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 第三十一章 真武七截,一人成阵 (万字章节)

“山河潜龙诀”中,除了开辟“龙脉”的内容,能够帮徐行完善内天地的构造外,还有一点也令他受益匪浅,

那便是其中记载的风水、星象之学。

其实,徐行也不是没有接触过与之类似的武功。

当日在九空无界中,他就曾经在慕容龙城手里,领略过“斗转星移”的意境。

这位慕容家先祖,完全把“斗转星移”阐发成一种斡旋北斗、注生定死的霸道武学,与“山河潜龙诀”正是不谋而合。

并且,徐行如今体内还蕴藏着铁木真根据战神殿穹顶那幅周天星图,凝聚出来星空拳劲。

以“斗转星移”、“山河潜龙诀”为基础,三种武学已经相互配合、印证,就让徐行对“星斗横天”、“周天星图”一类的意境,领会得更加深刻。

不过,一来到武当地界,徐行无法控制地从这种体会中清醒了过来,只因那扑面而来的十阳气势,实在是太过强烈。

徐行睁开眼,屹立魔龙之首,眺望远方,一眼就看见了那个独坐天柱峰山颠的魁梧身影。

此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左腿盘起,右腿垂下,随意晃荡,一只手按住左边膝盖,一只手撑在大腿上,支起头颅,四处张望。

瞧他这副神态,不像是传说中超凡脱俗的得道高人、横推当世的真武化身,更没有十日横空的霸道嚣烈之气,倒像是市井中的浪荡子。

——而且是那种想要和狐朋狗友出去晃荡,却因为种种原因,被禁足家中的浪荡子。

看到背上载着数十人的魔龙,那人一下子站起来,目中放光,猿臂轻伸,轻轻晃了一晃,天柱峰前的浓郁云海便被拨开,露出一条直通峰顶的道路。

除了面色古怪的徐行外,所有看到这魁梧大汉的正道高手,甚至包括厉工这位魔门大宗师,都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显出前所未有的崇敬神色。

毕竟,眼前之人,乃是张真武!

