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临安不夜侯 > 第784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

临安不夜侯 第784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

作者:月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沅披甲,击鼓聚将。

等他从屏风后面出来,缓步走到帅案后站定,济济一堂的众文武便齐齐下拜。

文武各行其礼,高呼:“参见抚帅!”

其声若震屋瓦。

杨沅站在帅案后看去,此行毕竟是为了打仗,所以堂下武多文少。

武将一边,披甲战将以利州中路驻扎御前诸军同都统制时寒、副都统制郭棣、潼川路副都统制周程为首。

其后是刚刚被杨沅任命的疯魔军统领杨寿、火器军统领甘泉、马军统领高敢。

此外还有周无翼、刘入溪、韩金勋,何锦云,何郓生,陈崧庆,林仕祺、慕容千羽,大散关守将唐显等……

十余位战将,披甲而立,宛如铜墙铁壁。

文职和近卫军统领这边,则以利州中路御前诸军都统制府参谋军事,独臂大侠陈涿光、原南郑知府孔纪涛、蓬州知州陈士杰三人为首。

其中孔纪涛和陈士杰分别任军中参议,负责军中行政、后勤、辎重、军纪、考功、情报等事务。

其下又有利州中路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府掌书记陆游,潼川经略安抚使衙门的陈立甲、樊江、王烨然等人。

负责杨沅直属卫戍部队的行营护军提举杨万里。

杨沅站在帅案之后,看着这满堂文武,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他还是一双草鞋,手提食盒,奔走在临安大街小巷送索食的闲汉,

今时今日的他,已然是在诸国存亡未来中,能起到重要作用的一个风云人物了。

……

长安,长乐坊。

好大一座庭院,花木葱郁,流水曲廊。

池塘中湖石突起数峰,稀疏有致,其间青砖铺路,在花草幽深处蜿蜒而去。

临水几棵老柳,宛如临水自照,袅袅柳枝,不时在水面上拂起阵阵涟漪。

“清露,咱们老师兵至大散关啦。”

完颜萍眉眼含笑,兴匆匆地拿着一份最新收到的情报,赶向池塘边一座小楼。

圆窗中攸尔便出现一个丽人,赫然是已经出落成十六七岁碧玉之年的李清露。

眉眼如画,身材修长,颈子线条柔润,宛若天鹅。

人在园窗之中,便是一画美景。

清露人如其名,清婉秀雅,宛如一枝含苞待放的百合,肤色皎洁,明珠美玉一般剔透。

完颜萍也是俏美,但呈现出来的气质和李清露大不相同。

完颜萍杏眼甜眸,圆圆的脸蛋儿,娇花丽质,别样甜美。

同李清露的长腿细腰不同,完颜萍娇小玲珑,长睫弯弯,一双黑白分明的凤尾杏眼。

娇小,甜美,轻盈,宜作掌上舞,这就是完颜萍给人的感觉。

完颜萍执掌“狐字堂”,主要侧重于情报刺探。

而李清露执掌“猬字堂”,主要负责分化、离间和刺杀、绑架。

完颜萍和李清露这两位小公主、小郡主,负责执掌新金在长安的谍报组织。

“有老师的消息啦,快给我看看。”

李清露容颜清丽,似乎有些清冷之态。

但是听到杨沅的消息,却马上眉眼弯弯,呈露出几分甜意。

完颜萍先从窗口递过密信,也不走门户,轻盈地撑手一跃,就从圆窗跳了进去。

李清露没管她,接了密信便已跑到桌边,坐在椅上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李清露便红唇微翕,露出晶莹贝齿,显然心情十分愉悦。

“萍儿,你说老师会不会打到长安来?”

“会……的吧?”

