然强大到了如此地步。

两人虽然只得府君境界,无法参与这种层次的战斗,却也看得出来,决定战斗走向的关键,正是“张太虚”这化身的强度。

此时此刻,他们也不禁怀疑,难不成提婆那提早有布局,如若不然,一个连真仙都没成的“张太虚”,如何能发挥出如此雄力。

再往深处想,当初那位平天教主突兀失踪,天纲体系就此不再完整,令天魔一族有可乘之机,是否也是有这位,抑或说是魔祖的手笔?

思及此处,两大府君皆是悚然一惊。

按道理来说,以他们的心境,即便是在平日里,也断然不至于浮现出这般杂念,更遑论是在这等危急险境中。

出现这种情况,只说明一件事,那位魔主的魔念魔识,已在暗中染化了他们的灵昧,并且两人还未有丝毫自知!

可到了这个地步,就算后知后觉,又有何用,惊慌失措也是六欲浊流的一种,“知道”这件事本身,都已成了对方的助力。

“张太虚”甚至没有丝毫动作,两大府君面容上就浮现出一抹黑气,心境更是千疮百孔,遍地狼籍,一头又一头阴魔滋生,随灭随生,好似无穷无尽,聚成洪流,滚滚冲刷而来。

赵公子只觉得自己像是在刹那间,坠入冻结了万载有余的九幽冥海,从肉身到神魂的每一处结构,都被魔头钻进钻出,渗透了个干净。

于此同时,他的神魂最深处,有五枚灵珠浮起,结成阵势,更透出一股浓烈且艳红的生命色彩,如立浩荡雷池,将无穷魔念拒之池外。

在这明红光彩中,更是可见一位形似不朽神王,人首蛇身,头生双角,气机却更为广博、厚重、温和的虚影。

这尊古神手持长杖,面容慈祥,仿若同无垠虚空、十方大地融为一体,坚韧不动。

“张太虚”一看就知道,这分明是一种比“根本气”更强一筹的先天之气,可称“祖气”,也是帝君强者与那些足以“称尊”的大神通者们,最根本的区分。

所谓根本气,便是“无中生有,无根之源”之意,非天地演化而成,乃是帝君级数强者特有之力,可以看作一个玄门宇宙的雏形。

但是这种“气”虽有太初之性,却也要合于太易之神,无法彻底独立出来,只能是宇宙的基石,却不能超脱宇宙本身。

一旦帝君级强者陨落,“根本气”也会逐渐溃散,虽然这个过程极其缓慢,却无从阻挡。

一般来说,在数万年后“根本气”就会融入“玄妙无边方广世界”中,成为托举这方奇妙境地,逐渐离开物质宇宙的助推力之一。

“祖气”顾名思义,乃是万物之祖,也即是“道”之本性,乃是“物性”与“天理”的融合体,一气便可演化宇宙,不再是所谓的雏形,更可长久留存,甚至是洞穿古今,长久留存,今在昔在永在。

这一点“祖气”虽是极其微弱,且不知道历经了多么沧桑的时光,却也令“张太虚”感受到其中那种承载生死轮回,雄浑厚重,广博而不失慈爱的意味。

只是一接触,他就感受到这位存在曾经的尊名——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

但这也只不过是对方“先天祖气”的其中一个侧面而已,除了“地皇大帝”的神位之外,“张太虚”更感受到了另一种活泼跃动的生命力。

这正是对方的古神前身,人族之祖——娲皇!

“嗯?未来者?南诏王族?”

随着这个声音响起,赵公子只觉那穿透肌肤、直入神魂的痛感就此倏然消失,好似从来都不曾存在过。

他睁开眼,却只见朱夫子立身于“张太虚”身后,周身魔焰蒸腾,眉心更是浮现出一枚竖眼,半开半合,幽光氤氲,寒意森然,直有照透人心之威。

赵公子对此毫不意外,毕竟朱夫子虽是府君强者,也不可能在对方手下撑过一个回合,他奇怪的是,为何自己无事?

难不成,我只是觉得自己无事,但是身体亦或是灵魂深处,已经有了某种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改变?

但若真是如此,他为何要让我意识到?

