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 252:皇夫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252:皇夫

作者:席妖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30 04:23: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钰对表弟叶笙的学业倒是不担心,那孩子自小就有很强的自制力,比起洒脱不羁的叶寻,叶笙未来在官场的成就想来不低。

“姨母别担心,叶笙从小到大就没有让你们操心过,他心里比谁都了解自己,八百人里面定然有他一份的。”

叶笙的年纪不小了,如今也成亲生子,只是当初他是从一年级开始读的,因此现在才九年义务毕业,他的年龄比谢宸都要打上好多岁,这在之前的情况下也是常态。

最初生源招收很是有问题,不是谁家的爹娘都允许自家孩子读书的,有的对读书根本就不重视,有的则是不允许自家女儿读书。

这还是前几年,朝廷里任命了女县令,天下百姓才对女子重视起来。

女县令虽说还要面临成亲生子的门槛,可是朝廷在这方面却有相应的福利,对女性生子时,会给予孕期福利补助。

成亲后,自己的工作也不允许丈夫插手,不然这就是玩忽懈怠,是要被停职查办的,而随意插手县令妻子工作的丈夫,也要面临严重的惩罚。

此举一方面是保护女子在婆家的权益,不至于被婆婆以孝道压迫,另一方面也是为治下百姓着想,免得被人拿着鸡毛当令箭,欺压当地民生。

目前东部地区大部分州府和县镇都有监察司镇守一方,西北西南地区也已经开始陆续抵达任命,这些人全部都听思言之的调派,他们在地方上查到的消息,都会送到长安锦衣卫总部,然后再由思言之见证据递交到刑部和大理寺。

监察司的存在,就如同悬在百官头顶的一柄利剑,只要你稍有差池,这柄利剑就能迅速落下来,让你遭到应有的惩罚。

目前大周各地官员奇缺,在等一年半,大学第一批学生就能毕业,到时候会大大缓解现在的紧张局势。

又是一年春来到,这日,周钰带着奏章来到勤政殿,谢琅正在廊下的藤椅上,看着微雨中,傲然与宫苑里的几颗盛开的极艳的桃花。

花瓣在微雨中扑簌簌的落下,跌落在泥土中,只待化作泥土中的养分,供给着枝头含苞的花蕾,继续绽放。

他站在谢琅身边,和她一起看着眼前迷蒙的雨雾美景。

“你我相处也有一年了。”谢琅突然说道。

周钰心里咯噔一下,垂眸看着身边眉目雅致的女子,“是!”

整整一年了。

“现今天下还算稳定,百姓也能果腹,不再如从前那般,你功不可没。”多年来,奏章始终都是周钰先批示再交给她的。

这几年,朝廷的大部分举措,几乎都是周钰定下来的,她充其量就是在时候查阅一下,提意见的时候并不算多。

“都赖陛下信重。”周钰没有居功。

谢琅勾唇轻笑,“朕今年本命年,这后宫却始终缺一相伴终老的伴儿,你想娶朕吗?”

他的表情有瞬间的龟裂,下一刻遮住眼底的喜悦,拱手道:“臣不愿。”

“……”谢琅觉得自己被甩了。

“臣愿意嫁给陛下!”对方是女帝,他娶不起,既然如此,就只能把自己嫁进来了。

谢琅突然不知道自己改如何回应对方了。

“想入赘呀?”谢琅笑出声来。

“是,陛下可是嫌弃臣了?”周钰也跟着轻笑。

“不嫌弃,你身子不如朕强壮,软饭正合适。”

“臣也是这般想的。”

次日早朝,钦天监就接到了陛下的旨意,让他们选出一个日子,陛下要册封周大人为皇夫。

满朝文武顿时惊大于喜。

上苍开眼呐。

陛下这都二十多岁了,即便是男性帝王,这般年纪除非是自身有疾,不然孩子都好几个了,可是他们女帝陛下呢,现在才刚刚准备成亲。

这日子自然是挑选的越近越好,只是钦天监推测的结果,最好的一个日子却是在今年的八月份,如此一来,陛下最早也得明年年底才能有子嗣,他们心里着急,却也不敢再催促。

陛下要册封周大人为皇夫的消息一经传播,天下百姓无不为此欢呼不已。

女帝的声望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长安城的百姓,对女帝的敬仰更是连绵不绝,如今城中百姓能有如此便捷安定的生活,都是女帝赐予的,他们都希望女帝长命百岁,大周昌盛万年。

