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 第二十五章 五浊恶地,魔作沙门

法畏?

陆竹收敛目光,没有再说什么,跟着李时珍转头离开了大殿。

等两人走出去很远后,那名高大僧人才蹑手蹑脚来到法畏身后,足见他对这位方丈如何敬畏。

他低着头,有些不甘心地问道:

“方丈,咱们就这么放他们走了?那六品叶棒槌……”

听高大僧人这么说,其他三名老僧也走过来,眼神火热。

他们浑身上下倏无出家人的慈悲清净,倒像是三毒俱全,五戒皆破的狞恶贼寇。

法畏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也不觉意外,反倒是勾起笑容,甚为满意。

因为这本就是他一手操纵的结果。

他抬起头,望向那尊俯瞰大殿的佛陀金身,只感慨一句。

师兄,你当初胜我一招,让我不得不远走之时,可曾想过今日?

你要清净圆满,普渡慈航,我偏偏要魔作沙门,诸法灭尽!

当年海祸之时,南少林戒律堂首座,法念大师曾率领寺内高手,迎战朱天都。

可最后能够安然归来者,却是寥寥无几,身为宗师的法念更是死于朱天都手中。

要知道,当初的朱天都是何等凶威滔天、不可一世,敢跟他正面交锋的,俱为南少林菁华,是足以支撑门庭的骨干。

经此一役后,这些精英却是十去**,南少林自然不可避免地陷入到风雨飘摇的境地中。

为保自家武林泰斗的地位,南少林便开始广纳俗家弟子,这也导致寺内僧众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南少林里,不是没有人反对,可当法畏挟宗师之威回归后,一切质疑、质疑者,皆烟消云散。

在法畏的推动下,南少林四院八堂首座中,竟有半数是带艺投师,号称因仰慕少林武学而入门,精通佛学者更是一个也无。

清除异己,安插亲信后,法畏又大肆散财,收买人心,如此三管齐下,自然是无往不利。

他也从此坐稳了方丈的位置,真正成为东南武林的一方霸主,也将这处佛门净地弄得乌烟瘴气,令众弟子利欲熏心,唯利是图。

不过这些事都做得极为隐蔽,不为外人所知。

很多寺内老人也得了嘱咐,不会轻易提起自家这位神秘至极的方丈。

法畏摇头道:

“他既然来了,难道还走得掉?李时珍和那个徐擎道,都是四炼层次的大拳师,真打起来,动静不会小。

南少林这块招牌,我还有用,不能轻易毁了,明山还跪在戒律堂吗?”

一个干瘦僧人回话道:

“跪了半天,一动不动,瞧着挺心诚。”

另一名老僧感慨一声,神情略有自得。

“南少林不是没有规矩的地方,明山就算在外面闯下再大的名头,回了山门,也要守咱们的戒律。”

法畏笑了笑,摆手道:

“咱们这位‘恶德金刚’好歹也是个大拳师,跪半天算什么。

他不是心诚,他是能忍。

这小子练武不行,做事倒还算得力,兼有一身审时度势的本领,不枉我当年救他一命,带他来吧。”

法畏这话虽漫不经心,语气更是自然随和,但却充斥着难以言喻的傲慢。

仿佛能够被他接见,对明山这个凶名赫赫的“恶德金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荣幸。

这不是“仿佛”,而是事实。

因为就连明山本人,也是如此认为。

这位“恶德金刚”名头虽然响亮,可瞧着却丝毫没有“金刚”的威武,反而是像一位养尊处优的王公贵族。

他头戴宝冠,身穿白绸锦袍,腰佩华贵倭刀,只是须发浓密,不加修剪,显得不伦不类,难掩匪气。

明山一看见站在殿宇正中的法畏,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涕泗横流,放声哭嚎道:

“师尊,徒儿终于又再见到你了!”

明山这一跪,当真有推金山,倒玉柱的气势,极为震撼,真情更是溢于言表,感人至深。

法畏似笑非笑地道:

“徐船主,你这一套,贫僧在宫里早已见得惯了,说正事吧。”

明山忙不迭地连磕三个响头,将地上那块砖头磕得破碎不堪,凹进去一个大洞,无数碎片迸溅出去,可见其人用劲之猛。

磕完,他抬起头,仰视法畏,诚恳道:

“徒儿听闻师尊重回南少林,便立即赶来拜谒,如今得见师尊宝体无恙,神功更胜往昔,已是心满意足,别无所求。”

法畏摇头,哑然失笑。

“看来这些年,你在朱婆龙手下,的确历练得不错。你不说,我就帮你说吧。

你无非就是看上了我这个宗师层次的靠山,以及南少林这一批高手罢了。怎么,想反出三十六船,自立山头了?

你要有这个胆子,我出手又何妨?”