完颜萍眨眨眼,其实有点拿不准。

大宋分明是要重击西夏,纵然不能灭其国,也要打的它元气大伤。

不然,重新与大宋接壤的西夏,将成为掣肘大宋北伐的极大麻烦。

所以,明摆着,大宋的主攻方向是西夏。

杨沅陈重兵于大散关,未必是有意北上,很可能是为了威慑金国。

同时,做为吴家军的预备队,随时投入西夏战场。

不过,她真的好希望老师能打到长安来,好几年没见到他了。

如果当初不曾遇见过她,就没有现在的她。

她不会成为新金帝国的公主,也不会有现在这样丰富多采的人生。

她的眼界,将只有家宅里那一座绣楼、一处花园。

现在也许已经按照家里的安排,嫁给了某个部落长之子,抱着孩子、绣着手帕,和人说着家长里短。

是杨沅改变了她的人生,曾经那个小班长,现在还是那群姑娘的头儿。

曾经在少女心中烙印深刻印象的那个男人,现在成了她心头的白月光。

李清露看着完颜萍既希冀、又不敢奢望的模样,不禁微微一笑。

“呐,你看,从情报上看,老师这回可是精锐尽出了呢。”

李清露笑吟吟地道:“老师一向的脾性你是清楚的,他是那么安分守己的人么?叫他默默地做一个吴璘老家伙背后的男人?他甘心才怪。”

李清露撇撇嘴,唇角勾起一个俏皮的弧度。

“不信咱们就打个赌,老师陈兵大散关,绝不会是虚张声势。”

完颜萍一听,一双杏眼顿时亮了起来。

“你是说,老师一定会兵出大散关,进攻陕西?”

李清露信心满满:“情报上说,老师从潼川路总共抽调集三万余步骑,从利州中路抽调两万余步骑,共六万大军,分四翼驻扎于大散关之内……”

李清露微微眯起了眼睛,这让她清丽矜贵的容颜透出几分可爱的狡黠:“以我对老师的了解,如此大动干戈的他,绝对不会满足于为吴璘做嫁衣。”

李清露从画坛中抽出一轴画,刷地一抛,在桌面上摊开来,赫然是一副地图。

李清露指着地图道:“喏,你看金人的部署。”

完颜萍靠近过来,与李清露并肩向看地图。

李清露纤纤玉指在地图上指点着:“完颜亮以唐括乌野守宝鸡,以纳合斡鲁守剑筈关,以徒单守素守凤翔府,三道关隘,三路重兵。”

完颜萍道:“所以,金军是想采取守势?”

李清露点头,又摇头:“是,也不是。你再看这里。”

李清露的手指迅速划动,从秦岭莽莽山峦间指向群山之中的秦州(天水)。

“秦州守将王鹤!”

完颜萍明白过来:“王鹤要从秦州绕袭陈仓古道,陈兵和尚原,攻击大散关?”

昔日,吴玠、吴璘、杨政三位名将对战金兵,死守大散关。

金国就是以没立大军出凤翔,入宝鸡。

折合、乌鲁大军出秦州,从秦州的入蜀要道再分兵,折合攻凤州,断宋军粮道,乌鲁大军北上,攻和尚原。

完颜萍现在关注的就是川陕宋金战事,对这场战役自然清楚。

完颜萍道:“所以,金国是曾演昔日故事?”

李清露道:“金国想为西夏解围,围魏救赵是必然要采取的办法。

如果老师失利,那么围魏救赵就会从佯攻变成真打,一口吃掉老师的兵马。”

完颜萍漂亮的眸中透出一抹冷意:“我明白了,金军做了两手准备,而老师也是一样。”

李清露颔首:“对,所以,老师可能会直取宝鸡,也可能只是吸引住金兵,伺机助力攻入西夏的吴家军,他也做了两手准备呢。”

完颜萍点漆似的眸子闪烁了两下,道:“我可以帮老师给金军制造点麻烦。”

完颜萍在地图上“剑筈关”的名字上点了点:“这样,老师进来就容易多了。”

李清露笑了:“这次,我和你一起去!”