神念极其敏锐,亦擅长感受情绪变化的徐行,当即察觉到在抵达武当山的这一刻,即便是那些再敬畏成吉思汗的宗师,心中亦涌现出一种光明向上的情绪。

只一个身影,就能给人如此浓郁的勇气,这样的人,徐行亦只能用伟大来形容。

所谓太极,就是伟大到极点的拳法,毫无疑问张三丰这个人,亦是伟大到极点的人。

张三丰的名气、功绩虽然都是当世无双,并且是断层式地遥遥领先,但真正有幸见过他的人,在江湖中其实很少很少。

因为自从天下会创立后,这位名义上的大龙头便始终居于武当山,以一己之力,镇压破碎空洞,再不履尘世。

毕竟这种镇压,需要张三丰时刻运转十阳境界。

而靠近武当山后,不要说是实质性的真气,光是他身上自然溢散开来的精神气势,就已非是寻常意义上的武道高手所能承受。

唯有碧空晴、凌渡虚、厉灵这样的强者,才有资格走上天柱峰,面见张三丰,但时间亦不能够太长。

只不过,当看清楚山上那人的相貌时,浪翻云、范良极对视一眼,亦和徐行一般,露出了有些古怪的表情。

其实浪翻云在遵循自己体内深藏那一抹剑意,用出“真武七截剑”后,心中仅剩的些许疑惑,就已烟消云散,确认了教导自己的魁梧汉子,便是张三丰本人。

但当他真正见到张三丰,用自己的双眼来见证这一切时,心中仍是不由得为之震动,知道和见到,终究是截然不同的事。

一旁的范良极,面色甚至比浪翻云,还要更为古怪。

他一想到这位人人称颂的老前辈,竟然会语重心长地教导自己,所谓“盗亦有道”的道理,就感到一种强烈的反差。

而跟在两人身边,一直以来都闹腾不已的猴子,却忽然变得无比乖巧,站得端端正正,好似被私塾先生注目的蒙学孩童。

靠近天柱峰周遭三里后,在徐行眼中,无处不在的十阳真气,已经凝聚如团团烈日,好似将整个天柱峰,都变成了神话传说中,十日所浴的旸谷。

不同之处在于,日出旸谷,亦会落于虞渊,可张三丰真气所化的十日,却已然悬于此处数十年,无休止地普照人间,将光芒洒落天地,永不落下。

靠近天柱峰方圆三里地界,魔龙眼中都流露出些畏惧光芒,它亦察觉到充盈其中的恐怖力量。

比起吞纳四海灵机的战神殿,天柱峰周遭的十日真气,要更具毁灭性与破坏性,才令魔龙这种天地异种,也感到一阵不适。

徐行跺了跺脚,魔龙便乖乖地降落下去,在天柱峰下的山道中,伸展龙躯,开辟出一块平地,令众人都能落下。

徐行则是看向最高峰,头也不回地吩咐道:

“以诸位如今的状态,贸然上山,只怕会有些困难,便暂且在此处休息,我先同厉兄一道,前去拜会张真人。”

饶是众人再如何渴望与张三丰交流,也有自知之明,是以没有反对徐行的决定,只是目送着他和厉工两位大宗师,朝峰顶飞驰而去。

两人手中还分别带着从战神殿取出的火红球,和那似龙非龙之怪物的雕塑。

十阳真气虽强,对大宗师来说,也不算是什么阻碍,如若不然,八思巴、蒙赤行亦不能远道而来,联手挑战张三丰。

所以,徐行和厉工只用了片刻功夫,便一路攀到顶峰,与张三丰真正意义上的会面。

看着这个不拘一格,气度不羁,只披一身蓑衣的老道人,再想起方才厉工等人对他的崇敬目光,徐行忽然就联想到了上个世界的诸葛正我。

神侯府、丐帮,乃至一切正道势力,亦是如此尊崇着这位六五神侯,只不过在那个世界,邪道的势力实在太过强大,江湖亦太过险恶。

众人崇拜的诸葛正我,能够在与蔡京、左武王的斗争中撑起一片天,庇护一部分江湖武人,已是极为不易。

更多时候,他其实是一个武林中人向往的精神图腾,只是让人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在做着旁人不愿做,亦做不到的事。

但所有人也都明白,那只是一束随时有可能熄灭的光。

所以为了令这光芒更尽可能久地延续下去,有无数人愿意为了诸葛正我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就像当日那些武林豪杰,不计代价、不论生死,都要去拯救乔峰那般。

可张三丰不一样。

这位在世真武,实在是过于强大,只他一人,就能逼得魔门两派六道、大轮寺、西城,以及一众邪派人物退避塞外,不敢进犯中原。

张三丰已经强大到了根本不需要任何人为自己牺牲,恰恰相反,一直以来,反倒是他在单方面地为了这个天下付出。

也正因如此,这老道士身上有一种诸葛正我所不具备的霸气。

所谓天下之事一言而决,放在他身上,便是最货真价实的评价。

在两人登顶的刹那,张三丰已然从大石块上站起,迎风而立,衣袂飘扬,叹道:

“老道这天柱峰,已多年不曾有人踏足,没想到这段时日,一来就是好几位,倒是让我都有些不习惯了。”

感慨一番后,他又看向厉工,微笑道:

“厉兄,久见了。”

厉工拱手抱拳,沉声道:

“见过张真人。”

张三丰摇了摇头,大袖拂动,无奈道:

“自传大侠飞升后,当今之世,和老道相熟的友人,已不剩太多,你又何必如此。”

厉工闻言,双手垂落,仍是正色道:

“真人引厉某入正途,这份传道之谊,厉某从不敢或忘。”

张三丰又叹了声,转头望向徐行,仔细看了会儿后,不由得目露奇光,微笑道:

“这位便是近些日子来,名声大噪的金刚传人,徐行徐踏法了。

不知为何,我从你身上,总能感受到一种奇怪的熟悉感。

小友,你可能为我解惑?”

