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 第五百一十五章:永除田租!

“嘶!半年一万七千五百钧白金,一年下来就是三万五千钧,合计三十多亿钱,十年就是三百亿,百年、两百年下来,这,这……”

就在收到甘宁军报的第二天,未央宫宣室殿内,传看完甘宁送回来的军报后,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泼天富贵’,如同之前刘备一样,掌管着大汉钱袋子的户部尚书糜芳,此刻已经兴奋得有些迷糊了!

没办法,虽然这每年三十多亿钱的收入,说起来只占了大汉目前一年财政收的八分之一左右,看似也并不算太多,但特喵的经不住这数百年时间的细水长流啊!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笔收入他不像从大汉收起来的税收,却是几乎没有任何‘成本’的净利润啊!

“哈哈哈哈,不过数十亿钱而已,舅父也是掌管着我大汉钱袋子的户部尚书,每年数百亿钱过手……”

看着糜芳那一脸既惊喜、又迷糊的表情,心情大好之下,对于这早已摆脱了原历史上‘叛徒’命运的便宜舅父,刘禅也是不经一脸戏谑的笑了起来。

“陛下,别说是糜子芳了,这每年白捡几十亿钱,还一捡就是数百年,就是臣也激动啊,哈哈哈哈!”

还没等糜芳开口,庞统这个作为六部顶头上司的尚书令,此刻在刘禅这天子的带头下,也是不由得一脸‘放肆’的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士元所言不错,每年白捡数十亿钱,可是够朝廷做不少大事了……”

虽说如今大汉财政状况良好,但作为帝国顶梁支柱们,又有谁又会嫌钱多呢?

所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之财,继庞之后,诸葛大大、法正等一众三省六部诸相,此刻也是纷纷‘放肆’大笑起来。

一时之间,向来肃穆庄严的宣室殿内,此刻却是欢声笑语一片。

“大事?哈哈,卿等就别打这笔钱的主意了,朕已早有安排矣。今日朕召卿等来此,便是与此有关。”

看着一众喜笑颜开的三省六部首脑,刘禅随后也是面带笑意的望向了众人。

“陛下所说,莫非是修筑新城之事?”

听到刘禅那句‘早有安排’后,众人下意识的便想起了如今正在做着平整地基、烧制砖瓦等准备事宜的长安新城来。

毕竟如今朝廷展开的大工程,除了连通各州郡县的直道外,也就只有这修筑新城了。

但直道工程早在开工之前便已经做好了完善的预算,根本就不需要临时更改追加资金。

所以,根本就不用思索,众人的目光自然也就放在了刘天子规划的那规模空前的巨城上来。

“哈哈,新城之事虽然重要,然朕所说之事却是更为重大,事关我大汉社稷。且我大汉亦不差这筑城之钱,又何须动用这批金银!”

听到众人的猜测,刘禅却是不禁大笑着摆了摆手。

“更为重要之事?不知陛下所说……”

听到还有比这修筑新城更为重要的事情,疑惑不已的同时,众人也是好奇不已的望向了满脸笑容的天子。

“如今我大汉之田租每年折合成钱约是三十亿左右,现有了倭地之收成,无上皇与朕打算从此以后永久除去百姓田租,以馈百姓,不知卿等以为如何?”

看着众臣那一脸疑惑与好奇的表情,刘禅也不再卖关子,随即便说出了这永除百姓田租的事来。

说起来,虽然此事他可以直接发‘中旨’颁行天下,但在他看来,要想将其作为正式国策确定下来,按程序经过三省议定后再行颁发却是更为妥当。

毕竟谁知道后面的皇帝,会不会和景帝一样,文帝一死就重新恢复了这田租的收取。

“历代以来,种田交租皆天经地义之事。除孝文帝短暂实施外,从无全部免除百姓田租之事。今无上皇与陛下永除百姓田租,实乃旷古未有之仁政也……”

说起来,不同于当初的曹、孙两家,作为标准草根起家的‘刘氏’集团,其最核心的追随者无论文武,绝大多数也都是属于底层或是寒门出身。

像诸葛大大,那也只能说是祖上阔过而已。真要论出身,同样也是属于寒门。

而少数像庞统这样的世家大族出身之人,那也是少有的深明大义之世家大族。

所以,在听到刘禅这永免百姓田租的想法后,作为大汉最为核心的三省六部首脑们,自然是无一反对,全都纷纷赞同不已。

“呵呵,众卿过誉了!有道是‘兴亡所苦皆百姓’,我父子为复兴大汉,于百姓所带来之兵祸亦不少。如今既已重兴大汉,自当回馈于百姓子民……”

面对众臣的赞誉,感慨不已的刘禅却是连连摆手谦逊起来。

当然了,作为天子,这份谦逊的感慨之中自然不可能全是真诚,该有的‘官话’那也是必须的。

毕竟如今的他,不再是前一世的‘被驭之民’,而是实施那驭民之术的人。这该给自已树立个人威望的时候,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但不管怎么说,这份感慨之中,真诚还是占了绝大部分的。

“陛下真英明仁厚之主也!”

听到刘禅这一番饱含爱民之意的发言,包括张昭这个总是喜欢唱反调的御史中丞在内,一众三省六部首脑,此刻全都是由衷的拍起了彩虹屁来。

“哈哈哈哈,这奉承话虽然听着顺耳,但若是听多了上瘾了,卿等可要负责啊!”

着着众臣所拍的彩虹屁,心情大好的刘禅也是不由得跟众臣开起了玩笑来。

至此,以倭地这笔‘意外之财’为契机,在文帝实行免除全部田租近四百年后,大汉百姓再一次迎来了免除全部田租的喜事。

而且让百姓更为欣喜的是,不同于文帝时只维持了十年的免租政策,这一次的田租免除,那可是‘着为永例’的。

所以,随着几天后这道经由三省审核的诏书正式下发后,在狂热的民心所向下,刘家汉室乃天命所归的观念,那更是深深的刻印进了几乎所有大汉子民的骨子与血脉中。

而随着这份天下归心,连带着为刘禅推行的另一项政策,也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