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 第二百七十四章:再组‘锦衣卫’!

“殿下着人传诏一声或是让人送来即可,何敢劳烦殿下亲跑一趟……”

紧临南郑行宫南门的三省官署,看着亲自拿着封赏名单而来的刘禅,诸葛亮、法正和庞统等一众三省官员赶紧上前躬身见礼。

“呵呵,孤又不是七老八十走不动道之人,过来走一趟,顺便也活动下手脚不是?这是孤与父皇拟定好的此次立功将士封赏名章,卿等看看可有什么不合适的。若是没有,便照此封赏吧。将士们出生入死浴血疆场的,可别让将士们等久了。”

挥了挥手让从人平身后,刘禅也是随即将手中的名单递向了诸葛亮几人。

说起来,刘禅之所以未如同平日一样让宫人内侍代劳,而是自已亲自将这道封赏名单送来,可不真是为了他说的‘溜弯儿’目的。

毕竟有那个空闲时间,还不如蹲在太子宫里陪陪自已的两个新婚媳妇儿探讨人生来得实在呢!

“殿下,这立功将士的封赏名单臣等并无异议。只是这册封郡王之事,是否有些草率了?”

说起来,这开国之臣与承平之世的臣子还真就不一样。至少这办公效率方面,那就高出了一大截来。

这不,也就趁刘禅喝了壶凉茶的功夫,刘禅带过来的封赏名单,一众三省正副丞相们就已经商讨完毕,很快便给出了答复。

只不过,军功封赏方面虽然一致通过了,但对于老爹夹带在里面的册封庶长孙刘林为郡王之事,法正这个掌管着门下省的侍中却是提出了质疑的声音。

没办法,寇封毕竟只是养子,即便赐还了刘姓,但养子与血脉亲子总归还是不一样的。

“呵呵,孤之大哥虽非父皇骨血,然拜入父皇膝下二十多年,早与亲子无异。且大哥身上亦同样流有汉室血脉,今父皇又赐还其刘姓,自然便是皇室之人。孤那侄儿封为郡王,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眼见法正这位门下省侍中有疑问,刘禅也是赶紧以父子亲情和寇封身上的汉室血脉为由辩解了起来。

没办法,在大汉现在的三省六部制度下,门下省可是掌管着审查诏令、签署章奏的封驳之权的。若是不能通过门下省的审核,这封王的圣旨即便是发出去了,那也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呃,多谢殿下提醒,臣倒是忘了大公子亦有汉室血脉之事了……”

不过好在法正倒也不是那种迂腐死板之人,在听到刘禅给出的解释之后,倒也很是通情达理的予以了通过。

开玩笑,当初老爹登基前与他商量三省六部官员人先时,刘禅之所以将法正安排到这门下省,看中的就是其‘通情达理’的变通性格。

不然将一个不知变通的迂腐之人安排到这个位置,那不是自已给自已找不痛快吗?

至此,恢复寇封刘姓、册封其子刘林为临湘郡王的诏书,连同其它将士的军功封赏诏书一道,顺利的通过了三省的审核。

……

“对了,如今绣衣卫因有其它任务在身,这监察天下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了。所以孤打算将这军议司跟解烦营重新整编改组,与绣衣卫互为弥补……”

眼见军功封赏之事得已经顺利解决,刘禅也是将话题转移到了自已此行的正事上面。

“殿下终于是肯接手了!臣与孝直如今兼管着军议司跟解烦营,已实在是分身乏术,应付不睱了……”

“孔明说得不错,再这么下去,臣恐天年不假矣,哈哈!”

听到刘禅要接收改组军议司跟解烦营,诸葛亮与法正二人顿时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一脸轻松解脱之意的二人,却是没有丝毫不舍。

要知道,随着由天网改组而来的绣衣卫权力越来越大,同为‘间谍特务’机构的军议司跟解烦营,现在已经是变得越来越烫手了。

因此,现在听到刘禅要接收,能够及时的将其脱手的诸葛亮与法正二人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法侍中乃我我大汉擎天之柱,岂能出此不吉之言……不过孤虽准备接手重组军议司跟解烦营,但却还要再劳烦中书令与法侍中一段时间才行啊!”

