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重明仙宗 > 第124章 丹论 “清浊世”

重明仙宗 第124章 丹论 “清浊世”

作者:爱吃han烧白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康大掌门先是不答,反而出声问道:“小子敢问伯岳,伯岳当年是以何做丹论?”

费南応目中流出来些意外之色,他倒是未想过康大宝会在此时反问。不过后者到底也勉强算得亲近后人,便就只低声念了一句:“长生仙。”

“长生仙?”

“费家历代都有以此三字为论结成正品金丹的,我参悟此道,前途尽明、自是事半功倍。”

费南応面上无有什么异样,可康大宝却觉前者此言未必全是出自本心,他对“长生仙”这丹论知之甚少,是以也不急发问,只静待着费南応继续开腔。

待得这故城侯再开口时候,语中都似一丝道韵流转:“所谓长生非驻世,问道即永恒。暗合《黄庭经》中‘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之旨。是以此丹论虽带有‘长生’二字,其实非为求寿、求存,是为求道、求真。”

“求寿、求存,求道、求真.”

费南応言得殊为简单,但康大宝只是跟着念了一阵,心中似就有了些明悟出来。

“夫修士结丹之要,首重丹论。丹论者,非炉鼎铅汞之术,实乃修士自证之道也。其源自灵台妙悟、源自融修行所得。天地至理于一炉,以期凝做金丹之魂。”

费南応复又强调一声,见得康大掌门表情未变轻松,便就又补充言道:

“夫丹论之成,肇始于筑基之后。修士历劫波、穷典籍,融百炼之悟、汇万法之妙,取天地至理,凝一己心传。

非洞彻修行之道、深察阴阳之变者,不可得也。必当澄明灵台,勘破自身证道轨迹;观象于天,体认万物化生之理。

而后抽丝剥茧,撮其精要,熔铸为一,立丹道圭臬。此论既成,则结丹之际可引天地灵气为凭,后续修行亦得圭璋之导,若北辰指极,万流归宗。”

康大宝面容一肃,慎重十分地将费南応所言这几句话记在心中。莫看不过是寥寥百来字,却也是颍州费家数代上修凝练而成。

现下由这故城侯概述出来,堪称是字字珠玑,足够重明宗这等门户留作传家之物。

甚至连丹论不光是结丹之论、还是修士后续修行根本这件事情,康大掌门亦是头回听得有高修言得如此直白。

于是过往脑海中那混沌不清之相,也跟着慢慢化开。康大宝灵台一片澄明之际,一直掩在心中的念头即也清晰地化作三字、言讲出来:

“清浊世!”

“清浊世?!”费南応接话时候语中有些疑色,只是不待其继续发问,康大宝便就又顺着前者此前教诲、朗声言道:

“心浊则世浊,心清则世清,非天地生浊,乃人心自迷。”

费南応剑眉一抬,显是稍有意外,继而轻笑一声:“有些意思,继续讲。”

康大宝显是胸有韬略、大方言道:“夫结丹者,非金石之凝,乃性命之合也。人身如小天地,清浊二气隐于玄关。清气者,性之灵也,浮游于识海,如天际流云;浊气者,命之基也,蛰伏于丹田,若渊底潜龙。

恰如《悟真篇》云:‘休泥丹灶觅五行,若寻龙虎自交亲。’

欲结金丹,当明体内清浊流转之妙——清不可离浊而独存,浊不可弃清而自生,二气交感,方能孕化先天一炁。”

费南応将这话咀嚼一阵,面上笑意又浓许多,又催道:“再讲讲。”

“见得贪嗔痴如浊浪滔天、蒙蔽众生灵台,令得山河染垢、生灵涂炭,便执清光于浊世立照;当知浊浪中藏渡世之舟、尘埃里隐照世之光,故不避浊而畏心,不逃世而修己。”

听到这里,费南応便就笑了出来。

他却不是因了康大宝这丹论精妙而觉欢喜,而是觉得后者到底无有名师教导,值此时候出些谬误还不自知,着实招笑。

不过自家这侄婿到底无有名师教导,值此关键时候出些谬误,却是再正常不过。

费南応笑了一阵过后,即就又思索起来。

若说康大宝此前所言那“心浊则世浊,心清则世清,非天地生浊,乃人心自迷。”之论,还能令得费南応耳目一新、颇受启发;那么后续这“度人修己”之论,在其看来,可就全是错谬之言了。

不过这也却是费南応考教之目的,这侄婿在其眼里头已算得值钱,将来待到其可主持费家过后,说不得也能引为奥援,哪怕不看着疏荷的面子上,也足能好生栽培了。

这般人才,却不能令得其继续往错路上走下去。于是费南応便就又温声劝诫道:

“偏了、偏了,你后面这哪里是‘清浊世’,怕是叫‘护黎庶’还差不多。这宏愿哪里是你我这等人物能立的?快快舍了、莫要再想!!

