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 第五百九十七章:蝴蝶的翅膀,蒸蒸日上的楚国

女英深深地看了娥皇一眼,这样的姐姐,让她有些陌生。

虽说阴阳家哪个修行有成的没点精神疾病?

故弄玄虚,喜欢高高在上,戏弄众生的东皇太一,残忍凶戾的东君,清冷淡漠的月神,残酷无情的大司命,即便是看上去柔柔弱弱,谁都能欺负一下子的黑、白少司命,对于阴阳家以外的人,也是该杀就杀,也有着些许的小问题。

哦对了,还有那位看上去和蔼可亲丝毫没有架子的楚南公,这位可是如今阴阳家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整个阴阳家都投靠了秦国,但楚南公却似乎见不得天下一统,对于这位老人来说,只有乱世,诸子百家才能长存。

若是有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诞生,百家的命运未必就能由自己说了算,因此楚南公时常在各地暗中挑起列国纷争。

而阴阳家投靠秦国后,楚南公也始终未曾在露面,秦国吞并韩、赵来的这几年间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不知道在暗地里做些什么。

所以,对于娥皇也有某些精神上的问题这件事,女英是早有准备的,只是她没想到自家姐姐会一反平日之相,做出如此癫狂之举。

女英与娥皇那猩红色的眸子对视着,片刻后避开了娥皇的视线,转过身看向远去的张机背影,双手交叠于小腹前。

只是不知……她自己的精神问题,会是以何种形式出现。

……

咸阳宫中,秦王政十二年的大朝会上,多出了许多新面孔。

一代新人换旧人,不少老一辈的老臣选择了告老,而许多中生代的臣子也取代了告老的老臣们的位置。

年过七旬,甚至再过几年就要杖朝之年的蒙骜便已经半隐退了,前线是不可能再上了,秦国如今不缺统帅更不缺名将,何须让这样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家继续在前线操劳?

也就是蒙骜这一生都在军中渡过,实在是闲不下来,如今在大秦学宫作为兵家的代表人物讲学。

至于王齮,这位老人家也不老了,作为伐赵的统帅,灭赵之后王齮也算是功成名就,被封为武成君。

不过“武成”二字并无他意,与白起的武安君不同,内史之地是实实在在地有一个名为武城县的城邑,但赐封此城,也算是对这位昔日帮助嬴政彻底站稳脚跟的老将军一生功绩的恩赐了。

但也同蒙骜一般,王齮也进入了半退隐状态,在大秦学宫讲学。

不过,吕不韦的百官之首的位置,依旧稳如泰山。

左相隗状也作为中生代臣子,也逐渐坐稳了自己的相位,屹立在吕不韦的身旁,身为御史大夫的王绾虽然资历和功绩都足以担任相位,但由于吕不韦未曾退下来,所以官职这些年来未曾升迁,但爵位却被嬴政提升至了上卿。

御史大夫的地位本就不亚于两相,上卿的位置也同样堪比两相,尊上加尊。

当然,最为瞩目的还是那些青壮派的新人。

李信、羌瘣、王贲、屠睢四人虽然尚且欠缺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但即便进取不足,但守城却是绰绰有余,如今都已经成为了足以坐镇一方的大将。

由于与李牧的叔侄关系,嬴政不仅没有避讳二人的这一层亲缘关系,反而任命李信坐镇赵地,从最大程度上减少给李牧带来的掣肘,也最大程度上令李牧能够安心。

至于担心李信和李牧勾结反叛?

笑话,他连代地都重新交给李牧来坐镇了,还担心这个?

