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 第二十一章 云虚:我会守护东岛的一切 (万字章节)

成功道佛合流,凝练五脏庙后,徐行的性命修为,已经再做攀升,精气神三者齐头并进,皆跻身大宗师层次。

所以,他此时便无比清晰地感受到,那只有大宗师才能察觉到的“十阳境界”气势。

其实此前在与庞斑的激战中,徐行就已明白了张三丰的所作所为,更清楚这位至强者走的乃是“天人合一”之道。

但当他亲自用神念感知到这种气势时,才真正意识到“十阳”究竟是何等可怖,怪不得蒙赤行、八思巴两人不履中原。

俗话说刚不可久,可这张老道,却分明是像踩臭抹布一样,把这武学常理踩在脚下,看也不看上一眼。

比起这种层次的阳火之气,纵然是徐行的纯阳血气,也显得无比渺小。

自从在大明王朝世界,成就“打破虚空”的精神境界后,徐行看待北宋世界,以及这个世界武功,皆如掌上观纹。

即便是道心种魔、慈航剑典这种层次的神功真意,也逃不过他的法眼。

可现在,即便是徐行,一时之间也想不清楚,张三丰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用“天人合一”来形容已显得不够准确,这分明是“提挈天地”!

仔细体悟了一番张三丰的如今境界后,徐行练成“五脏庙”的喜悦就已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乃是一股浓烈的斗志。

这种需要自己追逐,甚至是仰望强敌,徐行已经许久不曾遇见过。

只不过越是如此,他也就越兴奋,那种争胜**更是前所未有的涌现出来。

习武须有对手,才能印证平生所学,而在此界中,张三丰对徐行来说,便是一个足够好的对手。

并且,其实徐行和张三丰之间,还有一份不浅的渊源。

他当初在大明王朝世界,之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里,修成人仙境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要归功于从沈一石手中得来的“三丰血经”。

严格来说,徐行也算是这位武当祖师的隔代传人,只不过对他来说,对祖师最好的敬意,便是将之超越。

虽然两个张三丰或许并非同一个人,但徐行心中还是难以抑制地升起一个念头——若是能够亲手击败他,这一趟才不算是白来。

他深吸一口气,垂下眼睑,将眼中绽放的灼然神光尽数敛去,才长长一叹:

“看来,在东岛之会前,我实是不宜与这位老真人碰面。”

不急、不急。

在享用张三丰这道珍馐前,还有几道硬菜,想到此处,徐行对即将到来的东岛之会便越发期待。

他更想知道,那几位大宗师同伴,究竟为张三丰准备了什么杀手锏?

沈万三初入此境,还可以略过不提,但八思巴、蒙赤行却是在天变前,就已通过“空境武道”,成就了大宗师之位。

徐行的“五脏庙”之法,乃是以人身小天地,勾连外界大天地,是以对“十阳境界”还不算太过敏感,只因这本就是可以共存的两种道途。

但八思巴、蒙赤行身为空境武道的大宗师,毕生所求,皆是为了摒弃一切杂气,成就隔绝天地罡煞干扰的场域,与身融天地的“十阳境界”天生相斥。

因此,他们对这种气势的敏感厌恶,要胜过徐行十倍,甚至是百倍。

打个不算太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张三丰乃是太阳,徐行便是阳光背道而驰,固然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灼热,却也无甚影响,足可忍受。

但“空境武道”这条路,却完全在太阳笼罩下,大宗师们只要想抬起头来看路,便会先看见那颗遍照大千的太阳,受到炽烈阳光的直接照射。

在这种情况下,“视力”越好,越想向前迈步,就越要遭罪。

毫无疑问,八思巴、蒙赤行便是空境宗师中,“视力”最为出众,也最有超脱**的两人。

所以可想而知,他们这些年来,究竟经受了怎样的煎熬。

每一个成就大宗师的武者,纵然性情各有不同,至少都有坚韧的道心,徐行绝不认为他们会甘愿屈居人下。

或许,这几十年来,两人之所以避世不出,根本就是在研究超脱“空境武道”藩篱的手段?

