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九百二十八章 大学

明末工程师 第九百二十八章 大学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一月三十,范家庄大学正式开张了。

虽然此前也办过理工学院,但那毕竟只是中学水平的学校。理工学院里教授的物理、化学,也只有高中水平。而随着范家庄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些基础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各个行业的需要了。

建立大学传授更尖端的知识,成为各行各业迫切的需求。

比如一镇九省的医学,就一直发展不快,至今仍停留在简单手术的水平上。对于疾病的生物学原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在军医队伍中,虽然取弹片处理刀伤已经有了一整套规矩,但仍然处理不了大面积伤口的感染化脓问题。

进一步发展医学理论,选拔科研人员对重点项目进行攻坚,并将科研成果快速传授给尽可能多的医护工作者,是现在一镇九省医学体系中最关键的需求。

而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就只有建立大学。

大学可以进行科研,可以传播知识,是发展科技的中坚力量之一。

李植将大学建立在范家庄城墙之外的北面,定名为范家庄大学——初步设计有公德学院、生物医学院、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冶金学院、法学院等九个学院。

学校里并没有管理行政学院,目前各地急缺官员,中学生已经供不应求了,李植也没法再让官员上岗前再读几年大学了。现阶段,大学只培养技术人才。

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行政教学楼,根据学院的规模从两层高到五层高不等。

学院的教材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尖端的科学书籍,是李植带领范家庄各个行业的精英一起编写的。大的理论和方向由李植口授,先传授给各个行业的精英,再由这些精英编撰具体的文字组织。

这些编撰教材的精英中,有一部分人就进入大学担任教授。当然,有些大工匠是各个工厂离不开的,那就只能做兼职教授,隔几天到大学中上一次课。

李植相信,在大学进修过的年轻人进入各行各业后会极高提高行业的平均理论水平。经过几年的实践后,这些大学生会迅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逐渐提高范家庄和天津各行各业的技术能力。

十一月三十,是范家庄大学开张的日子,所有的学生和教授全部集中在范家庄大学的大礼堂中,举行开学典礼。

第一批入学的学生并不多,只有七百多人。这七百多人大多是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是经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合格者,已经具备相当的基础知识,能够跟上大学各个学院的课程。

大礼堂的主席台上摆着二十架显微镜,李植一身紫色常服,站在显微镜面前。

现在天津体系的摊子越来越大,李植可不是随意可以见到的。学生们亲眼看到了天津郡王,都有些激动,在大礼堂中议论纷纷。

李植朝学生们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会场迅速安静下来,李植大声说道:“你们大多数是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在理工学院学了物理和化学的基础知识。”

“寡人给你们在理工学院学的教材,是远领先于时代的。你们学的基础知识,已经超越这个时代很多了!可以说,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放到世界范围来说,都是领先时代的大师级人物。”

听到李植的话,学生们表情兴奋。李植说的话是事实,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

正如郡王所说,理工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在工厂中干几年往往就成为工厂的骨干,月钱比普通工人高很多。

那读大学呢,大学又能让学生们成为怎样的人才?

李植笑了笑,说道:“在大学中,你们将学到更尖端的知识。是足以让一家工厂,一所医院,一个矿场翻天覆大变的知识。”

李植看了看下面的学生们,笑道:“口说无凭,今天我第一个要教授你们的,就是我们人是由什么组成的。我告诉你们,人和所有的动物、植物一样,是由细胞组成的!”

“那么,什么是细胞呢?”

朝坐在大礼堂第一排的生物医学系学生们挥了挥手,李植大声说道:“我让你们亲眼看一看,什么是细胞!你们从第一排开始排队上来,来观察观察人类表皮的细胞。”

镜片工厂这些年不断扩容,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带出了好多磨镜工匠。如今的镜片工厂不但能生产老花镜,近视眼镜,各式望远镜,瞄准镜,更在李植的指导下生产出了光学显微镜。

当然,现在已经是1650年了,李植的光学显微镜并不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台光学显微镜。1590年,荷兰人Z·Jansen已经造出显微镜式的放大仪器,距今已经有60年了。

但是荷兰人的显微镜做出来后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重视,直到1665年,R·Hooke,也就是生物学上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胡克才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胞。

有了镜片工厂的优秀磨镜工匠,制作光学显微镜对于李植来说并不难。和锻造作坊借了几个工匠后,铁匠和磨镜工匠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造出了早期光学显微镜。

有了显微镜,李植立即把这些显微镜投入到了科学领域。而除了科研领域的用途,显微镜还有一项用处,就是向大学学生们传授微观知识。

在李植的指挥下,第一排四十名学生走上了主席台,开始两个一组用显微镜观察人类表皮细胞。

看清楚了显微镜中的那一个小格子,生物医学系的学生们都目瞪口呆,一脸懵懂地走下了主席台。

然后第二排的学生们上来观看。

很快,七百多名学生就全部看清楚了人类表皮细胞。

李植笑了笑,问道:“我们人体的构造,神奇不神奇?”

学生们拼命点头,大声说道:“神奇!”

“实在神奇!”

“你们以后要学的知识,更加深奥,更加神奇,足以改变这个世界!”李植一挥手,说道:“你们要勤奋学习,以后我们天津体系的科研,不只由寡人一个人推动,也需要你们这些学了尖端知识的大学生发挥作用。我们群策群力,将大明建为一个科学繁荣,文化灿烂的国家。”

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收藏笔趣阁:. 手机版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