说这话时,张三丰的眸光波动了下,显然是意有所指。

徐行其实很清楚,这位老真人真正想要问的,其实是自己究竟来自何处,只不过或许是顾忌厉工在场,他并未明说。

徐行的战绩和事迹,落在寻常武者眼中,还能勉强用一句天纵之才来解释。

毕竟此前的“无上宗师”令东来,以及日后的“覆雨剑”浪翻云,皆是一横空出世,便能震惊江湖,直至破碎虚空。

但是在张三丰这个可能来自“外界”的人眼中,徐行展现出来的种种武学,同样能指向另一个答案。

——与自己相似的答案。

徐行微微一笑,坦然道:

“我曾经学过一门,据说亦是由武当三丰祖师开创的武学,并以此为基础,练成了如今的体魄。

如今既然老真人当面,我也该物归原主,了却了这份因果。”

听到三丰祖师四个字,厉工感到有些奇怪。

因为他知道张真人虽然居于武当山,并未在此处开宗立派,又何来祖师一说?

张三丰却不感到意外,只是眯起眼,笑得越发难以琢磨:

“既然如此,还请小友赐教。”

言毕,徐行神念一动,朝两人传去了完整版的“三丰血经”。

厉工在接到这门迥异于寻常武道的炼体功法时,眸光便微微一动。

在严格意义上,他的“紫血**”其实亦是一种炼体法门,与大明世界的炼身武道极为相似,尤其是洗髓换血这一步,更是别无二致。

只不过,厉工在看了一会儿后,却敏锐地发觉了一个问题。

——这门功法中,竟然全程没有提到真气,亦或者是天罡地煞之气,而是纯粹以肉身为基础。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厉工如今已年逾百岁,看过的武功秘籍已是数不胜数。

可哪怕是其中最粗浅,甚至是粗劣到漏洞百出的武功,都不可能忽略罡煞之气和真气的作用。

对这个世界的人,尤其是武人来说,罡煞之气便是比拟水和空气的重要存在。

即便是修成空境宗师后,武者便要尝试着逐步摆脱这种依仗,可是在此之前,无论是谁,都无法脱离。

更何况,厉工看得出来,这门炼体术充满了巧夺天工的设计,这些设计是如此地成熟,定然是经过了大量的实践得来。

他甚至可以隐约从其中,窥到独立于此界真气武道,却和自己一生所学相交的另一个武学体系。

由于这个世界中,存在从“外界”飘荡来的武学秘籍,厉工亦能很快接受这种现象,更做出一个推论,便开口问道:

“徐兄,这本秘籍,莫非是……来自外界?可为何,其中没有丝毫借助罡煞之气的迹象?”

徐行还没有回答,便有另一个浑厚的嗓音响起,替他给出了答案。

“因为这本秘籍,根本就是来自于一个,不存罡煞之气的世界。”

“不存罡煞之气?”

厉工本能地瞳孔一缩。

对这个世界的武人来说,天罡地煞之气,是一种天经地义般的存在,乃自然万物运转的重要一环。

武功越是高绝的宗师强者,对这一点的感触就越是深刻,因此如厉工这样的大宗师,根本无法想象,没有罡煞之气的世界,究竟会是何种模样。

可张三丰却好似全然没有这种知见障,极其轻松地便得到了这个结论,他看向徐行,笑容中又带着感慨:

“小友,我说得可对吧?”

徐行点头,张三丰又问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在那个世界,也有一个同我一般的张三丰?”

厉工能够从这本“三丰血经”中感受到的东西,张三丰自然都能感受得到。

而且他不仅感受得更多更清晰,还从这字里行间,体会到了一种极为熟悉的感觉。

就好似,这些东西正如徐行所说,是自己亲手所写。

这种熟悉感觉,张三丰并不陌生,因为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就曾无比深刻地体会过一次。

徐行点了点头,又直戳了当地道:

“不止那个世界有,这个世界本也该有一个张三丰才对,想来,那便是‘无上宗师’令东来了?”

张三丰显然并不意外徐行能得出这种结论,只是点点头,轻描淡写道:

“正如小友所说,令道友和我之间,亦有这种难以描述的关联,我之所以会来到此处,亦是因为他。

那一日,老道正在武当山中,推演‘九霄真经’的最后关窍,臻至可白日飞升的‘无极归真’境界,洞开了一扇天门。

只不过,越过天门后,老道见到的并非是古老相传的天庭仙界,反倒是和老道有着相同容貌的令东来令道友。

老道也是由此知道,为何会从天门那一侧,感受到一种无可名状的熟悉感。”

说到这里,张三丰眺望天际,长长一叹。

“老道和令道友都很想知道,我们之间存在的这种联系,究竟是如何形成。

只不过,我们并没有来得及交流多少,令道友亦被我洞开的天门,吸引了过去。

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去了我原本的世界,还是到了另一个我们都不曾经历的世界?”