徐行又想到令藏地密宗不惜人力物力,也要找寻的“转轮圣王”。

现在想来,蒙赤行会走一条怎样的道路还不分明,但八思巴的路,似乎就应在这“转轮圣王”上。

能够被八思巴寄予厚望,此人又究竟是什么来历?

徐行虽然一时没有答案,却也摩挲下巴,露出饶有兴致的笑容。

此前第一次遇见“四密尊者”,从他们口中听到“转轮圣王”这个名字时,徐行便心血来潮,隐约预感到这位“转轮圣王”,或许便是自己在此界的一大敌手。

身为此界道门魁首的张三丰,已是如此可怖,被藏地密宗视为救世主,代表佛门法统的“转轮圣王”,又是何等样人?

徐行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这分属道佛两方的绝世强者,当真是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如日中天,令天下人仰望,一个则是隐匿世间,神通不显。

有趣、实在是有趣。

等徐行和厉灵交流完,谷凝清才窜了过来,少女来到徐行身边,转了好几圈,眼中的好奇、惊疑之色愈发浓郁。

到最后,她终于忍不住如往常一般,伸出一双肤如凝脂的玉臂,想要用白皙纤长的手指,扯一扯徐行的脸。

可指尖传来的灼热,以及那种略带坚实的迥异手感,却令谷凝清吃了一惊,再也捏不下去,那种灼热感亦如野火,顷刻间燎遍全身各处。

少女反应极快,轻咳一声,便不着痕迹地向后跳开,双手背在身后,手指交叠,眼波流转。

“小……踏法,你真的练成了?”

谷凝清本想如以往一样,叫徐行小弟,但那种异样感再次涌上心头,令这以往无比自然的称呼,显得如此生涩。

所以,她便学着言静庵的叫法,称了一声字号,好在众人的关注点都放在徐行如今的修为进境上,并没有察觉谷凝清的异状。

先前徐行练成“五脏庙”时,由于融汇了肉身纯阳拳意,令厉灵、言静庵这种立身于空境第二重天的宗师,也难以用神念感知。

所以,众人只能从表象中,知道他的确取得了突破,却不能知道,徐行是否真的踏破了关隘,成为了下一位大宗师。

徐行直面众人的疑惑目光,莞尔道:

“现在看来,‘天下第五’这个称号,的确是名不副实了,八思巴、蒙赤行的位置,也是时候动一动了。”

——大宗师,真的成了?

得到徐行亲口认证,修为最深也早有预料的厉灵,还没有太大反应,其余三女心里,却不禁升起一种难以置信的虚幻感,只疑身在梦中。

毕竟,那可是大宗师!

天变至今已逾六十年,但在这六十年间,亦只有一个沈万三能够突破桎梏,成就此境。

纵然是将视线拉长到数千年的武道史,每一个有望破碎的大宗师,都是声名显赫、光耀千古的绝代人物。

但即便是身怀绝世禀赋的盖世奇才们,也要有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才能踏破关隘,最终问鼎大宗师境界。

只看慈航剑典的最后一章“死关法”,就知道这一关究竟如何凶险。

可徐行呢?

他竟然能够一蹴而就,并且突破得这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徐行也知道,这种时候,用言语解释实在是效率太低也太苍白。

因此,他只是简简单单地捏了个手印,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如今的境界,并且把刚才突破过程中取得的领悟,尽数分享给在场众人。

只见徐行毛孔中涌现出五色毫光,结成一轮五行轮转、五彩交织的明亮光圈。

光圈所过,四人的心境都平和了下来,体会到一种大自在、大光明的气韵。

他们只感觉在徐行周身一丈内,念头活泼、神意圆融,就连真气都变得格外顺服。

这并非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摒弃一切、不容任何外物存在的“空境场域”,而是一种无形气场,亦或者说道场。

其实,无论是佛家所说的“坛城法界”,亦或者是道门所谓的“洞天福地”,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不容外物的封闭场域。

