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 第三百四十二章:迁都之议!

“陛下,青州急报!”

时间回到二爷正以堆土为山之法猛轰许昌之际,洛阳城内,程喜投降前所发出的那道加急军报,此刻终于是到达了曹叡手上。

“什……什么,贼军绕到青州去了?”

看着手上水军覆灭、汉军猛攻青州各郡的消息,曹叡顿时不由得眼前一黑。

没办法,青州水军的覆灭,意味着黄河水道的控制权也就失守了。而汉军侵入青州,更是意味着中原大军落入了汉军的包围夹击之中。

“来人,速召所有在京文武……呃,速召司空、太傅、太尉……镇北将军等人即刻入宫议事!”

稍微缓过神来之后,原本脱口而出想要召集所有在京文武议事的曹叡,话到嘴边之时,却是随即警醒了过来,改成了只召见陈群、钟繇和秦郎等一众高级文武重臣。

没办法,不管是青州水军覆灭还是汉军偷袭青州的事情,一旦泄露出去,必将造成人心动荡。若是召集满朝文武,那不是成了‘官宣’了吗?

只不过心急如焚的曹叡却是忘了,以那些世家大族在朝野内外盘根错节的关系网,青州的事他又能瞒得住吗?

事实上,就在其收到程喜的军报之时,不少来自青、兖两州的信使,却是早就进入洛阳各世家大族了。

……

“众位卿家都看看,此乃青州刺史所呈军报……不知卿等有何应对之策?”

洛阳北宫离大朝堂不远的式乾殿内,面对一众应召而来的文武重臣,曹叡倒是没有再隐瞒,而是挥手便让内侍将程喜所送来的那份军报传了下去。

“陛下,如今青兖诸州精锐多已随大司马南下御敌,郡内兵力空虚,当火速派兵支援!”

就在陈君、钟繇等一众文臣还在思索之际,几眼扫过手中军报的秦郎,此刻却是第一个开口,提出了出兵救援青州的建议。

“陛下,汉军袭掠青州之兵,必为随其水军浮海而来,其兵力必不会如程喜所报这般多。只要我等救援及时,未必不能将其击破。即便万一无法夺回青州,亦可紧守兖、徐二州,以破其南北夹击之势……”

为了说动曹叡及殿内众人同意出兵救援青州,秦郎更是以程喜军报中那加起来都差不多有十万的汉军兵力为突破口,详细剖析了救援青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平城侯之言确实不无道理,只是……陛下请看,此乃下臣入宫之前所刚刚收到的消息……”

就在秦郎话音刚落之际,还没等曹叡开口,先前未曾说话的陈群也是从衣袖中取出了一封书信,向曹叡呈了上去。

“陛下,臣等亦有收到青州传来的消息……若是此刻朝廷出兵青州,却是来不及了!”

继陈群之后,钟繇、华歆、刘晔、蒋济等一众受召而来的曹魏重臣,此刻也是纷纷从衣袖中取出了书信向曹叡呈来。

“什么,青州各郡已全部已失?为何……为何会如此之快……”

迅速扫过陈群等人所呈上的书信内容后,即便心中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但此刻曹叡仍是不由得震惊不已。

“陛下,以臣等收到的消息所知,就在程申伯送出这份军报之后不到三天,青州便已全部沦陷。如今青州失守、水军覆灭的消息,恐已人尽皆知……”

就在曹叡还在为青州全部失守而难以置信之时,陈郡、钟繇等人的回答,更是直接打破了他原本还想封锁青州之事的妄想。

“陛下,诸位,即便青州已不可救,然兖、徐二州万不容失,否则岂不是陷我中原大军于腹北受敌之境?”

得知青州已然沦陷,先前提议出兵救援的秦郎,此刻却仍是提出了驰援兖、徐二州,以防范青州汉军南下的建议。

“兖徐二州之重要我等当然知晓,只是元明莫非忘了,关羽如今已经兵临许昌。若是万一许昌……届时洛阳无兵,岂非陷陛下于险地?”

