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 第三百九十二章:漆身吞炭的张平

张机看着这名孤独的渔夫,身穿蓑衣,脸上蒙着厚厚的黑布,只能隐隐从黑布下的缝隙看到一张满是疤痕的丑陋面容。

张平,张开地之子,张良之父。

若放在史书上也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名字,虽是韩国相邦,但在功绩方面并没有什么亮点。

唯一的亮点,恐怕就是定下了派郑国入秦修渠的疲秦之计。

若非其子张良的缘故,恐怕连姓名都不得考究。

但谁能想到,这位历仕韩厘王与韩桓惠王两朝的韩国相邦,居然诈死脱身,漆身吞炭,变更姓名,摇身一变成了夜幕的谍报之首蓑衣客。

难怪张开地堂而皇之地当韩王安平衡朝堂的工具,与掌握了兵权的姬无夜相争。

虽然夜幕内部也是各怀鬼胎,白亦非名为夜幕大将,实际上却也一直牵制着姬无夜,但执掌十万兵马的白亦非与姬无夜终归还是差了些。

韩国最为精锐的,终归不是白亦非的边军,而是姬无夜掌控的中央军。

边军虽然常年在边境,训练刻苦,又时常交战,经验丰富,但终归是缺少资源。

都说穷文富武,虽然穷文显然是谬论,别看倡导有教无类和教化的儒家提出所谓的束脩之礼,仅仅是些许薄利便可拜师,实际上你若是没有钱又没有背景,你就是送上十倍的束脩之礼谁又会搭理你?

真以为人家儒师在意伱几条臭肉干?

拜师,便是将师徒绑定在了一起,老师做了什么错事,会牵连弟子,弟子做了错事也同样会牵连到老师身上,这是因果。

收徒,必然是觉得你是可造之材,将来会出人头地,光耀师门,否则谁会收你?

而可造之材,要么是天赋异禀,要么是出生便含住了金汤匙,否则也配被收为弟子?

这也是张机坚持薄利多销售卖廉价书本和纸张的缘故。

真若是天赋异禀之人,只要将来因为张机而在天下间流通的纸质书本越来越多,那么书本的价格便会再度降低,识字者,通读句读者也会越来越多,同样老师也会变得更加廉价,使得学习的成本越来越低,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只要还没有衍生到后世那个连艺术特长、体育特长都高出那么多培训班的情况,穷文的时代持续个几百年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富武绝对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可习武呢?

习武对于体力的消耗太大,至少要让人吃饱吧?

肚子都吃不饱,练一会儿就饿晕过去了,谁还习得动武?

而且,若要练出一副强健的体魄,必然需要大量的肉食,这年头有多少人家能在过年时沾荤腥?更别说每天都要摄入大量肉食了。

就算是果腹和肉食也只是给习武之人打下一个勉强合格的体魄,若要保证气血充沛,身体强健,各种昂贵的草药自然也要备上,或内服,或外敷,药膳、药浴多多益善。

此外,还离不开一个好老师。

习武可锻炼人,也可杀人,若是练习方式不妥,或者使用的草药种类、配比、频率不对,都能将习武之人害死。

于是问题又回到了拜师的身上。

后世,哪怕是到了近现代,叶师傅拜师陈华顺学咏春拳的学费也高达高达十二两黄金(折合当年物价水平,约为当今的70万人民币),陈华顺在佛山授徒,费用昂贵,一般人士根本无法负担,能学者多为贵家公子,所以有“少爷拳”称号。

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每教一个桩收一根金条;洪均生向陈发科学陈式太极拳每月八块现大洋;李小龙为学木人桩,为叶问在香港买了一套房子。

习武之人,往往有所谓“三不教”。

一曰:品行不端者不教,即防止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等欺师灭祖的行为;

二曰:好勇斗狠者不教,即防止徒弟到处惹事给师父招惹仇家;

三曰:天赋不足者不教。

这第三,则有些耐人寻味了。

什么叫天赋不足?

其实是个含蓄的说法,说白了,体质差、家境穷就是“天赋不足”。

简而言之,便是贫困穷苦者不教。

而姬无夜手握翡翠虎这个钱袋子,给韩国的中央军吃的用的,自然都是最好的,尤其是他麾下那支将军府亲卫,更遑论姬无夜还有百鸟,还有四凶。

但饶是手握如此力量的姬无夜,也没有成功暗杀张开地。

张家有死士,这是无疑的。

但凡权贵,必有死士。

但无论姬无夜如何设计试图伏杀张开地,要么张开地没有前往他埋伏的地点,要么就是伏击之人反被伏击。

最后姬无夜也无可奈何,认为张开地一把年纪也没几年好活,索性不再刺杀。

有蓑衣客在夜幕暗中通风报信,暗杀能成功么?

可姬无夜却没有想到,自己麾下有内奸。

或者说,没人能想到蓑衣客这样的人,会是内奸。

蓑衣客仿佛一个与世无争的隐者,从不参与夜幕内部的争斗,也甚少参与夜幕和朝堂其他势力的争斗,又像是一个老实本分图书管理员,姬无夜要什么情报,他就交给姬无夜什么情报,从没有让姬无夜失望过。

而他的诉求,只是想建立一座比罗网还要庞大,遍布天下的情报网,他享受这种感觉。

姬无夜麾下的奇人异士大多都有些奇怪的癖好,甚至还有人对残害尸体感兴趣,所以姬无夜倒也还不是不能理解和接受,至少这是属于蓑衣客的一种欲望。

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无欲无求,不爱钱、不爱财、不爱权力也不爱美人,那么这个人要么是千年难得出一个的圣人,要么就是心怀异志全都想要的奸贼。

没有人会去寄希望于微乎其微的概率,赌这人是一位圣人,毕竟圣人不常有,但奸贼却常有,人们更倾向于干掉这样的人,一如后世的岳武穆。

但说实在的,哪怕姬无夜真的知道了蓑衣客就是张平又如何,他又不能承受失去蓑衣客的情报网的代价。

所以,从一开始张家就没想过单独下注任何一方。

张开地投靠四公子韩宇,张平投靠夜幕,并且随时可以选择姬无夜或白亦非这二人中的任何一人,张良则是投靠韩非,无论最终是谁获胜,张家都不会有事,反而会乘风而起,令张家掌握的权势再度膨胀,完成六世相韩的目标。

张家三代人分别将鸡蛋放在三个篮子的谋划,的确是天衣无缝,这就是一个阳谋,谁都不会拒绝的阳谋。

无论谁掌控朝堂,都离不开五世相韩的张家。

只可惜,张家漏算了秦国这个外部势力,更没想到有人会去对付这个从未与秦国产生冲突,几乎毫无存在感的夜幕蓑衣客。

(2244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