坛城法界旨在引人开悟,洞天福地亦是助人修行,皆有普渡众生之效,只不过此界武者为求“破碎虚空”,白日飞升,才会练成隔绝万物的“空境场域”。

如今在内外贯通、天人合一的徐行身上,这种普渡众生的效用,才真正得以彰显。

厉灵见徐行,只觉他的身体都已被神光充盈,并且居于五脏的五行神光,每一道都如一座袖珍洞天,须弥芥子,妙不可言。

厉灵本身也精通身神法,一看到这样的例证,划分九野的黄天真气,亦不自觉地运转起来,试图模仿徐行,再凝身神。

而言静庵见徐行,却只见阴阳二气,萦绕全身,更从中看到了仙胎、魔种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道心种魔、慈航剑典本属一源,本就可以相互转化,只不过这一步实在是难上加难,即便是庞斑这种大材,亦是在“黑天书”的帮助下,才能够从道心中凝练出魔种。

以言静庵单修“慈航剑典”的底蕴,按理来说,绝无可能踏出这一步。

只不过徐行如今已将仙胎、魔种都给彻底拆分成阴阳二气,相当于是将这两门**最精华、最本质的部分,都掰开了、揉碎了,展现在言静庵面前。

是以,言静庵只要学着徐行的做法,控制体内那代表“至阴无极”的仙胎,便能够自然诞生阴中之阳,得到代表“至阳无极”的魔种,成就水中火,焰里冰。

其实,根本都不需要言静庵去控制,仙胎和魔种间自有一种跨越时空、玄之又玄的感应。

只不过,徐行先前以五行神光,将阴阳二气掩盖得很好,仙胎才能保持平静。

如今徐行既然将一身成果悉数展露,言静庵体内的仙胎便自发运转,激荡出一股股纯阴仙气,难以抑制,开始由阴而阳的转化。

厉若海精修的“嫁衣神功”,也是一门阳刚至极的绝学,并且她的“嫁衣真劲”还是由十种截然不同的真气催生而出,对阴阳五行的变化,亦有颇高的敏感。

更何况,厉若海亦精通徐行的炼身法,可以从精、气两个角度,来共同领略“五脏庙”的成就。

徐行亦知道以厉若海那种爱走极端,撞破南墙也不回头的性子,绝无可能走自己这种构成精巧的道路,亦不会如言静庵一般,求什么阴阳两极。

她要求,也只会求阳中至阳、刚中至刚!

因此,除去自身的成就外,他亦向厉若海开放了一部分自己的视野,让少女能够通过他的感知,去“亲眼”见证张三丰的“十阳境界”。

就像言静庵将徐行视为自身武道的完成态一般,张三丰亦是厉若海这条武道上的最巅峰,论阳刚霸道,此世还无一人能望其项背。

对厉若海来说,哪怕不去学张三丰的十阳神功,只是看一看这老道士的真气形态,都能大有裨益。

比起三位各有道路的空境宗师,修为最低微的谷凝清,反倒是得益最多的那个。

谷凝清的“双修**”中既有源于天竺的佛法精髓,讲究性功定境,分清情、欲之别,又吸收了中原的阴阳思想,可谓是一种另类的道佛合流,与徐行的契合度最高。

并且,谷凝清还未成就属于自己的“空境场域”,没有成熟的框架,便从更多方面,吸收徐行的成果。

徐行如今也将绝大多数的心力,都放在谷凝清身上。

厉灵等三人毕竟是空境宗师,不需要他太过担心,唯有谷凝清这个堪堪“化境”的双修公主,还需要他来看护。

过了一会儿后,谷凝清身上果然腾起两股截然不同的气机,这不只是如仙胎、魔种一般的阴阳之分,更有极尽欢愉和无念无欲的分野。

谷凝清的面容亦在刹那间变化,一会儿出尘如降尘天女,气质清冷,静如止水,甚至比活泼俏皮的言静庵,还更像是慈航静斋弟子。

过一会儿,她的气质又变得**奔放,风情万种,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带着宛如成熟蜜桃般的迷人风情,极尽妩媚。

两种气质不断在谷凝清身上交替出现,更添一份变化万千、难以捉摸的妖异感觉。

察觉到身边出现的动静,厉灵、言静庵、厉若海三人,亦依次清醒过来。

他们都察觉到,谷凝清正在进行着一次堪称脱胎换骨的蜕变。

难道说,他们今日不只是要亲眼见证一位大宗师的出世,还要再见证一位新晋宗师?

