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 第五百零九章:秦军三分,张机攻代

大秦黑龙旗随风飘荡,秦军士卒一袭黑色的军服,四十万大军如同一道黑色的洪流滚滚向前,其势排山倒海不可阻挡。

经过屯留大营之时,浩浩荡荡的秦军在这座即将成为秦军后勤枢纽的要塞,将大军一分为三。

王齮率南路军二十万,从背上当的方向进军赵国重镇中牟、邺城。

中牟作为黄河以北、漳河以南地区具备军事、政治中心条件的繁荣都市,一度是赵国早期定都晋阳之时,实际意义上的陪都。

而后中牟又两度成为赵国的国都,第一次是赵献子将都城从晋阳迁至中牟,作为都城虽然只有38年,却为赵国进取河北平原、攻灭中山国、拓扩西北边陲疆域,乃至最后定鼎郸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则是赵成侯二十一年(前355年),赵魏之战中,魏国围攻郸邯三年,攻克郸邯。这之后的三年,赵国以中牟为临时都城,继续与魏国交战,直至魏国归还郸邯城。

这之后,中牟的意义也愈发重要,不仅是防御魏国的军事要塞,也成为了赵国用于防备郸邯被攻克的陪都。

邺城则是赵国好不容易从魏国手中得来的大邑,不仅产量丰富,商贸发达,其军事价值更是重要。

若是中牟被攻克,再攻克了邺城,那么便离赵国的都城郸邯仅隔着一条南长城了。

赵国的南长城状如长龙,穿山岭跨河谷,蜿蜒于林虑山脚,逢石石垒,遇土土筑。

在西段,沿山梁丘岭而筑;在东段平原地区,则将漳、滏河堤防连接扩建,夯泥土加高,历数月而成。

虽然名头很响,但其效果甚至不如两军阵地战之时修建的营垒,加上赵国这些年来国库紧张,根本没有充足的资金维护这段南长城,防御力更是大打折扣。

而若是秦军已经进军到南长城的位置了也就意味着秦军距离郸邯不过百里!

所以,赵军绝不会坐视秦军攻打中牟和邺城。

而面对秦国上将军王齮亲领二十万大军,赵国必然会派出李牧来应对,只要牵制住了李牧,这便是秦军战略上的胜利。

当然,若是李牧不来,王齮也不介意让赵人见识见识,当年这位摁着廉颇一顿胖揍的老将军究竟尚能饭否!

另外两路中,西路大军由上将军王翦统帅,十万人走井陉直扑赵国要塞阏与。

阏与城虽然偏僻,但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秦军若是攻克阏与,便可从这里长驱直入赵国腹地,在中心开花搅赵国一个天翻地覆。

王齮的南路军和王翦的西路军自屯留分兵后,进军缓慢,一改先前风风火火的架势,转而步步为营,不骄不躁。

李牧最擅长的战法,便是与匈奴交战时所用的战法,先示敌以弱诱敌长驱直入,而后穿插包围,围而歼之。

而秦军这种以势压人,步步为营的战法,虽然行军缓慢,但却毫无破绽,李牧根本找不到穿插的缝隙,也难以设伏。

秦军每每经过险要之地,必然派出斥候与罗网杀手探查,李牧的伏兵被王齮和王翦多次识破。

这便是以势压人最大的优势,步步为营堪称无懈可击,然而缺点也同样显著。

步步为营所导致的后果,必然是进展缓慢,很容易便陷入缺粮的情况,若是赵军再派出轻骑绕道袭扰秦军粮道,那便反而可以将秦军逼入绝境。

然而秦军如今根本不缺粮,秦国正为扩建粮仓的事情发愁呢。

若是扩建粮仓吧,以如今秦国的粮价,建造一间粮仓的成本反而高于那一仓库粮食的价值。

若是不扩建粮仓吧,这么多粮食无处安放,可是让治粟内史头疼不已。

如今粮食索性送到屯留大营,秦军甚至已然将两餐制改为了三餐制,最大程度保障了每一个秦军吃饱穿暖,是绝不会缺少粮食的。

至于袭扰秦军粮道,秦国正是担心这一点,才派出吕不韦亲自坐镇屯留。

同时,八玲珑也一同坐镇屯留,作为八玲珑之中的主导者,将军壁对于屯留一地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许多当地百姓,与吕不韦一同制定了数条运输路线,以及对屯留大营防御的加固。

此外,辎重营的主将,名为马兴。

马兴者,赵马服君赵奢之后。

长平之战后,赵孝成王虽然履行诺言没有追究赵括亲族,但马服君这一支赵氏族人却为赵孝成王所不喜,亦为赵人深恨之。

故而这一支赵氏族人分出了部分族人秘密逃入秦国,自称马氏。马兴屡立战功,虽是昔日挫败秦国之马服君赵奢后人,却也为嬴政所重用。

灭赵之战,马兴作为深谙赵国地形之人,主动请命担任辎重营主将,运输路线上何处凶险何处可设伏,马兴也是了若指掌,赵军要袭扰秦军的粮道绝非易事。

而若是秦军粮道在这种情况下依旧为赵军所断,那便该轮到公输家的蝠翼出场了。

公输家建造的蝠翼,不仅可以用于侦查,也可以用于运输粮草。虽然能够运输的数量并不多,但也可以在粮道被断的情况下解决秦军的燃眉之急。

可以说秦军已经为了对付李牧,已经想到了一切不利情况下的破局之法。

不过,不同于王齮和王翦两路大军的步步为营,最后一路大军则是疾驰而行。

晋阳城外,作为太原郡尉的芈颠在城外,颇有些羡慕地看了一眼休整了一日便继续行军的秦军,心中生出了一丝羡慕。

三路秦军之中,最后的一路北路大军,是由张机率领,北上太原郡,自晋阳继续北上,而后长驱直入代地!

张机麾下这一路大军主要以骑军为主,六万步卒,四万骑卒,三千羽林骑也随军出动。

而且如今的秦军骑兵,是已经配备了张机提出的高桥马鞍、马蹄铁和双马镫的精骑。

秦军的骑卒,陇西郡、北地郡和上郡子弟最多,两地草场遍布,盛产良马,还有不少归化的草原胡族,擅长骑射。

秦军取其中佼佼者,训练出了两万龙虎骑兵,此次也被编入了张机麾下的四万骑卒之中,再辅以这马中三宝,就连羌族出身、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羌瘣都感慨这样的骑兵绝不会逊色于草原胡骑。

有此骑军,张机才敢长驱直入代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