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临安不夜侯 > 第615章 祸水东引

临安不夜侯 第615章 祸水东引

作者:月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都察院西跨院里,被拘押的吏部官员们压力都很大。

每天都有人讯问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讯问,从不同的案情入手,搞得他们心力交瘁。

尤其是左选郎中李建武,之前就有关于他的案件被人举告到都察院,肖鸿基主动向他示好,给予了关照,事情眼看就要平息,邱舜泉出事,又把他咬了出来。

肖鸿基为了避免萧毅然等人对李建武的轮番询问,只能重启对他的调查。

虽然肖鸿基的目的是为了把李建武拖在自己身边,是为了庇护他,但这个审理过程可不只有肖鸿基一个人,所以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而为了应付这个样子,李建武业已精疲力尽了。

最关键的是,作为他的直接下属,邱舜泉的举告有理有据,这是他无法辩驳的。

李建武拖延的目的,一是避免暴露自己其他的问题,从而减轻自己的罪责,另一方面也是想拖到吏部的反击彻底展开。

一早起来,李建武食不知味地用过早餐,便等着今日的提审。

他知道,今天一早,肖鸿基就会把他提过去,利用对他的审讯,来摆脱萧毅然、卢承泽等人对他的纠缠。

可是今天等了许久,明显已经逾时了,却还不见有人来提讯他,李建武心中不禁犯起了核计。

忽然,李建武听到门外有人经过说话的声音。

初时李建武还有些漫不经心,直到听到这么一句:“文经历,肖鸿基的签押房搜过了么?”

李建武激灵一下,立即竖起了耳朵。

“什么?没搜?不不不,他家要搜,他的签押房更要搜。他是我都察院副宪,如果他不出事,谁敢搜他的签押房?说不定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放在那里。”

接着就听经历司的文天答应道:“好,我马上亲自带人去搜。”

卢承泽又道:“隗司狱,他的羁押之处要和其他人关远一些,不要叫他们有互通声息的机会。”

“卢御史放心,卑职把他的羁押之处放在甲历库旁边,那儿偏僻,屋舍也大些,毕竟是咱们本衙的人,不好苛待,显得不近人情。”

“不错不错,还是你想的周到……”

几个人的声音渐去渐远,李建武的脑筋立即转动了起来,谁?要把谁关押在那儿?肖鸿基?难道……肖鸿基事发了?

李建武不是没有想过,门外这番话会不会是对方有意“钓鱼”,但是他的常识告诉他,这不可能。

如果肖鸿基没出事,那他就是都察院的三把手,谁会拿自己衙门的三把手当鱼饵?给他编排罪名?

李建武天天被各个御史轮流提审,对于卢承泽、文天、隗顺等人的声音都很熟悉。

就算有人胆大包天,敢拿自己衙门的上司作饵,不可能是几个人合谋作戏,那要守秘就太难了,一旦被上司知道,还有好果子吃?

刚才门外这三个人,就相当于检察官加办公室主任加法警队长,哪有这么三个人凑在一起编排自己顶头上司的?

还有就是,昨儿晚上被送回羁押房之前,肖鸿基就说过,今天一早还要审他。

如果肖鸿基没有出事,为何今天直到现在还没提审他?

……

樊实、樊冬父子和邓大娘连早饭都没吃,就风风火火地直奔仁美坊。

那位官人说的对,咱们去杨家吃早餐。

一进仁美坊,还没找到侯爵府呢,邓大娘就扯开嗓门号啕起来。

她一边哭一边骂,一路询问杨沅的府邸所在。

这仁美坊里住的都是权贵人家,难得碰上这样的稀罕事儿,于是一幢幢大宅都闻声开了门户。

各家的主人自然是不方便上街看热闹的,但打发个仆从下人出来探听动静就很正常。

仁美坊这等达官贵人的聚居区,就相当于临安的高档住宅区,仁美坊的坊正自然也不是一般人。

他叫李有才,做事老练,在官府里也是有后台有背景的。

樊家三口进了仁美坊一哭一闹,李有才就领着几个坊丁跟在了后面。

慢慢的,从邓大娘的哭骂声中,李有才弄清楚了他们此来的目的,便马上打发一个坊丁,飞也似地跑去杨府报讯去了。

邓大娘一路哭嚎着道:“她丧天良啊,我一家三口吃了上顿没下顿,饥寒交迫,生计无着,我那亲生的闺女却只管享她的清福,对自己的亲生爹娘不闻不问啊。”

走到“三元及第”的状元牌坊下,邓大娘顺手擤了把鼻涕,往石柱基座上一抹,继续哭嚎着道:“她那亲弟弟给人扛活时摔断了双腿,无钱医治,她也不管,生生就变成了残废呀嗨嗨嗨嗝儿……”

李有才突然神色一正,大步走上前去,拦到了邓大娘面前,面沉似水。

推着樊冬的樊实一愣,一瞧人家那举止作态,似乎比他见过的县太爷还要威风些,便有些怯了。

他低声下气地道:“这……这位老爷,您拦住我们一家人做甚?”

