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 第六十四章:我虽然姓张,但我真的不会炼丹!(求追读!)

新郑,张机府邸

如今的张机府邸可与前几日不同,那破碎的大门不仅修葺一新,还是用从巴蜀之地大老远运来的金丝楠木制成,木质细腻稳定,不仅牢固,而且还会弥漫出一股淡淡的楠木香气,绝对是顶级的木材。

当然,这钱,自然不会是张机出的。

无论姬无夜面对张机的威胁时有多愤怒,他终究不敢拿自己的独子姬一虎的性命作赌,最终选择让翡翠虎召集能工巧匠,并收集名贵木材为张机修建一座全新的府邸大门作为赔礼。

而除了这座新的大门以外,张机还留下了这些工匠,并以勒索的名义让翡翠虎替他弄来一批构树、桑树和青檀。

“先生,构树、桑树、青檀、枣木和梨木这些都不过是贱木,要不我还是差人去巴蜀弄些金丝楠木回来算了。”

翡翠虎看着正在剥树皮的工匠,完全不理解张机的想法。

他虽然对于木匠活也不是很懂,但他知道木材的价格,知道哪些木头质地好,知道哪些适合雕刻,哪些适合当大门,这样才能通过买卖而获取利润。

可根据他的了解,这几种木头似乎都很一般,只有普通百姓才会使用。而张机,显然又不是那种会给他省钱的主,所以他对张机收购这些木材的原因产生了好奇心。

对此,张机索性大方地让翡翠虎自己去他将拨给那群工匠的院子一看究竟。

翡翠虎迈着沉重的步伐,扭着肥硕的身躯跟随着张机走向那间拨给工匠们的别院。

出乎翡翠虎的意料,他原以为这些低贱的工匠们所居住的别院应该会十分肮脏,充斥着各种恶臭的气息。但随着一阵香风飘来,传来的只有淡淡的木香随,这让翡翠虎举着丝巾的手不禁一滞。

地上摆放的木料早已褪去了粗糙的树皮,露出光秃秃的树干,地上也叠满了各种木材的树皮和刨花,还有些随处可见的破渔网、破布。

几名赤膊的壮汉正站在几口锅釜前,将草木燃烧后得到的灰烬倒入眼前装满沸水的锅釜中,看着水一点点变得浑浊,搅拌均匀,而后从地上捡起树皮、破渔网等在翡翠虎眼中如同垃圾一般的东西扔进锅釜,烧煮着,持续不断地搅拌着。

忽然,翡翠虎想到了什么,那张因为食肉过多而油光满面的脸上露出了激动的赤色,他甚至不顾尊卑地一把抓住了张机的袖口,就仿佛是怕张机下一秒就不见了一般。

“张机先生,莫非您师从神仙家,这是在炼制延年益寿的丹药?”

所谓的神仙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派,由燕齐沿海地区的诸多方士们联合建立。

而之所以是沿海地区,则是因为神仙家的人相信书中典籍记载的仙山是存在于茫茫大海之上的,比如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

他们相信世界上是存在长生不老、可以自由变化的神仙的,,也相信凡人只要服食仙药或者进行修炼,也可以达到长生不死、飞升成仙的目的。

只是,以他们的条件,别说寻找仙山了,就连造一艘海船出海的费用都支付不起,更遑论寻找神仙了。而修炼成仙,就连道家的那帮老不死都做不到,更别说他们了。

所以,为了推广自己的学说,他们就只能将目标放在所谓的仙药上。

通过忽悠最为迷信鬼神的楚人和巴蜀之地的百姓,这群人开始采集各种材料炼丹。其中不乏一些食用后让人感觉身体发热,然后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的丹药,不少王侯将相都因此而相信了神仙家的方士们,迷信长生不老药的存在。

但神仙家的传人并不多,而且炼丹是一门高技术活,更需要一定的运气,有不少人因为丹药中的各种成分放置错误或是比例失调而导致炉毁人亡。

也因此,那些王侯将相每每遇见神仙家的弟子,都会视若珍宝,不惜抛下尊严乞求对方为自己炼制一炉丹药,即便做不到长生,也期盼着依靠这一炉丹药来延年益寿。

而张机让工匠做的事情,看上去就有些像是世人传言的神仙家弟子炼制丹药的场景,所以翡翠虎误以为张机是在调教这些工匠炼丹,也难怪他会如此激动。

只不过,张机虽然姓张,但和某个龙虎山的绝对没有半分关系,他也是真的不会炼丹。

所以,这一炉的确不是丹药。

他要是会炼制丹药,就直接制造些硝石出来制冰了,也就省得他还要等到冬天才能让家仆去河边取冰存入冰窖了。

他只不过是想要吸引墨家的目光罢了。

虽然以张机的身份来说,吸引墨家的目光不是什么难事,但难的是要引起墨家足够的重视,并且认为派出墨家高手保护张机,是一件重要到可以放下一些成见与罗网合作的事情。

所以,虽然不会烧制玻璃,也不会制造硝石以水化冰,但接受过九义教育的张机对于某些最基础的技术还是有所涉猎的。

至于这些技术的可行性,他并不担心。

这本就不算是什么太难的技术,他只需要将大致的工艺流程都教给这些匠人就行。

而且他也不要求这些匠人做出的成品工艺有多高,单纯只是要完成那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已,这对于这些翡翠虎精心培养的匠人来说并不算是什么难事,而那之后他就可以推行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只不过,就在张机这边如火如荼地动工的时候,韩王宫又一次来了旨意,是时隔数日不见的胡美人宣他入宫。

(2051字)

………………………………………………………………………………………………………

PS:曾经在关于冰块的那一章,有人吐槽为什么不用硝石制冰……我只能说,关于硝石的出现的时间还不好判断。尽管宋代的《太平御览·药部》称硝石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作为药用,但是根据一些说法,那个“消石”是纯度很低的硝石,只能作为一般的药用。

总之,因为记载太过模糊,所以我就没有选择写硝石制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