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 第十七章 雷火铸身,炼皮极境!(5400)

淳安与台州相距数百里,可由于暴雨连绵,道路不畅,真要赶去,只怕要走近千里路。

以徐行的拳术境界,若是孤身上路,昼夜奔袭,这段路程还算不得如何。

但他毕竟还带着一批学徒,虽说是轻装简从,还是不免慢了些。

当初被徐行救出监牢的三十八人里,能够正常行动、练武的三十人,竟然都选择了跟着他一起上路。

再加上随行的细雨和齐大柱,还有沈一石送来的四个护院教头,他们这一行人的声势委实已不算小。

好在徐行所选路径多在山野,才并未引起多少关注。

这些天雨水实在太大,裹着泥浆冲落山坡,汇聚成洪,已将山林间的蜿蜒小路尽毁。

众人只能顺着峭壁陡立,怪石嶙峋的青岩往上爬,山径更是绝险逼仄,雨水如瀑,从四方拍来,撞击山壁,碎成濛濛白雾,遮蔽视线。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外如是。

稍不留神,脚步一颤,身子就要滚落山涧,摔个粉身碎骨,四分五裂。

这三十个汉子虽然都自负勇武的人物,攀登这种险峻山岭时,也是个个满头大汗,手脚发麻,大口喘着粗气。

那四个教头也是面色发白,平日里稳如磐石的桩功架子,都有些微微僵硬。

只有经过了一次生死历练,隐约摸到“炼骨”门槛的齐大柱,和二次炼身的细雨,方能从容应对,如履平地。

至于徐行嘛……

他岂止是如履平地,简直是鸟上青天、鱼入大海,刚一钻进林子里,这人就不见踪影了,自由自在,纵情恣意。

只有在这些弟子们脚下打滑,即将跌落深渊时,徐行才会显出身来,给他们一点助力,随即又一纵而去。

这是武行中“盗天机”的修行法,这种修行法子的本质,就是要让人处在生死边缘的大恐怖中,提起全部精神,紧绷心弦,来激发胆气。

这种修炼法子,所能带来的刺激与恐惧,绝不输给生死实战。

只是寻常人来练,危险性实在太大,就算真有胆气,也不免出现失误。

但以徐行的拳术境界,自然可以轻易护得众人无恙。

先前监牢血战,这些汉子们虽然已经历了一场真刀真枪的生死厮杀,但主力毕竟还是徐行和齐大柱,而且时间过于短暂,刺激还不够。

徐行正是想要在这段路上,用盗天机的法子,将这些学徒们再操练一次。

毕竟此去台州,指不定就会遇上不测,既然有为他们涨功夫的机会,徐行这个馆主自然不会错过。

古往今来的武人们,之所以把这种法子称为“魔道”,不仅是因为提着脑袋玩命练拳,有极强的危险性,也是因为这么练功,进境是真的飞快。

毕竟,拳术练到最高层,终也逃不开生死两字,总要勘破。

休息时,这些学徒们聊起这位馆主,甚至还会争论起来。

有的说这是馆主鹰形功夫练到至境,已能变化成鹰。

有的干脆就说徐行是一头千年老妖化形,所谓拳法武功,不过是他为了遮掩自家妖术罢了。

不管怎么样,他们提起徐行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

无论这位馆主究竟是什么存在,总之,绝对、绝对不可能是人!

对这种言论,齐大柱是屡禁不绝,只能听之任之。

听得多了,就连他这个大弟子都忍不住动摇。

联想起这些年来,徐行神出鬼没,动辄消失三四天,乃至十天半个月的诡秘行迹,齐大柱也不禁怀疑起来。

师父那副书生皮囊下,不会真是什么精怪妖物吧?

徐行却完全懒得管这些事。

自跻身宗师之后,徐行施展拳法的声势实在有些骇人,不便在众人身前施展。

如今这些学徒练得累了,他正好攀到山岩高处,自己琢磨拳术去。

跟齐大柱吩咐一声,再把混铁棍扔给他后,徐行一跃而起,踩着料峭山壁,向峰顶飞纵而去,衣袍鼓荡,仿若腾云驾雾。

跻身宗师之后,戳脚功夫在徐行手中,已不只是“刚柔并济”所能形容的了。

简直已是超凡脱俗,出神入化!

