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厨 > 第二百一十章 这还是鹿鼎城?

汉厨 第二百一十章 这还是鹿鼎城?

作者:三百斤的厨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0: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宫公主归汉,成为轰动天下的一件大事。

接到杨川的密信后,平阳公主第一时间赶到未央宫,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皇帝刘彻。

刚开始,刘彻还没反应过来,犹自生气的咒骂公孙弘老贼,说他在朝堂上顶撞他这个大汉皇帝,差点让他下不了台。

旋即,他才反应过来:“你是说、我二姐要回来了?”

平阳公主脸色有些难看,将杨川的那封密信递给刘彻:“你自己看吧。”

刘彻急切的打开那一片丝帛,只看得三五个呼吸,脸色就变得阴沉而可怕起来,两只眼眶里,慢慢涌出泪水。

他一屁股坐倒,涩声道:“父皇当年说,二姐怎么着也是嫁给了匈奴人的王,苦是苦了些,可身份地位比大汉的皇后还要尊贵;

可是大姐你看,伱看看啊。

狗日的匈奴人,不对,那些狼日哈的杂碎,朕,誓灭其种!”

平阳公主也跪坐下来,垂泪不已,哀声道:“你二姐从小就性格软弱,被窦太后掐的浑身青紫,都不敢吱声,只会躲在宫中哭泣;

杨川在信中讲说,她的眼睛、被伊稚斜那畜生用滚烫羊油弄瞎了,身上虽然没有什么伤痕,可一身的病痛,都不知道她是如何煎熬着活下来的。

父皇,唉,父皇啊,你若听说你的南宫儿被人折磨成这般模样,你的那一颗心,难道就不知道疼吗……”

平阳公主说着说着,便有些泣不成声。

刘彻哭了一会儿,却渐渐变得平静下来,只是脸色有点发白、发青,额角的青筋也变得有些狰狞可怖。

他上前搀扶起平阳公主,淡然道:“姐姐,朕令你和姐夫卫青为迎归专使,带上北军一万,对了,将羽林军全部带上,今日午时便出发;

让咱们的将士们也看看,他们的大汉公主,是何等的凄惨。

大姐,你和姐夫卫青,就领了朕的口谕,问一问那些北军、羽林军的将士们,让他们都扪心自问一声,身为大汉儿郎,这一口恶气,能不能吞咽下去?

此外,朕还将带领文武百官,出迎三百里。

朕要让这天下人看看,为了什么狗屁和亲,先皇的亲生女儿,朕的亲二姐,咱大汉堂堂正正的嫡公主,被那些匈奴人折磨成什么样子了!”

等平阳公主离开,刘彻缓缓坐回到绣榻,这才双手抱头,发出一阵沉闷而压抑的哭声。

其声如牛,撕心裂肺……

……

南宫公主的南归,点燃了汉帝国前所未有的一场怒火。

据说,一万北军将士、数百羽林儿郎见到南宫公主后,尽皆翻身下马,跪伏在地,以头抢地的失声痛哭,哭声惊天动地,就连原本晴朗的天色,似乎也暗哑下来,变得有些惨淡。

为了让更多人一睹大汉公主的‘惨容’,刘彻传旨,天下百姓子民,无论高低贵贱,尽可夹道相迎。

与此同时,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出长安城三百里筑起高台,命名为‘恨台’,亲笔写下一句‘朕若不能踏灭匈奴、天下人皆可恨而厌弃之’。

此外,为了共贺南宫公主南归,刘彻大赦天下,只要不是谋逆等不赦大罪,尽皆释放;侯爵以下,皆有爵位提升、封赏;大力推行‘屯田制’,给所有贱籍奴仆、无籍野人登记补发户籍,转为军户。

一时间,天下大喜。

同时,汉帝国怒火滔天。

踏灭匈奴,报仇雪恨的情绪,很快便席卷开来。

即便是那些一贯主张‘无为而治’、‘以和亲换和平’的老读书人们,也终于不再写那些辞藻堆砌的汉大赋,而是提起笔来,写了几句类似‘誓灭匈奴终不悔’的句子。

其中,自然以平阳侯曹襄的一篇‘满江红’为最,力压天下文坛,一举成为汉帝国的‘文坛大家’。

这一篇‘满江红’,还是在此次归汉途中,杨川以三斤金子的价格,卖给这个大汉盐贩子的,所以,其中有几句略加修改过。

譬如,原文中的‘靖康耻’,自然要换成‘南宫耻’,‘贺兰山缺’,自然只能换成‘阴山有缺’……

……

当然,汉帝国的一切怒火、热闹和荣耀,与杨川没什么关系。

他领着十五名半大小子悄然回到‘鹿鼎城’时,堂邑父与另外十五名半大小子,已提前三日抵达。

鹿鼎城的模样,跟杨川预料的差不多。

坚固,高大而脏乱差,原本修筑起来打算住人的屋舍,如今差不多都成了牛圈、马厩、羊圈和猪圈,遍地都是牛羊粪便,空气浑浊的简直令人窒息。

一进城,看着令人眼前一黑的鹿鼎城,杨川都有些哭笑不得了。

看来,当初自己的一番‘谆谆善诱’和‘因势利导’,在无人统领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差不多让这些匈奴人给忘完了。

唯一让他有些满意的,却是如今的鹿鼎城里,人口暴增好几倍,已然达到令人惊奇的三千多人。

当然,其中以妇人居多和孩子。

这些家伙,杨川反复告诫他们的讲究卫生、勤洗澡、吃熟食、喝开水等知识,看样子是一样都没记住;当初临行前,堂邑父的一句‘杀光他们的男人、抢来他们的牛羊马匹和妇人’,倒是记了一个牢!