李有才往那石牌坊处一指,森然道:“大胆刁民,你们可知这是什么?”

樊实愣了愣,回头看了一眼,试探地问道:“牌坊?”

李有才冷冷一笑,道:“什么牌坊?”

樊实茫然道:“小人不知,还请老爷赐教。”

“这是御赐的牌坊!”

邓大娘一听,把她老头子往后一扯,双手叉腰,撒泼道:“什么狗屁的玉牌坊,你当老娘没有见过玉吗?这明明就是一块石头!”

四下围观的各宅奴仆下人立即发出一阵轰堂大笑,比起这没见识的乡下人,他们忽然就觉得自己见多识广了呢。

马上就有人笑着给他们科普起来:“老虔婆,人家李坊正说的是御赐,不是玉制。知道什么叫御赐吗?那是官家赐建的牌坊,是朝廷给立的。”

李有才厉声道:“御赐的牌坊,你这老虔婆竟敢在上面擦鼻涕?”

邓大娘一听,脸刷地一下就白了,讷讷地道:“老……老身不知道啊,老身不认识字。”

樊实忙赔笑道:“这位老爷,不知者不罪,不知者不罪啊。”

李有才冷笑道:“不知者不罪,那还要官府做什么?罢了,念你们无知,又是初犯,本坊正也不为己甚,就不把你们送官究办了,但这牌坊,你们得给我擦洗干净,擦干净了,用净水至少冲上七遍。”

李有才一呶嘴儿,就有坊丁去取了扫帚、抹布、水桶、梯子,往他们一家三口身前一放。

李有才双手一背,淡然吩咐道:“看着他们,什么时候打扫干净了,什么时候放他们走人。”

说罢,李有才便扬长而去。

如今给樊氏一家三口派了活儿,想必杨府就有时间思量对策了。

不过……,一想这一家三口的身份,李坊正便摇了摇头。

清官难断家务事呀,这事儿不管谁来办,都叫人头痛,难呐!

石牌坊下,樊实和邓氏傻了眼。

邓氏只是在石基座上抹了一把鼻涕而已,可是看这架势,人家是要他们爬着梯子上去,把整座石牌坊都清洗一……七遍?

两公母扭头看了看,几个坊丁抱着胳膊,正不怀好意地看着他们,吓得他们瑟缩了一下,也不敢争辩,只好不情不愿地抬起梯子,走到石牌坊下。

坐在轮椅上的樊冬,便孤零零地晒在了烈日下。

……

杨府东院儿,艾曼纽贝儿和藤原姬香贪睡了许久,这才醒了。

看到姬香,想起昨夜二人一起的癫狂,贝儿便有些羞窘。

姬香倒是毫不在意,她不但有过太多和花音、小奈并肩作战的经历,而且这位大姑娘以前的癖好可不怎么正经。

昨儿夜里倒戈,帮着杨沅整治贝儿时,她就没少揩人家贝儿姑娘的油。

见贝儿害羞,姬香愈发放肆起来,在她丰臀上便狠狠拍了一巴掌,哈哈大笑。

“你我都是女人,忸忸怩怩的做什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笑闹了一阵,姬香便扭过脸儿,冲着外边就没好气地喝道:“没听见我们都起了吗?快进来侍候我们更衣。”

多子端了一盆清水,迈着小碎步进来,姬香便又瞪眼道:“没眼力见的东西,非得支一支动一动!”

贝儿见了不忍心,柔声道:“姬香啊,不要这么凶,我看人家很温驯的。”

姬香道:“你不懂,有的人天生犯贱,你要是给她点好脸色,她就要上天了。”

多子也不言语,只在心中冷笑。

臭丫头,你就嚣张吧!

我今天可都上口了,还是当着你的面偷的家!

等我讨得了杨沅大人的欢心,看我怎么整治你这个小婊咂!

贝儿也不知道这对“主仆”的关系为何如此古怪,不过姬香似乎也就是嘴巴厉害一些,对这个温婉漂亮的小女仆呼来喝去的,以使唤她为乐,除此之外倒也没有什么过分的举动,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两人穿戴整齐,见天光早已大亮,贝儿便有些难为情。

虽说是二郎留宿她的,可一觉睡到现在,去向鹿溪请辞时,难免羞涩。

贝儿便拉上姬香遮羞,道:“姬香啊,我要向鹿溪夫人告辞了,你陪我去吧,我……对杨府的路不熟。”

姬香大咧咧地道:“成,我陪你去,你不用太在意的,鹿溪性情温柔,脾气好的很,不会怪你的。”

两人从东院出来,到了正房,就见管事领着一个坊丁,正站在鹿溪身前,对她说着什么。

待那坊丁由管事陪着出去,姬香才一拉贝儿,让她上前告辞。

贝儿还没开口,鹿溪已然吩咐小阿它:“阿它,去请丹娘夫人来,我有话问她。”

贝儿本是要请辞的,见鹿溪脸色凝重,不禁关切地问道:“夫人,可是有什么为难之事?”

