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 第四百五十章:眼红的文官!

“诸位,这关中水利修缮之事如今已经走上正轨。今日天色尚早,可有兴趣一同前去建章宫看看?”

未央宫内沧池西北位置的中央官署,因修缮关中水利之事,为提高办事效率而‘联合办公’的政事堂内,这日处理完自已手中最后一件政事文牍后,眼看天色尚早,诸葛大大这次倒是没有急于回府,反而是提出了前往建章宫‘看看’的提议。

说起来,虽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分置设立有削弱、分散相权的作用,但也容易产生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端。

所以,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自三省设立以来,早在南郑陪都时便制定了这三省五日一联合办公的‘政事堂’制度。

而这一次重新修缮关中水利之事太过繁杂,所以请示刘禅之后,这三省便一直处于联合办公状态。

“哈哈,孔明之议不错!统也想看看,陛下所建之‘军校’到底是何模样!”

听到诸葛亮的提议,同样也已经处理完手中政事的庞统,在滋了一口小酒后,也是满怀兴趣的开口赞同起来。

“孔明、士元稍等,待吾等处理完手中之事便一同前往!”

很显然,对于刘禅这个新天子在建章宫所建之军校,众人都是感兴趣得很。

只不过,因为之前忙于处理修缮关中水利之事,对于刘禅所修建的军校,众人却是没那个时间去理会。

但几个月下来,随着关中水利修缮之事已经走上正轨,政事也逐渐轻松下来些后,这些文官大佬们的注意力,自然也就放到了刘禅这专为汉军而设的学堂上来。

没办法,从古至今,自有学堂以来,何曾有过专门为武人而设的学校?

所以,对于刘禅这开历史先河而首创的‘军校’,众人自然想要看个究竟,弄个清楚!

“好了,诸事都已办妥,咱们走吧!”

很快,以‘龙凤组合’及法正、张昭等人为首的一众大汉‘丞相团’成员们,随即却是‘浩浩荡荡’的沿直城门往城外的建章宫遗址,如今正在建的‘帝**校’而去。

……

“嘶~陛下好大的手笔,看这架势,是要将原本的建章宫全部圈起来啊!”

出了直城门后,远远看到那囊括了‘神明台’这个建章宫仅存尚算完好的建筑在内的在建围墙,包括诸葛大大在内的十几位大汉丞相们,震惊不已的同时,却是又都不禁有些‘眼红’了起来。

要知道,建章宫可是武帝因嫌未央宫太过狭小,为显大汉国威与富足所建。其周围可是达到了二十余里,只比周围三十里的洛阳‘六九城’小了没多少。

现在刘禅居然要把这么一大片地方全都圈起来建‘军校’,不说别的,单是就大小规模而言,这未来的‘帝**校’就堪称大汉乃至当世之最了。

“诸位,如今大汉初定,百废待兴,陛下此举是否有些太过好大喜功了?”

就在庞统正为刘禅的大手笔而惊呼之时,身为御史中丞的张昭,此刻却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没办法,一所学校建得如同一座中型城池般,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大汉就算是再有钱,那也不是这么个浪费法啊?更何况还是在这在大汉初定、百废待兴之时!

“子布兄,陛下建军校,动用的是少府之钱粮,国库钱粮可是分毫未动啊!且陛下此举非为享乐,怕是……”

听到张昭这语带不善的询问,庞统这位掌管着六部的尚书令,此刻也是不禁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没办法,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面对没有向国库伸手的刘禅,他们拿什么去进谏?

说起来,自众章武五年之后,随着朝廷财政进入了良性循环,这原本被刘禅划归户部的皇家商行就已经被少府收回了。

再加上少府的其它产业及国库每年划拨的‘金花钱’,刘禅这个皇帝的私人腰包可不缺钱!

因此,在创建这以天子任‘祭酒’的军校之时,刘禅却是根本就没朝国库伸手。

“诸位,咱们还是先走近了看看再说吧,这距离尚远……”

末了,摇了摇头后,并未对刘禅是否‘好大喜功’作出评价的诸葛大大,此刻却是已经率先催马向前。

……

“陛下我乃大汉天子,岂能……岂能……”

建章宫遗址内,看着眼前与那些羽林卫军士一样,正挥汗如雨赤膊担土而行的刘禅,张昭这个御史中丞顿时不禁气得胡须都止不住颤抖起来。

开玩笑,且不说一国天子不在宫中处理国家政事,本末倒置的跑来‘下苦力’,单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赤身露体,又哪还有半分天子的威仪可言?

“哈哈,张公勿怪,下不为例,朕下不为例便是!”