“堂邑父大叔,看看这座鹿鼎城,都被糟蹋成什么样子了。”

站在七八丈高的城墙上,瞅着这座臭气熏天的‘羊圈’,杨川没好气的笑骂道:“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滋生各种疾病,这大热天的,闹一场疫病可就麻烦了。”

堂邑父也是一脸沮丧,瓮声瓮气的说道:“这已经好多了,我们刚来的时候,那些牛羊牲口还没关进圈里去……”

杨川呆了一呆,忍不住苦笑。

这还算好多了?感情是那些牛圈、马厩、羊圈什么的,是堂邑父他们抵达后,才开始有的?

匈奴人天生就是牧者,这天底下的土地,在他们眼里,都应该种上牧草;这天底下的围墙、屋舍,便应该用来充当牛圈、羊圈。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就连堂邑父这个‘大统领’也有些束手无策了。

“这样子不行啊,”杨川很认真的说道:“既然咱们要经营好这座鹿鼎城,给大家一个窝,怎么能不讲究卫生呢。”

杨川指着那条最大的‘街道’,有些无奈的骂道:“你看看,当初咱们夯筑的一条大道,如今都成了烂泥塘…

不对,都成茅厕了,那谁家的妇人,看看,撩起羊皮袍子蹲了一会儿,站起来就走,地上可不就多了一坨热气腾腾的粪便?”

堂邑父转头看一眼,道:“是你的大当户家的妇人。”

“什么狗屁大当户,老子要撤他的职!”

杨川使劲搓着脸颊,没好气的骂道:“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堂邑父大叔,干脆,咱们新筑一座城吧,这地方,就算用清水洗过都太臭了。”

堂邑父叹一口气,甚为难过的说道:“公子,这些人虽然是匈奴人,可是,当初也曾追随我们公子,请公子、莫要抛弃他们……”

杨川愣了一下,哈哈大笑:“堂邑父大叔,你想啥呢?”

“放心,我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哪怕他们都曾经是匈奴人,可是,从今天开始,便成了我杨川的人,堂堂正正的汉人!”

“走,咱们挑选一个好地方,重新修筑一座大城,等到那边一切就绪,便可以让他们陆续搬进去。”

堂邑父大喜,狠狠的点了点头。

看的出来,这个匈奴人啊,对自己的这些同胞还真是很有感情,生怕杨川一怒之下将他们抛弃。

实际上,杨川怎能抛弃这些人?以眼下的情势,他手里只有堂邑父和三十个半大小子,想要修筑一座大城、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所以,这天下的事情啊,还真是急不得。

杨川是个厨子,凡事都喜欢有条不紊、有备无患,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筹谋,备好所有的食材、调料,才好开始烧菜做饭。

至于说掌握火候、颠勺手法什么的,那都是一种基本技能罢了。

那就,先盘一个炉灶吧……

……

对于新城的位置,杨川其实早已盘算过好多次,所以,他骑着马,直接来到距离旧城三十里外的一片坡地。

这地方背靠肯特山脉的余脉,地势险要,差不多有点面南背北、君临天下的气势;同时,此地还有两条河流,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环绕而过,属于中游地带,可以很好的解决鹿鼎城的水源问题。

最大的好处,便是绝对的易守难攻,就算有三五千人一拥而上,从上面滚落一两百块石头,就能压死一大半。

杨川觉得,这地方天生就是一块修筑城堡的风水宝地。

杨川翻身下马,站在一块岩石上极目远眺,望着波光粼粼的色楞格河、鄂尔浑河蜿蜒远去,最后汇入北海,只觉得胸中一阵舒畅。

“就选择这里,修筑一座新的鹿鼎城。”

杨川用马鞭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森林,温言笑道:“瞧见没,那地方地势高,咱们砍伐的木料很容易就能搬运过来;

对了,还有石料。”

杨川向坡地上面走了几十步,抬头看着远处的一座灰白色的石头山,笑道:“那便是咱们的石料场。”

接下来,便是如何安排人手,既不能耽误了牛羊马匹的放牧,还要保证足够的人手,这些琐碎事情,自有堂邑父去做。

他是匈奴人,还是当初那七百名匈奴老兵的‘大统领’,在很多时候,他说话比杨川这位‘天可汗’都管用。

这就很让杨川觉得舒坦。

天可汗嘛,可不就是江湖上的教主、掌门人、山主之类的存在?当然,也有可能是教父什么的,那也是相当的厉害呢。

不过,杨川自己,却还是喜欢当一个厨子。

厨房的厨子,鹿鼎城的厨子,北海之国的厨子,这片草原的厨子……遥远的南方,那座名为汉帝国的厨子。

如此想想,其实倒也挺上头的……

堂邑父骑着马赶往旧城,杨川转头看向三十名半大小子,笑问:“好了,堂邑父大叔给咱们召集人手去了,你们有没有信心,修筑出一座比长安城还要坚固、漂亮的大城?”

众少年轰然应答:“有信心!”

“有信心就好,”杨川伸手揉揉一名少年乱蓬蓬的头,温言笑道:“这是咱们的另一个窝,另一个家园;

所以,就让咱们一起来努力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