徐行足一步一个脚印,近乎垂直地向上攀登,不一会儿,便冲上数十余丈,登临峭壁顶峰。

足踏此地,徐行极目远眺。

只见积云堆叠,仿若凝为森然铁璧,覆盖重峦叠嶂,雷光腾动起伏,暴雨倾泻如瀑。

像有数十条龙蛇啸聚此处,将天也捅出个窟窿,令得天河倒灌人间。

拳师登堂入室后,通过天地自然之变,感悟人体之变化,乃是一个必然过程。

尤其是对已经涉足“至诚之道”的宗师强者来说,借助天象来养育拳意,更是一条堂皇正路。

没有气壮山河的胸怀,怎么打得出震撼天地的拳术。

这等豪迈意气,自然也要通过天地自然、世情人心的砥砺,才能得来。

不错,这种地方、这种天气,正好适合练拳。

徐行深吸一口气,迎着狂风暴雨,打起来雷彬“绵张短打”册子中所记载的七十二手。

其人身形横斜腾挪,盘转旋动,手随步动,披削、劈砍、提冲,肩窝内陷如坑,肌肤浮起一抹极淡的青黑色。

徐行自得到三丰血经后,便一直想要参悟其中奥义。

可这两本经书中,多用丹道中的隐语遮掩,徐行虽然因自家叔父之故,也算饱读诗书,但还是难解其中真意。

不过,虽然读不懂内容,他却能通过宗师层次的拳术境界,感悟到这上面每个字形,一笔一划中所蕴含的深邃意味。

这种属于道门拳术的意味,正好可以拿来磨砺徐行的拳意,为他的宗师拳势增添威力,也能令他的精神更加敏锐,对天地的感悟更加深刻。

踏破生死玄关,气血贯通天庭后,徐行的精神敏锐程度,本就胜过同辈宗师。

如今又得了这般磨砺,那种冥冥中的感应,更是强盛。

就连每日能够凝聚镜影的次数,也增加了一次,由三次变成四次,推演武学的效率比以往高出数成。

所以,虽然暴雨天象每时每刻都在演变,徐行也能捕捉到那一缕若隐若现的节奏,将自身的气血运转与之共鸣,筋骨应和滚滚雷鸣,脏腑鼓动,震荡出声。

纵然徐行并未刻意用劲,只是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演武。

可他周身雨水,仍是被这种震荡一扫而空,在漫天风雨中,打出个白茫茫的“无雨地带”。

世人都知道,想要武叩仙门,须得躯壳与精神,都臻至无垢无漏之境。

肉身为阳之实极,要成“见神不坏”,精神为阴之虚极,能得“打破虚空”。

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武道人仙。

要通过何种路径,将肉身修炼到见神不坏的境界,历代武人们都有自己的答案。

以武当为代表的道门拳法,将丹道与拳术结合,是要运水谷精微,化合营卫,达到汞髓银浆的地步,最后凝练生机为一点,逆反先天。

故而此道名为“玉液还丹”。

以少林为代表的佛门武功,则是要通过诸多秘传手段,刺激人体潜能,化腐朽为神奇,将肉身练出种种异相,成为不腐不坏的金身。

所以此道名为“实金刚相”。

精神上的修行则更为虚无缥缈,根本没有一条具有普适性的道路。

历代宗师只能将打破虚空之前的精神境界,简单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也是最基础的,叫做借相。

拳法中的借相之法,便是用精神意念来催眠自己,激发人体潜能,从而打出更强的拳。

这种方法,也被称作神打。

但想要成就宗师,拳师就要诚于己身、诚于拳术,否则便不能人与拳印,凝练属于自己的拳势。

这便是第二个境界,也即是所谓的至诚之道。

所以,宗师的拳术境界,又叫做“至诚而神”,意为无需借相请神,对自己足够精诚,自然就会化作主宰己身的神明。

第三个境界,也是至诚之道的变化。

宗师的“人与拳印”,本质上是从自己的经历中去汲取感动,提炼出真实不虚的力量,来加强拳势。

想更进一步,则要拳与天印。

这种境界不是依靠苦练就成就,而是要从天地自然中攫取足够多的感悟。

如此,拳师才能把握住人身、天地间那一线若有若无的联系,将心意弥散出去,与周身天地联系。

这也被称为“返照虚空”。

所谓打破虚空,也即是要先将心意弥散开来,映照虚空,然后才能图谋“打破”二字。

徐行的“至诚如神”虽还未臻至顶峰,却已在这种机缘巧合中,触摸到了一线“返照虚空”之秘。

而且,尽管手边没有佛道两家的拳术秘籍,可徐行跻身宗师后,对“见神不坏”之境界,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四炼大成时,徐行本以为,自己在皮肉筋骨的修行上,已然接近圆满。

