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七百七十七章 收割机

明末工程师 第七百七十七章 收割机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实际上,在连续的战争中,技术的传播是非常迅速的。比如原先的历史上米尼步枪1846年被法国军队在非洲使用后,5年后,1851年就被英国人模仿装备。再比如后膛枪,1861年后膛枪在南北战争中露面后,仅仅过了三年,1864年英国人就开始学习装备。

在连绵的战争中,任何一个国家展露出一种新武器,只要其他竞争者的工业科技处于相同水平,都会迅速学习这种新武器的制造。而对于崇祯二十一年的李植来说,荷兰人就是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竞争者。

瞄准镜并不算什么高科技的东西,李植在为虎贲军步枪安装瞄准镜的时候,就想到过这种武器会被敌人模仿。崇祯二十一年即是公元1648年,此时欧洲的望远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足以生产媲美李植的步枪瞄准镜出来。

荷兰人在淮安的前线看到了李植的带瞄准镜步枪,仿制起来并不困难。

在荷兰人拉拢日本人的过程中,荷兰人仿制的这种新式步枪无疑是关键的一件东西。

库伊特说道:“如果日本愿意和我们结盟,我们就将这种新式步枪的生产工艺传授给你们。”

土井利胜看着榻榻米上的狙击步枪,脸上阴晴不定。

库伊特抓起步枪,将眼睛放在瞄准镜上看了看,说道:“土井阁下,这种步枪和李植的步枪基本相同,可以射击五百八十ell距离上的目标,也就是说可以打一千三百八十日本尺的距离。”

听到库伊特的话,土井利胜脸上渐渐平静下来。

如果说刚才土井利胜还准备绑了库伊特去见李植,宁愿受到李植严惩也不倒向荷兰人的话,这把步枪的出现一下子改变了土井利胜的取舍。

如果得到和李植一样的武器,那德川幕府当然不会再害怕李植。日本可以动员的军队甚至有二十多万,如果使用和李植一样的武器,李植的十万人根本不足为惧。

这样一来,土井利胜倒是回想起这些年李植给予德川幕府的屈辱了。

想了想,土井利胜问道:“那么荷兰人需要什么呢?”

库伊特笑道:“我们需要的东西丝毫不损害德川家的利益,我们只要求德川家授予东印度公司独家贸易权。”

####

李自成站在山东东明县的田垄间,看着周围的富饶田野,有种此身不在崇祯年间的感觉。

闯军在河南大败给虎贲军后,李自成龟缩到陕西西安。他本以为李植会穷追不舍追杀自己,没想到虎贲军占领潼关后就不再前进了。

李自成在西安整理残兵,等了两个月也没有等到李植大军进攻西安的消息,便派出了大量的细作化装为流民进山东和天津打探消息。

最后李自成实在是对李植的强悍实力感到好奇,干脆自己也化装成行商,到山东来看一看李植的领地了。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然而一进入山东地境,李自成就被震惊了。山东的富裕安逸令李自成难以相信。

陕西河南的灾年太可怕,而山东的农村实在太富饶,这对比实在太强烈。

这兵荒马乱的乱世中,陕西的百姓为了一碗稀粥就跟着李自成杀人放火。可原来在山东,李植竟建起了惠及一省人的世外桃源。

李自成和三个随从站在小河边的一处小土丘上,望着东明县西郊一眼望不到镜头的金黄麦田,说不出话来。

东明县位于平原之上,李自成一路过来在道路两边看到的全是这样的连绵麦田。那连绵不绝的麦田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在春末夏初的微风中高低起伏。

道路两边几乎看不到荒地。

宋献策化装成一个账房师爷跟在李自成身边,他看了看周围的地形,说道:“闯王,这方圆几里的田地都是用水车抽水灌溉的。水车就在小河边,就是那些棚屋。闯王你看,那水车抽出来的水顺着这些笔直的水渠流进田地中,灌溉庄稼。”

“那些水车我刚才去看了,十分省力。几十台水车,就能灌溉旱几千亩。”

李自成叹道:“李植的水车变荒地为良田,实在精奇。难怪河南人都传山东无比富庶。”顿了顿,李自成又好奇说道:“只是山东人开发出这么多旱地出来,哪里有那么多人手来耕作呢?”

李自成正在那里感叹,却看到宋献策往一里外的地方一指,说道:“闯王你看那里,那边似乎是在割麦子。”

李自成仔细一看,发现那边有一台四头牛拖拉的巨大机器在旱田里前进,李自成愣了愣,说道:“走!去看看!”

李自成此时身上穿着绸缎衣服,活脱脱一个行商,也不怕被当地的农民发现。他带着三个随从走到了那台畜力收割机面前,要仔细看看山东人是怎么收割庄稼的。

走到那收割机面前,李自成只看到麦秆乱飞,收割机的收割器中噼啪作响。四头犍牛带动收割器往前运动,那封闭的收割器里面似乎有极快的刀子,不断割断麦子的茎杆。丰硕的麦子从收割机那边进入,从另一边出来时候已经只剩下地面上的麦秆。

当然,用机器收割是没有人力精细的,机器总会在边边角角处漏下一些麦子。所以收割机旁边还有一个妇女操着镰刀割取漏下的麦子。

李自成看着这奇怪的机械,一下子竟说不出话来。

宋献策操起他的河南口音,朝收割机旁边的农民喊道:“老兄,这是什么机器,怎么这么厉害。”

河南现在已经是李植的领地,操作收割机的几个农民间李自成等人一副河南商人打扮,倒也没有生疑,只是笑道:“这都不知道?这是收割机呀!”

宋献策好奇问道:“老兄,这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多少亩麦子?”

那个农民听到宋献策浓厚的口音,笑道:“老乡,莫非你们要买收割机到河南去?”

宋献策点头说道:“确有这个想法。就是不知道好用不好用。”

那个农民用毛巾擦了擦汗,走到宋献策身边说道:“老乡,这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三十亩旱田。三个人干十天,可以收割三百亩。”

“不过光有收割机还不行,你们还要买王爷发明的条播机,配合龙尾车灌溉,这样一个人可以种一百亩旱田。”

听到农民的话,李自成瞪大了眼睛。

三个人收割三百亩麦田?一个人种一百亩旱田?李自成也耕过田,他父母更是耕了一辈子田,不过他还从来没想过这田可以这么耕。

李自成的父母二人耕作二十多亩旱田,已经十分辛苦了。

这机器当真是神乎其神。

一个人种这么多田地,那农民要富成什么样子?

如果天下的百姓都像山东这样子,哪里还有人跟着自己造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