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八十三章 烧制玻璃

明末工程师 第八十三章 烧制玻璃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试炮的目标被定为两千米外一座小山上的一棵大树。qiuyelou五个炮匠用专门为这种火炮制作的铳尺计算好了火药用量,将一斤一包的火药包撕开给火炮装药。接着炮匠用木舂舂实火药,放入实心炮弹,然后再舂实一次。完成装弹后炮匠用矩度测量目标到火炮的直线距离,用铳规测量仰角,调整火炮的角度。然后在大炮尾端的点火处倒入少许火药作为击发药,随后炮匠们全站在两侧,匠头曹余在点火处装上火绳,准备发射。

忙完这一通,炮匠们已经花费了两分钟。如果是第二次发射,装药前还要把炮车复位,清理炮膛冷却炮管,那需要的时间就更多了。李植以前听说十七世纪欧洲最优秀的炮手一小时也只能打二十发炮弹,现在观看炮匠们试射,李植知道此言不虚。

准备好了发射,李植一声命下,曹余点燃了火绳。

火绳燃烧,点燃了炮筒内的火药。只听到轰隆一声如雷响,火炮向前吐出一片火舌,将圆铁实心弹震了出去。那炮弹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直往远处的目标飞去,最后砸在那棵目标大树的十几米外,打断了另外一棵大树。

围观的人群以为火炮命中了目标,一下子都欢叫起来,大声叫好!

选锋团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只会保护范家庄的百姓。李植的武力越强大范家庄就越安全,百姓们是真心希望这些大炮百发百中。

试射完实心弹,五个炮匠又开始试射霰弹。

霰弹炮弹就是一个圆筒,弹体外观呈圆筒状,外壳是一层薄铁皮,底部是一个木质的膛片,弹体内装有铁质小弹丸。

火炮开火后霰弹底部的膛片推动弹身前进。弹体离开炮膛的瞬间火炮内外压差巨大,弹体外壳无法承受,随即破裂,内装弹丸逬出,在空间中形成圆饼状弹幕。qiuyelou这一弹幕会逐渐散开,划过一个由炮口为定点的圆锥形空间,扫射这个圆椎形空间中的目标。

对付近距离的士兵目标,霰弹的威力是巨大的。

李植让人扎了一百个稻草人,密集地放在火炮的一百米外,让火炮试射。

五个炮匠清理炮膛,装上火药和霰弹,点燃了火绳。只听到一声轰隆巨响,几百发小弹丸散射开来疾速向那些稻草人飞去,把那一片稻草人打得草屑纷飞。

李植派人去检查,最后发现有三十个稻草人中弹了。如果是人中了这霰弹,不死也得重伤,立即就失去战斗力了。这样的结果令李植很满意,可以想象,如果这样的霰弹面对流贼和东奴发射,其杀伤力能有多大。

五个炮匠忠于职守,做出了合格的火炮,李植当场宣布解除五个炮匠的奴仆身份,归入范家庄的匠户。

“你们以后就专门为我铸造大炮,每个月月钱三两银子,还可以在食堂一日吃有荤菜的三餐。”

五个炮匠经历无数坎坷,终于重获官家认可的身份。听到以后还有三两的月钱,他们顿时泪流满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噗通噗通地跪在了地上。

“多谢官家!”

“谢谢官家!”

“官家如我们五人的再生父母!”

李植笑了笑,上去扶起五个匠户。

六磅炮就此定型,李植让五个炮匠开始按这个标准批量生产六磅炮。现在这几个炮匠三天就能铸造一门炮,一个月能造十门。

四月十日,李植的玻璃窑做好了。

玻璃窖里布置有六个坩埚——都是蔡怀水找专门的坩埚匠人用最好的瓷土烧的。玻璃窑点火后,坩埚在窑里烧了两天,烧得白热,李植才把原材料放进坩埚里。

李植把第一炉作为试验,在不同的坩埚里放置略有不同的原材料:有的坩埚里只有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有的坩埚里这三种主要原材料配比不同,有的坩埚里加上一点硼砂,有的加上一点长石——看看哪种配方最后产的玻璃最好。

也多亏有了蔡怀水,李植才知道哪里买得到硼砂、长石之类的配料。

说起来,烧制玻璃还挺麻烦的:

烧热的玻璃水中,要加入硝石去色——玻璃因为含有微量的铁元素所以呈绿色,其中尤以二价铁为绿,三价铁则不是显著的绿色。李植加入硝石后,硝石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玻璃就显得无色透明。

不但如此,玻璃烧制好后还需要澄清——要在玻璃热液中加入澄清剂,比如食盐。澄清剂遇热挥发会形成大气泡,这些大气泡上升过程中带出小气泡,能让玻璃中的气泡减少,因此澄清。

李植的炉子设计得很成功,烧了一天把六锅原材料全部烧成了玻璃热液。玻璃液分别进入退火通道退火后,李植检查玻璃试验品的成色,发现第三个坩埚里加了硼砂的玻璃的透明度最好,算是找出了最优的配方。第二炉玻璃李植又微调第一炉找出的最优配方,直到找到较为完美的配方,这才作罢,开始制作成品。

第三炉玻璃,李植就开始用模压器模压玻璃用品了。李植用熟铁制造模压器,模压器上抹上一层用桐油调和的木炭粉末,防止铸模和玻璃黏合。一个坩埚的玻璃液倒入退火通道降温后,将一些玻璃液被倒入铸模,工匠们压下铸模压具,迫使玻璃液体在模压器中成型。待模压器中的玻璃冷却后,一个圆形玻璃杯就做出来了。

透明的玻璃杯做出来,放在桌子上十分美观,散发着本不该属于这个时代的光泽。蔡怀水大呼神奇,兴奋地跟在李植后面左看右看。

“东家,做成了!做成了!这下我可以去娶翠儿了!”

五个打下手的匠人也是满脸惊奇,看向李植的目光中满是崇拜。

这个时代玻璃是绝对的奢侈品,这么大的透明玻璃杯匠人们都没有见过,放到市场上去卖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不过李植拿起那玻璃杯仔细一看,却发现了不足之处——玻璃杯杯壁里还有一些气泡。这些气泡不但有碍美观,而且会让玻璃杯变得脆弱,容易破裂。

李植想了想,觉得还是澄清的工作没有做透。

李植决心要干掉这些气泡,于是在新一锅玻璃热液中加大了食盐的投放量。食盐放多以后气泡倒是减少了,却让整个玻璃液乳化了,做出来的玻璃杯变得不再透明,变得像是后世的磨砂玻璃似的,让李植大失所望。

李植想了好久,决定还是维持原来的食盐投放量,增加搅拌的工序!他找铁匠打造了几十根铁棍子,让匠人们在玻璃液冷却前不断搅拌坩埚中玻璃热液,把玻璃热液中的泡沫尽量搅拌冒出,这才加入食盐做澄清剂。

加入了搅拌程序后,李植指挥工匠们将这一锅玻璃倒出模压。新一个玻璃杯做好后,李植惊喜地发现气泡基本没有了。他得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圆底玻璃杯。

看着这个完全透明基本无色的玻璃杯,李植感觉银子在朝自己挥手。

——————

感谢木茶清味的1000打赏,十分感谢!感谢ae1753、氢氧化铯CsOH的100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