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临安不夜侯 > 第799章 神兵天降

临安不夜侯 第799章 神兵天降

作者:月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40: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锜下山了。

分驻在柔狼山脉六座山峰上的宋军,倾巢出动。

此战,若能成功,获得大批给养,他就合兵一处,固守待援。

再分兵已经没有意义了。

如果确是西夏军的陷阱,那么他就集结全军,与敌死战。

这一次,或许会全军覆没,但再捱下去,一样是死,还不如杀个痛快,至少这负死一搏也能给西夏造成重创。

行动时间当然是白天,日上三竿时,今天没有风,天气不错。

想必,西夏人自发或由官方暗中催进形成的这个贸易大集生意一定很红火。

六路大军分别下山,按照刘锜的作战意图,或突进、或穿插、或迂回、或阻击,其唯一目标,就是能给他们带来生存物资的贸易大市场。

那贸易大集,各种毡帐货物行商坐贾牛羊骆驼,形成了一个方圆五里的移动型城镇。

宋军如此规模的行动,当然不可能瞒得过西夏人。

西夏各军司马上开始行动起来。

刘锜所部在下山之前,已经吃光了所有能吃的东西。

所有人都清楚,此战不成功,就唯有赴死一途,所以作战意志异常坚决。

凭着他们坚韧的战斗意志和疯狂的不计牺牲的打法,硬生生在西夏军布防的连绵阵营中撕开了一道口子,并且不断扩大着战果,向着他们的目标前进。

刘锜部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吸引着无数夜间狩猎的猛兽一般,西夏军利用他们的骑兵优势,迅速包抄,围攻、突破、穿凿起来。

茫茫雪原上,厮杀声震天动地,随着一个个士兵的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

西夏兵相较于曾经的辽军、金军,并不精于骑射,但西夏兵更擅于冲撞闯阵。

已经失去了马匹的刘锜部,用当初运粮的车充作简陋的车阵,再佐以弓弩、长枪,抵挡西夏兵的冲阵。

然后再悍不畏死地扑上去,攫取近战肉搏的机会,不叫西夏军脱离战斗。

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战术,成功地拖住了西夏军,使得陆续包抄围歼过来的西夏军丧失了冲阵优势。

因为宋军和已经接战的西夏军形成了一个汤圆,刘锜部是馅,已经接战的西夏军是皮儿,如果要冲阵,就要先把他们自己人冲个七零八落。

不过,西夏军并不着急,毕竟,穷途末路的宋军已经选择了下山。

他们唯一的凭恃也消失了。

后路已被切断,前路伏兵重重,宋军在玩命,他们当然看的出来。

而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他们,根本不需要与宋军搏命。

现在这支还有数万人的宋军,完全可以耗着,只消耗个一两天,不战自溃。

刘锜很清楚,他已经耗不起了。

此番,他亲率主力,顶盔挂甲,一路只管向前。

三军将士,只管望着中军那杆大旗,随着他一路前进。

只要他能成功突破,杀到西夏人的那座大集市上,西夏军绝对不会任由如此众多的物资在战斗中损毁。

相对于大宋,以西夏薄弱的经济基础,是禁不起如此重大损失的。

到那时,他们也就有了一线生机。

但是,当西夏军三大王牌,铁鹞子、步跋子、泼喜兵出现的时候,饶是意志坚如钢铁的刘锜老将军,也不禁陷入了绝望之中。

铁鹞子,重装骑兵。

步跋子,重装步兵。

泼喜兵,是西夏的“移动火炮部队”。

一头头高大敦实的双峰驼骆,背上安装着扭力抛石机。

鞍袋里拳头大小的一块块石头被抛射出去时,强大的动能就算是宋军引以为傲的步人甲也禁受不住。

步人甲抵得住飞矢长枪、利刃尖刀,可也同样禁不起钝器的打击。

而人力使用的钝器,还未必能对步人甲一击产生致命伤害。

可是泼喜兵从骆驼上用扭力抛石机发射的石头却可以。

西夏一共也不过四百余骑泼喜兵,三千铁鹞子,四千步跋子,大多驻扎在西夏王都附近。

没想到这一次,西夏连三大王牌都能派出来,足足派出了一半的王牌部队。

“决死一战吧!”

刘锜惨然一笑,下令道:“升血色大纛旗!”

难怪西夏人敢用如许之多的物资作诱饵,原来前路有西夏三大王牌军。

对如今缺衣少粮,缺少远程重型武器,缺少骑兵的宋军来说,前路已经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堑。

所以,一切生机已经断绝。

他们最后的使命,就是尽可能的消耗西夏的兵力。

一换一就不亏,两换一、三换一,也比白死了强。

血色大纛缓缓升到了最高处,正在左右冲荡犹如剧烈摇晃的一盆水的宋军队伍,稍稍停顿了那么一瞬,然后就溅出了那个“盆”,以让人惊恐的疯狂,向前当面之敌猛扑了过去。

这一次,没有人再试图保存战力,亦或躲避敌人的攻击,只要有一丝换命的机会,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扑了上去。