就在三人的目光中,这两种气质交替得越发频繁,谷凝清的姣好容颜上,亦多了一份挣扎神色。

厉若海目中浮起担忧色彩,向前走出一步。

谷凝清虽然对她怀有某种异样感情,但厉若海始终将这个小姑娘当做自己的妹妹,自无可能坐视谷凝清如此痛苦。

但要厉若海出手相助,她亦不知该如何是好,少女还在思考,目光却已下意识地望向了徐行。

徐行只是微微颔首,厉若海那颗满怀不安和忧虑的心灵,便倏然平静了下来。

直到此时,少女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了自己下意识的举动,心中小小地吃了一惊,迅速收回视线

——这种本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的?

又过了两个呼吸后,谷凝清体内气机,以及自身神意的冲突,已经攀升至一个极峰。

徐行看准时机,向前迈出一步,身影仿若融入月光,漾至谷凝清身前,长袖一拂,右手屈指,轻轻弹中少女的白皙额头。

“诸相非相,红颜白骨,皆成虚妄,还不醒来?”

徐行虽是没有刻意运转真气,震动筋骨,可嗓音仍是如晨钟暮鼓,又似滚滚雷音,在谷凝清耳畔炸开。

每一字出口,谷凝清的面色便越白一分,可那双清澈高远,犹如穹苍的湛蓝眼眸,也就越明亮一分。

等到最后四字出口,谷凝清浑身一震,剧烈颤抖,向后踉跄倒退,摇晃不已。

可她体内那两股相互纠缠碰撞的气机,却骤然归于一统,融汇成另一种更宏大、更圆融的力量。

——空境场域,于此成就!

意识到这一点后,言静庵和厉若海皆是看了徐行一眼,目光复杂,思绪万千。

他们都知道,谷凝清乃是近日才突破“化境”,并且这位双修公主的天赋、才情虽然也算是不错,但是比起厉若海、浪翻云,甚至是厉灵、言静庵等人,都有一段差距。

按常理来说,她至少也要十年、十数年的沉淀,才能一窥“空境”之秘,有希望成就宗师。

由“化境”到“空境”,难度就是如此之大,这也是为何,天下武人多如过江之鲫,可宗师却寥寥无几。

冲击空境不成,当场爆体而亡的例子,在江湖中亦不算少见,“破碎虚空”本就是一条逆天而行的羊肠小径,每踏出一步,都要有粉身碎骨的觉悟。

魔师宫、大轮寺都算是世间最顶级的武学圣地,宗师又见得几人?

但此时此刻,在徐行的帮助下,初入“化境”的谷凝清,竟然能够一飞冲天,硬生生闯进了“空境”的门槛,这是怎样的不可思议?

这是大宗师也不具备的手段,若非如此,魔师宫也不会除了蒙赤行、庞斑外,就只有里赤媚这个不属魔门法统的护法撑门面。

厉灵、言静庵还有心情震惊,厉若海则是关心谷凝清的安危,身形一动,便想要像往常那样,扶住谷凝清的身子。

可她刚刚来到谷凝清身旁,这位新晋的空境宗师,便睁开了一对神光深蕴的湛蓝眼眸,并自己站直了身子。

厉若海一怔,谷凝清已轻车熟路地伸出手,缠住了厉若海的脖子,再把小脑袋贴到她耳畔,轻声道:

“若海,现在咱们可以算是般配了吧。”

厉若海听到这话,头皮一炸,却也没法在众人的注视下,强行推开谷凝清,只能硬生生忍了下来。

但少女也极其敏锐地从谷凝清这句话中,听出来一种和以往截然不同的意味,这个敢想敢做的小妹妹,好似又下定了某种决心?