不过你这前头所言倒是有些意思,清浊之论称得言之有物,如此看来,只消再将此论稍稍堪磨一阵,待得时机成熟过后,当也足够你成就金丹。”

“小子受教了,”

听过费南応如此言述过后,康大宝便就也跟着笑了起来,只是却从中看不出来太多轻松。

费南応见得过后,思索一阵,最后还是言讲道:“按说导人修行乃是交往大忌,有许多话,我本不该与你言。只是不同于‘长生仙’只消求道求真、轻松自然。

你之本意那‘清浊世’立论修行立意太大,若真依此修行,那么往后便算侥幸结丹,之后修行怕也艰难得很,非为明智之选。

我晓得你受过那尹某人教导,有了些优柔寡断的毛病。这治世这事情属实太重,便连满朝朱紫、宗室王公亦都扛不得,遑论你这微末小修?若有闲心,管管辖内便好、莫要自寻烦恼。”

“多谢伯岳教导,”康大宝又恭声拜道。

这苦口婆心之言康大掌门是否听得进去,费南応有些看不太清。

不过他言到此处时候,也都能称得用心良苦了。修行毕竟是个人之事,便是亲如师父,亦不好左右弟子修行。

“嗯,这趟倒是无有白来。我去见见疏荷母子,便就返程”

“伯岳,”

费南応话被康大宝打断,眉头一挑,疑声出口:“嗯?”

却见得康大掌门正色一拜:“小子僭越发问,敢问秦国公是以何立丹论?!”

“.你倒是真有些不同了,”费南応目中惊色一闪而过,将康大宝再从头到脚认真看过两眼,方才又淡声言道:“与你讲倒也无妨,毕竟这天下晓得的人却也不少。秦国公身为宗室贵胄,是以太祖所立丹论参悟得丹,”

见得将康大宝胃口都已吊了起来,费南応这才又缓声:“说起来,倒是与你那丹论有些相衬,”

看得面前的康大宝眼神倏然认真许多,费南応倒也不继续卖关子了,开口时候一字一字念得殊为清楚:“牧苍生。”

与此同时,暖红色的彩霞倏然散开,二人头顶的天穹骤然撕开一道靛青裂痕。继而隆隆雷声似在康大宝耳边炸响,震得他心室一紧的同时,亦将他口中低喃彻底盖了过去:

“牧苍生”