……

拓跋黑衣的骑兵是在与宋军接触战中被缠住的。

他们已经与宋军混淆在一起,无法脱离战斗,无法再度发挥骑兵冲击优势。

而且因为他们的缠斗,使得陆续包抄过来的西夏军也无法进行冲阵。

不过拓跋黑衣并不慌,他正在尽可能地收拢部队脱离战斗。

宋军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决一死战,但他不需要啊。

宋军现在退路已被切断,深陷重围当中。

此处一片坦途,无险可守。

前路有大白高国三大王牌精锐,挡在突击往方圆五里、物资堆积如山的贸易大集的必经之路上。

这个肥的流油的饵,已经不可能被宋军吃掉,但宋军却已上了钩。

大夏军完全可以最小的代价,用区区几天功夫,生生耗死这五万宋军。

而此时,在他身后七里开外,杨沅的大军已经开始发起了攻击。

柔狼山脉西陡东缓,山坡倾斜足有六七十度,哪怕春夏亦难攀登,更不要说冬天了。

但是,由上而下,却可以滑雪而下。

成千上万的士兵齐刷刷坐在雪坡上,向着山下滑下来的时候,那气势宛如雪崩。

他们在宋军大营发现了因为伤重被留置于此的一些宋军。

如果刘锜倾巢而出的大军不能达到既定战略目的,这些伤重的宋军就只能自生自灭了。

或者等到战后,被上山来清扫战场的西夏兵发现。

大概率因为要治好他们的花费,还要大过把他们充作奴隶,那时也只能被西夏兵清理掉。

柔狼山面临平川的一面一共也就六座山峰,每座山峰上原本都有刘锜的一部驻扎。

所以,倒也不是杨沅走了狗屎运,而是不管他从哪座山头翻过来,都能看到宋军的营地,找到宋军的伤兵。

从这些伤兵口中获悉情况后,杨沅先派出了斥候探听消息,同时清理西夏游骑斥候。

随后他就开始紧急整顿三军。

杨沅的近六万大军在七天六夜翻山越岭的过程中,共减员六千余人。

这些人倒也不是全都死了,其中还有很多是体力不支掉了队,或者是患了风寒、腹泻等疾病,只能脱离大队。

最后成功抵达柔狼山的,约有五万人。

杨沅将五万大军,迅速分作三路。

他自带中路军,以杨寿的疯魔军为先锋,周程和周无翼左右翼,由杨万里领中军,笔直地杀向前方。

利中西路副都统制郭棣领左路军,潼川路副都统制周程领右路军,各率大将数员,穿插于西夏军后路。

甘泉所领火器兵部队,如今已经发展出火铳兵和火炮兵两大系统,共三千余人,三路大军各分得一千余人的火铳火炮部队,投入了战斗。

疯魔军团一贯的血腥、残忍、疯魔。

他们的生命力也像野草一样异常的顽强。

杨沅在柔狼山下整军时,整个过程历时约两个多时辰。

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军士的体力都是在吃饱喝得,直到准备出战才彻底恢复了元气。

而疯魔军团的大部分人,在下山仅半个时辰之后,就已经活蹦乱跳的了。

疯魔军队在杨寿的率领下陷阵冲锋,仿佛一口尖刀,直接插进了西夏军的后阵。

这支西夏军以步兵为主,他们不是西夏军的精锐主力,所以承担了相对轻松的事务。

他们正在冰天雪地中挖筑工事,以彻底切断刘锜部宋军退路,防止刘锜残部突围,再度上山。

不过说他们是挖掘工事倒也不恰当,莫如说他们是在构筑工事。

他们用土石、积雪堆砌在一起,再用化开的雪水浇筑在上面,不消两刻钟功夫,就能变成一堵寒冰为表的墙垒。

可是忽然之间,从他们的后路又冒出了黑压压的一支宋军,仿佛神兵天降一般。

西夏兵的意识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仿佛刘锜部宋军绕了个圈儿,回到了柔狼山上,然后重新下了一次山的感觉。

杨寿提着两口大锤,疯魔一般越过西夏军的工事,双锤挥舞,挨着死、碰着亡,几无一合之敌。

他冲的实在太快,把他的亲兵吓的着实不轻,紧紧护在他的周围,唯恐小将军出了差池。

杨寿的狗皮帽子已经被他扔掉了,大雪寒冬的天气,脑袋上白气蒸腾。

杨沅的中军赶到时,此处战事仍未结束,但是杨寿已经领着疯魔军大部继续冲上前去了。

小叔爷说过,救援要快,莫要恋战,一根筋的杨寿都记着呢。

杨沅看的兴起,摘下得胜钩上的长枪,就想提枪跃马,杀一个痛快。

还没等他动手,杨万里领着几十个亲兵,就把他团团围在了当中。

看着杨万里一群人如临大敌,马上就要冲上来动手绑人的架势,杨沅只能讪讪地抖了个枪花,把他的大枪又挂回了得胜钩上。

杨沅不无悲哀地想:“人生啊,真是寂寞如雪。我的大枪,难道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