谷凝清却没有在乎厉若海的古怪目光,只是轻轻松开手,向后跳了一步,背着手,巧笑嫣然,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说。

谷凝清的声音虽然小,可厉灵和言静庵是何等耳力,当然听得清楚,眼神一下子变得极其古怪,不禁在两位绝色少女身上,来来回回地逡巡。

对两人来说,这种超脱世俗认知的关系和情感,还是显得太超过了些。

只不过,厉灵这个老前辈是越看越觉得怪,言静庵则是心中升起些异样感觉——她总觉得,其实这两位,不也挺般配的?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哪怕言静庵这个慈航静斋的异类,脸上也不禁泛起些羞红,不敢再往下想去。

徐行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只是拍了拍手,笑道:

“刚才承诺过的,突破之后,便给你们讲个好故事,现在也到时候了,来吧。”

听到这话,饶是心绪复杂的厉若海,以及下定决心的谷凝清,都把目光投了过来,眼中满是好奇意味。

徐行其实一直以来,都不是很避讳谈自己的出身来历,先前不告诉厉若海,也只是害怕少女一时间难以接受罢了。

并且,此界由于存在“破碎虚空”这种现象,又有诸多来自外界的武功秘籍,对这种事的接受度,也要高于北宋世界的武者。

如今的他,在这个世界已经有了金刚传人的身份,又通过击杀庞斑的战绩,闯出了“天下第五”之名头,可以说已经表明了立场。

并且练成五脏庙后,徐行凭自身实力,已能站在此界顶峰,除了张三丰之外,无论是谁来,徐行都有信心与之过一过招。

对言静庵、厉灵这样的宗师人物来说,立场和实力,都比出身要重要得多,是以徐行也不怕两人得知自己的来历后,便和他反目成仇。

因此,徐行便开门见山,坦然相告:

“我的确不是此方天地的人,而是来自另一个世界。”

虽然言静庵、厉若海早有猜测,但是当徐行亲口认证时,还是不由的感到剧烈震动。

这种震撼感,丝毫不亚于见到徐行在眼前突破,跻身大宗师层次,甚至犹有胜之。

毕竟,千古以来,大宗师虽然少,但每一代也都会出几个,遍观武道史,就连破碎高手亦不少见。

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天外来客,除了那个不知底细的张老道外,有且只有徐行一人。

她们两个隐约有猜测的人都是如此,厉灵和谷凝清两人就更为惊异。

他们甚至想过,徐行乃是前古强人转世重生,却也没想到,他竟然当真是从另一个世界“破碎虚空”而来。

当然,徐行也没有把全部的事实,都和盘托出,而是避重就轻,提到了自己在北宋世界的经历,隐去了重活一世的事实,以及“昊天镜”的存在。

因为徐行知道,众人真正疑惑的究竟是什么,自己只需要对此给出解释便可,没有必要多说,以免节外生枝。

不过,即便只是如此,他这精彩非凡、跌宕起伏的故事,仍是令四人感到惊讶,更生出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感觉。

为何徐行会有如此深厚的武学底蕴,更养出来这样霸道的气魄,原来他当真是一位曾经横绝一世的天下至强者!

更令众人惊讶的是,徐行在北宋世界所遇的高手,虽然绝大多数他们都不曾听闻过,但金门羽客林灵素,以及蔡京等一众大臣,在这个世界亦曾经存在。

当然,最让他们感到震撼的,还要属超越时空限制,横越古今,勾连诸世的“九空无界”。

这个得天独厚的界域,比起“破碎虚空”现象,都还要更为神奇。

谷凝清眼珠子一转,笑嘻嘻地道:

“踏法,这么看,你还真是个老老老老老老前辈了!”