鹿溪叹了口气,就把丹娘与家人之间的恩怨,对贝儿和姬香简单介绍了一番。

虽然鹿溪说的非常简单,没有什么渲染性的描绘,还是让贝儿和姬香听的义愤填膺。

不一会儿,丹娘便由青棠扶着,匆匆赶来,一见鹿溪,丹娘的眼泪便忍不住流了下来。

她本以为自幼纠缠的噩梦早就结束了,却不想时至今日,噩梦再度来临。

这件事麻烦之处就在于,她的的确确是樊实和邓大娘的亲生女儿。

哪怕那对父母再如何没有父母的样子,她也无法从道义上和他们彻底切割。

哪怕是剔骨割肉,实际上也不能切断这层关系。

之前杨沅是平头百姓的身份,有了那份卖妾书,又有临安县的人出面恫吓,樊家讨不好什么好处,也就只好灰溜溜地还乡了。

可现在杨沅爵至侯爷,官至佥宪,又是一位状元,身份、地位、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哪怕樊氏一家人有千般的错,若她袖手不理,那都会能给杨沅的声誉带来巨大影响。

这就是礼法中完全不讲道理的一个地方,礼,大于理。

然而,一旦为了声誉,被迫接受他们的敲榨,以樊家人的品性,丹娘太清楚了,他们一定会贪得无厌,没完没了。

“姐姐,都是丹娘的错,让杨门蒙羞了。”

丹娘垂泪道:“丹娘是他们生的,这一点辩驳不得,有了这层关系,无论怎么做,都会给有心人找到抹黑二郎的借口。现在别无他法,只有……”

丹娘一抹眼泪,毅然道:“鹿溪姐姐,你逐我出门吧,若我和杨家再无干系,他们就无法利用丹娘来中伤二郎了。”

丹娘的目光毅然中带着一抹疯狂,她不只是要离开杨家,她想和那一家三口同归于尽。

既然这礼法让她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这么一家子烂人,就凭一个血缘把她捆缚的死死的,那她就去死。

“胡说八道。这分明是有人怂恿他们来,想要借口毁谤二哥,无论你怎么做,他们都不会放过二哥的。

这时逐你出门,人家诚心想恶心咱,也一样有借口。你和樊家的血缘关系是割不断的,难道你离开杨家,你和二郎的关系就能割断了?你还怀着他的孩子呢,赶你出门,你让天下人怎么看他?”

鹿溪教训似地说了她几句,看她大恸的样子又很心疼,便轻轻揽住她,柔声道:“你正怀着身孕,切勿悲切。你是杨家的人,杨家自然该为你担当一切。我请你来,只是想当面问你一句,丹娘,你和樊家,可已彻底划清了界限,再不受他们羁绊?”

“是!我对他们早已忍无可忍了,那狗屁的礼法,再不能拘束我。只是,它拘束不了我,却能拘束悠悠众生之口啊,我可以不在乎,但二郎他……”

鹿溪打断她的话道:“那就成了,青棠,你扶丹娘姐姐回去,好生照顾着。”

鹿溪紧了紧丹娘的手,道:“你只管安心养胎,这件事我来处理,去吧。”

鹿溪向阿它示意了一下,青棠和阿它便双双上前,硬将丹娘扶了回去。

鹿溪咬了咬唇,沉声吩咐道:“牌坊之内就是我杨府地界,杨府地界之上不许他樊家人靠近,派人去看着,他们但凡敢踏进一步,就给我打出去!”

鹿溪虽然对樊家的人恨的要死,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而且,把人家无情地打将出去,也是必然要招来中伤和唾骂的。

就算没有有心人推波助澜,这世间也会有很多人无视樊家人对丹娘做下的恶,而去一味追求礼法上的“完美”。

但是,她和二哥必须把丹娘保护起来。

那些人要骂,就让他们去骂好了,又不少块肉。

她就不信,樊氏一家三口可以经年累月地守在那里唾骂。

况且,只许你来恶心人,我还不能还手了?