如今陛下终于定下来皇夫人选,相信日后即便有了皇子公主,只要在陛下的精心栽培下,大周还能继续昌盛繁荣下去。

只有当权者抱有一颗对百姓怜悯之心,天下百姓就不愁没有好日子过。

周钰即将进宫成为皇夫,而且朝臣都知道,陛下是不会开后宫的,也就是说,周大人将会成为女帝唯一的男人,日后他就是这个天下之主的父亲。

上了年纪的朝臣们自然对此乐见其成,尤其是苏相和林相,因为和周钰接触的次数最多,知道周钰的为人,很满意这个结果。

倒是一些年轻的朝臣,心里难免有些嫉妒羡慕,不过看看人家周大人的长相,再看看自己的,似乎也能理解了。

谁让周大人不仅仅是能力出众,长得更是一副好相貌。

只要眼睛不瞎的,都知道陛下的选择根本就没错。

姚理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不禁骂了一句,“狗东西,到底是让你得逞了。”

骂过之后,也就该如何便如何了。

他与女帝,终究是两个世界的人,这辈子都无法交集。

况且自己与妻子的感情也不错,她们婆媳关系更是融洽。

哪怕自己是庶女,对方是庶媳,与两位嫡出的嫂子子侄等,也没有什么磕磕绊绊。

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可抱怨奢求的了。

此时,各州府也相继有长安电工的到来,带着当地新成立的地方电力衙门,教导他们如何给当地百姓安装太阳花。

同时,在全国各地,也相继开设了照明铺子,里面卖的是灯泡。

灯泡的种类并非是单一的,当然瓦数都是一样的,只是造型稍微有些不同,最便宜的是十文钱一个,即便是家里条件贫困的老百姓,也能买得起。

最先安装的是当地的知府衙门以及地方的县衙和学校医院等,经过几次的贴身学习,电力衙门的工人们也学会了如何安装,他们再经管事分配,给他们各自安排一个片区,给老百姓进行安装,速度还是很快的。

“这是何物?”泸州知州府,知府看着面前黑漆漆的方块问道。

“回大人,这是电视,就是靠电力催动的可视物件。”前来安装的电力工麻利的将电视给他安装好,然后打开右下角的一个按钮。

随着轻微的“咔哒”声,原本漆黑的屏幕突然亮了起来,里面正在播放画面。

“来之前,上峰告诉小的,要求地方官府的大人们,在每月周一午时初守在电视前,到时候会有朝中的大人,通过这个电视,传达朝廷的一些大事要事。”

泸州知府看着里面播放的画面,好奇的问道:“今日午时初就能看到?”

“现在还看不到,从今年的五月初一开始,毕竟还要给小的们一些时间,天下五十州,数千坐郡县,小的们会在五月初一之前,全部安装完毕的。”

“好!”

衙门和学校以及医院等部门安装都是免费的,老百姓安装需要交纳二两银子的太阳花费用。

现在的老百姓来说,二两银子还是很贵的,不过大部分老百姓都能咬咬牙逃出来。

毕竟看到别人家里明亮的夜晚,自家还靠着蜡烛照明,心里难免会出现落差。

况且二两银子能用百年,均摊下来每年只有二十文钱,这价格已经是很便宜了,算是白送。

同时,一辆辆货运电车也开赴大周各州府,照明店铺和家电店铺,也在各州府开设,一台电视只需要十两银子,很多条件宽裕的老百姓都买了。

尤其是那些终日在家里坐着发霉的富家太太,对此更是爱不释手。

话本子她们的身份不敢明着看,可是电视却并不妨碍。

尤其是现在播放的还是那种飞天遁地的仙人画面,莫说是这些无聊的富家太太,就是家中的老人和男人也看的津津有味。

有了消遣,后宅也不似以往那般勾心斗角死气沉沉了,全家人聚在一起,偶尔还能就剧情展开热烈的讨论,哪怕关系再差,坐在一起充其量就是不说话,当着家中长辈的面,是闹不起来的。

