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 第四十二章:两手都要抓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第四十二章:两手都要抓

作者:麻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0: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斗,有如此好酒,你就等着新增钱粮仓库吧,哈哈哈哈!”

四月中旬,江陵城内新建成的荆州酒坊内,看着那一瓮瓮被运出装车的烈酒,‘工作重心’已经完全从南郡太守转移到糜氏商行的糜芳,不禁满脸自信的开口笑道。

开玩笑,单是冰肌纸和书籍出版,就已经让为荆州赚来了诸多钱粮了,现在又有了这消耗更大更快的‘英雄洒’,这钱粮还不滚滚而来?

“舅父,冰肌纸和书籍的售卖可以钱粮布帛并行,但这英雄酒,只能以粮食交换。告诉那些世族门阀和商贾,他们若是自己运粮来换,酒价只收他们八成。且他们自己转手能卖多少,任凭他们本事”

摇了摇头,这一次刘禅却是并未如同糜芳一样激动,而是再次重申了这英雄酒只能以粮食这种‘硬通货’交换的条件。

毕竟酒水可是以粮食酿造而成,在这个粮食重于一切的时候,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

“八成?阿斗,我们何必让出如此大利?有糜氏商行在各地逐渐增加的商铺,根本无须他人转手倒卖……”

很显然,如同冰肌纸和印刷术一样,对于这英雄酒的贸易,糜芳却仍是仍想着将其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面垄断。

“舅父,酒水不同于纸张书籍。纸张书籍之物,即便是曹操孙权明知此乃我荆州敛聚钱粮之物,他们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禁止。但酒水不同……”

看着满脸不解的糜芳,刘禅却是一脸郑重的开口跟其解释起来。

要知道,这可不是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在这大争乱世,粮食那可是真正无可替代的第一战略物资、硬通货!

一方势力的强大与否,粮食那可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毕竟人是铁,饭是钢。没有吃的,你拿什么供养军队,拿什么争夺天下?

所以对于酿酒这种恰恰要消耗大量粮食的行为,各路诸侯中只要脑子稍微正常点儿的,都会采取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措施来禁止。

其实说起来,不止曹操孙权,就连刘禅自己的老爹刘备,在拿下益州后,也同样采取了禁酒令,只是没有曹操那么严格罢了。

所以别看刘禅这‘英雄酒’只是‘卖’到曹、孙治下,并非他们自己酿造,但为了防止粮食这种战略物资外流,肯定用不了多久也同样会受到他们的禁止。

“因此,趁着现在曹操和孙权反应过来之前,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吞进粮食。另外,舅父传下话去,英雄酒他们若是提前预定下单的话,本公子只收他们七成五的价格,但前提是先付粮,后提酒……”

末了,为了尽可能抢在曹、孙发布禁酒令前吞入更多的粮食,刘禅甚至又给出了预定可以更进一步的优惠的条件。

但不管如何,正如先前庞统所提醒的那样,这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只能解一时之急的法子,并非长久之计。

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刘禅还是得学曹操那样‘自力根生’,把粮食安全的问题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的艰难!

要知道,耕种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而这一点,老爹刘备却恰恰是曹刘孙三家中最弱的。

这也是之前庞统提出用钱粮吸纳百姓返荆的阳谋时,刘禅根本就没有丝毫不舍便同意了的原因。

然而这点儿人口数量,对于家底薄弱的刘备集团来说,却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刘禅也只能走‘质’的道路,打算从提高粮食产量上来想办法。

只不过,在这个没有化肥,没有良种,更没有高产作物的时代,想要提高粮食产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啊!

……

“我说这个时候的水稻产量怎么这么低呢!这苗都不育直接就撒种子,就算是弄了种杂交水稻来,这产量也高不到哪里去吧?”

想到这个时候不过两三石的水稻亩产量,再看看眼前这些正直接往田里撒水稻种子的百姓,即便在后世没有真正种过田,但也知道水稻是要先育苗的刘禅顿时忍不住一阵无语。

原来,本着治标与治本两手都要抓的想法,为了找到提高粮食产量的法子,在将英雄酒的经营之事一并交给糜芳后,刘禅却是随即便开始了春耕的巡视。

“公子也知道育苗之法?”

听到刘禅的嘀咕,一旁戴了个大斗笠遮掩容貌的庞统顿时忍不住一脸疑惑的望了过来。

“莫非军师也知道水稻要育苗?”

听到庞统的询问,刘禅同样也是不由得惊讶不已。

“统倒也曾见过有人先育秧苗后移栽的,只是不知其收成是否和比直接播种更高……”

在刘禅惊讶的表情中,庞统却是说出了这个时代已经有人试着给水稻先育苗后移栽的做法。

“这还用说吗,移栽的方法肯定比直播的产量要高啊!”

得知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出现育苗移栽的技术后,根本就不用考虑,刘禅随即便一脸自信的对这移栽之法表示了肯定。

说起来,相当长时间内都是采取火耕水耨种植的水稻种植,到了东汉时,种植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

至少比起以往的那种放火烧草,然后也不耕田,直接放水播种的方式,现在播种前,至少已经会先耕田了,哪怕只是粗耕。

“只不过,单是粗耕还不够,还得耙田、整地。移栽之时也要保持合适的距离……”

末了,也不顾庞统等人的惊讶,刘禅也是毫不介意的将自己那所知不多的水稻种植知识一一说了出来。

“公……公子从未种……种过田,何以会如……如此精通这耕……耕种之道?”

听完刘禅这头头是道的水稻种植‘讲座’后,从小就是在屯田放牛生活中度过的邓艾,却是替随行众人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呵呵,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路吗?只要是粮食,精耕细作之下,怎么着也比刀耕火种强吧……”

面对邓艾提出的这个疑问,刘禅随口便给出了一个看似十分合理的解释。

“公……公子英……英明!”

对于刘禅所给出的这个理由,众人也是不得不承认十分有道理。毕竟自古以来,华夏的各种农耕技术不都是这么发展过来的吗?

“传本公子命令,凡还未播种之田,皆按本公子所说之法,以育苗移栽之法精耕细作……”

既然发现了可以改进之处,那自然不能置之不用不是?

所以,就在这春耕巡视的路上,一道推广育苗移栽的水稻种植之法,随即便在刘禅这位州牧兼集团少主的命令下发布了下去。

“顺便告诉百姓们,若是谁能找到产量更高的水稻良种或是消息,只要证明为真,本公子定重重有赏!”

末了,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刘禅更是开出了高额赏金的悬赏,走起了群众路线来寻找优良稻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