熟练无比的将肩上所担之土倒入筑墙的版筑之中后,一边果断‘认错’的同时,刘禅也是赶紧从从旁边木架上取过衣服穿戴了起来。

没办法,张昭这人虽说有有些毛病,但总归来说还是瑕不掩瑜,其敢于直谏的性格,在这御史中丞的位置上还是十分合适的。

再加上已经七十多岁的年龄了,面对其指责,即便是刘禅个天子,此刻也只能打着哈哈认错了事。

只不过,认错归认错,至于改不改,哈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毕竟这军校的‘祭酒’可是刘禅这个大汉天子,亲自参与其建设,也是一种收揽人心、加强军校‘政治教育’的手段不是?

更何况,大汉又不是后世皇帝直接管辖六部的高度集权明清时期。作为皇帝,理政之外的私人空闲时间还是挺多的。

“陛下这军校建成之后,可是不知要羡煞多少人也!”

看到刘禅那一脸讪笑认错的表情,诸葛大大等人却是赶紧岔开了话题,为其缓解起了这份尴尬来。

“哈哈,日后这‘帝**校’乃我大汉军校之最高学府,这规模自然是要大些。”

哈哈一笑间,顺着诸葛大大等人的递出的‘梯子’,刘禅也是随即把话题转移到了这军校之上。

“且这军校不比普通学堂,除了读书习字、学习兵法韬略之外,这实兵操练也是必不可少,这地方小了可是不够用啊……”

末了,在一众大汉丞相们‘眼红’、羡慕不已的眼神中,刘禅也是随之自豪无比的为众臣介绍起了这军校的具体教学内容来。

“若是按陛下所说,日后这军校所出之将校,岂非是人人皆知天文、懂地理,深通兵法谋略?”

听完刘禅对这未来军校的详细介绍之后,诸葛大大、法正、庞统及陆逊几个深通兵法的顶级谋臣,羡慕‘眼红’的同时,此刻却是不由得傻眼了。

要知道,若是照刘禅这个搞法,以后的将领人人都精通兵法,那这行军打仗之事,哪还有他们这些文人谋臣啥事儿?

如此一来,岂不是说,日后的文人便只能被套牢在了内政治理之上?

“军中将校人人皆知天文、懂地理,深通兵法谋略?哈哈哈哈,朕倒是也想!”

看向傻眼不已的一众大汉丞相们,刘禅顿时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每个人的资质不同,所学所悟自然也有差异。日后我大汉军中将校之能,若能普遍达到中人之资,少出几个马谡那等纸上谈兵之人,朕已是欣慰不已了!”

开玩笑,若是名将能够批量培养,那以华夏自古以来传承不断的文明,那名将岂不是有如过江之鲫?

“呃,陛下所言甚至是!只是听陛下之意,日后我汉军之将校,莫非将皆出于此?”

就在刘禅这对军校的期待之语刚刚出口之际,诸葛大大等人却是敏锐的从其‘全军’两字当中听出了其它的意思。

“呵呵,加上先前收编的魏军,如今我汉军战兵已达七十余万。即便重新整编过后,至少也需要保持四十万左右战兵,方能确保国家之稳定。单这区区一所帝**校所育之人,又岂能尽够用?”

听到诸葛大大等人的询问,刘禅却是面带微笑的摇了摇头。

“那陛下是打算……”

原本只是想确定刘禅是否打算以后用‘军校生’替换军中所有将校的众人,在听到刘禅这‘区区’之论后,却是不由得心中咯噔一声。

“呵呵,正所谓文武之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除开启蒙之社学外,如今我大汉文人有州、郡、县三级学堂。既然文人有学堂,那这武人之学校自然也必不可少……”

听到诸葛大大等人询问,同样听出了他们担忧之意的刘禅,却是并未直接回复,而是拿出了他当年做荆州牧时,所确立的三级学堂制度做起了回复。

“呃,这……”

对于刘禅所给出的这个回复,诸葛大大等人也是不禁有些不知做何回答了。

毕竟相比于目前只不过才一所的军校,大汉如今已经建好和在建的州府县学堂,在数量上的差距可不是以道里能计的

然而,数量归数量。如今这规模达到了一座中型城池大小的军校一出,这影响力,就是十座、百座州、郡、县学他也赶不上啊!

更何况,听刘禅的意思,说不定这这军校的州、郡、县三级学堂也得办起来。

“陛下所言甚是!只是马上打天下,却不可马上治天下!陛下既言文武并重,那这文教之事自然亦不可放松。臣等请陛下重开太学,以昌我大汉之文教!”

都是这个时代的顶级谋士,只片刻之后,眼看刘禅还有要大办军校的意思,相视一顾之后,诸葛大大与庞统、法正、陆逊等人却是再次趁机提出了重新恢复太学的进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