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 第四百六十三章:劳工不够咋办?

“陛下曾言,文武之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今帝**校已经颇具形制,然国子监虽已选址,却是尚未动工……”

建兴二年八月,眼看着在数万羌、氐劳工的加入下,帝**校主体工程已经完成近半,而同样早已选好址的国子监,此刻却是连动工的意思都没有,以诸葛大大等人为首的一众文臣们,此刻却是有些坐不住了。

很显然,这是文臣们同样盯上了那些羌、氐劳工了!

“呵呵,非是朕有意偏心帝**校,实乃如今朝廷人手不足。帝**校之修建能有如此快进展,乃是羽林卫将士先前早已将地基、围墙之物建成之故……”

望向一脸着急的诸葛大大等人,刘禅也是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说起来,虽然国子监是刘禅为了改造太学、掺沙子而逼出来的产物,但既然答应了诸葛大大等人,那自然也不会故意拖延。

只不过,因为修缮关中各处水利之事尚未结束,刘禅自然不可能为了这‘重兴文教’的‘小事’再去征发百姓不是?

因此,在缺乏人力的情况下,国子监的修建自然便要往后推迟了。

至于调用原本要去修路的羌、氐劳工修军校,呵呵,别忘了这些劳工都是汉军所获,让其先给军校的建设出出力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陛下,如今军校之建筑已经完工大半,不如先分出一半羌、氐劳工修筑国子临……”

眼见刘禅装起了糊涂,就是不提用羌、氐劳工修建国子监的事情,庞统却是站出来干脆将事情挑明了。

“嗯,这样吧,朕拨两千劳工与卿等,先负责国子监修建之准备事宜……”

眼见庞统都已经将此事挑明了,这糊涂已经装不下去,沉吟片刻后,刘禅随即也是‘大方’的拨出了两千劳工负责国子监修建之事。

“陛下是否太过吝啬了?三万余羌、氐劳工,陛下不说给一半,怎么也给上一万吧?这两千人单是打个地基都不够……”

面对刘禅的‘大方’,庞统顿时不由得一阵无语。

特喵的,修建军校动用了三万余劳工,轮到国子监之时,却是只给了两千,这偏心也不要偏得太过明显了吧?

“哈哈,尚书令误会了!非是朕吝啬,常言道事有轻重缓急,相比于国子监,拓宽重修秦岭与关中之直道,方为当务之急……”

看着老搭档那一脸无语的表情,刘禅却是丝毫没不好意思的地方。选择性的忘记了偏心动用羌、氐劳工修筑帝**校的事,再次拿出了重修散关道、褒扬道及子午谷几条道路的大事来堵他的口。

“陛下这……”

面对刘禅这修军校时就没事儿,修国子监时便拿筑路来说事的双标行为,张昭这御史中丞也是站了出来,准备与其据理力争。

“陛下所言甚是!这重修秦岭直道确为朝廷当务之急……”

只不过,就在张昭刚刚开口之际,诸葛大大却是抢先认可了刘禅的说法,直接就把他这辩论之语给憋了回去。

没办法,正所谓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建国子监的钱与帝**校一样,也是由刘禅的内帑‘少府’所出呢!

更何况,正如刘禅所说,这重修秦岭直道的重要性,于帝国来说,眼下也确实比建国子监要重要得多呢?

要知道,这秦岭直道的重要性,可不单单只是刘禅所说的为了减少物资运输时的损耗。

若是真的能够将散关道、褒扬道及子午谷三条险峻难行的道路拓宽修通成直道,那朝廷对于汉中乃至整个益州的控制力都势必大为增强,进而大大降低益州割据的风险。

因此,哪怕明知刘禅是在拿此事做借口,诸葛大大却也不得不开口帮其‘圆谎’。

“呵呵,朕知卿等所想。然凡事不可一蹴而就,饭要一口口吃。待朝廷腾出手来……”

有诸葛大大帮忙‘圆谎’,刘禅也是随即开口宽慰起了这些文臣来。

……

“陛下,说到底不就是人手不够嘛,塞外胡虏多得很,咱们再去抓些回来做劳工不就行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就在刘禅好言宽慰着一众文臣之时,没想到三爷却是站了出来,开口便提出了去塞外抓劳工的事来。

“对啊!我等为何把此事忘了?陛下,臣以为车骑将军之议可行!反正如今我汉军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可以此让将士时刻保持战心,不至于在安逸之中堕落腐朽……”

听到三爷的提议,卫将军赵云顿时不由得眼前一亮,当即便站了出来开口支持起来。

开玩笑,且不说其它,这去塞外草原作战,骑兵肯定是首选。而作为大汉最为顶尖的骑兵统帅之一,到时候他不就又有打仗的机会了吧?

“陛下,如今我大汉初立,国库……呃,国力尚未恢复,若是此时大举出兵塞外,却是得不偿失也!”