一时间,赵公子的灵光不断闪烁,囟门处甚至飘出一股股五彩烟气。

“张太虚”拂袖一扫,将之心境稳定下来,又跺了跺脚,把周遭“接引仙光”的余韵一网打尽,才点点头,直接问道:

“你是娲皇留在人间的后手之一,那她的前世身到底是在六道轮回中,还是在泰山府君神域之中?”

赵公子如今也镇定了下来,露出一抹苦笑。

他根本不明白,为何这位魔主分明能翻阅自己的记忆,还非要用这种问话的方式。

“张太虚”淡然道:

“问你话,是出于对你的尊重。如果不是你在背后动了手脚,李修缘也没有那么容易逃脱。

“其实这一点,狄怀英亦有所察觉,他虽然只以为你和朱夫子非是出于同一派系,却也是物尽其用,没有辜负你一片苦心。”

“张太虚”刚才一查就知道,赵公子和朱夫子,皆是在未来时代中,足以代表人道洪流的人物。

如今大天尊以秘法将之招来,就是为了令此方世界的天数彻底混乱,不给任何隐藏强者,乃至那些合道而去的人物有丝毫可趁之机。

并且,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大天尊在他们的身份上,都加了一层遮掩,朱夫子既是代表未来的儒学宗师朱熹,也是那位大明永乐帝。

之所以选中此人,正是由于他和九天荡魔祖师在冥冥中有一份道缘,大天尊甚至有想法,让这位修行有成后,便补缺真武大帝之位。

到了那时,朱夫子上合文道气数的儒学宗师身份,又会从遮掩成为他新的阻碍。

赵公子亦是一般,明面上,他乃是秉承娲皇神力,身负救世天命的南诏王族,实际上其人的根本灵识,乃是赵宋一脉那位“烛光斧影”的太宗,这两大身份亦充满对立和矛盾。

大天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行事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只不过,这位大天尊虽是夺得了“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的无极无上圣之位,到底不能真正算无遗策。

尤其是,他的对手还是那位摆脱古神之身,合于土德之道,追寻道尊而去的地皇。

娲皇的力量,本就是随血脉而传承,对于玄门强者来说,元神主宰肉身,最终合于天道,神返太易、气还太初,才是修行正途,也是再正常不过之事。

但在娲皇看来,元神虽能主宰肉身,可两者实际并无主从之分,只有强弱之别。

反过来,若是肉身足够强大,却也能够成为元神的囚笼,甚至令元神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不过一直以来,这些具有娲皇血脉,半人半神的生灵,在飞升之后,都隐居于娲皇开辟的秘境中,不问世事,只是一味修行求道,低调至极。

因此,这些生灵血脉中的秘密,从不曾暴露过,甚至于就连他们自己,亦不清楚这一点。

玄妙无边方广世界中,虽有众多神通广大的帝君天尊,但是出于对娲皇的尊重,他们都不曾对这其后人出手——直到大天尊横空出世。

为了夺得这个位置,他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端,却也因此为自己招来不可预测的隐患祸端。

大天尊亦没有料到,赵宋太宗的灵昧,不但没有完全占据这具肉身,反倒是被其中那股血脉之力潜移默化地感染。

在这个过程中,大天尊亲自赐下的南诏至宝五灵珠,更是扮演了一个极其关键的角色。

在明白这一切后,哪怕以“张太虚”抑或说徐行的见识,也不得不感慨,娲皇的才情手段,果真是举世无双。

能够将肉身之力运用到如此地步,就算是同人仙武道,亦或是阳神世界的神王们相比,也是相差无几了。

虽然在纯粹力量上,娲皇之道或许有所不足,但是论对血脉遗传的研究,这位行走玄门道路的古神,甚至犹有胜之。

并且,这个手段隐藏得极其深,若非外敌当真要窃取南诏王族的根本力量,赶尽杀绝,断然不会发动。

最令徐行感慨的地方在于,娲皇为了“赵公子”这个小小府君,竟然也能降下“祖气”,只为护他周全。

这本是极其不智的行为,若是面对大天尊,多半就要被顺藤摸瓜,找出她遗留此间的全部布置,可娲皇却做得义无反顾。

徐行能够感受到,这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娲皇的灵识已然远去,如今留在这个世界的,乃是她的前世身。

