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九百二十章 土地

明末工程师 第九百二十章 土地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二十,天津郡王府的大殿中,天津的百官穿着官服,在进行议事。

如今的天津郡王议事会,已经和大明的朝会十分类似。百官手持符节上奏事务,发出谏议。李植端坐在王座上,处理事务。更有类似鸿胪寺官员的郡王府礼赞,负责议事会的秩序。

除了议事会的规格小一点,其他的功能都和北京城中的朝会差不多。

实际上,李植麾下的官员实际权力甚至已经超过天子的官员。李植统治一镇九省,已经将东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海,人口六千多万。而天子所能控制的,只有北直隶、山西、陕西和湖广北部,影响力恐怕还不如李植。

所以李植的议事会,实际上已经是朝廷之外的另一个朝廷,同样庄严肃穆。

如今李植管理的领地越来越多,已经不可能事必躬亲。为了帮助自己分担公务,李植建立了六部,又称为天津王六部衙门。六部有国防部、工业部、商业部、财政部、司法部、组织部。不过六部的长官不叫尚书,而是称为部长。

六部对天津系统的各省和各军队有一定的管理权限。不过总体说起来,作为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政权,李植麾下的地方官员和外派的将军的权力还是很大的。六部的官员相对来说权力较小,仅有备案、参谋和谏议的权力。

比如国防部,目前来说就没有军事指挥权。仅有记录账簿,选派参谋,绘制地图,处理往来文书等辅助权力。外派军队的指挥、后勤权力都在外派大将军手上,而军官的升职迁调权力,则由李植和外派将军共同掌握。

所以六部的官员,也大多是资历较浅的官员,不像地方上的官员那样以功勋老臣充任。比如国防部,就以较晚投靠李植,在军中威望不高的洪承畴为部长,处理各种文书。

今天的议事会一开始,洪承畴就拱手出列:“镇南伯李老四有本奏!”

李植说道:“念!”

洪承畴掏出李老四的奏章,念道:“臣镇南伯李老四奉王命征伐越南,发兵已经二月又七天。幸不辱使命,已于十一月初七攻入越南顺化城,占领越南全境。”

听到洪承畴的念诵,大殿中的百官们都十分欣喜。官员们对视了一阵,暗道这下王爷的势力又扩大了。

李植点头说道:“善!”

洪承畴继续念道:“臣以为,中南半岛诸国武器落后,士兵并不善战。李老四自信在半年内可以占领所有城市,灭亡澜沧、柬埔寨、暹罗和缅甸四国。”

李植点了点头。

显然李老四的进攻十分顺利。

“然臣在中南半岛一路看来,只觉得此处山多水深,雨林遍布,十分荒芜。少数城市和平原地带,虎贲军可以轻松控制。但大山深处的土地,却是当地土著游击反抗的巢穴,步枪和大炮在彼地无法施展。”

“如果以虎贲军深入山岭进行白刃厮杀,恐怕会出现较大伤亡。故而,臣和武士军大将真田信之共同谏议,望大王从日本再募集十万浪人武士,调入中南半岛的大山中作为基层管理人员。”

“十五万武士,凭自带胄甲和武士刀,每人可镇压五十名土著。武士从土著身上征收田赋,每月武士自用粮食少数,剩余上缴大王。如果土著叛乱,则组织武士入山镇压。武士们刀剑武艺出众,足以对付南蛮土著。便有死伤,也不是虎贲军的大兵伤亡,不至于令大王心伤沉痛。”

听了李老四的谏议,大殿中的百官都沉默了。

这可是一个重磅的奏章,一下子就改变中南半岛的政治结构。

李植琢磨了一会儿,问道:“诸位对镇南伯的谏议,有什么想法?”

百官们对视了一阵,最后财政部部长谢良友站了出来,说道:“臣以为,此法可行!”

“如何可行?”

“臣以为,雇佣日本的浪人武士所费不大。每名浪人武士每月给予一石半稻谷,一年不过十八石,足以令其满意。而每名武士镇压五十名土著,以每名土著耕作五亩稻田,二成收成上缴大王计算,每名武士可以收获的田赋是一年二百石以上。”

“如果没有这些武士深入大山中,这些雨林大山中小村子的田赋可能根本收不上来。我们以十八石的俸禄换取二百石的田赋,十分划算。”

听到谢良友的计算,百官们都十分认同。

工业部部长蔡怀水拱手说道:“臣认为谢部长的话在理!”

不少官员都纷纷附议,说道:“大王,此法可以让我们完全控制中南半岛,臣以为可行!”

“此法财政上收益颇大,而且可以大幅降低日本浪人武士作乱的风险。”

众官正在纷纷附议时候,纪检组总长崔昌武却拱手出列,说道:“殿下,臣有不同意见!”

百官看向了李植的小舅子崔昌武。

李植说道:“崔总长可讲!”

崔常务拱手说道:“臣以为,我大军攻下中南半岛,是给我大汉民族开辟了又一个殖民地。如果全部交给日本浪人管理,则我大汉民族则少了一片孽生人口的土地。”

“大山雨林中的土地,固然难以深入,可以交给日本浪人武力控制。而暹罗腹地平坦的平原,越南北部的平原,以及柬埔寨南部尚未开发的湄公河三角洲,则应该交由汉人殖民开垦,以拓展我大汉民族的生存空间。”

“臣以为,应该将中南半岛的土著全部迁入密林和山岭中开发荒芜土地。日本浪人新募的数量,可以依镇南伯所议数字,确定为十万。这些武士凭借武力,可以强行迁土著入山,此后对土著进行高压管理。”

“土著迁走后的平原,则由江淮省的汉人进行耕作。虽然迁徙人员短时间内会出现各种问题,但长期来看,却可以把中南半岛永远变成我汉人土地。那中南半岛地方几千里,日照充足河流众多,足以支持几千万汉人耕作。”

听到崔昌武的话,众官都沉默了。刚才纷纷附议镇南伯谏议的官员们,此时都不说话了。

崔昌武所说的政策,倒是符合大王一贯的行事作风。恐怕比起迁徙人员的成本,大王更希望汉人能占领更多的土地。

果然,李植高兴地拍了拍王座扶手,笑道:“崔总长所提谏议,深得吾心。便按崔总长的建议,搬空中南半岛的平原和三角洲容纳汉人!”

“这次由财政部牵头,国防部和工业部配合,十天之内,拿出一份如何迁徙土著,如何分配浪人武士,如何鼓励汉人移民南下的方案出来!”

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收藏笔趣阁:. 手机版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