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 第一百四十二章:三省六部群相制

“丞相乃百官之首,上承天子,下统百官。若多设几个宰相,岂非容易造成职权混淆,遇事互相推诿之事?”

听到刘禅给出的‘群相制’建议,眼前一亮的同时,刘备却也不禁有些疑惑起来

“呵呵,既然是设立‘群相’,那自然不能单纯的只是增加几个丞相。父亲何不顺势更改一下官制,明确其职权范围。如此一来,既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职权混淆,亦能有效预防一相独大之事发生。另外,儿子所说的‘群相’,其实亦非真正意义上的丞相。”

看着一脸疑惑与不解的老爹,刘却却是又给出了一个让他更加头大的解决之法来。

“更改官制?这……看你的样子似乎早已成竹在胸,跟为父仔细说说。”

听到刘禅这更改官制的建议后,原本还对此感到无从下手的刘备,在看到他那满脸自信的模样后,又岂会不知其早已有了腹稿。

“父亲,借纸笔一用!”

看到老爹那一脸疑惑与迫切的眼神,刘禅也不啰嗦,直接就从案桌上抽出了一张光洁雪白的冰肌纸,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起来。

……

“三省六部制?”

看着雪白的纸张上抬头处那醒目的几个‘鸡爪文’,刘备顿时忍不住好奇的轻声念了出来。

“没错,正是三省六部制!”

一边继续在纸张上画着三省六部制的架构图,刘禅头也没抬的开口为都比爹解释起来。

“所谓三省,乃是皇帝……呃,国主之下所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而门下省则是掌封驳,负责审议中书省所起草的诏敕、政令之草案,以决定实行与否。至于尚书省,则是行政官署,负责执行中书、门下省所制定之政令。”

指着架构图上皇帝下面的三省,刘禅分别将其职责跟刘备详细介绍了起来。

“三省长官分别为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再各置佐官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尚书省左右仆射。三省之主副官皆为宰相之衔,但不再行开府之权!”

在介绍完这三省的详细职责后,刘禅也将这‘群相’最为关键之处说了出来,不再行开府之权。

“只予丞相之名与权,不予开府之权,那这国家的具体事务?”

当听到刘禅说出这‘群相’不再行开府之权后,眼前一亮的同时,刘备却是又有些疑惑了起来。

“父亲别急啊,这不是才说完三省吗,接下来还有六部呢,嘿嘿!”

看到老爹那欣喜与疑惑神情,刘禅紧接着又在构架图上的尚书省下分别列出了六个部门来。

“尚书省下再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置尚书与左右侍郎。各部之下再分置四司,用以替代以往丞相府十三曹之职责。如吏部之吏部、司封、司勋、考功,户部之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其中各部第一司以本部命名,称之为‘本部司’……”

在老爹那逐渐变得目瞪口呆的表情中,刘禅很快便这六部的划分与职能也添加到了架构图上。

“这只是国家最为主要的政务官僚架构,另外,监察百官之御史台与三省平级,其长官御史中丞同样授予宰相衔;其下再设置监察各州、郡、县御史,用以替代以往可转为地方大吏之刺史。”

“另再设太常、光䘵、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国子、少府、军器、将作、都水五监作为六部之补充……”

随后,在三省六部的‘主体构架’完成后,刘禅随即又分别添上了主管监察的御史台,以及作为六部补充的九寺五监等等机构。

当然了,像传达诏旨、守御宫门、洒扫内廷等管理宫廷事务的内侍省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这可是‘封建王朝’不是?

“至于武官方面,儿子觉得眼下的毕竟是用武之时,仍用我大汉旧制即可,倒是没有什么更改的需要……”

“阿斗,这……这些都是你所想出来的?”

看着刘禅在这副三省六部的构架图上又添上了武官系统后,一旁早已震惊得目瞪口呆的老爹刘备,此刻终于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满脸难以置信的向他望了过来。

没办法,相比于汉廷数百年来不断以‘打补丁’方式发展起来的混乱官僚机构,刘禅给出的这个三省六部制不但更为简单明了,而且其各项功能职责也是不知比以前完善了多少。

可以说,自从秦始皇称皇帝以来,这是他见过的有史以来最为完善的一套国家官僚机构了。

“呵呵,莫非父亲在别处也听过这三省六部制?亦或是说这三省六部制有什么不妥之处?”

看着满脸震惊与难以置信的老爹,刘禅却是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自信无比的开起了玩笑来。

“不妥之处?哈哈哈哈,吾儿所拟之制乃为父所知最为完善之国家制度矣,又岂有不妥之处?”

直接就认定了这‘三省六部制’就是刘禅所发明的刘备,此时那叫一个欣喜与自豪。

开玩笑,这三省六部制虽然是自汉代逐渐发展而来,但真正成型却是要到几百年后的隋唐了。而且自其成型之后,历朝历代可是一直在沿用,直到猪尾巴王朝灭亡时都未有过大改动的。

现在刘禅提前数百年把这么一套完全成熟的先进制度搬了出来,可以产说是既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还不会因为步子跨得太大扯着蛋。

因此,除了震惊欣喜之外,刘备又哪能挑得出什么毛病来。别说刘备了,哪怕就是把‘龙凤组合’搬来,那也照样挑不出丝毫毛病。

“来人,速请孔明、孝直、子仲等人前来议事!”

虽然对刘禅拟定的这三省六部制十分满意,但这毕竟乃是事关国家的大事。所以刘备自然也不可能在这事上搞什么‘乾纳独断’,而是立马让人去将诸葛亮、法正等心腹重臣请来商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