面对秦郎坚持出兵驰援兖、徐二州,以防备青州汉军的建议,太傅钟繇也是不禁有些无奈的摇头苦笑了起来。

没办法,别看加上先前秦郎收编的鲜卑兵马和南调的北境兵马数量不少,但那都早已被夏侯尚、司马懿和曹洪‘瓜分’得差不多了。

如今的洛阳后方,除了洛阳城内的数万虎卫军外,也就只有虎牢关还有数万兵马而已。

但不管是洛阳还是虎牢关,两处的兵马却都是轻易不能动用的,否则万一许昌再失守又该怎么办?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许昌真的守住了,到时候洛阳兵力空虚之下,关羽只需再从宛城再出一支奇兵经南崤函古道直袭洛阳便可直接攻下洛阳了。届时洛阳城破、皇帝实俘,群龙无首之下,大魏可就真的完了。

“呃,这……”

听到钟繇这么一说,秦郎也是不禁哑火了。

是啊,若是让关羽趁虚端了洛阳,甚至失了皇帝,那他即便守住了兖、徐二州,成功挡住了邓艾从青州南下的兵马又有何用?

“既然出兵救援兖、徐二州不可取,那以卿等之意又该何?”

面对陈群、钟繇等人的剖析、秦郎的哑火,先前一直没说话的曹叡,此刻终于是不显喜怒的开口了。

“陛下,如今青州失守、水军覆灭,黄河天险已不足为凭。河南之地除一虎牢关外再无天险可守……臣等以为,不如,不如暂且迁都于邺城……”

听到曹叡的询问,实在辨别不出其喜怒的一众文臣,在略一对视后,那个在演义中成就了诸葛大大一骂威名的司徒王郎,此刻却是站了出来,代表众人提出迁都邺城、暂避锋芒的建议。

“迁都邺城?呵呵,卿等这是要让朕做一个弃国而逃的君王吗?若就此不战而逃,日后朕又有何面目见太祖皇帝?”

听到王郎这代表众人所说的迁都之议,一抹冷笑与狰狞却是瞬间浮上了曹叡那张俊美的面庞之上。

“陛下,昔日汉高祖数败于项羽,然最终却于垓下一战定国。如今陛下只是暂避其锋芒,又何来弃国而逃之说……”

面对曹叡那带着狰狞之意的冷笑,在曹丕亲征之战中侥幸随其逃回的‘汉奸’刘晔,此刻却是恬不知耻的拿自家老祖宗屡败屡战的事迹,给曹叡寻找起了迁都的理由来。

“陛下,刘侍中所言甚是!俗语有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今日之退,只为来日之进也!”

“陛下,暂迁都于邺城,一来可暂避汉军之锋芒;二来亦可让大司马、大都督无后顾之忧,可放手一战……”

很快,继王郎、刘晔之后,尚书令陈矫、尚书左仆射徐宣、侍中吏部沿书卫臻等人,随后也是纷纷开口,附和起了迁都邺城的提议来。

倒是先前不同意秦郎出兵救援提议的司空陈群、太傅钟繇、太尉华歆、尚书蒋济几人,此刻却是保持了沉默,并未在迁都之事上置言可否。

没办法,虽然刘晔等人说得好听,但以如今‘季汉’的国势,即便迁都邺城后能够守住河北,但又哪里还有重新‘光复’河南中原之地的可能?

因此,只要迁都邺城,也就意味着河南中原之地就此被放弃了。而陈群、钟繇与华歆、蒋济几人,却又恰恰全都是出身河南中原之地的世家大族。

因此,即便王郎等人所提迁都之事有些道理,几人又哪会愿意就此看着中原‘沦陷’于汉军之手。

“呯!!!”

“朕乃大魏皇帝,非是汉高祖!且汉高祖所失土地,皆为其征战所得。然朕无尺寸拓土之功,又怎敢轻言弃土之事?卿等无须再言,迁都之事,断不可行!”

就在陈群等出身中原之人对这迁都之事保持着沉默之时,曹叡已是猛的一拍御案站了起来,斩钉截铁的否决了王郎、刘晔等人提出的迁都邺城之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