少女将这个“老”字拖得极长,显得颇为可爱,令徐行和厉灵等人都不禁莞尔一笑,就连厉若海也翘起嘴角。

此界虽然在大元崩灭后,没有再次建立大一统的王朝,但是按徐行所知的时间算,也该到了明初年间。

是以对谷凝清看来,“出身”北宋世界的徐行,都不只是老前辈,甚至可以说是古人了。

言静庵却注意到了另一件事:

“踏法,在你那个世界,既然也有武当派,那开山祖师,是否也是张真人?”

北宋世界的武当派,当然也是来自于温老师的独创,只不过在徐行经历的那个世界,多半便是由于“九空无界”了。

这些事,徐行亦不好明说,只是笑道:

“静庵是想问,这位张真人,是否和我来自于一个地方吧?”

言静庵点点头,只感慨道:

“张真人自出十绝关以来,便有无敌之姿,与你颇为相似,天下人虽然都猜测他乃‘无上宗师’令东来的弟子,但其中也有许多难以解释之处。

如果说,你们两人都是自外界‘破碎虚空’来此的强者,那便解释得通了。”

徐行摇了摇头:

“对此,我亦不能确定。只不过,他修炼的功法,我并未领教过,想来应该不是同一人。”

“并未领教过”这无比平淡的五个字一出,在场众人皆是一滞,再次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打遍天下无敌手”。

其实“十阳境界”的名头,徐行也曾听闻过,正是出自于港漫“龙虎门”世界,改编自金庸老师的九阳神功。

只不过在“龙虎门”世界,“九阳神功”并非是斗酒僧亦或者其他什么人所创,而是全真教开山始祖王重阳毕生武学精华之所凝。

再联想到厉若海身上的港漫版“嫁衣神功”,徐行便隐约猜到这个张三丰究竟来自什么世界。

厉若海则是目露奇光,悠悠一叹。

“外面的世界,竟然当真如此有趣?若是我们能够‘破碎虚空’,又会去到何方世界?”

徐行也摇摇头,叹道:

“这个问题,我亦是颇为好奇。不过,在解决完这个世界的天地异相之前,我也不准备尝试‘破碎虚空’。”

不知为何,听到这句话,谷凝清和厉若海两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讲完自己的故事,引得众人一阵心潮澎湃后,徐行也没有急着离开慈航静斋,而是选择留下,再巩固一番境界。

他的“五脏庙”虽然已经打下根基,初步凝聚了身神,但还不能算是彻底完成,仍是需要大量元气来填充。

就在他如火如荼的修行时,天下正因即将到来的“论道灭神”而风起云涌。

东岛,又名灵鳌岛。

北宋年间,武林中有一奇人,名为释印神,武功之高,堪称天下无敌,纵横九州四海,打得魔门两派六道龟缩,慈航静斋、净念禅宗亦隐世不出,号称“天下第一人,世间无双道”。

只不过,释印神横行多年,终于遇上了一个自称灵道人的道士,两位大宗师论道于乘黄观。

一战之后,释印神不敌灵道人的“妙乐灵飞经”,举家搬迁,开辟东海灵鳌岛一脉。

灵鳌岛远离中土,与世无争,逍遥海外,只管收罗天下武功,精研武学,在武林中渐渐销声匿迹。

直到南宋时期,才出了一位堪与“金刚祖师”九如争锋的传人,由此名声大噪。

奈何,名头响亮亦不见得都是好事,最起码对东岛来说正是如此。

元朝初年,元军攻破江南义军首府天机宫后,抗元义军领袖云殊及天机宫余众,便败退至灵鳌岛,得释家收留。

哪知云家后人困于国仇家恨,为求复国报仇,竟鸠占鹊巢,夺取了岛主之位,并大肆招兵买马,将好好的世外桃源弄得乌烟瘴气。

奈何,还不等他们有所动作,天变便降临,元朝就此覆灭,而张三丰又横空出世,建立天下会,重整天下秩序,令矢志复国的东岛一脉彻底失去奋斗的目标。

也正因此时,东岛一脉至今,都没有加入天下会,而是孤悬海外,坚持着自己的独立地位。

因为东岛岛主云虚,乃是一位空境宗师,麾下四位尊者亦各有不凡神通,还远离中土,又保存着当年天机宫的传承。

是以,天下会也不愿逼得太紧,便听之任之。

可如今这等局势下,一个空境宗师,又如何保得住东岛传承?

