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八百三十八章 救济

明末工程师 第八百三十八章 救济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养心殿的书房内,朱由检又看了一遍曹变蛟的奏章,眉头紧蹙。

陕西完全收复了。

收复了陕西自然是好事。

朱由检昨天率领百官将陕西平定,日本吞并的事情祭告列祖列宗,无比风光。京城的百姓将这个消息奔走相告,一个个兴奋不已,仿佛大明中兴就在眼前。

有了曹变蛟在陕西的战功,文官们看待朱由检的眼神都多了些恭敬神色,再不是往日那种敢怒不敢言的压抑感觉。

乱世中最重威望,即便是皇帝,没有威望也不能服人,很可能政令不出紫禁城。而威望这东西,也不是光杀人就能杀出来的,也是需要实际的功绩的。

朱由检亲手打造的京营能战——虽然是在李植的帮助下才能战,但无论如何,这就是能大幅提高朱由检个人威望的东西。

夺回西安后,朱由检感觉自己在文官面前说的话都更有分量了。高兴之余,他给曹变蛟封了定西伯的爵位。

然而威望是提高了,麻烦的事情却也来了。

李自成抢光了陕西一省,带着抢来的金银财宝和粮食物资往湖广逃去了。陕西的粮食本来是广泛储存在士绅家中的,如今全部被闯贼抢走了。

陕西农民遭遇了几年的天灾,今年又连遭战乱,家中的粮食都无法支撑到明年夏天收获之时。本来这些农民是依赖闯贼的,如今闯贼没了,农民们需要朝廷救济。

而城市里的情况就更糟糕,士绅死了后依赖士绅的小市民都没有了收入,顿时陷入了饥荒。整个陕西的所有城市几乎都变成了空城。士绅被杀光,粮店被搬空,城市中的小市民完全没有饭吃。

曹变蛟将陕西百姓忍饥挨饿的惨状上奏给天子,希望天子能救下陕西的难民们。

朱由检倒不是铁血无情的人,只是想要救下陕西所有百姓,他实在有些囊中羞涩。

“王德化,陕西有多少百姓需要救济?”

东厂太监王德化拱手说道:“回圣上,首先要救的是城中的市井小民。按东厂的数字,在陕西各府州县的城中大概有二十八万市井小民。按定西伯的报告,各城中有饥民二十七万,出入不大。”

“如今陕西士绅被杀光,百业凋敝,恐怕陕西的市井小民半年之内是不可能找到糊口活计的。如果我们要救下这些饥民,起码需要四十万石的粮食。”

朱由检敲了敲桌子,问道:“乡野中的农民呢?”

王德化答道:“乡野间需要的救济更加巨大,据定西伯奏章所说,陕西的农夫所藏粮食最多还能撑三个月。而冬小麦的收获,距今起码还要半年。这样算下来的话,我们要为陕西的农民提供三个月的救济。陕西三百二十万农人,三个月的口粮少说也要一百万石。”

朱由检听到王德化的计算,脸上一沉。

王承恩咋舌说道:“皇爷,按照现在京城二两七钱的米价,这一百四十万石的粮食少说也要三百七十万两银子。就是把太仓库和内库的银子搬空,也不够啊。”

朱由检焦虑地站了起来,在书房中来回走了几步,问道:“太仓库和内库中现在有多少银子?”

王承恩答道:“这些年京营新军开销极大,江淮省的税赋又还没有交上来,库房中的银子并不充裕。太仓库有二百一十万两,内库中只余九十七万两。”

朱由检无奈地吸了口气,说道:“不够,不够啊…”

王承恩说道:“皇爷,这还没算粮食的涨价呢!那些粮商都是最没有人性的东西,若是皇爷一下子采买一百多万石的粮食,那就要从京外调粮。京城的粮商恐怕要叫苦连天坐地起价,不知道要把粮价涨到什么地步!”

朱由检冷哼了一声,似乎并不担心粮商的抬价。

不过即便朱由检铁血镇压抬价的粮商,全部以平价购买粮食,银子也依然是不够。

走到书房的窗户面前,朱由检打开了李植免费为自己安装的玻璃窗,沉吟说道:“若是陕西刚刚拿下就出现大饥荒,恐怕各省的舆论都会哗然。朕靠荡平闯贼积累的威望,定是一朝全失!”

“那些文官如今不敢在朝堂上放肆,但在酒坊闹市中讥讽朕的胆量还是在的…到时候陕西百姓易子相食,朕在天津郡王面前岂不是拾不起脸面?”

王承恩和王德化听到天子的话,对视了一阵,不知道说什么好。

天子说来说去,还是担心李植尾大不掉。天子想在李植面前有面子,让李植不生出轻视之心。

但是现在陕西的情况,朝廷却实在是有心无力。

王德化咬了咬牙,说道:“圣上,如今之际,能救陕西一省的只有天津王。只能请天津郡王提供廉价的粮食了。”

听到王德化的话,朱由检身子一抖,仿佛他作为人君的尊严受到极大的冲击。

王德化看了看天子的脸色,说道:“圣上,天津郡王坐拥关外三省这个大粮仓,加上天津、山东境内持续的水利开发,田亩数量以亿计。据说今年天津和山东的冬小麦又是一个大丰收,而辽东省的春小麦,三个月前也是产量颇丰。”

“如今天津郡王手上握着几百万石的粮食。皇爷所需要的一百四十万石,对于天津王来说只是大笔一挥的事情。我们让天津郡王以成本价卖给我们粮食,一定能解陕西之忧。”

朱由检听到王德化的话,脸上一白。

想不到李植的实力,已经膨胀到这种程度了。如果王德化说得没错的话,整个朝廷都凑不出来的救济粮草,对于李植来说只是一件小事。

朱由检仔细想了想,只觉得这些年来大明到处都是饥荒,朝廷根本无力赈灾。但是李植的领地上,从来没有大规模的饿死人。

大明朝廷内轻外重的格局,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天津之强,近乎不可思议。”朱由检吸了口气,说道:“要变法!要在北直隶,陕西和山西效法天津推行新政,一定要让这三省和朝廷富裕起来,追上天津。”

王德化拱手说道:“圣上,变法固然可取,然如今紧要关头,重要的是从天津买来便宜的粮食供给饥民啊!若是陕西的饥民没饭可吃饿殍满地,皇爷好不容易积累的威望怕是要扫地。”

朱由检皱眉看着王德化,没有说话。

王承恩见朱由检脸色不好,赶紧也凑上去说道:“奴婢也以为,如今只有求助天津郡王一法!”

朱由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书房中来回走动。

足足走了一刻钟,朱由检才无奈地坐回到椅子上。

“王承恩,那你就跑一趟天津,去求一百四十万石便宜粮食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