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临安不夜侯 > 第582章 彩云霞中见白隼

临安不夜侯 第582章 彩云霞中见白隼

作者:月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商秋近来很忙,他本就负责组建针对西夏的谍报织“雀字房”。

如今大宋皇帝西巡,谍报尤其重要,他不仅要加强机速房对于西夏的谍报安排,还要与西军的边防斥候机构加强合作。

放衙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个时辰,他才得以离开机速房,回到刘府。

一进自己的住处,玉腰奴就告诉他,杨沅来了,现在正由六姐陪着。

一听这话,刘商秋便不着急去见他了。

六姐心仪于杨沅,可两人相见的机会又少,他这做弟弟的该给姐姐多制造些机会才是。

却不想家中管事却及时赶来相告,说是杨侯说过,若公子回来了,尽快与他一见。

刘商秋这才知道,杨沅不是寻个借口来见姐姐,而是真的有事找他,便赶去了栖云轩。

花木丛中,刘老太公两口子也不嫌累,在那儿津津有味地看了许久。

老两口觉得,自己六个女儿,除了老六,婚姻生活都很幸福,他们老两口着实有些对不住老六了。

要知道,老六是六個姑娘里最小的一个,也就是说,老六入宫的时候,五个姐姐都已嫁了人。

所以,五个姐姐嫁的非富即贵,还真不是沾了这个皇妃妹妹的光。

但另一方面也就说明,刘家早就既富且贵了,实在不需要非得让女儿入宫。

如果当初他们不想让女儿入宫,要想点办法避免入宫其实很容易。

大宋宫廷选秀,并不需要在全国筛选,只是按照黄册,择京城及附廓州县的适龄未婚少女进行挑选,扰民程度不是很高。

但它也一样需要经历四个选拔阶段。

第一阶段,由内廷太监负责,考察秀女的相貌和声音。

相貌(发、耳、额、眉、目、鼻、口、颔)和身材(肩、背、腿、脚)不优美者不要;

嗓音不好听的不要,不会说官话,一口浓重方言的不要。

二审还是由太监负责,考察秀女的身材和礼仪。

这一阶段就不是目测了,而是要动用量具。

手、臂、腰、腿、脚,尺寸超出设定范围的一律淘汰;

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不合乎礼仪规范的不要。

三审测评由宫中女官负责,因为涉及一些私密了,要考察器官、体味、智力和生活习惯。

不是处子不要,口臭、狐臭、脚臭的不要,身上有疤的不要,脑子太笨的不要,睡觉时咬牙放屁说梦话的不要……

过了这三关的,才由太后和皇帝进行终选,这一关选谁不选谁,就全凭太后和皇帝的眼缘了。

所以,刘家若不想让女儿入宫,只要在前三个挑选阶段的任一阶段,花钱贿赂一下主持太监或者女官,都能让女儿顺利地被裁汰下来。

可是,老两口觉得自己的女儿无比优秀,做皇妃才配得上她的天姿国色。

再说,当时皇帝才四十岁上下,以皇帝的尊贵身份,这个年纪实在不能说老。

所以,老两口自以为是替女儿做了一个最好的选择。

谁能想到这个皇帝这么短命啊,不到五十岁就崩了,害得女儿要守活寡。

而且,恰因为他的皇帝身份,大大限制了自己女儿再次选择良人的范围。

老两口嘴上虽然没说,心中却认定都是他们的错误选择,才害的女儿年纪轻轻就要独守寒衾。

他们老两口现在都顾不上给儿子催婚了,一门心思要给老六挑个女婿,就是因为愧疚所致。

因此,眼见女儿有了喜欢的男人,而且这杨沅非常年轻,甚至比女儿还要小一两岁。

杨沅还很英俊,甚至比自己的宝贝儿子还要英俊几分。

同时,他还是大宋朝堂上同一品阶实权在握的官员中最年轻的一个,他还是个侯爷……

这些条件算下来,是现在的六闺女万万配不上的,做人家妻子本来也不可能。

当然,去给别人做个续弦,那和给人做妾也是大有区别的,

可……杨侯的正室夫人是大宋长公主啊!

