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六百二十四章 计策

明末工程师 第六百二十四章 计策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一月二十三日,张家口的范家大院内,八家通商满清的晋商汇聚一堂,商议这个月出现的大事。

张家口是明代长城脚下的通关重镇。隆庆五年,明穆宗与俺答汗达成协议,重开互市。“互市”并不意味着随处可以进行贸易,是有专门的处所,由政府进行管理,也就是“马市”。张家口堡就是宣府镇的马市,成为整个宣府镇与蒙古进行大规模贸易的场所。

到万历年间,随着贸易的发展,张家口“百货坌集,车庐马驼,羊旃毳布缯瓦缶之属,踏跳丸意钱蒲之技毕具”,一片繁荣景象。

这个时代的晋商做买卖无孔不入,根本没有国家利益的概念。后金建国后,晋商也通过张家口与后金交易,张家口成为鞑子和大明走私贸易的集散地。后金的特产被运到张家口,换成大明产的粮食、火药和铁器。

后金、满清的经济是掠夺式的,但这种掠夺式经济不足以自给自足。可以说没有张家口的走私贸易支持,满清根本没法发动战争。

原先的历史上,满清入关后十分感激晋商,封八家晋商为八大皇商,给予各种特权。山西商人在满清一朝富可敌国。

在如今的崇祯十七年,晋商已经和满清做了几十年的买卖。沟通满清的八家大晋商都在张家口开有商号,驻有人员。

但历史因为李植的出现,拐了一个大弯。十一月,李植得了天子的圣旨,奉命检查山西商人的贸易,审视晋商是否有通敌行径。

范家大院的二堂内,八家商人的代表一个个面色凝重,堂中的气氛仿佛是凝固了一般。

这个月,李植的弟弟李兴奉圣旨进驻山西,四出派人打探情报,查验晋商的账目,大有不查个底朝天不罢休的气势。就连被李植视为左膀右臂的密卫大使韩金信也到达了宣府,协助李兴审查晋商。

靳家家主靳良玉敲了敲桌子,心疼地说道:“因为这黄口小儿李兴的审查,我靳家已经中断和清国的贸易一旬了。大量的粮食和火药白白积压在仓库里,损失惨重。”

听到靳良玉的话,范永斗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范永斗是在惊讶这个靳良玉怎么大难临头,还不知道死活。

范永斗是山西大商帮范家的家主,发家自介休。早在明朝初年,范家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生意越做大。到了范永斗手上,范家已经是满清最大的贸易对象。

和满清走私的八大商家,也以范家为首。

范永斗见靳良玉不知轻重,也敲了敲桌子。

王家家主王大宇喝道:“靳老爷,你也当真是不知道事情。如今李植气势汹汹而来,要的是你我的全部家底,甚至要你我的命!你还在心疼这一旬半月的买卖?”

靳良玉眼睛一转,说道:“清国本来春天就要南征朝鲜,现在正是缺乏物资的关键时刻。如果因为张家口贸易被打断得不到物资,从此一蹶不振,你我还做什么买卖?货物贩卖给哪个?”

“前几年清国鼎盛的时候,那贸易量多大?这几年清国衰微了,我靳家的生意差了不少!”

王大宇说道:“你还担心清国的南征,我看还是先操心我们八家商号的安危吧。这李植可是杀人不眨眼的角色,在山东一杀就是一百多缙绅,抄家抄得手都发软。如今他得了圣旨来查我们,我们一旦被他发现破绽恐怕就是掉脑袋的重罪!”

靳良玉眼睛一翻,说道:“我们八家人在山西经营几十年,八家人的力量聚在一起的话,宣、大、山西三镇都听我们调遣,三镇的城池城守都听我们指挥。他李植远在天津,拿什么来和我们斗?”

“就算查出我们底细,我看也不怕他!”

听到靳良玉的话,其他七家商号的家主仿佛被人打了一针强心剂,都有些鼓舞起来――李植再厉害,那也只是在山东和天津厉害。在这山西,局势是牢牢掌握在盘根错节的晋商手上的。山西地薄人多,地方上的文官武将哪个不是靠商贾的银子养着的?

八家晋商联合起来,宣大山西三镇的十几万兵马都能调动。这可是十几万兵马...

靳良玉站起来说道:“而且我们山西的商帮都是家族买卖,那些伙计们哪个不是十分忠心的?知道其中门道的伙计大多数都是各家商帮的骨干,不会出卖我们!”

“据我所知,这些年大家都小心,和清国的买卖从来不走主账,全是私底下以货易货。只要我们把那本私账一烧,李植到哪里去找我们沟通清国的证据?如今我们停了和清国的贸易,李植就更加抓不到我们的证据!”

“那李兴黄口小儿,总不能说看见我们仓库里有人参、貂皮就抄我们家吧?”

“我们的人参是朝鲜那里买的,貂皮是蒙古人贩来的!李兴他能说什么?”

众人听到靳良玉有恃无恐的话,心思都活络起来。几个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似乎是在琢磨怎样才能做得滴水不漏,让李兴抓不到一点证据。

最后众人终于想出了对策,一个正值壮年的商人站起来说道:“靳老爷说得对!我们把知道底细的伙计全部送到塞外去,送到归化城去躲几年。剩下的伙计什么都不知道,账单再一烧掉,李兴小儿查得出什么?”

归化城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是这个时代蒙古的贸易中心。八家晋商同时做满洲和蒙古的买卖,在归化城也很有人脉。若是让归化城的蒙古人帮藏匿一些人,不成问题。

靳良玉一敲桌子,点头说道:“好!要的就是这种气魄,我们这些年同时和清国、蒙古做买卖,货物进进出出的,根本没有具体记录。张家口的老百姓虽然知道我们和清国买卖,但那只是传说。李植总不能倚仗这一点传说就抄我们的家!”

“我就不信李植能杀到归化城去把我们藏那里的伙计全揪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