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 第四百三十八章:区别对待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第四百三十八章:区别对待

作者:麻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0: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殿下有令,宣陈群、钟繇、王郎觐见!”

虎牢关刘禅所居宅院外,在一众泾渭分明的曹魏降臣中,让以华歆、刘晔为首的一众‘起义派’没想到的是,大伙一起来见刘禅,率先被召见的竟然是陈群、钟繇这几个‘抗战派’的首领。

说起来,虽说都是降臣,但降臣与降臣那也是不一样的。

作为收复邺城、促使曹魏举国投降的‘大功臣’,先前华歆、刘晔等‘起义派’在一众‘抗战派’面前,那可都是以汉之功臣自视的。

但现在,同样是因为在刘协这个太上皇面前吃了瘪来刘禅这里‘上眼药’,结果他们这些自视功臣的‘起义派’,却是落在了‘抗战派’的后面,这让他们顿时不由得十分尴尬了起来。

“呵呵,诸位不必在意此等小事。正所谓内外有别,昔日孝武帝踞厕以视长平侯;至如见黯,不冠不见。然谁亲谁疏……”

看到刘晔等人因为刘禅的召见落在了陈群等人的后面而沮丧,华歆却是很快便给自已和众人找到了内外有别的理由作台阶!

……

“启禀太子殿下,下臣等年事已高、头脑昏聩,还请殿下许我等致仕归养!”

就在华歆等人自寻台阶之时,另一边,让华歆、刘晔等一众‘起义派’没想到的是,陈群、钟繇等‘抗战派’代表,此刻却是并没有如他们所想般前来刘禅处给刘协这个太上皇上眼药,而是纷纷请求致仕起来。

“怎么,让太上皇说两句就受不了了?大丈夫应敢做敢当,想想汝等当初之所作所为,难道还不许太上皇说两句出出气?亦或是说,汝等是想以此为由,铁了心要做逆曹之忠臣,不愿食汉粟了?”

瞥了请辞的陈群等人一眼,刘禅顿时不由得面色一冷。

“呃,殿下误会了!太上皇所言俱为事实,下臣等又岂敢有半句怨言?下臣等之所以请辞,实乃年老昏聩、力不从心……”

“启禀殿下,汉例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臣等皆已年过七旬,实在精力不济,若是因此而误了国家大事……”

看着面色不豫的刘禅,带着些许的苦笑,陈群等人赶紧开口解释起来。

“年老昏聩、精力不济?呵呵,依孤看这皆为托词吧。汝等先前事曹之时,可是精力充沛得很呐?怎么,现在逆曹没了,汝等也昏聩了、精力不济了?”

听到陈群几人给出的理由,刘禅顿时不由得一阵冷笑。

“呃,这……”

听到刘禅这杀人诛心之语,陈群等人顿时不上得一阵语塞。

没办法,谁叫他们先前抵抗汉军时,一个个的都那么‘精神’呢?如今曹魏不再了,却是以身体老迈、精神不济为理由想要退休,这换成谁能不起疑?

“哼,既然汝等并非因太上皇斥责之故,亦非不愿再食汉䘵,那这致仕之言便休要再提。汝等‘欠’了大汉多少年,如今自当加倍偿还之,以弥补汝等所犯过错……”

末了,根本不给一时语塞的几人开口的机会,刘禅却是‘蛮横’的单方面做出了要榨干他们剩余价值的决定。

事实上,原本对于曹魏这些出身世家大放的‘旧官僚’,刘禅其实还真没有多大的兴趣。

之所以要将他们留下来,不过是充当过渡期的门面,给那些刚刚被动了‘大手术’的世家之人一些希望而已。

毕竟中原及河北等曹魏故地新平,即便有均田地政策跟宣教司的宣传,但这直达普通百姓的统治根基还是比不上荆益交扬等‘老区’的。

因此,在这种新的统治基础还未打牢之前,适当安抚一下那些刚被‘大棒子’敲打过的世家大族之人,用以维持新得之地的平静,那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臣……下臣等谨殿下之命!”

听到刘禅那句‘欠了大汉几年当加倍偿还’弥补的话后,带着满脸的无奈与苦笑,最终陈群几人还是不得不跪地接令。

……

“下臣等参见太了殿下,太子殿下千岁!”