如此一类比,这跟做个皇妃,上边有个皇后,貌似也没多大区别了。

因此上,种种心理作祟,老两口对于接受杨沅可谓是毫无心理压力。

他们现在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在乎,什么权势、地位、身份、名份……

他们只想小六以后能每天快乐、开心。

老两口在那儿偷窥着,看到杨沅和小六偷偷亲了个嘴儿时,直把老两口喜得眉开眼笑。

偏这时,不开眼的刘商秋走向了栖云轩。

刘太公顿时老脸一沉,满心不悦。

“这孩子,真没个眼力见儿,我去支开他。”

刘老夫人道:“天色不早了,正好留杨侯晚宴,我去张罗一下。”

栖云轩中,忽然看见小弟走来,刘婉容唬了一跳,赶紧把偎进杨沅怀里的身子拉开了些距离。

她早就嘱咐过了,丫鬟下人是不会无端闯来的,却忘了这时弟弟已经放衙,时间过的好快。

刘婉容不太自然地抬手理了理鬓边的青丝,见小弟没有看到自己方才偎进杨沅怀里的一幕,羞意这才敛去。

刘婉容故作大方地道:“小弟来的正好,二郎有事寻你呢,你们聊着。”

说完,她又转向杨沅,一本正经地道:“天色已晚,二郎就请在府上晚餐吧。你们既然有事,正好边吃边谈。”

杨沅也一本正经地向她还礼:“如此,有劳六姐姐了。”

刘商秋微笑颔首:“是啊,这个时间,你可走不得。正好我刚得了一坛好酒,你我品尝一下,呵呵。”

方才走来,刘商秋一眼就看见六姐正一脸娇羞地蹭进杨沅的怀抱,而杨沅的手则揽向了六姐的纤腰,把他也给吓了一跳,慌忙就扭过了脸儿去。

他也不知道杨沅和六姐是否发现他发现了二人的举动,只好佯作不知,待六姐匆匆离去,便正色问道:“二郎今日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正是,有一桩大事!”

杨沅如今也是个老六,他和师师欢好时,明明察觉到外面有人,甚至知道是什么人,都能佯作不知。如今只是一些亲昵的小动作,在刘商秋面前自然更加不会露出慌乱的神情。

杨沅坦然道:“青阳兄,我对你说过的那桩大功劳,现在来了。”

刘商秋一听顿时大喜,还是这个没有姐夫名份的姐夫好,别的姐夫只知道送我好吃的好玩的,只有六姐夫知道我喜欢建功立业。

他连忙斟了杯茶,递与杨沅道:“姐……桀桀桀,太好了,我早就摩拳擦掌,就等这一刻了。二郎,伱辛苦了。”

“呵呵,不辛苦。”

杨沅接过茶来喝了一口,便把萧山“何七七缫丝作坊”有所发现的事情,对刘商秋说了一遍,然后又把他的打算也一并告诉了刘商秋。

“好!”

刘商秋兴奋起来:“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自从知道寇黑衣这个人有问题,刘商秋大抵是有些“郑人疑斧”的心态了,明明寇黑衣在枢密院里什么可疑的事情都没做,刘商秋看他也是处处鬼祟。

现在终于可以把这条大鱼收入网中了。

不远处,刘太公终究是晚来了一步。

眼见儿子进了栖云轩,小六则避嫌地离开,刘太公不禁恨恨地跺了跺脚。

“要不……晚上我多灌杨侯他几杯酒……”

这想法刚一闪过,就被刘太公从心中排除了。

哪怕女儿再是如何千肯万肯,他这当爹的也没道理做这种事啊,太跌份儿了。

还是以后想办法多给他们制造些接触机会吧,这种事,总要顺其自然才好……

……

次日一早升衙,刘商秋便去了“八绂堂”。

消息的具体来源,他没有说。

但是随着西夏占据了临洮,皇帝发起西巡,大宋与西夏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这种可能性现在已经超过了和金国发生战争的可能。