说到这里,张三丰流露出一股纯粹到近似天真的好奇神色。

他回过头来,看向徐行,眼中好奇之色更浓,问道:

“小友好似并不惊讶,我分明如此好奇,却依旧甘愿坐守此处?”

徐行只是一笑:

“咱们虽是萍水相逢,但老真人‘不取一毫’的性子,我亦略知一二。”

张三丰也笑道:

“老道毕竟也承了令道友一份情,更何况,若非是我的到来,只怕天变亦不会如此严重。

并且哀鸿遍野、生灵涂炭之景,老道在上个世界,已经看得太多了,如今既然有机会,略尽绵薄,自然不会吝惜些许时间。”

尽管说着造福万民的功业,张三丰的表情却是一片云淡风轻,好似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理所当然、义所当为,完全不足称道。

其实若是换作其余人,被旁人莫名其妙拖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就算那人乃是这个世界的“自己”,只怕也会满心怨愤。

又有几人能够如张三丰一般,不仅对令东来这个“自己”更无半分怨恨,甚至甘愿挺身而出,为这个毫无关系的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徐行看在眼中,对这位老真人又多一份了解,拱手抱拳,以示敬意,叹道:

“天地之大德曰生,老真人亦是德被天下、福泽众生,当得徐某此礼。”

说完,徐行又抬起头,环顾四周,笑道:

“只不过这样的日子,实在是有些无聊就是了,也难为老真人,能够忍到现在。”

张三丰听到这话,孩子气地撇了下嘴角,摊开手,无奈道:

“自传大侠以后,此界正道便是青黄不接,老道亦无法可使。

好不容易等到厉姑娘、浪小友这两个好苗子,他们也至少需要数十年的时光成长,这段日子,当真是难熬得紧。”

此时的张三丰,全然没有一般人想象中,正道栋梁应有的成熟稳重,反倒是朝徐行和厉工大吐苦水,发起了牢骚。

但徐行也并不感到奇怪,毕竟从刚刚的对话来看,这位张真人也和自己一样,是个不愿受拘束的性子,同样渴望走遍各个世界,见证光怪陆离的风景。

他要不是太过无聊,想来也不会偷偷摸摸下山,指点浪翻云,更不会训练出一头会九阳神功的猴子出来。

倒不如说正是如此,张三丰的选择和付出,才显得弥足珍贵。

说完,张三丰又道:

“现在战神殿中那位道友出世,接下来天下想必又要多事矣,却不知值此时节,小友又将有何作为?”

徐行则笑道:

“老真人方才所言,亦为徐某所想,遍地哀鸿的景象,徐某昔日也见过不少,实是不愿再见一次。

至少在彻底解决‘天变’前,徐某不会尝试破碎虚空,亦不会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一直不曾开口,默默体会炼身法的厉工,听到这番话,忽然睁开眼,意识到了徐行的言外之意,不禁发问道:

“徐兄,你莫非有办法,可以不走‘破碎虚空’之路,通往外界?”

张三丰亦品出这个意味,只不过老真人还想得深远一些,明白徐行的另一层意思。

“徐小友说彻底解决天变之厄,好似胸有成竹,莫非已有腹案?”

徐行一笑:

“若前代破碎高手留下来的空洞,正如我所想那般,徐某或可一试,只不过,那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至于离开此界的方法,与之亦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等到解决眼下那个大麻烦再来尝试,亦不算迟。”

其实在第一次听说“空洞”与“灾变”时,徐行就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对他来说,每走过一个世界,便是这个世界中生活的众生,乃至与世界本身结缘。

哪怕只是为了这段缘分,徐行都会力所能及地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更好的改变,这也是他为自己这第二段人生赋予光辉和意义的方式。

并且这个世界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徐行还真就有解决的法子。

在徐行看来,这些破碎高手,之所以会造成一个又一个空洞,根本原因不在于同一个时代,涌现出太多强者,令天地胎膜难以负载,而是在于,每一个破碎强者,对“破碎虚空”的认知都极为有限。