继陈群、钟繇和王郎几名‘抗战派’后,华歆、刘晔这两个‘起义派’功臣,终于还是等到了刘禅的接见!

“呵呵,自濡须一晤不过数年,刘侍中倒是日渐苍老啊!”

看着年不过堪堪五旬的刘晔,先前年过七旬都没被其言老的刘禅,这一次却是‘感慨’上了对方的年龄来。

“下臣昔日受殿下棒喝点醒,数年来心中对此常怀愧疚,故此老得快了些!”

听到刘禅的‘感慨’,带着满脸的‘愧疚’之色,刘晔却是恬不知耻的将当年随曹丕南征之时,被刘禅骂得狗血淋头之事,说成了是对方‘点醒’自已的鞭策,且借机为自已表起了功来。

“启禀殿下,子扬得殿下提点、幡然醒悟,每每尝思报国之策。此次我大汉天军兵临邺城,实为子扬首倡接应我我大汉天兵入城……”

就在刘晔话音刚落之际,旁边华歆这‘德高望重’之人,也是一如二人之前谈妥的条件,为其敲起了边鼓、做起了辩护来。

“哈哈,先前太上皇还曾言人非圣贤,叔父知错能改,果不负我刘氏之姓也!”

听完华歆帮刘晔敲完的‘边鼓’,刘禅也是随即满脸笑容的称赞起来,就连对刘晔的称呼都从之前曹魏所封的‘侍中’变成了‘叔父’,与之前接见陈群等人的不假辞色简直是天壤之别。

“殿下,下臣有句肺腑之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到刘禅这句‘叔父’的称呼,心中顿时大定的刘晔,此刻却突然面郑重的再次跪了下来。

“呵呵,叔父与孤皆为自家人,有何话直说便是,不必如此多礼!”

看着再次跪下的刘晔,刘禅却是赶紧将其扶了起来。

“殿下,臣所言虽有挑拨之嫌,然事关我大汉江山社稷之安定……太上皇当年曾多次引起事端,虽其目的虽为兴复我大汉江山,然如今大汉社稷已定,陛下与殿下当谨防太上皇再起复位心思,乱我大汉社稷朝纲啊!”

被刘禅扶起的刘晔,先是表明了心迹,交自已的进谏定性为了一心为公之后,这才面色郑重的把矛头指向了刘协这个太上皇。

“呃,如今大汉江山社稷已定,太上皇一心归隐田园,不问世事,叔父是否有些过虑了?”

面对刘晔这‘大义灭亲’的进谏,刘禅此刻似乎也是有些不确定了起来。

“殿下,您与陛下皆为仁厚之人……这帝位一旦坐过,非是万不得已经之下,又有几人甘愿放弃?”

看到刘禅那果然犹疑起来的面色,刘晔当即也是再接再厉,继续给刘协上起了眼药来。

在他看来,事涉皇权帝位,即便刘备、刘禅再大度、仁厚,那也绝对不可能允许有丝毫这样的威胁产生,即便只是可能。

“叔父处处心怀大汉,不论亲疏,请受小侄一拜!”

片刻之后,面色犹疑的刘禅随即便一脸感激的冲刘晔躬身行了一礼。

“殿下过誉了,臣只是就事论事而已。事涉我大汉江山社稷,臣岂敢以血脉亲疏而误国家大事!”

面对刘禅的大礼,心中得意无比的刘晔,面上却是一脸的大义凛然。

说起来,若是从血缘上来论,同为光武帝之后的刘晔与刘协两人,其关系那可是比中山靖王刘胜后代的刘备、刘禅父子要近多了。

但很显然,在心怀‘国家大义’的刘晔面前,这点儿血缘关系又算得了什么?

“叔父之大功,小侄必铭记于心。待回京之后,小侄必禀明父皇……”

片刻之后,在刘晔大义凛然的表情中,刘禅也是表现出一脸的焦急,匆匆许下了自已的诺言后,便将二人打发了下去。

……

“他娘的,什么玩意儿!”

就在刘晔与华歆刚刚离去之后,刚刚还笑意盈盈的刘禅,此刻却是满脸的鄙夷之色。

很显然,先前接见华歆、刘晔时的热情,不过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逢场作戏而已。

“黄皓,即刻命绣衣卫……记住,此事若是办不好,孤让屁股开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