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六百八十八章 平板玻璃

明末工程师 第六百八十八章 平板玻璃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蔡怀水的浮法玻璃工厂中,大量木柴燃烧形成的火焰声呼呼作响。工厂中温度很高,哪怕是在这秋风渐起的农历九月中旬,李植也被玻璃窖中的热浪烘得满头细汗。

李植这才站了几分钟就出了这么多汗,这常年在工厂里干活得多辛苦?李植暗道要给未来玻璃工厂的工人加工资。目前定的月钱是三两七钱一个月,李植觉得起码可以加到四两五钱一个月。

当然,为李植做事最关键的不是那点月钱。这次辽东田庄的分配让百姓们明白了国公爷的封赏才是大手笔!那些跟随李植多年的老工人哪个不是在辽东有良田几百亩?这些田庄一年下来少说都能收获一百多两的地租,远超做工的工钱。

现在天津上下都在期待津国公李植能再次开疆拓土,如果再拿下一个辽东这样的地方,那免不了又是一次论功行赏。

当然,月钱虽然比不上封赏的田庄收入,但月钱的多少却是一个重要指标,说明工人和士兵们对津国公事业的贡献值。月钱越高,贡献值越高,到时候分下来的田庄就越大。所以虽然很多工人主要收入不是月钱,却还是在工厂里埋头苦干发挥十二分的热情,横竖想涨一点月钱。

这次打下辽东后的论功行赏制度,让李植麾下的员工和士兵们干劲十足。按天津日报的话说,就是“人人奋发,个个争先,都想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成绩”。

李植给未来的玻璃工厂的工人四两五钱一个月,相信工人会挤破头进来忍受高温。

当然,李植今天来玻璃工厂不是来给工人们定工资的,李植是来看蔡怀水使用浮法制作平板玻璃的。

以前李植一直没有发展平板玻璃,是因为纯碱原材料不足。

纯碱是烧制玻璃的主要材料。现在大明最大的纯碱矿在襄阳。这个矿大不是说襄阳的储量大,而是开采量大。襄阳一带人口繁密,纯碱矿开采历史悠久,所以开采量在大明首屈一指,是李植以前原材料纯碱的主要来源。

但是襄阳的矿储量有限,随着李植肥皂工厂和玻璃工厂的不断扩大,襄阳的纯碱已经供不应求了。

而且定贼李定国在湖广闹得很厉害,襄阳的矿运到天津来越来越困难,运费节节上升。

不过随着李植势力的扩大,李植已经可以主动挖掘各地的矿产,于是新的原材料来源出现了。

去年初抄斩山西晋商后,八大晋商就只剩下大同王家。王朴有心投奔李植,时常跑到天津来和李植套近乎,所以大同王家随时听候李植的调遣。满清灭亡后蒙古部落都十分敬畏大明,借大同王家的手,从山西到蒙古的商路都变得十分通畅。

山西的商路通畅后,李植多了一个从蒙古获得纯碱的途经。

在蒙古有一个叫作查干诺尔的碱湖,拥有巨大的纯碱储量。这个碱湖的纯碱易于开采,几乎是露天的。但是蒙古人并没有使用纯碱的需求,一直以来开采量很小。偶尔出口一些到张家口,被山西人称为“口碱”。

李兴在山西查抄晋商的时候,很巧合地得知了这个巨大纯碱矿的存在。李植得到了消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原材料来源。他年初通过大同王家,半威逼半利诱,让占领这个碱湖的蒙古部落大规模扩大了口碱的采掘量,从张家口入关大量运往范家庄。

如此一来,李植就有了发展玻璃工业所需要的纯碱。

李植因此就开展了平板玻璃的生产。

玻璃工厂总管蔡怀水指着退火窑,说道:“国公爷所说的,将玻璃液倒在熔融锡液面上这种办法十分精妙,生产出来的平板玻璃又薄又平,完全透明。早在三月份,我们就用这个办法生产出了平板玻璃。”

李植点了点头。

蔡怀水继续说道:“难办的是退火的控制。正如国公爷你所说的,如果不在退火窖中缓慢退火,玻璃内部的引力,哦不,应力就无法消除。”

蔡怀水显然没明白李植所说的“应力”是什么东西。不过理论的缺乏并没有阻碍这个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消除应力。

“我们开始时候使用和玻璃酒器一样的退火程序,成功得到了第一批平板玻璃。但是这样得到的玻璃消耗了大量的木柴,并且长期占用退火窑,成本极高。一块一米长宽的玻璃算下来光柴火钱就要一钱二分。”

“对于玻璃酒器来说一钱二分不算什么,但国公爷你说过要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平板玻璃,那这一钱二分就不合时宜了。”

“所以我们这半年反复试验的,就是摸索退火工序。做了无数尝试,后来成功把退火需要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后来国公爷你提示下属可以在玻璃中加入铝土矿,这又提高了玻璃的强度。最后退火时间减少到原先的四分之一。这样算下来,一平方米的玻璃只需要三分银子退火成本,加上口碱成本,烧制成本,杂七杂八的其他成本,总成本不过七分。”

蔡怀水领着李植走到仓库里,举起了一面一平方米的玻璃展示给李植看,说道:“国公爷,这就是我们的成品。”

李植随着蔡怀水走到仓库里才感觉凉爽了些,擦了擦头上的细汗。他接过蔡怀水的玻璃仔细看了看,觉得这玻璃基本上合格。整面玻璃十分平整,在仓库的昏暗光线下也十分透明。李植仔细看了看,觉得似乎略略有一点点泛黄。

大概是加入了不纯的铝土矿导致玻璃泛黄,不过这一点黄光不易察觉,不影响玻璃的日常使用。

李植用力敲了敲玻璃表面,玻璃发出砰砰的闷响,却没有崩裂。

李植点头说道:“好,蔡怀水你做的很好。我宣布你的月钱提高到四十两一个月!参与平板玻璃试制的十三名工人,全部增加一级工资。”

蔡怀水听到李植的话,喜上眉梢。想当初蔡怀水刚追随李植时候月钱不过四两,如今已经涨到原先的十倍。

蔡怀水这次在辽东分得了两千多亩旱田,他把田地包给了服务队,一年的地租收入就是八百多两。再涨月钱,那以后论功行赏时候得到的利益就会更大。

蔡怀水这些年和翠儿相依为命,养了四个儿女,一个月六口人胡吃海喝乱买东西,也花不了十两银子。如今收入再涨,他已经不知道怎么花自己的巨额收入了。

蔡怀水跪伏在地上,大声说道:“多谢国公爷!”

旁边的几个工人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扑通扑通地全跪在了地上。

李植不太喜欢工人们有事没事给自己下跪,不过这些工人们却习惯用下跪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李植笑了笑,挥手说道:“都起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