因此,机速房把组建对西夏谍报的任务放在了首位,大力扶持雀字房的组建。

现在雀字房正在迅速扩充,其成员有从蝉字房抽调来的,有从鱼字房抽调来的,有从御前弓马指挥所抽调的,还有刘商秋从皇城司熟悉的老部下中抽调来的,成员非常复杂。

其中鱼字房和皇城司都是对内的谍报组织,如果从中抽调的人员有人有所发现,便也不稀奇了。

因为临安物价如何,市场状态等等,本也是皇城司日常监督和观察的内容。

其中若是有人发现了假交子的流动来源,自然也不无可能。

朝廷此时已经知道有假交子在流通了,而且伪造程度极高。

可是这件事一旦宣扬出去,所造成的市场恐慌产生的损失,还要远远大于假会子、假交子的流入,所以只能控制了这个消息,只在暗中紧锣密鼓地进行调查。

郑远东听了刘商秋的汇报之后,马上把鱼字房和蝉字房现任的承旨官都叫了来,其中蝉字房承旨官,就是寇黑衣。

因为发现假会子伪造之地的线索是由刘商秋提供的,因此这次抓捕就由刘商秋主持了。

雀、鱼、蝉三房承旨官当着郑都承的面,就抓捕行动进行了一番缜密的推敲与安排。

行动计划得到郑远东首肯之后,三房承旨官便返回各处的签押房,开始了紧张的调度和安排。

晌午前后,寇黑衣走出了枢密院,似乎是择地用餐去了。

情况紧急,寇黑衣已经来不及通过正常的消息联络渠道,向何七七缫丝作坊示警了。

他只能冒险自己走一趟。

什么异地用警啊,行动之前所有参加行动人员留置待命不许外出啊、收缴一切通讯工具啊,就算是在现代社会,那也是很晚才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些制度。

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寇黑衣的离开,本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眼下的情况是,如果寇黑衣不去示警,“何七七缫丝作坊”就来不及转移,势必人赃并获。

寇黑衣若快马赶去萧山,完全可以抢在傍晚行动之前回到枢密院,神不知,鬼不觉。

“刘掌房,您叫的索唤!”

门房老秦提着一个食盒,走进了雀字房的承旨签押房,向刘商秋递上食盒的时候,悄咪咪地说了一句:“寇承旨离开了枢密院。”

“有劳了,这是你代垫的饭钱和索唤钱。”