谢宸现在已经很少看电视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

今年六月初,他就会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作为皇族子弟,他不能给二姐姐丢脸。

考试的试卷是学部尚书和大学里的老师一起帮忙出的,全国卷,到时候会打乱学校,不允许学生留在自己学校进行考试,这也是为了防止作弊。

每个考场会留三四位监考老师,同时学部的大人们也会到各地坐镇。

作弊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为朝廷选拔人才是重中之重,人品是第一,能力为第二,既有能力,人品又好,这才是朝廷看中的栋梁。

一旦发现作弊,朝廷会从根上调查,一经坐实,革职查办,绝不姑息。

这个,谢琅在朝堂上就已经三令五申了,谁敢顶风作案,恐怕难免要血流成河。

盛京城内的李石头,李九的孙子,入学后李九求着学校的先生给孙子重新取了一个名字,叫李恪,恪尽职守的恪,也是因为这个学生学业优秀,让先生格外看中。

再加上李恪学习的刻苦劲头,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中途还跳过级,在今年也要参加学校的考试。

李九这些年来,和孙子勤俭持家,省吃俭用,就是为了供养孙子读大学。

听县令的人说,大学的费用还是很高的,毕竟这位县令大人也是大学毕业的。

每年起码也要五两银子,要知道这九年里,李恪读书的花费也没有超过五两。

好在家里有地,每年李九都弓着腰,汗流浃背的种地卖粮食,家里也存下了一笔钱,到时候若是钱不够的话,还可以和村子里的人借一借,李九相信孙子肯定能考上大学的。

如今的李恪也长成了一个清瘦的少年,面容坚毅,性情平稳。

因为学业成绩优秀,村子里的人还想着给李恪做媒,奈何李恪现在没有成亲的打算,主要也是怕分心。

最差也要等到大学毕业后,定下了以后的方向,再考虑成亲的事情。

李九尊重孙子的意见,没有反对。

即便有人心里觉得对方学习好了,瞧不上别人,可也只是在心底里嘀咕几句,不敢明着去人家面前争执,到底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再说闹大了,人李家没问题,他们反倒是落不得好。

当年李家穷的时候,也没人来说媒,现在看到人家李恪快要有出息了,你就眼巴巴的上门来说亲,要脸不要。

贫困的时候你没动静,人家快要鸿雁高飞了,你就想着来占便宜?

“爷爷,咱们家里装太阳花了?”李恪这天从学校回来,一眼看到屋子里明晃晃的点灯,照着这间茅草屋通透明亮。

李九笑呵呵的招呼孙子洗手吃饭,“再有三个月你就要考试了,每天点着蜡烛熬到半夜,太暗会伤了眼,爷爷就装了太阳花,晚上看书也能清楚些。”

李恪点点头,帮着爷爷去厨房里端菜,“谢谢爷爷,我肯定会好好考的,只是万一我考上了大学,家里就留着您了,我不放心。”

“这有啥不放心的,村子里的人都对爷爷好,爷爷现在身子骨也算是硬朗,你不在家爷爷还轻松着呢,每天就不用给你准备饭菜了。”

李恪闻言忍俊不禁,“听爷爷这么说,我要是真走了,爷爷还就轻松了呢。”

“可不是嘛。”李九乐呵呵的坐下,叮嘱孙子多吃些,吃完好去看书。

儿子儿媳早就得病死了,如今剩下他们爷孙,李九看到这么有出息的孙子,就算是现在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

心底里对当今陛下的感激之情太多太多,若非有生之年遇到这样好的皇帝,他们爷孙现在恐怕早就是那荒山里的枯骨,哪里还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