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八百二十二章 公务员考试

明末工程师 第八百二十二章 公务员考试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开成听到李植的话,拱手问道:“王爷,何谓公务员考试?”

李植答道:“公务员考试就是通过考试的方式,从民间择优录取吏员。”

郑开成听到李植的话,想了想,没有说话。

选拔合格的公务员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需求。公务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一个国家政府的行政效率。所以在后世,各国普遍实行以公务员考试为核心的吏员选拔制度。

英国于1870年确立了以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的制度,实际了一百多年。英国的公务员考试内容包括“鉴识”、“文书起草”、“集体讨论”和“会议实习”等部分,考选的是公务员的综合能力。

美国同样实行公务员考试,美国于1883年通过了文官法,并依法成立了文官委员会,全面推行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公务员的制度。到李植穿越前,美国通过考试选任的公务员已超过了公务员的85%。

在后世的中国,公务员同样是由考试选拔。

李植作为一个穿越者,在一镇七省,尤其是在天津和山东引进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实际上,在一镇七省也具备了公务员考试的基础。

首先是天津、山东和辽东的识字率很高。这些年经过李植的鼓励和支持,很多工人和农民都主动学习文化。李植在各地广泛设置扫盲夜校。在山东,识字率从极低的水平上升到了两成半。在天津二十多个州县,识字率更是达到了四成。

换句话说,李植在天津和山东有四百多万识文断字的子民。这四百多万能够读书看报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就是李植选拔公务员的基础。

郑开成想了一会,问道:“王爷,这公务员考试,是不是就是和科举一样。”

李植摇头说道:“不一样,大不一样。”

“首先,公务员考试选拔的不仅是官员,更是基层公务员。大明的科举考试只选拔官员,而吏员则被认为是贱职,由出身不好的人担任。而且官员是流官,吏员却是铁打不动的钉子户,如此一来,吏员的腐败根本没法控制。”

“而我们的公务员考试,则是同时选拔官员和吏员。保证所有的吏员都是合格的人才。”

洪承畴抚须说道:“王爷英明,如此一改,则一扫我大明二百余年科举的积弊,将奸猾胥吏的本源清正了!”

李植笑道:“更关键的是,我们的考试不但考知识和能力,更要用百分之六十的分值考选应试者的公德水平。”

郑开成眼睛一亮,说道:“那这么一来,公务员考试考得最多的是公德了?”

李植点头说道:“对!能力不强但人品正直的官吏可以依赖其他有水平的人做正确的事情。但一个没有公德的人,他所有的能力都会变成作恶的凭仗,能力越大危害越大。在政府部门中,我们宁愿要正直的中人之姿,也不要奸猾的能人!”

“所以这公务员考试,实际上考的就是公德心。我们要把社会上最有公德心的全部搜罗到政府里,作为我们坚固的行政基础。”

郑开成和洪承畴拱手说道:“王爷英明!”

####

天津卫城的一座小院子里,曾作泽和冯子山两人都穿着一身天津精布圆领坐在厅房中,兴致勃勃地看着今天的《天津日报》。

曾作泽又看了一遍那公务员考试的消息,脸上显出按耐不住的兴奋。

“冯兄,我们的机会来了。”

冯子山哈哈笑了笑,说道:“想不到我们这样没机会去小学、中学读书的文人,也有机会考取王爷的公务员。”

曾作泽和冯子山两人都是知识分子。说两人是知识分子而不是儒生,是因为两人已经近十年没有读儒家圣贤书了。

两人本来都是童生,童生这种身份不算功名,去做私塾先生都不够格,原先就没什么用。而在李植控制天津后,儒家学问被李植弃之如敝履,两人也就再没有考取秀才的心思。他们不再读儒家经典,而是到市面上寻找谋生的差事。

如今两人都是在为人做账房,曾作泽为一家酒楼管账。而冯子山处境略好,是在一家民营水泥厂做账房。

在天津这样富庶的地方,做账房的收入是很高的。两人都有五两左右的月钱,足够养活妻儿子女。不过作为“民营经济”雇佣的人员,两人的收入比起王爷直接雇佣的士兵、工人和官吏来说,还是差了很多。

就拿王爷的虎贲军士兵来说,如今月钱涨到五两,一日三餐有荤。更关键的是,王爷的士兵会根据功勋分在辽东分地。这田地的收入比士兵的月钱高得多。基本上只要直接被王爷雇佣了,一辈子的荣禄也跑不掉了。

所以在一镇七省,大家都是削尖了脑袋想成为王爷直接雇佣的工人、士兵和官吏。

但是曾、冯二人因为没有经验,几次应聘工厂工匠都失败。两人有家室,又不可能脱产去读三年中学,也没法做官吏,所以一直没能挤入王爷的队伍中。

但是这次公务员考试,给了两人机会。

冯子山笑道:“贤弟,这次公务员考试考的是公德和法律,你可精通?”

曾作泽哈哈大笑,说道:“冯兄,实不相瞒,这些年我把王爷免费发放的这两本书看了几十遍,当真是倒着都能背出来。”

冯子山说道:“我看这考试不光是要背出来就能考个高分,而是要学而用之。报纸上说了,尤其是那公德一门,考试的题目既是源于课本,却又完全高于课本。当真是要真正信服、实践了公德意识才能拿高分。”

曾作泽笑道:“冯兄,这一点愚弟当然是知道的。不过愚弟这些年日日看报纸,每日耳熏目染,也算是被公德文化熏陶了,有信心拿个不低的分数。”

冯子山一拍大腿,说道:“口说无凭,这报纸上的增刊上就有一份‘模拟考试题目’,我们做一做,看能拿个几分?”

曾作泽信心满满,说道:“好,我想谋个法院的差事,以后做个为民做主的法官。我来做做这模拟题目,看看我这十年来的报纸有没有白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