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临安不夜侯 > 第763章 快去请妹夫杨沅

临安不夜侯 第763章 快去请妹夫杨沅

作者:月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日,杨沅在叙州再次接见了当地官员。

这些官员能力还是有的,他们在当地任职多年,杨沅既然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这些官员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杨沅弹了弹他们写的条陈,付之一笑。

你看,这不是人人都知道叙州现在存在哪些弊端吗?

他们就连用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其实都很清楚。

懒政、怠政、不做为,这其中固然有正印官的问题,可是这些属官各自负责一摊,如果真有心,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总该做好吧,结果呢?

现在,他们是畏惧我找他们算账,急于戴罪立功,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思量片刻,杨沅便有了定计,众官员所上条陈中,以他的见识,认为不当施行的或者可以优化的,全都加了批注。

随后,他把这些官员召到大堂上,宣布了他的绩效考核标准。

现在,他没有能力在整个大宋甚至是川峡四路去发动大的变革,但是在潼川路,他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叙州的条件确实比起一些汉化程度高的州府艰苦了许多,这是客观事实。

所以,派驻到这里的官员,干的比别处的官员辛苦,却又很难出政绩。

没有政绩,就不能升迁,升迁无望,就开始混日子,如此往复,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杨沅在他的职权范围内,在川中地区率先推行了“卷起来”的政策。

他明确规定,艰苦地区的官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这儿做事了,这苦劳就是功。

只要没有大的过错,考功就按应得标准再提一级,三年任期满了,必定调任上州中州。

如果在此地政绩卓越,必赴上州任职,必然升官。

人都是有欲望的,不能让人家毫无回报地无私奉献,那不符合人性。

付出了,就该有所得。

杨沅的这条政策一出,那些只是因为对他的恐惧才使尽浑身解数的官员,眼睛里顿时迸发出了希望的光芒。

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那才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率的。

只靠威权恫吓,他们只会更加“不作为”,只有你点到了什么,他在你点到的地方不出纰漏。

可是那样的话,杨沅还能忙得过来么?

岂不是他自己兼任了叙州大小官吏的差使。

如今则不同了,不管是邮驿的建立,道路的修建,趁着土著吓破了胆,迁他们出山为民也容易。

诸多方面,各方官员全都亲力亲为,干的热火朝天。

这些部落首领平时干的活儿,其实就和一个生产大队长差不多。

他们维持本部落的正常运作,处理部落、部族之间的矛盾纠纷,安排采撷、捕猎、种植、加工业的人员分配和对外的统一贸易。

因为生产力的极其落后,虽然他们对本部落拥有着绝对统治权,可也真没有更多可以施展权力的地方。

这倒是让杨沅把他们迁出山来,在已经有了武力支持的基础上,没有遭遇太大阻碍。

他们带领族人出山之后,所负责的事情和原来差不多,只是失去了司法权和调兵权。

可调兵是为了什么?为了和其他部族抢地盘。

打仗就要死人,不是万不得已,谁又愿意打仗。

现在这方面的事,由大宋朝廷负责了。

杨沅在当地直接留下了两支驻军。

另一方面就是司法权,这的确是削弱了大鬼头、小鬼头们的权力。

可是一方面,他们刚被杨沅的钢刀杀怕了。

那些会发光、会冒烟、像打雷一样的武器,他们看见就浑身发抖。

那些疯子一般嗜血、残暴的、比他们还擅长丛林作战的兵,他们更是连看都不敢看。

所以,对这一点,他们不情愿也只能忍了。

而且,当邮驿、运输、耕种、挖矿这些事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相信他们这点不平之气,也会渐渐平息。

因为他们做为各个产业的管事,所获得的丰厚经济回报,是他们做一个说一不二的鬼头的时候,也得不到的。

一个原始部落的村长,和一个百货公司总经理,你看他会选择哪个?

杨沅只是为叙州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道路,又为叙州设定好了激励奖罚政策,然后他就放手让这些地方官去做了。

杨沅自己,则在这段时间,陪着刀妃和梵清游山玩水。

他没让梵清继续隐在暗处,陪在身边和暗中照拂,那是不一样的。

梵清性情恬淡,不争不抢,但杨沅不会忽略她的感受。

陪在他身边,和他一起游山,和他一起钓鱼,和他席上并坐,听他蜜语甜言……

梵清的禅心完全被蜜灌满了,她正在一天天变成吴幼瑶,渐渐忘却梵清这个法号。

至于凤娘和泰熙,也是跟在他们身边一起游山玩水的两个小跟屁虫。

她们毕竟情窦初开,有些事情尚未尝过滋味儿,所以念想也就不重。

每天和她们崇拜、爱慕的人在一起,她们就一天到晚都充满了欢乐。

爱情之甜美,本就是方方方面,并非只有床笫之欢。

甚至很多时候,那种情感的试探、交流、领会的过程,有着床笫之欢不能取代的美妙。尤其是,凤娘和泰熙都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她们当然知道,以杨沅的身份,每天里会有多忙。

可是,现在杨沅每天陪着她们游山玩水,这难道不是因为对她们的偏爱和照顾吗?

