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 第三百四十七章:公孙丽:丽愿自荐枕席之间

张机默默地打量着眼前的少女,高高盘起的淡紫色发髻,搭配着那一袭朱红色的长裙,淡蓝色的透明发饰随着公孙丽的脚步轻轻晃动着,将一国宗室之女的贵气展露无疑。

公孙氏是姬姓贵胄,是脱胎于卫国王室的宗室贵胄,虽然年代久远,早已出了五服,但的的确确是卫国宗室,所以这也是公孙羽不愿降秦的最主要原因。

“公孙姑娘,费尽心思见我一面,所求为何?”

公孙丽抿了抿粉嫩的樱唇,注视着坐在桌案前的张机。

张机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一切都与传闻中的他截然相符,他这位秦国的卫尉,秦王的宠臣,从不会对任何没有过节的人哪怕是奴隶嚣张跋扈,心中依旧存留着墨家兼爱天下般的温和。

“我……民女,恳求卫尉,可以饶恕家祖一条性命。”

公孙丽的声音带着浓郁的忧愁,声音轻颤。

虽然有着与红莲那般青春烂漫的气质,但不同于红莲,生活在卫国这个小国,总是能让人成熟得比同龄人更快些。

张机既然出身墨家,又是仁道之剑湛卢认可之人,那么心中必然是有着仁善的。

君子可欺以方。

民女这个称呼,应该能让张机生出几分怜悯之情。

而且,卫国都没了,卫国大将军这个职位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公孙丽称民女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我为何要放了令祖父?”

张机双臂支在桌案上,十指交叉抵着下巴,不紧不慢道:“公孙氏作为卫国宗室,若放了令祖父,想必他也会一心念着复国,或是加入山东某一国,图谋向秦国复仇。”

“公孙姑娘,你说说我有什么理由放跑一个秦国的敌人?”

公孙丽的心一沉,平心而论,秦国没有处死她的祖父,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宁死不降,又放不得,处死是最好也最为便利的方式。

但公孙丽还是佯装镇定道:“祖父早已过了天命之年,垂垂老矣,又能对秦国造成多少威胁?何况贵国上将军蒙骜仅仅数日便攻破了帝丘城,可见祖父全然不是秦国的对手。”

“卫国大将军,战功赫赫,韬略不凡,此番秦国攻打帝丘城,若非两国实力差距太大,加之联军新败士气低落,否则我秦军也不会如此轻易地攻克帝丘城。”

张机并没有任何动摇,摆出一副真的不打算放过公孙羽的姿态。

“只要能释放祖父,我可以说服祖父不再反秦。”

“不够。”

“不反秦只是释放公孙将军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张机直视着公孙丽浅褐色的眼眸,与之对视着,丝毫不为那双浅褐色美眸之中的柔弱所动摇,阐述着一个事实:“公孙姑娘你要明白一件事,不是公孙将军不反秦,秦国就应该释放他。而是公孙将军不反秦,秦国才会考虑释放他。”

“丽会说服祖父,劝降那些至今不愿降秦的卫国旧臣。”

张机依旧摇着头:“不错的条件,但还不够。”

“秦国有着当世顶尖的文武,文有文信侯相邦吕不韦,武有王、蒙、麃三位上将军,卫国旧臣的归降不过是锦上添花,哪怕不降也对秦国没有任何影响。”

“不,秦国需要。”

从小自由出入卫君宫殿和大将军府等地的公孙丽耳濡目染之下,明白的事情很多,比如秦国当前最稀缺的东西。

“士子!”

张机瞳孔微眯,他感觉自己似乎有些低估了公孙丽的智慧。

也许最初的公孙丽还抱有些天真的思想,但些许小错误却难以掩盖她的聪慧。

犹如秦国曾经的野蛮,以及法治与儒家内部众多派别教义的冲突,儒不入秦成为了儒家没有官宣却几乎没有人敢违反的规则。

直到昭襄王时,荀子入秦,才算初步打破了秦国与儒家之间的坚冰,而大秦学宫的建设则是进一步的破冰行为。

饶是如此,儒家与秦国的来往,依旧不算多,哪怕是韩国之中的儒家士子都远远多于秦国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秦国历来重视士子,给予外来士子的待遇十分优厚。

国外的士子入秦,在进入秦国边境时经过检查后确认了士子身份,经过秦国国内任何一座村舍,都能免费吃住,在进入咸阳后更是可以入住秦国为士子们准备的馆舍之中,等待国君召见或是官吏考核。

饶是如此,秦国依旧匮乏士人,以至于秦国的武将们不得不学习处理政务,以武将的身份负责一些要地的军政事务。

例如,秦国的内史向来便是由武将来担任。

名义上是拱卫国都,但又何尝不是匮乏士人而导致的无奈之举。

此次秦国之所以没有在合纵联军败北后对韩、魏等国动手,也是受限于这个原因。

秦国大可以趁此侵占赵、韩、魏、楚大片土地,但却无法派遣足够的文臣来治理地方,能够上马治军下马治政的武人太少了。

所以公孙丽的条件的确说到了张机的心坎上。

“说下去。”

见张机让她继续说下去,公孙丽心中一喜。

“卫国文风荡荡,昔年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却单单在卫国停驻十年,期间设帐授徒,是以季子感慨‘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秦国缺少士子,若是祖父能够说服那些士子为秦效力,那么则可以从卫国为招纳到一大批士子。”

张机思忖着,没有给出答复。

别看卫国的确是个小国,先前还是魏国的附属国,武德也不充沛,时常被周围的国家觊觎,但卫国的士人数量的确是多得离谱。

孔子在卫国设帐授徒十载,为卫国建立了近乎完备的文教体系,以至于卫国这样一个小国大才辈出。

孔子的弟子子路,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名将苟变,李悝、吴起、商鞅这三位重量级人物,以及如今的大秦相邦吕不韦,还有前几年加入了墨家的荆轲,都是卫国人。

而且,卫国的士人其实对于秦国的严刑峻法并不反感。

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战国最为著名且影响力最大的四次变法行动的组织者,有三人来自于卫国,可见卫国人的思想并不迂腐,而且对法家思想的亲近和尊崇,几乎引领着这个时代前进的方向。

所以,卫国的士人的确对于秦国有着莫大的益处。

不过尽管公孙丽的条件很诱人,但张机并不打算就这么答应。

火热的目光仿佛透过了包裹严实的朱红色长裙似的。

张机黑色的瞳仁紧盯着逐渐自信起来的公孙丽,从透着点点贵气的浅紫色发髻到娇俏白皙的面容,再到到玲珑有致的娇躯。

张机的目光充满了侵略性,而那热烈而直白的目光也令找到了公孙丽心中的激动逐渐平寂下来。

果然,还是逃不过这个结局。

公孙丽在心中苦笑着,但对于这个结果也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自从她决定通过张机来解救祖父,便已然下定了决心,也做好了为此献身的准备。

公孙丽微微欠身,施以一礼,露出一抹明媚的笑容,红唇轻启:“若将军不弃小女子蒲柳之姿,丽愿自荐枕席之间。”

(2404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