因此,天下会两大支柱,“双绝拐”碧空晴、“气王”凌渡虚便联袂登岛,试图说服东岛众人,与正道宗师们配合作战。

以碧空晴和凌渡虚的身份地位,如此作态,已算是给足了云虚这个小辈面子,但他们没想到,这位岛王远比想象中还要倨傲。

两人登岛以来,已在此处待了足足三天,不仅没有见到云虚的面,甚至就连东岛四尊中,亦只见到了一位龙遁流尊主杨风来。

“这个云虚,到底是怎么想的?”

碧空晴和凌渡虚相对而坐,面色沉凝,目中闪烁着令人难以琢磨的光芒。

这位天生神力的正道顶梁柱,面容粗豪,虽然年事已高,仍是貌若中年。

他身姿挺拔,气度灼然,令人一见便知道,这是一位慷慨激昂、豪迈不羁的豪杰之士。

“气王”凌渡虚瞧着亦如四十许人,身材高大,气度不凡,一举一动皆有种沉雄之感,能定人心神。

凌渡虚抚须沉吟,片刻后才判断道:

“有恃无恐。”

碧空晴亦皱起眉头,不知道这群人究竟在弄什么玄虚。

以云虚的功力,光是一个沈万三他就应付不来,更遑论是一定会出手的魔门中人?

他们两人这些天来,虽然不曾见到云虚,却也将东岛内外摸了个七七八八,但核心弟子以及杨风来这种高层,竟然都是一副全然无惧的模样。

若说云虚一人狂妄自大,还情有可原,东岛上下,又何来这种自信?

更令两人惊疑的是,这些天来,云虚非是单纯避而不见,而是连带着其他三尊,尽数消失在了东岛。

难不成,他们真的去找“潜龙”了?

忽然间,凌渡虚抬起头,目中神光流转,豁然起身,猛地一拍桌面,惊呼出声:

“什么?!”

碧空晴和凌渡虚乃是一同从蒙古军阵杀出来的生死之交,情谊深厚,彼此间更是极为熟悉。

昔日惊雁宫一役,凌渡虚被思汉飞偷袭,伤了五脏六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开口。

直到近来功行有所突破,这位气王才恢复了说话的能力,却也由此变得沉默寡言、惜字如金。

可他却如此惊呼出声,可想而知心头究竟受了何种震撼。

碧空晴还未问出口,便从凌渡虚那里接收到了一道神念传讯,亦随之惊呼:

“什么?!”

那一道神念中,只有一句话。

——沈万三已成大宗师。

这个消息,正是来自厉灵。

厉灵在动身前往慈航静斋,寻找徐行之时,也顺道将自己所知的情报,通知给了沿途的天下会成员。

碧空晴、凌渡虚两人虽然是孤身登岛,其实在岸上,还有几位正道宗师,正随时准备策应两人,并为他们传递情报。

得知此事后,碧空晴当机立断:

“不能再等了!”

凌渡虚亦面色肃然,沉重颔首。

他们两人或许当今世上,困于空境第二重天最久的老宗师,自然了解成就大宗师的难度,也深刻明白一位大宗师的分量。

如今庞斑虽然战死,但沈万三成就大宗师,魔道的势力可以说是不降反升,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已再容不得云虚自行其是。

两人联袂出了屋舍,如今正是月上中天之时,月光疏如残雪,洒落沙滩。

在他们正想直接出手,拿下杨风来,再逼问云虚去向之时,风声与潮声中,忽然传来一个虚无缥缈的声音。

这个声音好似从无垠大海的最深处响起,乘着滚滚波涛,挟一股壮阔之意,来到两位老宗师耳畔。

“两位若是为西城之事前来,如今便可回去了,有本岛王在,定然叫那沈万三有来无回!”