听到三爷、赵云的提议,还没等刘禅开口呢,刚刚才给刘禅‘圆谎’的诸葛大大,却是赶紧站了出来开口阻止。

“陛下,朝廷当务之争乃是修养生息,并非布武于四方……”

“望陛下爱惜民力,以民为先。万不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之啊!”

继诸葛大大之后,庞统、法正等人及一众文官也是纷纷开口劝阻起来,生怕刘禅再借机大肆出兵塞外。

没办法,相比于武将,文臣更看重的还是国家的内部治理。

而且说起来,虽然此时的文官士人不同于后世那些只知道‘外圣内王’、‘以德服人’的软蛋,但比起武将来,终归还是少了些狼性、‘侵略性’。

因此,让他们同意用胡虏这样的‘外人’做劳工没问题,但若是让其为了自身的利益主动出击‘侵略’他人,却是很显然与他们所受的华夏传统文化熏陶相悖的。

而且即便是不论其它,单只汉武帝对外征伐所带来的国力衰退的前车之监,就足以让他们警惕了。

“陛下,居安当思危!如今天下虽平,然忘战必危……与其等着胡虏强大了来侵盗我大汉,倒不如主动出击。一来强削其势,二来亦可壮我大汉国力!”

眼见一众文臣纷纷反对,作为军方第一人的二爷此刻也是站了出来,出言力挺起了三爷的建议来。

“陛下,胡虏可以侵盗我大汉,咱们为何不能以牙还牙?”

“正是!寇……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我复亦往!”

随着二爷这个大将军表态,一众武将也是紧跟着纷纷开口,跟一众文臣据理力争。

尤其是邓艾、姜维这俩一个为了‘夺冠’,一个为了‘卫冕’的家伙,那更是跟打了鸡血一般,就连武帝当初为打击匈奴说的原话都给搬了出来!

开玩笑,若是能够从这‘对外’的战争中把这‘冠军’的封号夺到手中,那‘含金量’岂不是比之前的‘内战’要高得多?

“云长所言差矣!天下虽平,忘战必危虽是至理,然国虽大,好战亦必亡。如今我大汉初立,正是勤修内政、积蓄国力之时,岂能在此时将精力放于对外之争……”

听到二爷这‘天下虽平,忘战必危’的观点,微微一笑,诸葛大大也是再次开口,直接以其另半句‘国虽大,好战必亡’做出了最为有力的辩驳。

“呃,这……”

面对诸葛大大的驳斥,只数言间,二爷便哑口无言起来。

没办法,虽说二爷‘喜读春秋’,但若是论嘴皮子,又哪是诸葛大大的对手?

更何况,诸葛大大用的还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法子!

“咳咳,诸卿且听朕一言!”

就在二爷面对诸葛大大的驳斥哑口无言之时,先前一直高据御座之上‘看戏’的刘禅,此刻终于是清咳一声开口了。

“臣等失礼,望陛下恕罪!”

听到刘禅的清咳,刚刚还热闹无比的朝堂很快便安静了下来。

“哈哈,诸卿皆是为国筹谋,何罪之有,皆安坐便是!”

摆了摆手,对于众人这所谓的‘朝堂失仪’,刘禅却是并未在乎。

开玩笑,他又不是后世的鞑清皇帝,更何况这个时代的朝会本就是‘坐而论道’,刘禅又哪会在乎这些虚礼。

“诸位所争者,无外乎就是文治与武功而已!然正如司马法所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文治武功,当相辅相成,正与我汉家制度‘霸王道杂之’相符……”

“朕乃大汉天子,所谋者自当以我大汉子民为先……朕以为,王道施于内可安国;霸道施于外可哺国,两者缺一不可!”

挥手让众臣各自归位坐下之后,自登基以来,刘禅第一次态度坚决的表明了自已的治国态度。

那便是对内可以轻徭薄赋‘王道’治国,对外却是要以‘霸道’宣天威于八荒四海,以外界之‘养分’来反哺中国!

“陛下英明,此乃大汉之福,大汉子民之福也!”

面对刘禅这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内外有别’的施政总纲,片刻之后,一众文武也是随即以一句标准的‘马屁话’表达了自已的态度。

至此,这些在原历史上绝大多数人一生基本上都只关注于‘内战’的‘三国精英’们,从此亦是开始尝试着将目光同时也放到了中国之外!

“不过,如今我大汉初立亦是事实。大举出兵塞外,确实时机未到。朕以为,可令边军小规模出塞‘打草谷’。一来可以此补充‘劳工’之数,二来亦可让各军籍此熟悉塞外情况……”

末了,眼看自已这施政总纲得到了一众文武的认同,趁热打铁之下,刘禅也是推出了跟游牧民族常用的侵盗战法类似的‘打草谷’战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