所以,虽然“破碎虚空”是此界武者的无上追求,但在本质上,这仍是一个武者无法选择,更难以掌控的过程。

连是否破碎都没法由自己说了算,那破碎的地点,以及造成的影响,自然更不能掌握。

而徐行当日在北宋世界,重开九空无界,为全天下武人,打造出一个稳定通道,塑造天下风云碑的经验,便能用在此处。

若是他也能如对待九空无界那般,在这个世界的天地胎膜上,打开一道稳定且可控的真正天门,便把“破碎虚空”的影响降到最小。

只不过,“昊天镜”在进行一次横渡大千的漫长旅程后,又再次陷入了沉睡中。

按照以往的经验,想要唤醒这件异宝,徐行亦需要吸收时空乱流中的力量。

——想来在张真人坐镇的空洞中,应该不难寻找到这样的力量。

虽然心中已有成算,但这毕竟是日后的事,最起码,在此之前,他们仍需要先对付那位卷土重来的成吉思汗。

明白徐行可能具备弥补空洞的手段后,张三丰亦没有多少废话,而是询问起了东岛之事。

他此前虽是以浪翻云的覆雨剑,以及亲手调教的猴子为中继器,朝铁木真遥遥斩出一剑,但神念横跨数千里,仍是模糊失真。

更何况,张三丰本就不是此界中人,并不了解这个世界的铁木真,究竟是何种武道风格,所以不知道那强敌究竟是谁。

所以听到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名字后,他也不禁动容,动容之后,老道人眼中燃亮起与此前徐行如出一辙的兴奋。

在张三丰出身那个世界,成吉思汗铁木真亦是一位强横无匹的绝代强者,不过两人并没有身处一个时代,只能遗憾错过。

所以当张三丰听到这个熟悉名字时,才会显得格外兴奋,不过这兴奋亦只持续了一会儿,便不得不淡去。

他低下头,看着自己那格外粗壮宽大的手掌,叹了口气,不无遗憾地道:

“可惜,老道我如今身负重担,难以放开手脚,同此人来一场正面搏杀。

经过一次轮回转世,又掌握战神殿后,他的修为应该也已濒临此界所能承受的极限。

若是老道亲自出手对付此人,只怕无论胜负如何,那先前的空洞,亦会再次扩大,重演昔年天变之时的境况。”

虽然早就预料到,张三丰会因铁木真的出世,而加重负担,难以亲自出手克敌,但厉工听到这话,仍是感到有些失望。

张三丰又提到另一件事:

“上一次天变时,密宗这群喇嘛就趁着生灵涂炭的机会,收割了诸多香火念力,若是再来一次,他们定然不会放过。

而铁木真既然被视为转轮圣王,只怕亦能从香火念力中得到不菲加持,或许这本就是为他所准备的资粮。

甚至有可能,八思巴那群秃驴喇嘛,正在等老道走下武当山,前往塞外,将这个设想彻底变成现实。”

说到这里,张三丰眸中,绽放出极其炽盛的光焰,更有了前所未有的怒意。

徐行这才知道,为何鹰缘所用的香火愿力,竟然强悍到这种地步,可以为他化生出五大金刚本尊相,更难以抑制地皱起眉头。

徐行在北宋世界接触到的鸠摩智等密宗英杰,皆是致力于铲除弊病,正本清源,即便要和少林争佛门正统,亦行堂堂之阵。

所以,如今听到此界密宗竟然做出这种事,徐行亦感到一阵浓郁的厌恶,心中更有了一个想法,斩钉截铁道:

“果然是五浊恶世,魔作沙门,既然如此,那这个转轮圣王之位,徐某还真要争上一争了!”

厉工闻言,只是目光一凝,叹道:

“徐兄志气高远,可……”

他虽然见过徐行的战力,却也不认为眼前这个年轻人,拥有能和铁木真正面对战的资格。

毕竟,当初在战神殿中那具化身,只怕连全盛铁木真三成战力都没有,就已令徐行如此狼狈。

后来完全展开星图,又使出“战神图录”的铁木真,更是超越了大宗师范畴,动辄毁岛摧山。

而按张三丰所说,此人还能吸纳密宗念力加强,如此一位绝世强者,又岂是人力所能相抗?

