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 第一百八十九章:赵姬:美哉少年郎!

哄好了潮汐,张机终于可以安心地吃早饭了。

早饭刚刚吃完,那位老宦者令又来到了张机的府邸。

“呵呵,先生,老奴奉王令请您入宫,与王上和太后一同用朝食。”

老宦者令看见端着一个装着半碗肉羹的张机快步走出来,长满皱纹的脸上笑起来挤出了不少褶子。

其实他早一刻钟前就到达了,只是没有让那名墨家神杀剑士通传罢了。

这也算是对张机尊重的回报吧。

而张机也从守门的墨家神杀剑士口中得知了这件事,也领了老宦者令的这份情。

看似这似乎没什么,甚至感觉有些刻意坑张机一把的感觉。

王上和太后请你吃早饭,你丫的居然吃完了再来?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作为从小照顾了嬴政起居的老宦官,他自然也是深得嬴政信任的宫中老人了,对于一些机密的事情,多少也是知道一些。

今天这顿朝食显然并非是普通的用餐,而是带着某些目的的。

张机显然不可能真的在那里用餐,所以老宦者令便刻意多等了张机一刻钟。

一刻钟这个时间不长不短,作为年岁已高的老人,晚一刻钟带着张机入宫,既不算耽误嬴政的王令,也给了张机时间。

所以,明白了这一点的张机立刻便将剩余的半碗肉羹一饮而尽,将碗交给了守门的墨家神杀剑士后便随着老宦者令上马。

秦王宫,六英宫

秦王宫内宫殿数不胜数,最为著名的咸阳宫由于是朝会之所,所以秦王宫又被人们称之为咸阳宫,但实际上的咸阳宫只是其中的一座宫殿罢了。

嬴政的寝宫,便是六英宫。

六英并非指某六个英杰,而是一首古乐曲名,“帝喾令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

一身赤红色凤袍的赵姬与嬴政一起,一左一右摆放着二人的桌案,而右边下首处只摆放着一张桌案。

赵姬看向嬴政,那张俏脸上带着些许疑惑之色问道:“政儿,这张机当真能治好我的头疼?”

“母亲且安心,先生既然开口,那必有把握。”

看着嬴政如此肯定的样子,赵姬倒也好奇张机这个人。

张机如今绝对算得上是名扬天下,光是那造纸术和印刷术,无论将来是何人一统天下,又是哪个朝代,千古青史必有他的名字。

只不过,赵姬一开始对张机的印象虽好,但随着嬴政为了韩非和张机入韩求贤一事传入赵姬耳中,她便对韩非和张机产生了几分厌恶。

在她看来,这些所谓名士,就是喜欢摆谱,让君王们搞些礼贤下士的手段。

真有才干,为何不主动投靠大秦,帮自己的儿子解决亲政之事,否则她也不需要扶持嫪毐来对抗吕不韦那个老东西了。

不过,张机后来的表现,倒也算是让赵姬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

先是担任秦使,舌战韩臣,逼迫韩国割南阳一地的鲁山、宝丰、郏县、襄城四城,而后又是在嬴政返国途中护卫有功,还说服了原本想要暗害嬴政的王齮为其效力。

而随着王齮的效力,原本就心存投效的蒙骜也彻底将两只脚都踏上了嬴政的船,让自己的嫡次子蒙嘉和还在家中读书尚未从军也未出仕的嫡次孙蒙毅一同加入了嬴政的队伍。

蒙嘉此人,为人机敏,有急智,而且出身蒙家,忠心也是没话说的,还有着一定的武艺,刚好嬴政身边潜伏着中大夫令齐这样的人,于是嬴政索性封蒙嘉为中庶子,也就是嬴政的侍从。

至于蒙毅,也经过嬴政的考较,虽然比嬴政还要小四岁,但行事稳重,为人谨慎,学问也不错,所以嬴政打算让他跟在自己的身边一同学习。

对于帮助嬴政一口气收服了两位军方巨头效忠的张机,赵姬心中对张机不佳的感官和印象变成了赞赏,曾感慨道“还未正式入秦便做得如此大事,真不知道将来能做出怎样的功绩。”

当然,赵姬之所以愿意相信张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嬴政。

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绝对不会害她的,所以她也愿意给张机一个机会。

不多时,老宦者令带着一名青年来到了宫殿之中。

赵姬端详着眼前青年,一袭黑衣,皮肤白皙,体态纤瘦,俊朗的外表下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人都是颜值动物,自古便是如此。

儒家祖师爷孔子号称“有教无类”,弟子子游说鲁国武城有一个好苗子叫澹台灭明,品德很高尚,而且也想拜入孔子门下。

孔子一听,澹台灭明,这名字一听就是个风度翩翩、仪态万千的君子呀,于是激动地去和他会面。

而在这场会面中,孔子发现,澹台灭明品德的确够好,各项理念也与他不谋而合,但却不是很愿意收这个弟子。

因为他长得丑。

《韩非子记载》:“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也就是说额头低,嘴巴窄,还是个塌鼻子。《史记》直接说他“状貌甚恶”,不是有点丑,是非常丑。

所以在会面之后,孔子很犹豫。

这么丑的人,他上课时看着实在是让他不舒服,但不收吧,又违反他“有教无类”的理念。

最后还是勉强收下了澹台灭明,但由于丑恶的面貌,孔子对他的印象分很低,天然地就认为他资质低下,几乎不和他说话,任由他在课堂上自力更生。

后来澹台灭明南下楚国,学习孔子在楚国讲学,开设学堂培养了三百多个弟子,混得风生水起,影响力遍布整个南方地区,震惊了孔子。

如果说这只是特例,那么后世还有诸多案例。

汉朝尚武,对于男子要求有阳刚之美,所以必须是那种皮肤白,长得高,胡须漂亮的风格,为官者还要学习“公府步”来表现自己的威严。

汉武帝挑选的臣子虽然都是能臣,但也都是颜值极高,符合汉朝审美的臣子。

公孙弘,“天子召见,容貌甚丽,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

朱云,“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

霍光“身长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为人沉静详审,举止端方”。

金日磾,原是匈奴休屠王太子,“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

所以庞统这种又黑又矮长得又不好看的人,虽然名号响亮,还出身庞氏名族,但依旧没有人来征辟,哪怕是孙十万和刘备一开始都忍不住以貌取人。

唐朝时黄巢考中武举状元,却因为相貌而被唐僖宗换了状元。

明朝公开要求官员必须有一副好皮囊,因为官员是国家的脸面。

清朝更是在科举中增加“大挑”这个环节,在没有中举的考生中挑出颜值最高的三个去当知县。

历朝历代君王、官员对待同性别的人都会以貌取人,更何况是女人?

因此,面对如翩翩君子亭亭而立的张机,饶是赵姬也不由轻掩红唇,娇呼道:“美哉少年郎!”

(2342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