光是这一点,就让她们心满意足了。

杨沅把改造叙州的细务,完全下放给了当地官员。

一口屠刀,一根胡罗卜,还有空悬的知州之位,足以让他们头拱地的去做事。

而杨沅始终没有前往乌蒙的原因是,他要等乌蒙七蛮主动来求他。

叙州三蛮被打的落流水的消息,蔓延到乌蒙需要时间。

凉山土兵对乌蒙的破坏,其影响力的扩散也需要时间。

所以,杨沅充分尊重乌蒙七蛮的自治权力,他们不派人乞求,杨沅就是不前进一步!

……

杨连高顺利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大理国皇帝。

为了彻底抹去段氏皇朝的痕迹,他登基当天,就改大理为大兴了。

其实,杨连高是想攀上隋文帝,改大理国号为隋的。

但“隋”这个国号太大了,他担心引来大宋的忌惮。

于是,他起了两个名字,一个叫六茹,一个叫大兴,让群臣选择。

隋文帝杨坚是汉太尉杨震第十四世孙,但是在北周鲜卑王朝时,改了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掌权后才改回祖姓的。

大兴则是杨坚建立隋朝时定都城池的名字。

最终,群臣选择了“大兴”。

杨连高的野心着实不小,又岂在区区一个大理?

只可惜,就只是一个大理,他也搞不定。

杨连高登基称帝,诏命四方归顺,诏令相国高贞寿还朝。

结果诏书一出,八方反对。

高家曾经有人短暂称帝,但高家在大理国拥有辗压各方的实力。

饶是如此,只做了两年皇帝,高家还是把皇位还给了段氏。

杨家可没有高家那么强大的实力。

不仅如此,高家实力强大,是因为高家独占八州之地。

可杨家的实力,却是寄生在其他贵族势力身上的。

这种情况下,杨氏称帝,也就意味着,杨家要从其他各部落大量吸血。

大理皇宫之所以那么快被攻陷,是因为禁卫军中就有杨家的信徒。

这件事引起了各个部族的忌惮,谁也不想重蹈段氏后辙。

杨家在各个贵族势力地盘上的寺院,开始受到了当地政权的抵制和排挤。

各地贵族一面打压由杨氏控制的寺院,一面密切联络吐蕃密宗高僧,想让他们取代杨家出身的方丈和住持。

乌蛮三十七部做的更加彻底,他们直接调集族兵,杀进寺院,把由杨家控制的僧侣杀了个精光。

乌蛮三十七部属于半开化的部落,不管是段氏皇朝还是宗教力量,对他们的控制力本来就有限。

杨连高这才发现,吐蕃密宗不遗余力地帮助他,竟然是包藏了祸心。

密宗不想通过杨家间接影响大理,而是想取代杨家!

一想到这一点,杨连高便不寒而栗。

幸好,他还有后手,他还有国相和杨沅。

只要国相还朝,杨沅入境,他才不担心密宗在背后搞的这些小把戏。

可是,国相高贞寿马上又给了他当头一棒。

国相病了,病在丽江,所以一时半晌儿的,无法舟车劳顿返回大理。

这时候,段正兴被他送进了崇圣寺,亲眼看着剃度出家了。

可是称帝的不是姓段的,段氏皇族岂肯善罢甘休。

在见到各地权贵抵制杨家的现状后,段氏皇族重新萌生了希望。

段氏皇族马上派人,与一都九府四郡三十七蛮部的头人首领们开始进行秘密接触。

这对志向高远的杨连高来说,实在是一个沉重打击。

他登基之初,本打算的是用三年时间秣马厉兵,统合大理,主要是统合一向不怎么听话的乌蛮三十七部。

然后他再用两年时间把已经散了架的吐蕃各方势力团结过来,随后……

可是现在,他忽然发现,就连他认为一登皇位,就能迅速掌握的一都九府四郡,都很难掌握。

怎么会这样?

明明……段氏为皇时,他们杨家散布在这些地区的传教者,拥有着极大的号召力。

现在杨家人做了皇帝,这些地区的权贵首领们,不是该更加听话吗?

为什么反了过来?

杨连高慌了,于是,在拜会了相国高贞寿的弟弟高贞明后,他立即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加封相国、“中国公”高贞寿,为中国王。

第二件:向高氏下聘,他要迎娶高舒窈为大兴国皇后,并提前指定,来日继其位者,必为高舒窈所出。

第三件:派人快马赴宋,请表妹夫杨沅立即兵发大兴,以为奥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