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七百七十四章 温度计

明末工程师 第七百七十四章 温度计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范家庄玻璃工厂的实验室中,李植看着玻璃匠制作的温度计,点了点头。

温度计是近代工业的重要测量工具。没有温度计的话,一些工业生产,尤其是化学工业生产完全无法操作。因为很多化工生产都是在特定温度下进行的,温度高一点低一点就会失败。

对于想生产底火,将米尼步枪升级为后膛步枪的李植来说,温度计是必须的工具。早期底火雷酸汞的反应温度是在五十度左右,没有温度计,雷酸汞的制备是不可能的。

温度计并不是很难制作的东西,实际上,1593年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曾发明了最简单的玻璃温度计。这种温度计是敞口的,用水做测量物。

这种温度计很快被后人改进,敞口的玻璃管被密封,水泡被缩小,测量物也被改为了水银和酒精。1742年瑞典人摄尔修斯使用酒精制作了著名的摄氏温度计。他将水的结冰温度定为0度,将水的沸腾温度定为100度,开创了通行于大多数国家的摄氏温度计。

李植要生产的,就是这种摄氏温度计。

温度计的结构很简单,并不涉及到什么高科技,只需要玻璃匠人的娴熟技艺。对于生产了近十年各色玻璃制品的玻璃工厂老匠人来说,生产温度计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李植把设计图交给匠人们,匠人们很快就制作出了合格的温度计。李植传授给匠人们的唯一一个诀窍就是密封酒精时候是在高温下密封,这样到了室温时候酒精就会收缩,在管壁上产生一段真空。在这些真空上面画上刻度,就能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了。

最后李植得到了一根带有刻度的管状温度计。温度计长四十厘米,直径三厘米,可以方便地射入各式杯、盆容器中。

玻璃工厂和钢铁工厂的主管蔡怀水跟着李植,看着李植手中的温度计,惊奇地问道:“王爷,为什么这酒精在玻璃管子里面会上下移动?当真是神奇!”

李植笑了笑,说道:“你不是在理工学院也进修过么,这就是物理课上学的热胀冷缩原理。物体在温度高的时候,体积会变大。在温度低的时候,就会缩小。你们课堂上的老师应该做过实验给你们看吧?”

蔡怀水这才想起当初确实学过这么一个知识。只是他没想到这个知识竟能用来测量温度,连声赞道:“王爷果然是星宿下凡,果然是圣明。”

李植笑了笑,将温度计在沸水里量了量,果然那酒**面不断上升,停在了100度的标示旁边。他又让人用硝石制作了一些冰水出来,用温度计测量冰水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确实停留在零度刻度上。

大型温度计初战告捷,李植让匠人们继续生产用水银做测量物的体温计。体温计需要将温度计的体积做得更小,刻度标记得更细。虽然不需要做到后世体温计那么小,但直径也不能超过一厘米,这有些挑战匠人的工艺水平。

不过这体温计是医疗科学的利器,对于想建立现代医学体系的李植来说是必须的。有了体温计,医生就能明确诊断病人是否发热。所以虽然有些困难,李植还是让玻璃匠人们钻研攻关,琢磨怎么做出那么精细的体温计来。

让匠人们研究体温计,李植带着几个勇敢的匠人转到另外一所实验室里,准备生产雷酸汞。

在李植穿越前的后世,枪械的底火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四氮烯、叠氮化铅、氯酸钾、三硫化二锑和硝酸钡等无汞击发药。但是对于李植来说,那些后世的安全底火生产工艺极为复杂,都是可望不可及的。李植所能生产的,还是不稳定,高毒性的雷酸汞。

李植走进实验室,看了看产于雷酸汞试制的十名匠人,笑道:“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要生产的是一种很危险的化合物。”

听到李植的话,匠人们都吸了一口气,脸上一个个都紧张起来。

这十名匠人都是理工学院的毕业生,都是中年人,是理工学院年纪最大的一批毕业生。

这次李植要试制雷酸汞,从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中招募勇敢应试者。李植给出的条件十分优厚,月钱五两。而且一旦出现爆炸或者化学事故造成试验者伤残,不但一次性补偿一百两,授予英雄称号,而且以后市政厅每个月发三两七钱的伤残补助。

有一百两银子,可以买一个鞑子女奴做丫鬟伺候自己了。三两七钱银子,足以让自己和丫鬟都过上体面的生活,甚至可以再养两个孩子。李植给出的优厚待遇,足以让应募者免除后顾之忧。

所以最后理工学院毕业生中有四百多人报名,可谓踊跃。

不过考虑到一旦出现事故导致真的伤残,残疾的年轻人可能有钱也讨不到媳妇。所以最后李植还是招募了十个已经有儿有女的中年毕业生——理工学院录取时候不考虑年龄,所以中年毕业生也有一些。

李植看了看紧张的匠人们,又说道:“不过不要紧,真的残了有抚恤金。如果成功试制了,你们以后调到其他岗位月钱都提高一级。”

听到李植的话,匠人们有些紧张的脸上又露出喜色。理工学院毕业生的基础月钱是三两七钱,提高一级就是五两左右了。这样的月钱一拿着,生活就直奔小康水平。到时候整个家庭都会富裕起来。

这个险值得冒。

李植一挥手,便让匠人们进入实验室,开始试制雷酸汞。

雷酸汞的生产其实也不复杂,只要手上有硝酸、汞和酒精,再有温度计的配合,就能生成。不过这玩意有剧毒,而且极容易爆炸。

匠人们按照李植的安排,在长颈瓶中倒入少量的汞,然后倒入硝酸反应2-3小时直到汞完全溶解,将乙醇加热至50度倒入一个敞口杯中,将硝酸汞小心的倒入乙醇中。

反应非常剧烈。

李植站在五米之外,看着那名匠人用长镊子举着的沸腾试剂。

众人都盯着那敞口杯看,希望一次性成功。然而众人还在许愿,就听到砰一声,那玻璃敞口杯爆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