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七百八十九章 廷杖

明末工程师 第七百八十九章 廷杖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二十日,皇极殿上,百官愁云惨淡。

这是天子从天津回来以后的第一次朝会,气氛和往日大不一样。百官昨天都已经听说了,天子要仿效李植变法。

文官们以前最担心的就是事情走到这一步。李植在一镇六省搞变法搞的风生水起,毕竟还是只能在他的领地上搞。李植控制的领主主要是山东和河南,其他都是“海外领地”。出了山东和河南,其他省份的士绅是安全的。

但是天子要搞变法,那就糟糕了。天子一旦下令,那就是全国都要变。如果真的按天子的说法去均田赋,办法庭,那天下的士绅就一朝之间失去了锦衣玉食的根本。

看看李植领地中士绅的凄惨模样,就知道均田赋后士绅会多么落魄。

士绅们是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全部美好生活被天子一朝夺去的。虽然如今天子朱由检已经完全控制了京城,文官们已经不能再用人身安全威胁天子,但文官们也不是完全没有筹码。天下的官员都是士绅成员,这是实际控制大明政权的力量。而且士绅在淮安更有十六万江北军。

文官们就算冒着被朱由检砍头的风险,也要在朝堂上阻拦天子均田赋。

百官们正在交头接耳,鸿胪寺的官员一声清唱:“天子驾到!”

文官们不再议论,站到了各自的位置上去。在百官的跪拜中,朱由检踌躇满志地走进了皇极殿。

和往日目不斜视走上御座的拘谨模样不同,如今的朱由检走得十分自信。他进入皇极殿后,先是在御道上停步观察了一番跪地的文官们,扫视了大殿一番,这才缓缓走到御座前。

明末极为流行“虚君论”,士绅们主张天子就是一种祸害,就该被供起来不管事情。这种言论深深影响了崇祯朝的朝廷。以前的朱由检说难听一点,只是文官供出来的一个牌位。

但如今控制了京城的局势,又找到了改变大明出路的朱由检却完全不一样了。今天的朱由检才真正是一个力挽狂澜的君王。

一甩龙袍前襟,朱由检坐在了龙椅上。

“平身!”

百官们也发现天子的气势和往日不同,在地上对视了一阵,才面色沉重地爬了起来。

鸿胪寺的官员大声唱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虽然鸿胪寺的官员开始了早朝,但今天的朱由检浑身冒着一股威严气势,文官们显然有些踌躇,一时竟没有人说话。

朱由检看着表情凝重的文官们,抚着胡须,没有说话。

朝廷上竟沉默起来,好久都没有人站出来打破沉默。

鸿胪寺的官员不明白怎么回事,又喊了一声:“有事速奏!无事退朝!”

终于,户部侍郎于庆道站出来打头阵了。

“圣上,臣听说圣上要均田赋?”

终于有人站出来了。听到于庆道的话,百官们齐刷刷看向了天子,看天子的表态。

朱由检迎着文官们的目光,点了点头。

站在朱由检身边的王承恩大声喊道:“天子有令,不日起将在我大明全境均平田赋,官绅一体纳粮!兴办法院,镇压违法豪强!保护专利,维护匠人利益!”

专利什么的,于庆道听也懒得听,他就听到官绅一体纳粮六个字,脸上就急得血红一片。

“圣上,此举荒谬!”

听到于庆道的话,朱由检脸色一沉,看了看于庆道。

王承恩怒喝道:“于庆道,你可知道何谓大不敬之罪?”

于庆道把心一横,说道:“君要夺臣身家性命,臣岂能还唯唯诺诺?我大明祖宗法制,由士大夫和天子共治天下。如今天子受天津李贼蛊惑,要夺去我士大夫的根本利益!岂不知道狗急了也会跳墙,何况士大夫乎?”

朱由检看着这个于庆道,眉头紧蹙。

王承恩看了看天子,见天子毫无退缩意思,冷笑一声朝于庆道说道:“于庆道,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是说如果天子均平田赋,士绅就要造反么?”

于庆道冷哼了一声,说道:“读书人寒窗几十载,终有一日金榜题名考取功名,所求何物?无非就是为了成为人上之人,为了有人能带着田地来投献,从此不再饥寒贫苦。今日天子一句话轻飘飘就夺取士人的全部利益,以后还有哪个悬梁刺股苦读圣人书?”

“天子若是如此行事,天下士人不答应,江北军不会答应!”

朱由检听到这里已经听不下去了。这于庆道也是狗急跳墙了,是赤裸裸地拿江北军造反来威胁自己。

朱由检将手放在龙椅扶手上,说道:“于庆道,你可知道你说的大逆不道之言,可诛满门?”

于庆道显然是豁出去了,大声骂道:“天子和李贼勾结,不分忠奸,不辨善恶,将屠刀加诸天下士大夫,则天下士人皆可反!天子若是当真夺取士人的免税权,恐怕从四川到南直隶,反旗一片,世人再不奉尔为主!”

虽然朱由检控制了京城,但这些士人们显然还没有习惯新的局势。

这个于庆道,还是拿以前那一套本事来对峙朱由检。他觉得有江北军在南方撑腰,文官无论如何是不怕天子的。十六万江北军和八万新军打起来,恐怕江北军的实力更处上风。天子就算控制了京城又如何?

这些年江北军割据江南的局势越来越明显,南方除了交税给朝廷,基本上已经不受朱由检控制。

这并不是李植造成的,实际上在原先的历史上,大明就有很多地方是实际割据的。比如郑芝龙郑家割据福建。满清入关后,郑成功在历史上依靠福建和满清大战几年,一度攻打到南京。崇祯末年到南明时代的福建,完全是郑家说了算。天子除了收税其他的都管不到。

再如原先历史上的左良玉,就实际上割据着湖广一带,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当时左良玉聚集贼兵几十万,成为实际上的“湖广王”。

在地方上,左良玉完全靠从民间强征钱财获得所需军资,俨然收税。在中央,左良玉和东林党结盟,甚至在东林党失势后发几十万大军讨伐南明朝廷,打出清君侧的旗号。

在崇祯朝,地方军阀的藩镇化一直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虽然现在李植的穿越改变了历史,但是这种藩镇化依旧没有改变。

正是依靠江北军的实力,于庆道才有底气和朱由检叫板。

不过江北军的存在,也威胁不了朱由检。眼看着大明朝一点点要沉下去,现在的朱由检在天津找到了方向,不得不站出来拯救朱家的天下,早不是从前那个顾虑重重的皇帝。

“于庆道大不敬,拖下去,廷杖一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