所谓前世身,便是娲皇的古神之躯。

娲皇逆反先天,凝聚祖气,证得地皇之位时,就已抛去了古神之躯体,成就先天神圣的位格。

按道理来说,帝君级数的强者,都会选择将这具肉身融入“根本气”中,以此壮大自己的修为之本,可娲皇偏偏将这肉身留了下来。

除了这个原因外,更大的因素则在于,娲皇本就是如此一位博爱而慈悲的伟大存在。

徐行有理由相信,若是其人本尊在此,也会做出这种行为,义无反顾。

但赵公子虽是被扭曲了神思,却也不过是一个小小府君,就算想要坏事,都坏不到关键节点上,只能在小处动一动手脚。

听完徐行的问话后,赵公子笑中苦涩更浓,却也不得不回答,只能小心翼翼道:

“娲皇虽有神机妙算,大天尊却也是一世之雄,故而她老人家只会在关键节点,予我一些提示。”

徐行点了点头,径直道:

“我已经知道了,正在泰山府君之神域中。”

“祖气”虽是天地根源,但在徐行这等人物眼中,却也非是无迹可寻。

事实上,他早在问话之时,就一路追溯而上,并察觉到了其来处,正是源于玄妙无边方广世界的某个夹层中。

那股气机同“纣绝阴天秘箓”有几分相似,都具备生死轮回、幽冥刑杀之意,却更为刚直正大,堂皇光明。

其实,玄妙无边方广世界,虽然在下界的道书中,被描述为风景殊胜,无灾劫浊气的仙家境地,却也从来都不曾少了争斗。

佛、道两家的众多强者,对于如何改造这个世界的态度,自古以来便是截然不同。

对于生死法则的争夺,更是重中之重。

正是如此,他们才要分别搭建自己的幽冥之域,佛门虽也有不同净土、法脉之分,可绝大部分都赞同十法界之说,以此搭建的六道轮回,更是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道门虽是想要整合力量,与之抗衡,可内中争执却要胜过佛门多矣。

因道尊之法,乃是师法自然,宽进宽出,比起十法界拘束极少,是以参悟道法的大神通者们甚多,且很多都是古神出生。

这也就导致,道门一方组成的天庭,虽然纸面实力极强,又有昊天上帝压阵,能够勉强形成统一战线,可其中有话语权的强者实在太多。

光是这生死法则一系,就有“酆都北阴大帝”、“泰山府君”、“地官清虚大帝”等几位绝顶强者,各家有各家的主张,自也拿不出一个足以服众的章程。

昊天上帝对此也颇感无奈,最后还是地皇显圣,选中了几位帝君中底蕴最深,且既是执掌幽冥,又是地脉之灵化形的泰山府君。

可即便其余几位选择退避,却也没有交出自己的生死权柄,这就导致泰山府君的幽冥神国比起六道轮回有着天然的不足。

在上一次大乱中,瘟癀昊天大帝虽是借力斗败了众多帝君,夺得天庭权柄,登上大天尊之位,却也同无天达成了协议,自行切割了生死权柄,令六道轮回一家独大。

此战之后,泰山府君遗留的冥国亦遭到废弃,但是在“朱夫子”的记忆中,其实大天尊并没有真正放弃生死权柄。

相反,他趁此机会,将泰山冥国由明转暗,又集合了其余几位帝君的神域,试图彻底统一道门一系的生死法则。

于此同时,大天尊又将被自己镇压的诸多天庭仙神,交予无天,由六道轮回镇压。

表面上,无天得了极多好处,没有了道门一系的钳制,六道轮回便可以彻底融入“玄妙无边方广世界”中,成为一项根本法则。

若是能够炼化这诸多仙神,他的法力定然会再次暴涨,届时无论是下界取代元始魔祖,亦或是东进拿下天庭,都非不可能之事。

但西天佛国的扩张步伐,经此一役后,反而受限,六道轮回虽是没了对手,却多了一批拖累,扩张缓慢。

并且,昔年一战,也有一批仙神趁乱逃了出去,如今大天尊的同门保生大帝、二郎显圣真君,佛门药师琉璃佛、斗战胜佛、未来佛,皆在其中。

他们为了救出这批仙神,必然会将六道轮回作为首选目标,如此一来,无天无疑成了众矢之的。

事实上,六道轮回在这段时间里,已经遭到过数次冲击,大天尊反倒能够借此机会韬光养晦,积蓄实力。

明白了这诸多事件的始末后,徐行也明白,自己接下来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