“云虚?!”

碧空晴、凌渡虚回过头去,却见浩瀚海面中,忽地形成一个巨大旋涡,旋涡正中,涌出小山高的浪头,从浪头顶端,渐渐走下来一个人影。

那是一个通体透明,身材高大且壮硕,足足有三丈高的人影,好似水中巨灵,庄严神圣。

水本是天下至柔之物,但凝成这个巨灵时,又呈现出一种难以形容的强横刚猛之感。

观其形貌,赫然是本代岛王云虚。

但这种力量、这种气势,又岂是云虚能够拥有?

碧空晴、凌渡虚皆露出如临大敌之态。

云虚俯瞰两位老宗师,眼皮垂下,给人一种霸道无边的感觉,好似世间万物,都要匍匐于此人脚下。

他淡然道:

“东岛与西城的恩怨,无关正魔,无论是沈万三亦或是什么人,想要犯我东岛,本岛王都可以力抗之,便不劳两位费心了。”

“嗯?”

碧空晴本就是性情刚硬之辈,见云虚如此作态,更无退让之意,眉毛一竖,向前猛地踏出一步,嗤笑道:

“沈万三已成大宗师,凭岛王之力,又如何抵抗?”

碧空晴的眼力何等高明,自然看得出来,如今的云虚虽然脱胎换骨、功力高深莫测,更胜自己一筹,但亦没有跨越那条限制。

“大宗师?好个沈万三。”

那尊巨灵微微一愣,又淡然道:

“在东岛,大宗师又如何?”

碧空晴还想再说,凌渡虚却在他身后,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

碧空晴心领神会,亦不再多言,只是冷哼一声,便和凌渡虚一道远去。

云虚亦没有出手阻拦,只是看着两人离去的方向,目光幽深。

在他身后,忽然又响起一个声音:

“岛王,只怕他们已经看出了些虚实,咱们当真要放他们走?”

云虚冷冷一笑。

“若是在此处留下他们,才真正是打草惊蛇。

放心,他们都是聪明人,不会贸然将消息透露出去。

沈万三不成大宗师还好,一旦成就大宗师,便与天下会再无转圜余地,这两人又岂会资敌?”

这位自现身以来,便给以傲岸自高、刚愎自用之感的岛王,此时眼中竟然有一种智慧通明的光芒。

只不过,这种光芒很快便掩去,他负手而立,俯瞰天地,自信道:

“有此神器相助,纵使是八思巴驾临、蒙赤行亲至,本岛王又有何惧?

‘潜龙’之力,又岂是沈万三、天下会等辈所能揣测?”

凌渡虚和碧空晴直到离开东岛很远后,才踏水而立,远远眺望那座岛屿。

碧空晴顿了顿,才开口道:

“刚才那种力量,绝非云虚本人所有,极似传说中的‘潜龙’之力。

但‘潜龙’出世的日期早有定数,即便是大宗师也轻易改变不得,云虚又是如何做到,提前将这股力量引发?”

凌渡虚亦眺望彼方,叹道:

“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潜龙提前出世,绝非是东岛之人的手笔。

云虚亦是刚愎自用之辈,若他自信能够借助‘潜龙’之力,便能与沈万三这等大宗师相抗,那……”

念及此处,他摇了摇头,又道:

“但无论如何,他拥有这股力量后,我们亦无法用武力逼他就范,只能再做等待了。”

第二天,一个消息从东岛传出。

东岛岛王云虚,将于六月三日,开启“鳌头论剑”,重选岛王门生。

在“论道灭神”之前,云虚不思整军备战,反倒大搞内部选拔,无疑是表露出对西城的不屑一顾。

一时间,天下哗然,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位岛王是否已经失心疯?

即便武林中人不知道,这位西城城主已然突破桎梏,却也明白,沈万三乃是足以同魔师庞斑争锋的人物。

而云虚在正魔两道眼中,说好听点叫隐士,说难听点就是土鳖,又从哪里来的勇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