刘商秋笑吟吟地将一个银角子塞给了老秦。

刘商秋没有吃午餐,待门房老秦一出去,他就转身又去了一趟“八绂堂”。

等他再回来的时候,便立即召集雀字堂一众精锐准备行动了,时间,已经提前。

与此同时,鱼字房承旨官也被唤进了“八绂堂”,郑都承神色冷厉。

雀字房的精锐集中到承旨签押房时,他们却发现,左右押衙官袁成举和郭绪之不在。

他们可是刘承旨的左膀右臂啊。

不仅他们不在,雀字房里一些身手比较高明的同僚,此时也都没有出现。

……

寇黑衣匆匆出了临安城,快马加鞭直奔萧山。

时间紧促,他只来得及贴了两撇假胡子,扣了一顶笠帽稍作掩饰。

不过,他没有进欢潭镇,何七七缫丝作坊在欢潭镇外,比较偏僻的一处所在。

事实上,所有的缫丝作坊距离住宅区都比较远,因为沤发蚕茧的气味着实叫人闻着不舒服。

何七七缫丝作坊同样毗邻着一家印染作坊。

缫丝工序完成之后,蚕便成了丝。

而丝绸的印染工艺,有织前印染和织后印染两种。

织后印染,通常整匹丝绸都是同一种颜色。

织前印染则是把蚕丝染色,织绸时直接挑选不同颜色的蚕丝,通过经纬织绸,最终形成精美的图案。

后一种织成的绸缎,市场价值最高,所以一般中大型的缫丝作坊,旁边直接就会配备一个印染作坊。

有的是两家合作,有的两个作坊就同属于一个东家。

寇黑衣没有直接从缫丝作坊闯进去,他策马赶到缫丝作坊后面的印染作坊,把马留在墙外,越墙而入,便是印染作坊了。

印染作坊院中,搭着一排排的架子,上边晾晒着印染好的蚕丝和丝绸,随风轻拂,宛如云霞般绚丽。

院中自然是有人看守的,主要是防止有人盗取丝线和丝绸。

但,寇黑衣从印染作坊与缫丝作坊相连的那道门儿快步走过去时,却并无人阻拦。

因为他走的落落大方,而且两手空空。

印染作坊的人以为他是缫丝作坊的人,缫丝作坊的人以为他是印染作坊的人,自然无人拦他。

何七七是个很“少兴”的名字,但这位坊主却已有五十出头了。

此刻,他正背着手,在缫丝棚下和几个缫丝工聊着天。

此时的缫丝方法是把沤过的蚕茧浸泡在热水中用手抽丝,卷绕在丝筐上面,形成一卷卷蚕丝。

棚下有二十多个缫丝工,其中大部分都是妇人。

这种活儿女子做来细致耐心,而且不是重体力劳动,她们也吃得消。

何坊主是个很和气很大方的东家,这些缫丝工对这位东家观感都很好,与他有说有笑的甚是融洽。

寇黑衣快步走到缫丝棚前,一看何七七的衣着,就晓得他是此间坊主。

寇黑衣与何七七是没有直接打过交道的,所以他还是唤了一声以作验证。

“何七七坊主?”

何七七正与一个缫丝的妇人说着话,忽然听到有人唤他,回头一看,眉头便微微一皱。

外边站着一人,微微垂着头,头上扣了一顶笠帽,不像个上门谈生意的。

何七七微微提起了几分小心,走出去道:“正是老朽。不知足下是……”

寇黑衣上前一步,何七七马上退了一步,依旧与他保持着距离。

寇黑衣一见,也不怕棚下的缫丝工们是否有耳朵灵敏的能够听见了。

反正此处已经暴露,必须马上转移,到时候何七七的金国间谍身分一样会为人所知。

寇黑衣沉声道:“你不必管我是谁,马上转移!”

何七七一呆,怔声道:“什么?”

寇黑衣道:“此处已经暴露,今晚会实施抓捕。铜版和造纸匠人必须立即转移,迟则危矣。”

寇黑衣说罢,转身就走。

他不需要跟何七七说太多,他能说出这些关键的东西,何七七就没有理由不信他。

寇黑衣急急循原路而走,何七七惊怔了一刹,脸色刷地一下就白了。

他立即快步赶向缫丝仓库。

缫丝仓库设在作坊的一角,这里是储放成品蚕丝的所在,只有他这个东家掌握着库房的钥匙。

缫丝工们为了避嫌,平时也不会过来。

何七七匆匆打开两把大铜锁,门都来不及关,就冲了进去。

他从堆放蚕丝筐的木架子中间穿过,来到尽头的第二道门户前,再度掏出了钥匙……

寇黑衣循原路返回,也不管院中此时是否有人看到了他,纵身一跃,伸手在墙头一搭,便敏捷地跳了出去。

尚未落地,寇黑衣脸色就是一变。

这面墙外原本野草丛生,只有一条小径。

但是野草地上,现在却肃立着二十多个身着公服的官差,人人按刀。

在这二十多人的最前面,并肩站着两人。

寇黑衣认得他们,这两人赫然就是雀字房承旨刘商秋的左膀右臂,袁成举和郭绪之。

“寇承旨,你……”

袁成举满脸揶揄的笑容,但他刚说了半句,脸色就变了。

寇黑衣跳出来了,双脚刚一落地,便是一个旱地拔葱,手掌在墙头上一搭,一丈多高的墙头,他又翻回去了。

整个过程无比丝滑,没有半分迟疑、没有半分停顿,没说半个字。

“追!”

郭绪之又气又急,他没想到寇黑衣竟是这般反应。

正常情况下,他不该大惊失色,然后一番唇枪舌箭,接着刀枪并举,厮杀起来么?

