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 第一百九十章:上番宿卫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第一百九十章:上番宿卫

作者:麻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0: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番宿卫?吾儿所说莫非是轮戍之制?”

原本还在为收回军议司之事为难的刘备,在听到禅嘴里又蹦出来的新词后,果然很快便被转移了注意力。

而且与先前听到‘厂卫’时一样,虽然同样是第一次听到‘上番宿卫’的说法,但却并不妨碍刘备大致了解其中的意思。

没办法,汉字的伟大就在于此。即便只是第一次听到的新事物,但只是根据字面意思,也是很容易猜出个大概的。

更何况,这轮戍之制也不是新玩意儿。虽然因为光武帝废除了正卒、戍卒的原因,‘东汉’没了轮戍制,但这玩意自春秋战国时就已经有了,所以刘备自然能够猜得出来。

“父皇英明,儿臣所说正是轮戍制。只是与以往的郡兵轮戍不同,儿臣所说上番宿卫乃是各地战兵轮流分批驻防京师,同时京军亦要分批前往各处轮驻之事。毕竟眼下战事未平尚还好说,若是日后天下太平,京军一直驻守京师,缺少实战,其战力必定下降……”

见老爹已经猜出了大概的意思,刘禅也不再卖关子,随即便详细说起了这有别于以往‘轮戍制’的上番宿卫之事。

然而事实上,保持京军战力的理由,只不过是刘禅制定上番宿卫制的表面原因而已。真正的目的,其实却是为了加强军队的‘中央化’与‘禁卫化’。

而之所以选择在此时便将这个制度确定规范下来,而不是等到日后一统全国后再实行,除了有利用自家老爹这个‘季汉’开国之君的威望外,也是为了日后自己接手这个国家后,不用把精力放在处理这些‘小事’上面。

只不过,这些理由他虽然没说,但能够在这军阀混战的乱世,从一介平民一步步登上皇帝之位,刘备又岂会看不出这其中的门道?

所以,在听完刘禅的解释后,没有任何犹豫,刘备当即便拍板将此事给定了下来。

毕竟大汉之所以崩溃,除了其它各种本质上的原因外,黄巾之乱后,地方坐大导致军阀割据却是最为直接的导火索。

“吾儿放心,为父虽然在内政之事上并不擅长,但为吾儿将军队之事处理妥当却是没问题!”

末了,原本准备如同之前一样又当‘甩手掌柜’的刘备,这一次却是准备自己亲自动手了。

“多谢父亲!不过儿臣可不是担心日后镇不住这些骄兵悍将,儿臣只是不想日后把精力浪费在这些小事上,这才提前将此事处理了而已,父亲倒是多虑了,哈哈……”

看到老爹那一脸郑重的表情,心中一暖的同时,刘禅也是不禁满脸自信的开口笑道。

说起来,虽然刘备才是这‘季汉’的开国之君,但不管是在军中还是地方、民间,刘禅这个太子的威望可并不比自家老爹差。

要知道,眼下大汉的半壁江山,除了夺益州没有他什么事儿外,不管是收复荆州故土还是夺取交扬,甚至占据雍凉西域之地,可都有着他不可磨灭之战功的。

因此,哪怕他现在只是‘季汉’的太子爷,但称之为一句‘开国太子’,那可是丝毫没有夸大之处。

所以,他又哪会和其它‘君二代’一样,会有担心镇不住骄兵悍将的担忧。

“哈哈,吾儿乃汉家之龙,自然不会为这些小事所担忧。不过为父能为你做的不多,此次整军之事便还是让为父来吧!”

拍了拍刘禅那已经开始渐渐宽厚起来的肩膀,自豪的笑容也是不禁爬上了刘备的面庞。

说起来,刘禅也算是幸运的了,没有穿越到兄弟相争厉害的曹家或是父子相疑的孙家。否则这个时候,说不定早就倒在父子、兄弟相疑相争的权谋斗争中了。

……

“天子制诏:凡我汉军功民、战死将士子,年满十四者,皆可前往南郑陪都参选羽林郎……以为天子羽翼!”

章武元年三月,就在第二轮汉军整编如火如荼之际,一道甄选羽林郎的天子诏命也是自南郑发往了荆益交扬并雍凉各地。

和武帝最初设置羽林卫时从战死将士遗孤中甄选一样,这一次甄选对象同样也是汉军战死将士和功民子嗣,而非以往那不设任何门槛,直接从良家子中选择。

至于为何将年龄放宽到了十四岁,目的却是再明显不过了,因为刘禅这个太子也才刚好十四岁。

说起来,虽然刘禅重建羽林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宫宿卫力量,但很显然,老爹刘备却是把这羽林卫的扩充,当成了给刘禅这个太子培养下一代班底的‘培训班’。

“天子制诏:自章武二年起,凡我大汉各军士卒,以一年为期,分批前往南郑陪都轮流驻防……另,战兵凡年满四十、郡国兵年满四十五岁之士卒,即可以功民身份退役返乡,并赐予以土地……”

继选拔羽林的诏命后不久,章武元年五月初,随着汉军第二轮整编完成,各地驻军分批前往南郑陪都上番宿卫的诏命也是随之颁布。

不仅如此,随着这道上番宿卫的命令而下的,还有士卒退役的年龄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此以后,‘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景象却是再也不会出现了。

且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这些有着功民身份的士卒回乡,国家对于地方和世家大族的掌控力度,也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而随着这种掌控力度的加强,先前法正所提出的全面实行‘荫佃客’制度的时机,也是随之逐渐成熟了起来。

只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需要先行完成,那就是与三省六部相配套的九品官制。

毕竟这三省六部都给整出来了,那这相应的官员品级也该制定出来了。不然若是还按以往的俸禄来划分官员等级的话,却是显得有些混乱了。

而且有了明确的官员品级,这划分制定荫佃客等级,不也更为简单明了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