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七百七十二章 规划

明末工程师 第七百七十二章 规划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离开令人有些心烦的村庄,李植带着麾下武将行走在河南的乡间。

崇祯朝的大明人口数量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按照官方的户籍统计,大明只有六千多万人。但是这种户籍是极不准确的,因为地方上的士绅为了帮助佃户躲避徭役,大量隐没人口。大明朝的实际人口远高于六千万这个数据。

按照参谋部副参谋长洪承畴的估计,大明的实际人口数量在一亿二千万左右。李植相信洪承畴的统计,因为李植后世时候偶然看过一些历史学专家的考证,包括高王凌、葛剑雄和曹树基等明史专家都推断出明末人口在一亿以上。

河南原先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现在则二十分之一都不到。

河南的中部和东部是华北平原,经过大小河流亿万年的冲刷,可以说是一马平川。

河南的农民们在河流的两侧开发了旱田,但是在远离水源的其他地方,大多还是没有耕作的荒野地带。

这个时代的河南本来只有一千多万人,经过几年的战乱,如今只剩下四百多万人。在李植穿越前的后世,河南的耕地面积达到一亿二千万亩。按照明代河南一亩地一石多的收益,一亿二千万亩田地足以养活四千万人口。

由此可见河南未来农业开发的巨大潜力。

李植有信心让河南变成一个新的大粮仓。

李植走到一片长满了杂草的荒土地上,举着鞭子说道:“你们看这块荒地,只需要架设几十台龙尾车提水上来,就是一片肥沃的农田。我们在东北发展‘服务队’的经验可以推广到河南来,让民间的力量参与农业大开发。我们坐地收租就可以了。”

“这件事情让天津的富裕百姓牵头,可以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吸收天津民间资本,将天津的富余资源投资到河南这片沃土上。河南的百姓就地组织‘服务队’,就近开发新田,不需要建设新的房屋和道路,开荒的成本也会有效降低。”

比起气候寒冷而且缺水的东三省,河南的降水更多,光照更加充足,小麦产量更高。平坦的河南中东部可以大量使用新式农业机械进行耕作。

按照李植在东北的经验,使用天津各家工厂生产的农业机械,农民一人可以耕作上百亩土地。而传统的手工种植一个农民大概只能照料二十亩田地。

工业设计师并不是只能发展工业的。工业的发展同样会促进农业生产。李植的工业制造能力通过农业机械、水利机械的方式反哺了农业,让农业的大发展变成了可能。

而轮船的发展,让跨越万里从海岛上挖掘鸟粪这种天然复合肥变成可行,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农田的产量,进一步深化工业化农耕的内涵。

工业化农耕的发展,会让农民的收入直线上升。在东北三省的新式农庄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李兴笑道:“也只有在大哥的法院监督下,民间的农业开垦才会得到法律保护。若是在士绅或者闯贼治下,辛苦开垦新田的人还没熬到收获时候就被豪强或者其他无赖惦记了,绝对是鸡飞蛋打。所以便是空有沃野千里,却没有几块能好好耕作的田地。”

“河南的百姓以后在大哥治下,可以放心的肥田,放心地开垦新地,生活水平会直线上升。恐怕要不了几年,就能达到现在山东的水平。”

郑开成想了一会儿,说道:“到河南来组织服务队开垦荒地,还当真需要法院的强力支持。中原一带乡间的宗族势力十分强大,一个外人到河南农村来组织农民,只有靠法院和警察的强力威慑,才能保证服务队内部的秩序和效率。”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为了配合河南农业大开发的主体‘服务队’,我们的法院要细化工业化农耕方面的法律,细化服务队雇主和受雇者之间的权力和义务,保证服务队能够真正带动河南的农村。”

郑开成看了看前面的荒地,说道:“王爷圣明!虽然没收了百姓抢来的土地,百姓暂时会有不满。但随着农业大发展,相信渐渐富起来的河南的百姓就会明白什么是规矩,明白整个社会有规矩的好处。”

李兴哈哈大笑,说道:“现在东北三省的服务队雇农月钱都涨到三两五钱了。到时候等河南的百姓一个月拿着三两月钱,两口人可以养活四、五个孩子,就再不会思念闯王了。”

李老四沉吟说道:“就怕河南的老百姓短时间想不通这个问题,说不定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不小的问题。在一些民风彪悍的地方,没收脏田的政策激起民变也有可能。”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李老四的担心很有道理。”

“所以我们要调集五万大军来河南镇压屑小。在这第一年,在法院和警察尚未能完全建好之前,河南实行军管。无论百姓多么思念均田免赋的闯贼,胆敢挑战寡人法律的刁民,一律枪决。”

郑开成拍马屁说道:“王爷真英武也!施展雷霆手段,更显菩萨心肠!”

李植笑了笑,转身找到人群后面的“铁路部”部长陈三多,问道:“陈部长,南路的铁路规划得怎么样了?”

瘦弱的陈三多推了推鼻子上的近视眼镜,从身后的幕僚手上接过一张卷轴,下马跑了过来。

如今李植的玻璃工厂不但生产老花镜,也生产近视眼睛。虽然这个时代的近视眼没有后世那么多,但随着李植义务教育和中学教育的普及,读书人多了,近视眼也出现了不少。所以近视眼镜现在也颇畅销,成为了一个颇有盈利的产品。

陈三多跑到李植面前,打开卷轴,里面是一张铁路规划图。

“王爷你看,我们规划的南路铁路从天津出发,直达济南。到达济南后道路分为两条,一条通往青州府日照海港,一条南下进入河南,到达开封。到达开封的铁路又分为两路,一条往西直达潼关,一条南下到达河南南部的信阳。”

“如此一来,天津的工业产品可以依靠铁路快速南下运到河南。河南产出的粮食、矿产也可以运到山东日照装船或者运到天津进行批发交易。”

“如果王爷要对陕西或者南直隶用兵,依赖这条铁路,数日就能把天津的大军运达前线。”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好,让钢铁镇扩容,这条铁路马上就开始建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