看着因为交出了军议司跟解烦营这个烫手山芋而一脸轻松的二人,哈哈一笑的刘禅却是招手将守在门外的陈到召了进来。

“叔至?殿下这是打算……”

看着陈到这个虎贲中朗将走进来,堂内一众三省丞相们却是顿时有些惊讶了起来。

没办法,陈到统领的虎贲卫可是负责皇宫宿卫的省殿卫军。若是让虎贲卫接手了军议司跟解烦营,岂不是说以后皇宫宿卫中最为核心的这一块儿将完全归于皇家的‘家奴’系统?

要知道,绣衣卫虽然是由黄皓这个内宦在统领,但绣衣卫可没有参与到皇宫宿卫中去。

至于会不会是省殿卫军系统反过来‘收编’了军议司跟解烦营,参照已经完全成为皇家家奴系统的绣衣卫,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孤打算将军议司、解烦营跟白毦兵改编的虎贲卫重新整合改编为武德司。负责掌管宫禁宿卫跟中外刺探监察之事。同时,也与绣衣卫互为监督……”

果然,如众人所想,‘武德司’这个新成立的皇家家奴系统,竟是真的吞并取代吞并了原本的省殿护卫军系统。

“殿下,省殿宿卫事关重大,若是完全归于武德司,怕是有些不妥吧?”

看到原本的猜想果然被证实,一众三省丞相们全都不禁皱起了眉头。

“呵呵,诸位放心。日后虎贲卫虽然不再归属兵部管辖,但皇宫宿卫却依然是由改组后的虎贲卫负责。军议司跟解烦营这一块儿只是负责监察中外天下、以及和绣衣卫互为监督,并不负责禁中宿卫之事……”

“另外,诸位可别忘了羽林卫也是同样属于省殿护卫军。还有,负责宫城安全的卫尉军也依然还是属于兵部管辖。”

看着皱眉不已的众人,知道他们担心之处的刘禅,随即便将武德司内部的具体责任划分说了出来。

也就是说,经过这次整编重组后,除了虎贲卫的领导权从兵部转到了武德司外,其余地方却是并没有什么变动。

只不过虽然表面上的变化不大,但经此一改,皇宫宿卫中最为关键的内廷宿卫力量,却是由原来的一家独大变成了武德司与兵部两家共管、互为监督,从而大大提高了皇宫内廷的安全性。

“殿下英明!”

从刘禅对武德司职责划分的介绍中了解到经此一变后,皇宫内廷的安全性反而更高后,众人也是就此放下了心来。

至此,继绣衣卫这个大汉‘东厂’后,随着武德司这个‘锦衣卫’的成立,大汉的厂卫系统总算是凑齐,从此踏入了良性竞争、监督的正轨。

……

“诸位卿家,如今曹丕新败,至少数年之内将再无犯境之力。我等也该借此时机,努力承平内政,做好全力北伐的准备了。”

就在一众帝国丞相们还在为武德司的事情放下心中的担忧之时,没想到刘禅这位刚刚才出征归来的太子爷却是再次话锋一转,打着准备北伐的由头,再一次把目光放到了‘承平’内政之事上来。

“呃,启禀殿下,如今各州郡学堂与科举制都已步入正轨;荫佃客制度也落实良好,加之林邑稻的推广,只要再有个两三年时间,全面北伐之钱粮已不足虑,不知殿下所说的内政之事是指……”

对于刘禅这突然又提出来要‘承平’的内政,即便是诸葛亮这个最为擅长内政的大神此刻也是不禁有些懵逼了起来。

毕竟以‘季汉’如今良好的发展势头来看,现阶段只需要保持住现在的局面即可,又哪里需要再去做什么调整或者说承平。

“呵呵,孤所说者,虽与民政相关,然却并非民政之事……”

看了看众人有些懵逼的表情,轻笑着摇了摇头,刘禅也不再卖关子,随即便开口说起了这需要‘承平’的内政之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