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七百九十四章 老兵

明末工程师 第七百九十四章 老兵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八月十五日,曹变蛟骑马行在太原城外的校场上,检阅山西兵马。

单靠六万新军可能敌不过几十万人的李自成。曹变蛟要从山西兵马中选出可战的几部,协同自己入陕作战。

然而山西兵马的情况,却让曹变蛟极为失望。

这些来自宣、大、山西和蓟镇的兵马大多一身破烂,和胄甲鲜明的京营比起来,就像是乞丐一般。也不知道各地转运到边镇的装备钱都到哪里去了,竟让处在前线的边军士兵装备破损到这样的程度。

和天子用太仓库、内库银养的新军不同,边镇的士兵基本上靠的是地方政府“转运”的银子。这些财政资金从地方税收中直接划拨,不经过中央就直接运到边镇。在军镇中,虽然巡抚和总督都是天子直接任命的,但是军镇上有户部郎中,通判等文官管理运到边镇的粮饷,这些文官都是吏部和内阁任命的。

因为这样的关系,实际上大明的边军高度依赖文官,完全要看文官脸色行事。武官必须吃空饷,喝兵血,甚至克扣制作装备的匠户银两,挤出银子贿赂各个衙门中的文官。

当然,武官们自己也要中饱私囊一部分。

腐败是大明官场的潜规则,对此曹变蛟也明白。但这些这些边军的军官们,吃相也太难看了。

仅仅是一个最简单的站队列,山西的兵马都做得七零八落。校场上,几万人站着歪歪斜斜的队伍。像是一群王八被强行布置在队列里。

若是李自成攻向山西,凭借这样的八万人能守住山西全境?恐怕要不了几个月就是大溃的结局。

曹变蛟在行伍中骑行,放眼看去没能看到一支劲旅,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大明官僚的底线,这些年并没有随着李植的崛起而提高。相反,因为李植的力挽狂澜,大明的官僚们有了更多的空间上下其手,行事更加肆无忌惮。

原来的边军还时常要被征调到战场上硬扛清军,一旦打输了就有责任。但如今不同了,大明朝有李植撑着就高枕无忧了,鞑子都被李植剿灭了,只要天子一句话,流贼也根本挡不住天津的虎贲军。所谓边军根本就可有可无。

现在的大明边军,根本没有外部压力。

李植的影响力只限于一镇六省,大明的其他地方仍然在继续腐化。如果说崇祯十五年的边军正兵还能和清军在锦州正面厮杀的话,到了崇祯二十一年,大明的边军已经沦落到不如贼兵。

曹变蛟皱了皱眉头,转头看向身后的总兵们。

那些总兵们都不敢和曹变蛟对视,眼神闪烁躲藏。

这些武官都是当初东林党当权时候,被东林党提拔上位的。说起来,这些武官和东林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这些边军是文官的军队,恐怕都不为过。

这个事实武官们知道,天子也知道。所以如今天子控制了朝廷以后,对武官的大清洗势必就要进行。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开始这个清洗,恐怕还是因为天子手上根本没有带过兵的亲信。如果换掉东林党提拔的武将,天子根本无人可用。

如果用完全没有实战经验的人掌军,恐怕不但其他军官不服,就是天子自己都要怀疑会不会带垮军队。

实际上朱由检想的,是在京营讨贼立功后,从京营中越级提拔军官到边镇掌军。

这一点,边镇上的边军军官们都有所领悟。所以这些边军将领都有一种时日无多的感觉,捞起钱来更加肆无忌惮。

山西总兵被曹变蛟看了一眼,心里一慌,眼睛一转看向了旁边的小兵。

他一脚踢在一名小兵的屁股上,喝道:“驴毛球,让你站个队都站不好!”

那个小兵被总兵踢了一脚,面有怒色。

不是这些士兵不好好站队,实在是军中待遇太差。军饷几乎全部被军官们克扣干净,士兵们能吃饱就不错了。当兵打仗是拿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情,今天看上去安稳,明天说不定就要和贼兵搏命,没有军饷哪个愿意干?

这总兵也是在场面上踢小兵一脚,这个小兵才忍了。若是平日里军官军棒打得多了,若是没有兵饷还要挨打,恐怕这些边军都要哗变闹饷了。

崇祯朝闹饷的事情还真是此起彼伏,时不时就有高级军官甚至总兵被闹饷士兵杀了的。

这年头谁怕谁?

曹变蛟看了看那个小兵,又看了看山西总兵,摇了摇头。

他继续策马往前走,走到宣府镇正兵营前面,却突然眼睛一亮。

和其他的军镇一样,宣府镇的正兵同样一身破烂。在军官的呵斥下,宣府镇士兵同样排着稀稀拉拉的队伍,似乎也不把那些军官放在眼里——这些军官只会贪墨粮草,打仗时候却要士兵冲在前面,士兵们如何会听军官的话?

但是这些士兵的气质却有些不一样,这些士兵的眼神中有一股见过血后才有的桀骜。

曹变蛟看了宣府总兵魏大中一眼,暗道这魏大中倒是个胆小的,做事没有做绝。至少他没有把能战的老兵遣散,招募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进来——老兵总是比新兵要求更高,很多军官都是遣退老兵招募新兵,这样贪墨起来更方便。

曹变蛟原先是蓟镇东协总兵,他刚才在蓟镇东协看了看,原先的老兵就十不存一。但在宣镇正兵营这里,老兵却还都留着。

曹变蛟身后的杨国柱看到宣镇的兵马,激动地跳下了战马。

他步行在宣镇正兵营中走了几步,拍了拍其中一些士兵的肩膀。

杨国柱掉入京营前一直在宣府任总兵。行伍中的一些下级军官看到杨国柱,桀骜的眼中都严肃起来,一个个朝杨国柱拱手行礼。

“军门!”

“军门!”

杨国柱往日征战每每身先士卒,在军中威望极高。虽然他被调到了京营中,但在宣镇的威望犹存。他看到自己的老兵还在,十分欣喜,转头和曹变蛟大声说道:“经略!这是我的宣府老兵!”

曹变蛟好奇地看了魏大中一眼,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魏大中和其他总兵不同。他留着这些老兵,岂不是要少得许多好处?

难道真是个心思社稷的忠臣?

魏大中被曹变蛟盯着,眼神闪烁,哈哈笑着。

曹变蛟点了点头,说道:“宣府的一万五千兵马可用。”

一万五千兵马尚不够,曹变蛟在马上沉吟许久,说道:“再调蓟镇西协,大同的正兵营入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