鹿溪可是个生于市井间的丫头,不是一朵圣母心的小白莲。

她招手唤过一个家人,低声吩咐道:“你去左一北厢,到厢公所里找一个叫薛良的人……”

鹿溪低声嘱咐一番,那家人便领命而去。

现在他们面临的局面,有点像斗兽棋里的老鼠吃大象。

樊家那三个无赖对上杨家,就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而且,怂恿他们来杨家搅和的人,只怕就在暗中盯着,等着杨家忍无可忍,出手即犯错。

所以,无论如何,杨家不能动。

但是杨家奈何不了他们,厢公所里的小吏,却有的是办法整治这种市井小人。

薛良是鸭哥的舅舅,现在在厢公所里做“所由”,和他打声招呼,薛所由自有办法整治他们。

鹿溪倒要看看,究竟谁能耗得过谁。

艾曼纽贝儿站在一旁,也是既气愤又无奈。

礼法的形成,让人类拥有了不同于野兽的行为准则。

可是一些过度强调某些原则的礼法,却又变成了套在人身上的枷锁,就会有无辜者,成为礼法的牺牲品。

礼教,不是东方独有的。

在贝儿的家乡,他们所信仰的宗教一样灌输着相同的理念。

“人若有顽梗悖逆的儿子,不听从父母的话……,众人就要用石头将他打死。这样就把那邪恶从你们之间除去。”

“咒骂父亲的,必要把他治死。”

“凡咒骂父母的,总要治死他,他咒骂了父母,他的罪要归到他身上。”

在他们的教义中,也是认为孩子必须具有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的义务,不服从就是恶行。

这是他们那边灌输的理念,这种礼法同样束缚着贝儿的思想,让她想不出挣脱的办法。

但,姬香看着她们既气愤又无奈的样子,却很不理解。

杨沅那家伙连宰执、六部这一级别的高官,都能顶撞个人仰马翻,为什么会受制于这样三个不入流的泼皮无赖呢。

他们是丹娘的亲生父母?那又怎样!

东瀛人从汉人这里学去了“忠、勇、义、礼”并奉为圭臬,可是那个“孝”字,他们却没有学去。

他们甚至连弑父的人都能包容。

有的武士想自杀时,都可以让自己的儿子当“介错人”,儿子也欣然接受。

既然丹娘都说了,已经和那三个混账彻底划清了界限,那宰了他们不就没事了?

姬香想到就做,立即赶回了东院。

花音和小奈白天是要回到东院休息的,此时两人正享用早餐。

姬香风风火火地赶回去,一巴掌就拍在了花音的肩膀上:“嘿!来活了,你俩帮我弄死几个人呗?”

……

杨沅说先查郑公虔就真的先查郑公虔。

郑公虔在被羁押于都察院的第二天早上,就被发现自缢了。

这反倒成了他第一个被追查的对象。

杨沅的针锋相对,有效阻止了对方继续利用有人自尽大作文章。

因为郑家人要么忙着转移财产,要么被都察院提去讯问了,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哭丧队伍。

“苦主”都不出现了,背后推波助澜的人总不能自己赤膊上阵吧?

杨沅集中全力这么一查,再加上“敲山震虎”的手段让郑家人露出了马脚,终于抓到了郑公虔的确凿罪状。

郑公虔、邱舜泉、李建武……,这条线算是串连起来了。

郑公虔已死,邱舜泉已招,那下一个主攻对象就是李建武。

都察院现在是“全面开花”,杨沅却是“一点突破”。

所以,看到萧毅然呈到案上的从郑家搜罗来的证据,杨沅马上决定,立刻提审李建武。

不过……

杨沅皱了皱眉,问道:“肖副宪还在审他吗?”

“没有,肖副宪积劳成疾,病了。今儿就没来上衙。”萧毅然一脸沉痛地回答。

杨沅瞟了他一眼,忽然觉得一脸忠厚的萧榜眼也是个腹黑的货。

“好,那么提李建武来,今天咱们就争取把他拿下!”

杨沅拍了拍那摞卷宗:“证据确凿,我看他还如何抵赖。他只要招了一件致命的罪状,其他的罪于他而言,也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了。”

不能用刑,还不能疲劳轰炸吗?这么多天下来,李建武也该到了崩溃的边缘了吧?

杨沅想着,便招手唤过刘大壮:“大壮啊,今儿晚上我可能要‘夜值’,要是到了放衙我还在问案,你就回去跟夫人说一声。”

李建武被人从羁押他的房间里带出来时,假意活动着手脚,偷偷往甲历房的方向看了一眼。

那间原本充作司狱官临时休憩的房间,此时门外也站了人看守,而且比起他们这些人门前还多安排了两个人。

李建武心中立时一沉,肖鸿基果真出事了!

李建武脸上不禁掠过一丝厉色。

既然肖鸿基对我已经没用了,那我就来一个祸水东引。

我吏部乱了,你们都察院也得乱一乱。

李建武被带到右佥大堂,杨沅把调查郑公虔犯案证据时,所查到了李建武的罪证罗列一番,沉声问道:“李建武,对此你有何辩解?”

李建武避而不答,却昂然说道:“李某要当堂举告!”

“举告何人?”

“都察院副都御史,肖鸿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