……

大宋正式开启对西夏之战,金国磨刀霍霍,意欲参战。

只不过,他们虽然也在宋国正式行动之前,就已通过金国奸细察觉到了宋国正在进行战争动员。

但,毕竟晚了一步。

而且,不仅行动上晚了一步,金国的战争动员能力也不及宋国。

因此,金国只能一面积极进行战争动员,表面上还隐忍着,迅速调整对新金的战略。

金与新金之间的战争,一直就没有停息过,而且一直是金国主攻,新金防御为主。

现在金国却迅速收扰兵力,反守为攻。

如此,金国才能抽调兵力,应对南线和西线的战争危机。

不过,宋国这边也没闲着。

军事是军事,经济是经济,政治是政治。

宋金榷场已经做好了随时封闭的准备,水师正在准备全面切断对金国的海上贸易渠道。

与此同时,崇政殿说书范成大,加翰林学士衔,出使金国。

一路行去,就见被捆绑从军的青壮不绝于途,强征的骡马车辆五花八门。

金国的战争动员,粗暴而简单。

金国显然是不想让宋国使节看到这些的,但又不能完全回避得了。

可以想见,在宋国使团没有看到的地方,情况只会更加的严重。

范成大赶到燕京城,向金国皇帝提出了两项重大国事谈判。

第一,既然金国已向宋称臣,那么从此以后,两国国事往来,金国皇帝应该肃立接受宋国国书。

这明显是报复。

因为之前赵构对金国,就是这样的规矩。

金国使节递交国书时,宋国皇帝要站立接受。

可问题是,金国对宋的称臣是忸忸怩怩的,两国从叔侄之国变成了兄弟之国,宋为兄、金为弟。

这种情况下,金国皇帝不必如臣子一般肃立接旨,也是说的通的。

范成大此来提出的第二个要求,对完颜亮来说,就更加的混账了。

宋国居然提出,赵宋皇室祖宗陵寝之地,岂能置于他国?

因此,宋国要求,把河南赵宋皇室陵寝之地归还宋国,作为宋国领土。

这……怎么还呐?

给宋国划一块“飞地?”

简直是无理之至。

完颜亮当然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范成大在谈判中,时而指着金国谈判大使的鼻子唾沫横飞,时而拍案大骂,狂妄倨傲之极。

看他那副样子,俨然就是在说:受不了啦?那你杀了我呀,杀了我,快快快,成全我的青史留名。

当初骄横不可一击的完颜亮居然捏着鼻子忍了。

他不肯成全范成大。

一腔怒火,他也只能发泄在后宫里的外甥女、小姑姑一类的美人儿们身上。

宋国分明就是在寻找主动开战的借口,他的战争动员还没完成呢,他怎么可能遂了大宋朝廷的意。

于是,谈判破裂。

但是范成大没有死。

他被金国强行驱逐出了国境,遣返大宋了。

临安大宋朝廷获悉金国反应之后,是颇为沮丧的。

他们想让金国“打响第一枪”,从而破坏掉金国的战争动员过程。

这无疑在双方接下来的交锋中,会对大宋一方产生极好的效果。

可是一向骄横的完颜亮,面对如此跋扈的条件,如此跋扈的大宋使节,他居然忍了。

此时,杨沅已经悄然离开了大散关。

他的帅旗还插在大散关城头,而他已经亲率主力大军,从秦岭的崇山峻岭间,杀向秦州去了。

让敌人打响第一枪,占据道德高地?

杨沅也是赞成的,这种行为在战争之初可能会多吃点亏。

但是对于战争过程、战争后果,战争对于周边诸国产生的影响来说,先吃点小亏,是有后报的。

不过,于杨沅而言,没有任何一种制度、一种手段,是应对一切问题的永远最正确的方法。

国运之战亦或灭国之战,那战争手段就得无所不用其极了,谁还跟你玩仁义道德那一套啊。

朝廷里那些大臣,死抱着教条不放,非得讲究任何时候都要先礼后兵,都要占据道义。

可杨沅不在乎。

他从来都是一个结果论者。

寇可往,吾亦可往。

非得等着金国先出兵,抄我的后路?

你能从秦州来,我就不能往秦州去?

正值六月天气,不过对于此处山区来说,白天平均气温依旧凉爽宜人,晚上甚至还要裹上睡袋,或者点上篝火,才不会觉得寒冷。

唯一的麻烦,是这个季节频繁出现的大雨、暴雨,大雨暴雨导致山洪、滑坡和泥石流频发。

哪怕这个年代的山川植被非常葱郁,但这些依旧是避免不了的。

今日,便有大雨倾盆,杨沅亲率的大军只能散入山间古道两侧密林中避雨。

而前方四十多里外,金国秦州守将兵马都总管王鹤,副都总管张博雅,率领一万五千以骑兵为主的金军精锐,也正散往两侧林中避雨。

他们只留了不足三千人守秦州,基本上算是倾巢而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