不过无论如何,厉工还是颇为欣赏徐行这份无惧无畏的胆魄。

张三丰听到这番话,却抚掌赞道:

“徐小友果真好胆量。”

言毕,他又挪开目光,将视线落到两人搬上来的浮雕上,话锋一转道:

“不过,在老道看来,小友想要挑战铁木真,也并非毫无可能。

其中的关键,就要落到这两件宝物,以及老道的武功、阵法上。”

徐行作为资深斗兽人,只一听张三丰的说法,便意识到他要传自己的是什么武功,不由得双目放光,问道:

“老真人所说,莫非便是‘真武七截阵’?!”

张三丰颔首,解释道:

“老道当年根据真武大帝坐下龟蛇二将,以及磅礴大气的山势,以及蜿蜒曲折的水势,创出来的武功,可谓是森然万有、包罗万象,却也不能以一人之力施展。

所以,老道便将之一分为七,化为七套武功,分别传给七名弟子,如此一来,他们只要七人联手,便可复现出这套奇功的威力。

但这‘真武七截阵’不能由一人用来,向来是老道胸中的一大挂碍,如今遇得小友,或许也是天意使然,要老道弥补这个遗憾。”

说到这里,张三丰再次看向徐行的身躯,目中绽放出日轮般的神光,将他从头到脚扫视过一番后,微微一笑:

“小友这一身所学,以五脏为基,运化五行五气,又内蕴阴阳之变,身具清浊之别,兼有道、佛、魔三家精髓,气象蔚为大观。

只不过,却并未达到一个完整平衡,其中浊气虽盛,却是大而无当,却少居中统御的深意,而五行五气,亦是有强有弱,无法完全糅合。

老道想来,小友平日里作战时,定然也是将这本不平衡的五行五气,以阴阳变化,尽数汇成至阴亦或是至阳。

诚然这亦是一种用法,可毕竟还是有些埋没了,‘真武七截阵’,便能帮你补足这个问题。

若能以阴阳二气、五行五气,分别显化七尊法相,再将清虚之气转化为天罡正气,引导北方七宿之力,化生北斗之神、真武大帝,便能以此调和阴阳五行,将你这一身所学的威力,尽数发挥出来。”

听到这番话,旁观的厉工都不由得睁大了眼,他早已在东海,就见识过“真武七截阵”的威力。

若是徐行当真能够一人成阵,那对上铁木真,倒也未必是全无胜算!

徐行却不似厉工那样的乐观,他只是按张三丰的思路,略微思索片刻,便道:

“不过,若是如此施为,阴阳五行虽然可得平衡,但是清炁在升华为天罡正气后,浊气却更难平衡。

并且,道意太盛,亦会压制衍生出佛性五智的神念,以及操弄浊气的魔念。”

听徐行这么快,便能够察觉到其中缺陷,张三丰目中欣赏之色大盛,点头承认道:

“其中缺陷,的确如小友所说,一旦借了真武法意,你体内那本就脆弱的平衡,只怕会再难维持。

日后若要精进,除非寻找到能够与之抗衡的功法,否则便只有彻底纯化,走上道门之路。”

张三丰给出的第一个办法,虽然听上去简单,但是在这个世界,又哪里去寻如此强悍的功法?

更何况,就算有了如此功法,在真武法意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只怕根本就没法修行。

佛门法意倒还好说,可真武大帝本就有荡魔之名,想要再引入魔门功法,那便真是难上加难。

所以,徐行不由得笑了起来,打趣道:

“以您老人家的身份,如此费尽心机,总不会就是想引我入道门吧。”

张三丰故作不悦,大袖一扫:

“入我道门,莫非委屈了小友?”

