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 第六百三十四章:王翦的灭魏之策!

最终,经过一番谈判,成蟜还是选择了认可蔡乌的说辞,将违抗军令袭击秦军的罪责全部推给了燕国大将军晏懿。

而后秦国同意与燕国停战,秦国释放抓捕的六万燕军俘虏,燕国赔付秦国此次损失,以铁矿、粮食、战马等形式进行赔付,战后双方继续以易水为界,互不侵扰。

这一切不禁令人瞠目结舌。

突然开战,却又在两日之内以燕军十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为结果结束了战斗,又在战后一日内达成了议和。

也就是说从主动偷袭开战到议和,拢共还没超过三天,这仗打得实在是莫名其妙。

而当新郑叛乱以及秦国大胜燕军的消息传播开来后,嬴政也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仅仅半个月,困扰他的这些问题便被解决了大半。

先是新郑叛乱被迅速平定,再是秦燕边境。

燕国虽然打仗窝囊,但对于战机的把控绝对是一流的,自燕王喜即位后,燕国屡战屡败,却屡屡找到了出兵的好时机,就像一条猥琐发育的鬣狗,只要嗅到敌人虚弱时的气息就会迅速扑上去撕咬。

只可惜,燕军的战斗力实在不够看,否则这燕王喜倒也未必不能中兴。

不过樊於期的叛乱的确是他没有想到的,幸好罗网探查到了情况,也幸好……成蟜没有被挟持。

一旦成蟜被挟持,被樊於期打出了叛乱的旗号,那时候成蟜就像是泥巴掉在裤裆上了,再也洗不清自己的身份了。

即便是成蟜被营救出来,并有诸多证据证明成蟜是无辜的,宗室们也不会同意嬴政再重用成蟜。

而除了新郑和秦燕边境的事情平息以外,秦国的粮食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巴蜀的不少商贾纷纷慷慨解囊,不仅开设粥棚救济百姓,同时还集资,与蜀郡郡守一同向关中运输粮食,得益于墨家的机关朱雀,几乎没有多少损耗便将粮食运抵关中粮仓。

要知道,为何后世巴蜀天府之地却支撑不了蜀汉的北伐,原因便是这粮食的损耗。

且不论民夫需要消耗的部分,栈道艰险,一遇雨天,山路湿滑,时常连人带车一同摔下山去。

而且不少道路,牛马不能通行,只能让民夫用肩膀扛,甚至一边扛着粮食一边攀岩。

最后能抵达前线的,不过十之二三。

但有了机关朱雀这种吸纳天地间的自然能量运转便可飞行的运输载具,三五日内便可往返关中与蜀郡,根本不用担心损耗。

而运来的粮食,嬴政又命内史丞芈启招募灾民进行运输,以工代赈的同时将粮食运往敖仓中枢,保证秦国在魏国、楚国两处战场的后勤。

嬴政原以为这样便足够好了,却没想到,北冥子终于解决了杜邮亭的怨气,并连同东皇太一二人,各自召集道家、阴阳家弟子,建造祈雨坛,以香烛、三牲为祭,向天祈雨!

三日后,烈日隐去,七日后,倾盆大雨!

就连一向在人前维持威严肃穆形象的嬴政,在听见雨声的时候,都忍不住赤着脚从寝宫里奔跑而出,在雨中放声大笑。

嬴政想召见北冥子和东皇太一,询问祈雨之术的事情,结果却得到了二人消耗过度闭关休养的消息。

最后嬴政选择了召见同在祈雨坛祁雨的东君绯烟、月神二人询问,毕竟前者是张机的正妻,后者是秦国的国师,一私一公,想来二人总有一人愿意为他解惑。

最后的结果令嬴政很失望。

倒不是二人都不愿意透露祈雨之术的内幕,而是这个内幕让嬴政大失所望。

因为……无论是道家和阴阳家,都不会什么祈雨之术,一切都不过是夜观天象观测出了甘霖将至,然后道家和阴阳家摆个样子,做出一副好似祈雨成功的场景。

不过,接踵而至的另一则好消息,却是令嬴政的心情再度好了起来。

围攻大梁的王翦有了破城之计!

秦军汜水大营中,王翦连日闭门不出,也不见众将,众人只道王翦因攻城不顺而心情烦闷。

魏惠王早年之时的那个无敌于天下的魏国实在是富得流油,难怪当年有人戏称大梁城为黄金城,这座大梁城几乎是将黄金都堆到了王城与城墙上,固若金汤绝非夸大。

外城墙高十三丈,墙厚十丈,内夯土而外包石条,几乎是个四方块子墙。王城更甚,全部由砖石砌成厚墙,墙内连夯土也没有。

如此坚城,即便王翦也动用了投石机和攻城床弩等诸般远程器械,砸到城墙上却连个大坑也砸不出来。

而且大梁城内粮草丰厚,魏军守个三五年恐怕都不成问题。

半月前,王翦甚至找到了掩日,派八玲珑配合熟悉大梁城的黑白玄翦,带着一支二十人的杀字级罗网杀手和三十名地字级罗网杀手组成的五十人小队,试图混入城内抢夺城门控制权。

然而大梁城内却是草木皆兵,寻常百姓接近城门都会被立刻驱离,不得已只能暴露身份强夺。

江湖高手面对魏武卒结成的军阵和强弩,终归是逊色了一筹,即便是有宗师级战力的八玲珑被强弩所伤,还阵亡了六名杀字级罗网杀手和十七名地字级罗网杀手,所幸黑白玄翦熟悉大梁地形,才勉强带着剩余的罗网杀手仓皇撤退。

面对如此固若金汤之城,王翦心情烦闷倒也不足为奇。

而王翦也没有多解释,只是令人搜集有关魏国的典籍,其中包括三晋国史以及大梁附近诸县县志,整整装了五大车。

重返邯郸的杨端和以及新任颍川郡守赵亥纷纷令人配合王翦,将能搜集得到的三晋国史甚至是野史一并装车送往汜水大营。

得到这些典籍后,王翦令十名书佐、舍人等幕僚先粗略浏览一遍所有典籍,择出与魏国相关的所有篇章分类列好,而后便埋首于案牍前,孜孜不倦地开始了寻觅揣摩。

而就在大旱结束的那一日,伴随着倾盆暴雨而至的那一声惊雷,仿佛点醒了王翦,脑中顿时闪过了一道灵光。

“哈哈哈,天助我也!”

自打那一日起,王翦不再闭门不出,反而时常带着亲卫营四处巡视地貌,同时向嬴政上书,请求派太卜令云中君以及水工令郑国前往汜水大营。

(2110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