————

费南応在重明宗并未停驻太久,只是待了不到三天,便就又返往宣威城去。

这是因了现下费天勤不在山南,按理说应当来主持大局的费东文又久未到任。是以而今费家诸事,都是由费六婆婆等一众丹主商议办理。

往常时候那些无关大局的俗务倒是无妨,期间定也有许多干系颇大的大事情,自是需得费南応这金丹出来拍板,确是不能留驻太久。

不过或是因了费南応这番与康大掌门谈论修行,颇为快意的缘故。前者在重明宗内这几天除了含饴弄孙之外,还叫了留驻小环山的一众真修听法。

这却是连许多费家子弟都未曾有过的待遇,众弟子便是参悟不得,亦也将费南応所言逐字逐句背诵下来,放在过后修行咀嚼。

金丹**勿论在云角州哪个地方都足能称得盛事,众修听法过后,便就开始陆续闭关了。

便连阵堂执事魏古在听过其师张清苒转述精义过后,亦也重拾信心开始再次筑基。

康大掌门对于此事自是乐见其成,若是魏古这位散修出身的弟子能够筑成道基,那么于公于私,倒也都能算得一件大好事。

毕竟现下的重明宗,也已到了需得挂出来一根马骨的时候了。

重明宗而今资粮算不得紧缺,因了掌门善于钻营、近来多打巧仗的缘故,叶正文所掌的宗门府库之中,少说也还有十一二份筑基灵物,足够得门中这些弟子以善功换得。

现下更值得可虑的,却是因了重明宗复兴时候太短,门中少有能独抗大梁的弟子。

若纯以斗法手段来论,那三师弟蒋青或能称得独当一面,毕竟都已能比假丹、数扛金丹。但这位重明宗蒋三爷却是个难得的纯道人,不愿亦不会在那些俗务上头费些心思。

叶正文自筑基过后只觉道途艰难,正巧宗门诸事冗杂,几乎已算是摒弃修行、安心与康大掌门做个帮手了。

袁晋若是修为再高些,再如现在这般独当一面时候康大宝或还要放心些,但其却同样因了资质所限、道途不顺。

事实上,练气时候或还觉得灵根之别难称天堑,但到了筑基过后,便连三灵根与四灵根之间的亦都很大。

同样一份资粮,人家服用炼化过后或能更进一步,偏自己服用过后勿论再怎么努力,却还是要差那么一口气,这其中所带来的挫败感,却不是外人能体悟的。

这也是重明宗这些二代弟子难出人才的重要原因,便算袁晋手头不缺资粮,可其修为亦还是停滞不前,几要被在其后头筑基的康荣泉超过了。

不过认真说来,这却不是袁晋等人修行不刻苦艰辛,而是重明宗内情便是如此。

康大宝而今才不过百岁出头,便就已经在与金丹**、圆满丹论,这放在整个大卫仙朝亦能称得上快了。

反观同为四灵根资质的二师弟袁晋,六旬筑基已算不得慢。且他现下资粮较之同阶足称充裕,那么待得袁晋百岁时候,当也能突破筑基中期。

那么过后哪怕再花五十年修成后期修士,也不过才百五十岁,还有约百年上下可以磨炼结丹之事,这都已称得顺风顺水。

在常人眼中都已足够令人艳羡,非是等闲修士能比不能相比。

可若想要在康大掌门不在时候将重明宗这大梁挑起来,袁晋等人便算已经不差,但就事论事说来、确也要差上许多份量。

能解决这问题的法子倒也有,其一便是延聘实力强横的丹主、真修入驻重明宗来做客卿,用以辅助如袁晋这般的真正核心弟子。

只是现下康大掌门便连招揽练气散修的口子都未尽开,便是临阵时候,亦只想着做些拿资粮换人命的买卖罢了,轻易倒是不会冒这引狼入室的风险。

其二便就是好生栽培弟子了,固然康大宝自身亦不愿只拿资质看人,但确实要说的是,修行人这资质高低确不相同。

一如康昌懿因了其二灵根资质过人,哪怕筑基过后修为亦未有停滞过,照旧顺遂非常。早已是筑基中期修为,将各位长辈远远地甩在了后头。

这时候的重明宗虽已能比得一些假丹宗门,但是若真要想收到一单灵根亦或是二灵根弟子登门的概率还是不大,下一个麒麟儿也不晓得是在哪个小娘的肚子里头还未出来,同样解不了这燃眉之急。

这倒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山南、山北二道而今都已能算得凶地,宗门实力增长一分,便就更安全一分,当真不得不急。

不过比起这些,若是重明宗能早日出一真丹,倒是更能够震慑四方,重明宗也才真能在这秦国公府登堂入室。

康大宝想到此处时候,叶正文也才将庶务尽都理好,这才近前过来说话:

“袁师弟有信自野狐山来,言说阳家阳珣近来做事殊为勤勉,偏也勇力过人,在近几次剿灭妖兽的时候屡立战功,是以”

“阳珣么?怕又是入盟之事?”康大掌门想了想,又想起来阳珣那有些阴鸷的眼神来,心头不喜。于是他便就与叶正文否决言道:“此事不急,待得我出关过后吧。”

后者听得康大宝此言倏然精神一振,哪还有精力去管阳珣那点儿微末小事,急声发问道:“出关?!老康你是有几成把握?!”

“把握.这倒是说不清楚,”康大宝手头把玩起黄龙木来,目中眼神似有些闪烁。他离了叶正文身前,迈步到窗前看着云展云舒、低语喃喃:“总要试一试么,才会晓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