明山听到这话,抬起头,苦笑道:

“徒儿虽然贪心,但也不敢跟鳄首掰手腕,更何况还有龙王爷这根定海神针?不过……”

明山目光一闪。

“徒儿昨日接到消息,鳄首在台州附近设伏,欲要擒拿戚继光,却撞上了一名大高手。

他被此人重伤,至少三月不能动武,龙王爷又在象山闭关……

或许,咱们师徒能趁这个机会,火中取栗,做一番大事。”

“朱婆龙被人重伤?”

法畏面容虽平静,可明山还是从他上扬的语声中,听出一点惊意。

“朱婆龙的虬筋板肋之躯,堪称世间无双,天底下能够败他的高手,绝不出一掌之数。难道是吕芳亲自出手了?”

明山也流露出惊惧神色。

“是八臂修罗的徒弟,叫做徐踏法,好像刚刚年方弱冠。

日前正是此人,孤身潜入杭州,杀了浙地布政使、按察使,还光明正大打出了‘五湖四海义’的旗号。”

“徐踏法,原来是他?”

提到杭州之事,法畏面色越发古怪,又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我说连绳他们怎么会在杭州全军覆没,原来是撞上了一名宗师?

年方弱冠,声名不显,已为宗师,天底下还有这样的超世之才?此人莫不是另有身份?”

法畏这番怀疑,的确是合情合理。

天底下的宗师,哪个不是从尸山血海杀出来,大名鼎鼎的人物。

富有四海八荒,坐拥无数拳谱秘籍、秘药资源的嘉靖帝,都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惊险绝伦的宫廷斗争后,才逐渐练成一身上窥丹道的拳术。

这徐踏法又何德何能,可以闭门造车,修成宗师?

明山垂首道:

“听说这人以前就在东南沿海,独自劫掠海寇,前几年还曾抢到了鳄首头上。

当时鳄首已成宗师,他挨了鳄首一拳,坠入深海,便从此销声匿迹,直到如今,才出来兴风作浪。”

法畏颔首,这才释然:

“天下如此之大,此人或许是出海到了交趾,暹罗,吕宋等化外之地,磨炼拳术,才有了今天这番大成就。

你要做的大事,莫非正是要我出手,格杀此人?连朱婆龙都败在他手下,你对为师,倒是信心不小啊。”

明山笑起来,拱手道:

“明山虽然拳术不精,可对自家眼光却颇为自信,师尊如今拳势敛而不发,含而不露,显然已是至诚之道的上乘境界,渐窥‘至虚’之境。

单论拳术,这种境界甚至还要胜过鳄首一筹,若是再加上南少林这些师兄师弟,和您老人家的老底子,杀一个新晋宗师,问题总不会太大。

毕竟,您本就是杀手出身,而且,鳄首既然重伤,此人定然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若师尊愿意出手,至少有**成把握,届时徒儿便能趁师尊的东风,坐一坐三十六船主中的头把交椅。

师尊毕生所求,无非拳术二字,而龙王爷和鳄首都是有气魄的人物,若咱们立下此等大功,他们定然不会藏私。”

听到“杀手”两个字,法畏眯起眼。

“看来,你是把为师的老底子,都给摸透了啊。”

先前在法畏面前,一直伏低做小,卑微至极的明山,竟然抬起头,毫不退避地同他对视,微笑起来。

“师尊本也没想过掩饰,不是吗。鳄首向来极为关注中原武林,近年来名声鹊起的黑石,自然也在他的视线之内。

只是没想到,您老人家负气出走南少林后,竟然会潜身入宫,组建黑石,成为转轮王。”

此时此刻,不卑不亢的明山,终于现出几分纵横四海的大寇本色。

不过他眼底还是流露出一缕佩服。

明山也没想到,多年来苦寻不得的师尊,竟然是入宫当了太监。

他本以为自己已算心智坚毅之辈,但是跟法畏这个师尊一比,还是差了太多。

如此人物,怎能叫人不畏怖?

法畏哈哈大笑,笑声震动穹顶,就连宝殿内供奉的诸多佛像,也微微颤抖起来。

他的嗓音一改方才的平缓、淡然,变得浑厚且刚强,豪迈又狂放。

不只是声音与先前截然不同,法畏浑身气势也是大变特变。

先前的他,说话云淡风轻,不经意间才展露出如云中隐龙的只鳞片甲。

现在的他,则是锋芒毕露,寒意森然,就像一口尘封剑器豁然出鞘,振落锈迹,锋刃重光。

法畏慢慢站直身子,脸上皱纹不断变浅,整个人的身姿都变得挺拔起来。

他摇头一叹:

“没想到,朱婆龙在操持倭奴国事务之余,还能分心他顾,遥遥掌握东南武林变化,这份心力,我是不得不佩服。

看来,倭奴国局势,也并没有如很多人想象之中那般纷乱啊。”