徐行又是一笑。

“转真武法意为佛、魔二相,但这的确是个不错的磨砺,老真人,我同意了。”

张三丰对徐行这略带亵渎神祇意味的言语,并没有表现出不满,反倒又赞许道:

“我辈修行人,纵然尊天敬神,也只是尊上天好生之德,以及神明的功绩品格,并以此为勉励。

若真个将之当成个至高无上的存在,一味磕头不止,反倒是无从抵达如此境地,很好、很好。”

言语落定,张三丰大袖一扫,便朝徐行传过去一股蕴含有真武七截剑阵,以及九霄真经、九阳神功,以及太极玄功真意的神念。

按照张三丰的说法,徐行须得先转至虚清炁为天罡正气,“九霄真经”便是最好的功法,“九阳神功”则是可以为他补足“至阳无极”的缺漏,彻底越过此界的“阳极”界限。

一旦阳极补足成功,阴极亦可用张三丰所传的太极真意,随之水涨船高,互转互化。

传授完了法诀后,张三丰又指点道:

“只不过,如此强悍的力量,饶是以你的体魄,难以负荷,尤其是在注定会力量失衡的今后。”

徐行也意识到这一点,点点头。

他这一身武学,基本都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即便是走至阳至刚之路,也有至阴至柔的气劲作为平衡,才能长久维持战力。

而若是如张三丰所说那般,以一己之力,复现真武法相,牵引玄武七宿星力,动摇了根基,那体魄就不只是难以负荷,而是会直接崩溃,不攻自破。

不过,徐行也准备好了办法。

他脚跟一震,以五行元气托起大火球和那似龙非龙的雕像,交给张三丰。

“我昔日对战过一位强敌,亦是自成阵法,他也知道身躯难以负载,便炼制了五件神兵,分担压力。

我想这两件东西,应当足够作为原材料,而老真人的十阳真火,亦是天底下最适合的炉火。”

张三丰本是想劝徐行,尽量缩短使用阵法的时间,以减轻影响,却没料到他选择了这种利用外物的方式,不禁肃然道:

“这两件浮雕本就具有奇能,内蕴战神图录神意,又在战神殿中,久经灵机浸润,的确可以补足你的缺陷,延长阵法使用时间。

但如此一来,你会受到的影响只会更大,并且贸然融入战神殿之物,还会产生其他莫测的变化,你当真考虑好了?”

说到这里,张三丰亦挑起眉头,他绝不认为徐行是会轻易放弃自己道路的类型,但如此作为,实在是有些冒险。

徐行却想得很明白,冷静分析道:

“我若是一人成阵,练到大成后,或许的确能够应付掌握战神殿的铁木真。”

铁木真此前在东岛外,展现出来的力量,究竟如何,徐行心中已经有数,可以大致有个估算。

在失去了火球、雕像两个核心部件后,他就算能够完全掌握战神殿,可那终究只是个残次品,就算实力会比之先前有提升,亦不会太超过。

但徐行也清楚,战神殿在铁木真所拥有的力量中,纵然至关重要,却绝非是全部。

所以他接着道:

“但铁木真背后,还有密宗数百年积攒的香火愿力,甚至是上一世遗留下来的破碎金刚法体。

想要有五成以上的胜算,有资格应付这样的成吉思汗,我也需要更强的力量,这两项东西,定然不可或缺。”

自从见过释印神的破碎金刚法体后,徐行就意识到,铁木真这种早有计划的转世,定然不会浪费自己前世的体魄和修为。

甚至有可能,他已经将之炼成了合用的法宝,或者是利用与“邪帝舍利”类似的宝物,将这份修为储存了起来。

要战胜一个或许会取回前世修为,又能吸纳密宗数百年香火为己用的铁木真,徐行就必须要用上已经拥有的一切资源。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露出笑容:

“至于日后之事,以及可能出现的变化,都可以等到战胜他之后,再来慢慢解决,就算这个世界找不到解法,亦可以等到‘破碎虚空’后,再寻手段。”

言毕,徐行看向张三丰,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毕竟,天无绝人之路,即便真的有,我辈武人,又有哪个不是筚路蓝缕,开此山林?!”

徐行的语气虽是平淡,却充斥着浓烈信心,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令厉工都不禁为之心折。

张三丰更是深深看了他一眼,忽地大笑出声:

“老道和小友,果然是投缘得很,既然已有觉悟,老道又何吝援手?事不宜迟,咱们现在便开始罢!”

徐行也知道时间紧急,点点头,当即盘膝而坐,沉声道:

“老真人,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