更何况,李牧也许在用兵之道上有着奇谋妙计,但在为人方面,实在是太好猜了,这就是一个缺乏政治敏感性的将军罢了,即便做出了一些足以令上位者猜忌的举动,却也不至于反叛。

此次若非陇西李氏全部下场一同劝说,再加上李牧的族人也轮番上阵,最终嬴政以不会让其参与中原纷争,允许其专注对抗草原狼族为筹码,方才成功劝降李牧。

至于李信,那是嬴政即位后就被陇西李氏送到身边的伴读,而后又成为了他的郎中,绝对的心腹。

羌瘣则是坐镇陇西郡,这数年间,西北方并不算太平,羌族出身的羌瘣在西北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号召力,安抚羌族,同时对防范月氏、匈奴等部族。

王贲则是暂时脱离了父亲王翦的麾下,坐镇在了秦魏边境的中阳城附近,刚一到任便带领亲卫勘察地形,还接连寄了几封书信给张机,拜托他调动罗网探查周边的魏国各座要塞驻守将领以及麾下兵力,为伐魏提前做出了许多布置。

屠睢则是跟在了蒙武的身边,防范着国力蒸蒸日上甚至隐隐有着中兴之相的楚国。

说起楚国,张机也是感慨万千。

他这只穿越而来的蝴蝶,终于是对历史带来了一个令他不曾想到的巨大变动。

李园!

恐怕谁也没有想到,李园能将自己八面玲珑的手段用在平衡楚国庙堂与地方贵族上,甚至就连宗室贵胄们也多与李园交好。

数百年来,楚国先后消灭了四十五个大大小小的国家,拓展成了那个雄踞南方的楚国。

然而,终归受限于人口和人才数量的缘故,楚国对新开拓的土地选择的统治方式是学习周王室的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和功臣,令其继续对外开拓。

其实分封制本无错,只是楚国只学习了其表象,未曾领悟到周王室实行分封制的精髓。

分封制不单单只是将土地封给宗室和功臣那么简单,张机作为嬴政的好友,自然有资格进入秦国的王室秘藏书库,去阅读天禄阁与石渠阁这两座明面上的王室书库都不曾收纳的藏书,查看过有关记载周室当年分封详情的图书。

周王室当年的分封,将海量的宗室子弟和功臣,都分封到了彼时还是一片荒芜的燕赵苦寒之地,南方丛林瘴气之地,以及西北与草原诸胡接壤之地。

分封不仅仅是为了稳固周王室在地方上的统治权和巩固人心,还是在利用分封对外开拓,将周王朝的统治扩展了何止万里之地?

然而楚国庙堂却没有学到其中的精髓,将膏腴之地分封给了功臣,蛮荒之地却留给了宗室子弟,固然也一时收揽了人心,却也打破了宗室子弟和功臣贵胄之间的实力平衡,更是招致了不少宗室对于庙堂的不满。

宗室不服,贵胄自重,最终导致了楚国庙堂与地方实力的平衡也被打破,造成了楚国外强中干的情况。

但从未有人小觑过外强中干的楚国,毕竟宗室、贵胄虽然与楚国庙堂并非一条心,但若是楚国面临危亡之境,即便再不睦,宗室、贵胄也会与楚国庙堂站在一起。

一如历史上楚国在灭亡前仍旧对秦国造成重创,即便是王翦亲自领兵,死战不降的楚军依旧造成了秦军的大量伤亡。

只是张机没想到,当初派掩日为李园提供了些许便利助他上位,不过是为了秦国东出时可以减少些许麻烦,如今在秦国灭亡韩、赵两国后,反而增添了一个更强大的对手。

宗室和贵族们上缴了大量的钱粮和兵甲,甚至提供了不少优质的私兵充入楚军,不仅让昔日蕞之战中遭受损伤的腾龙军团恢复了实力,就连遭受毁灭性打击的雷豹军团和全军覆没的影虎军团也重建了,并且调转兵锋直指百越,以百越为练兵之所,用鲜血滋养这些重建的楚国精锐军团。

而除了这三支亲庙堂派的楚国精锐兵团,楚国庙堂中军也有了不同往日的气势。

即便从前对李园有所不服的庙堂朝臣都不得不承认,原本他们瞧不起的赵人李园,将楚国那团庙堂与贵族缠绕在一起的乱麻,一根根解开,并梳理齐整,让这个国家爆发出了巨大的生机。

(2620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