不过,他的反应也不慢,立即扑向那堵高墙,纵身一跃,足尖在墙上一蹬,瞬间又窜升了一截,手掌在墙头上一扣,整个人就跟秃鹰似的跃过了墙头。

人在空中,他就看到,寇黑衣人影一闪,刚从拂动的一片丝绸中间穿过。

“寇黑衣,你跑不了!”

郭绪之甫一落地,拔足便追,一头撞进了一团晾晒的丝线当中。

丝线可不比织好的丝绸,郭绪之顿时被搅和在其中,那蚕丝浑不着力,一时之间摆脱不得。

“真是个蠢货!”

袁成举也跳过来了,一看郭绪之的狼狈相,懒得上前帮他拉扯蚕丝,只是嘲讽了一句,用刀挑开一匹丝绸,就追了过去。

后边,一个个雀字房的好手相继翻过墙来,四下一散,分头搜寻。

郭绪之好不容易把缠了一头一脸的丝线扯开,气极败坏地喝道:“砍断竿子,不要让他藏匿起来。”

寇黑衣一瞧墙外那阵仗,马上就知道自己暴露了。

被暴露的这一幕虽然刚刚才发生,可是在寇黑衣的预演中却已不知发生过多少回了。

他从西夏成功打入金国“血浮屠”时,就有想过身份被揭穿的一幕。

他被“血浮屠”派往大宋,顺利顶替一个良家子的身份,再因个人条件出色,被招募入皇城司时,也曾想象过自己被揭穿的一幕。

如今这一刻真的来了,他反而不紧张了。

就像,悬了许久的那只靴子,终于落了地。

“走,马上脱身!”寇黑衣心中,此刻只有这一个念头。

那些金国秘谍逃不逃得了,此时已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他要逃。

“嗤”地一声,一根竹竿穿过一匹丝绸,猛然向他刺来,又快又准又疾。

丝绸轻软浑不着力,可是那根竹竿刺的太快了。

轻软的丝绸甚至来不及卸力,就被竹竿刺破,扎向寇黑衣的左肋。

寇黑衣正在两排彩云般的丝绸间疾走。

忽然,他听到一丝声息,立刻像炸了毛的猫儿似的,垫步腾挪,佩刀出鞘。

“嚓”地一声,竹竿被他的手中刀削去一截,变得愈发锋利了。

寇黑衣不是察觉到了竹竿的动静,如果是听到竹竿的动静,再想闪避就来不及了。

他是听到了持竿人足下发力时,靴底踩压地面的沙石发出的细微声音,便已即时做出了反应。

“嗖嗖嗖”,那根竹竿又是一连三刺,分别刺向了不同的方位。

寇黑衣闪过了一次,竹竿刺空了一次,被他的刀劈断了一次。

两人之间那匹丝绸上边固定的竹夹已然绷开,光滑的丝绸飘向地面。

丝绸还在空中,刚从竿上滑下,对面那人刚刚露出他的发髻、额头、双眼……

丝绸滑落的高度还未露出那人的嘴巴,寇黑衣的目芒便是一缩,缩如针尖。

杨沅!

寇黑衣认出了险险一竿洞穿他肺腑的人,杨沅。

丝绸落下,尚未飘落到杨沅的颈部,刚刚露出他的嘴巴,杨沅的唇角便是一勾,那根竹竿又刺了过来。

这次,它是刺在如云飘落的彩绸之上,直指寇黑衣的咽喉。

寇黑衣因那一怔,动作慢了一瞬。

只是一瞬,锋利的竹枪便已袭来。

寇黑衣避之不及,只得把腰刀一竖,刀锋朝向杨沅,向前奋力一推。

竹枪应刃而裂,发出裂帛一般的声音。

寇黑衣一手握着刀柄,一手推着刀背,人随刀走,向前扑去。

“喀喇喇……”

竹竿应刃分裂,眼看将及杨沅的手掌,寇黑衣的锋刃随着那开裂的竹劈,也推到了杨沅的虎口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