明山笑了笑。

“鳄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倭奴国的变化,也在他计算之中。

如今是大争之局,倭奴国再乱下去,不利于整合力量,不如让他们先斗个你死我活,反而方便龙王爷大计。”

转轮王双手负后,在殿中踱步,悠悠感慨道:

“看来,朱老龙这些年来,是真没有找到第二条路,只能走到老路上来。

拿数百万性命做筹码,赌一个中原陆沉,山河破碎的局面,将整个天下当做自己武道的垫脚石,朱老龙的气魄,我不如也。

不过,天下乱世,是百姓的灾难,也是我等武人的幸事,朱老龙既有此心,我又何吝助他一臂之力。

反正如今北上那位,应当也有此心。若是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指不定真能做成这天翻地覆的大事。

届时天下生灵涂炭,能催生出多少高手,纵然是我,也无比好奇啊。”

纵然明山也是个炼身有成的大拳师,可听到转轮王如此平静地讲述,要用天下生灵涂炭为代价,来祭炼拳意,也不由得脊背发寒,毛骨悚然。

他也再次确认了一件事。

——这些拳术通天的绝顶高手,果然已是彻头彻尾的怪物。

不过,明山终究是心性过人之辈,很快便调整了过来。

——如果没有这些人搅乱天下局势,那如他这般人物,怎么可能出人头地?

转轮王看向明山,一挥袖,道:

“方才有两人上山,他们身怀一株六品叶老参,于我有大用。

但我还需要借助南少林方丈这个身份,图谋北少林,故而行事要稍作收敛,不能当众出手。

我已让四院首座随这两人而去,待到夜深,你便打出旗号,跟四院首座一道出手,将他们就地格杀,夺取老参。

那两人一个是昔年的御医李时珍,一个是孤身在塞外屠杀了百来个鞑子骑兵的北方人屠徐擎道。

当日象山一战,戚继光被人救走,我怀疑正是这徐擎道所为,方才一试,其人身上果然有朱婆龙留下的捶劲。

跟着他们,你或许还能抓到戚继光,一举两得,也算我这个师父,送你一份久别重逢的见面礼。”

明山当即欣喜若狂,搓手道:

“师父,你真是给了徒儿一个惊喜啊。”

转轮王只一挥手:

“下去准备吧,莫要走漏了风声。”

——

“那人分明是个宗师,周身拳势却能尽数收敛,定然不是无名之辈。

刚才那一手,他已试出我身受重伤的事实,故意留手,多半别有所图。”

来到山下,陆竹才忽然开口,冷静分析道:

“李太医,我们不能直接回去。说不定,这人便是海寇埋伏在岸上的暗子。”

李时珍也知道厉害,面色肃然,走出一会儿后,他还是忍不住叹口气,郁郁道:

“这大明朝,到底是谁做主?怎么咱们这些堂堂正正的人,反倒是像是在做贼?”

陆竹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

“无论如何,天下事总要有人去做,咱们只管无愧于心便是。”

李时珍不由得一叹:

“小兄弟,你年纪轻轻,就能有一身如此坚韧不拔的志气,跟你一比,倒显得我畏手畏脚了。”

李时珍虽也自认是百折不挠的人物,可这些天跟陆竹相处下来,见这小兄弟身负重伤,仍能谈笑自若,独对宗师都是面不改色,亦是万分佩服。

陆竹忆起昔时旧事,不以为意地道:

“要论坚韧,比起徐兄,我还是差得太远了。

昔年我俩结伴闯荡塞外之时,徐兄为了给一名军中袍泽报仇,追杀一群鞑子骑兵,用了足足五天五夜,不眠不休。

最后百来号骑兵,硬是给他逼得惊惧发疯,一个也没能逃出去。

当初分别之时,他说要回东南老家,也不知道,故人如今身在何处。

不过,他若是身在东南,听闻象山之事,也当是要奋起杀贼的。”

想起那段并肩作战的日子,陆竹一叹:

“若是徐兄在此,戚将军也当再多三分生机。”

忽然一阵疾风吹来,穿林打叶,簌簌作响,只听风中有人笑语道:

“小陆啊小陆,没想到,你竟然如此挂念徐某,倒是让我惭愧了,哈哈哈哈!”

言语未尽,一人已立在陆竹身旁。

陆竹定睛一看,只见徐行长发束在身后,披一袭青布长袍,目中神采熠熠,只是面色略显苍白,倒是比以往更像个读书人了。

“不过有件事,你说得错了。”

徐行向前一步,重重拍在他的肩头,自信道:

“我既已至,戚元敬的生机,便是十分!”

陆竹虽然早知徐行的不羁性情,乍闻此言,神情还是一愕。

他刚想开口,为徐行解释目前状况,就见这位风采照人的故友对自己一顿挤眉弄眼,忽然又道:

“咳咳咳,小陆,你要老婆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