但成就宗师,又觉醒石镜后,徐行却在一次次不要命的修行推演中,逐渐发现,自己在细节上的功夫,还差得很多。

无论是炼皮、炼肉、炼筋、炼骨,都有缺陷可以弥补。

武行皆知,皮肉筋骨四炼,虽然名称相同,但各家手段不同,最终炼身成功后,呈现的效果也不同。

譬如徐行以前炼皮,用的是跟鹰爪配套的“铁布衫”功夫,练到最高境界,一运劲周身便会青黑一片,如铁衣罩身。

而绵张短打用来炼皮的手法,则是要将皮膜练得犹如莲叶一般,净无瑕秽,达到“一羽不能加,蚊虫不能落”的地步。

而这种炼身大成,一旦成就,除非年老体衰,便不会退转,自然也不存在改弦更张的说法。

可徐行如今却在尝试,能否将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炼皮手段结合在一起,重新炼身,将体魄强度再往上推高一层。

这种炼法,在此界武道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徐行其实也隐隐约约感觉到了,所谓的四炼大成,其实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

四炼大成,只是代表拳师的体魄已经可以尝试人与拳印,不用害怕脑力不足,算刚刚踏入宗师的门槛。

事实上,皮肉筋骨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只是一般拳师很难锻炼得到。

在宗师境界之前,武道还算有一条通行的阳关道,历代武人自然不会浪费时间。

但徐行有石镜在手,能够以镜影推演武功,模拟修行,便可以在这种险阻小路上多做探寻。

消耗两次性命后,徐行已经摸索出来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正要付诸实践。

若这一刚一柔真能融会贯通,那他的炼身水平,定然会再次蜕变。

这种境界,或可称之为极境。

徐行正是想要重炼皮肉筋骨,看看这条路,究竟能否通往“见神不坏”。

这便是石镜给他带来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徐行永远有底气,去尝试每一条可能的道路,并从中提炼出其他人可能一辈子也不能得到的经验感悟。

将七十二手连环施展三四遍后,徐行的心神已然沉浸在拳法中,将捻皮为鞭,搭肉发劲的道理,尽数施展出来。

即便是雷彬复生,看见他这般造诣,也要大呼不可能。

可徐行总感觉距离自己所设想的那个境界,还差了些许,便继续打了下去。

一声又一声的爆破声接连响起,连绵不绝,宛如滚滚青雷当空炸开。

山风裹挟豪雨,呼啸如大潮拍岸,灌进徐行肺腑中,令他胸膛满是阴郁潮意,像是被无数丝线牵扯缠绕。

徐行越打,越是觉得心头堵闷,颇不痛快,周身肌肤更是剧烈震动,赤红一片。

不痛快,很不痛快。

徐行眼角余光瞥过脚下的黑暗深渊,远方的森冷天幕,感觉自己就是一头摔落在山崖间,苟延残喘的断翼鹰隼。

他欲要搏击长空,却终不可得,只能被捆缚于天地间。

徐行心中,蓦然萌生一个想法。

若能这天幕撕开,暴雨扯碎,硬生生打出一个朗朗晴空,玉宇澄清,那才叫真正痛快!

这刹那,徐行与此方天地,仿佛产生了某种天人交感。

于是,念头方起,便被天公察觉,要以雷霆震怒,令这狂徒领教何谓浩荡天威!

一条疾电破空现世,电光枝枝丫丫地蔓延开,如一株从云层生根的雷树,光芒灿然夺目,照得昏暗天地亮如白昼,一根“分叉”朝徐行当头劈落!

此际,徐行正好摆出了绵张拳中架子,右拳平伸进击,左手翻掌作牵,胸膛猛然吸气,小腹内挤收紧,肩膀则向前催打。

这个架子唤作“刀对鞘”,能以皮肉裹住对方拳力,再挟自身之力鼓荡出去,乃是炼皮大成才能打出来的攻防一体架势。

俗话说,对鞘打来莫奈何,任是英雄怕我。

徐行此举,就像是要以肉身为鞘,视天地雷霆为刀,要收刀归鞘!

轰!!!

在山下休息的众人感到这动静,纷纷翻身而起,昂首望向峭壁最高处。

却见那条独立山巅的人影,沐浴激荡雷光,纵然直面天威也绝不俯首,脊背挺直如枪。

这种桀骜骁狂的睥睨之姿,简直就像一尊群山深处孕育出来的妖魔,要与天公相抗!

片刻后,电光消逝,人也不见踪迹。

山下,齐大柱等人已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中。

在他们眼中,这亦不是武学所能造成的场景,而是彻头彻尾的神话仙说。

又过了会儿,一个头顶白烟,衣衫褴褛,肌肤遍布裂痕,满身糊味儿的焦黑人影,从山壁上滑下来。

他瞥了眼震撼莫名的众人,奇怪道:

“明天还要赶路,你们都不睡?”

言语声中,他的身躯嗡嗡震动,一块块死皮自行剥落,露出本来面目,以及莹莹如玉的肌肤。

饶是细雨这种见多识广的大拳师,此时也目瞪口呆,只喃喃道:

“妖怪,妖怪蜕皮了。”

徐行眉头一皱,纠正道:

“不是妖怪,是拳法。”

处于极度震惊中的众人没有发现,漫天雨点一接触徐行的肌肤,就如泥丸打在蒙皮鼓面上,弹了出去。

他每次呼吸,周身毛孔随之张合,就像是有数十人、数百人在同时呼吸,与山风的穿林打叶声杂在一起,混成如江河涌动的涛涛声。

徐行经过雷火炼体后,终于捅破了刚柔交汇的关卡,使周身毛孔皆能开合呼吸、吞吐劲力,呼应天地变化。

颤雨流珠,周天飞露。

是为炼皮极境!

经过这一番波折,虽然徐行已有解释,但是这些学徒看他的目光,都不免异样。

众人显然已认定,这位馆主大人,就是个能承受天威的大妖。

甚至还有人偷偷摸摸来问齐大柱,咱们这位馆主究竟是从何时入道,道龄有没有一千年了?

齐大柱不厌其烦,就连细雨这种性子清冷的剑客,也不由得捂嘴轻笑。

不过此次波折后,这些学徒连带着沈一石送来的四个护院教头,对徐行都是打心底里的敬畏,练功也是越发卖力。

——妖就妖吧,连天雷都不能奈何咱们馆主,成妖还有什么可怕的?

比起做个被官府欺凌的人,老子宁愿成妖!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众弟子练拳的热情空前高涨,接受“盗天机”考验时,也展露出非凡的积极性,说一句胆气倍增毫不过分。

所以,他们竟然只用五天时间,便这走了约莫八百里路。

这八百里路听上去简单,可众人走的都是要翻山越岭、攀岩历峦的险阻小径,还要冒着瓢泼大雨赶路,更有诸多毒虫猛兽拦路。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这都是他们此生走过的,最漫长也最艰辛的一段路。

若不是有徐行这名宗师随行,只怕这三十多名学徒里,只怕没几个能走下来。

纵然过程艰苦卓绝,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却也是相当喜人。

这些劫后余生的学徒们,个个的气质都为之一变,眉眼飞扬,有种脱胎换骨的奋发之感,拳术武功也颇有进步。

现在,他们也终于来到了官道上。

虽然雨水已停,但经过数日夜的暴雨冲刷,这条修缮极好,足令数骑并肩而驰的道路,已满是泥泞坑洼。

还未踏上官道,徐行就察觉到一种异样,自从成就炼皮极境后,他就像是打通了与天地勾连的神桥,感知敏锐到了完全非人的境地。

徐行稍一凝神,聚起耳力,便听见了混杂在风声里,从极远处传来的声音。

“哈哈哈哈,象山已破,你们还指望台州撑到何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