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五百三十七章 潮水

明末工程师 第五百三十七章 潮水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紫禁城养心殿中,天子朱由检看着福建巡抚吴之屏的奏章,皱眉不语。

李植把郑芝龙杀了。

郑芝龙虽然只是一个福建总兵,却拥有远超过职位的影响力。他将海面上赚来的银子收买朝中大佬,再通过这些大佬的帮助控制福建一省,是福建的无冕之王。

郑芝龙可谓是朝中文官的亲密战友。李植砍了郑芝龙,不光是吴之屏上奏,朝中的文官全炸了锅。朱由检身前的御案上堆积着十多封奏章,都是弹劾李植的。

朱由检把奏章抛到了桌上,摇了摇头。

“这个李植,谁也拦不住似的...”

王承恩也好奇地说道:“是呀,圣上,这郑芝龙的水师号称有战船上千,李植怎么打败郑家的?这不合常理啊!李植做跑海的买卖,也就这三、四年。这么快就把郑家打败了?”

朱由检沉吟片刻,吸了口气。

王承恩看着朱由检的脸色,问道:“圣上惋惜福建总兵?”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这郑芝龙在福建割据,俨然一方诸侯,连朕的征调都不听,哪里还算是朕的臣子?李植杀了他,福建一地才能恢复正常的秩序,福建的百姓才知道我大明有朝廷。”

郑芝龙一心盘踞在福建,根本不管大明死活。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左右朝议,朱由检几次想征调郑芝龙北上抗清,想法一说出来就遭到朝中百官的反对。锦州大战前夕天子力排众议发旨调郑芝龙,结果郑芝龙依旧一动不动,朝中文官还为郑芝龙百般辩护。

郑芝龙死了,朱由检一点不觉得可惜。

“朕担心的是,这李植在海面上一家独大。以李植的兵强马壮,再垄断海面的话,当真要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摇了摇头,朱由检问道:“王承恩,朕练的十万新兵有什么消息?”

王承恩拱手答道:“回圣上,十万新兵,可以说已经练出三万。”

“这一年以来工部组织人手,已经打造鲁密铳三万多把,全部装备了京营黄得功和周遇吉部。士卒们已经练习鲁密铳一段时间,一百步上打靶可以说是十发九中。”

“鲁密铳还在造,估计要不了两年,就能装备十万人。”

“铸炮进度虽然不尽人意,国内的匠人技艺不精,造出来的小炮还行,大炮不堪用。但从澳门购买的二百门红夷大炮质量上乘,就是贵了些,五千斤的重炮要四千两一门。”

“澳门的弗朗机人一心和我大明交好,也答应从西洋为我们运来更多的大炮。要不了两年,圣上的十万新军就能装备四百门重炮。”

朱由检问道:“新军的士气如何?”

朱由检答道:“回圣上,新军的士气高涨,即便和津国公的虎贲师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京营的五万兵马都已经编为新军,足粮足饷,每天都有一顿肉汤喝。将领们把圣上亲手制定的抚恤制度告知给士卒后,士卒们都十分慷慨,士气和以前大不相同。”

“圣上,等两年后十万新军练成,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且不说用这新军去打建奴和流贼会是什么效果,光是摆在京城里,也能够震慑津国公,让他不敢逾矩!”

####

盛京皇宫清宁宫中,皇太极虚弱地躺在床上,面色苍白。

病卧榻上半年,皇太极已经瘦了几十斤。原先肥胖的身躯变得骨瘦如柴。那时不时响起的剧烈咳嗽声,在宣告这具身体的主人已经快不行了。

门外传来一片脚步声,一个太监悠扬地唱道:“睿亲王多尔衮诸王诸贝勒到!”

雕花房门被打开,多尔衮、济尔哈朗、代善等亲王、郡王和贝勒二十多人走进了卧室,跪伏在皇太极的病床前。

锦州大战中皇太极失去了爱子豪格,知道自己死后是无法让子嗣继承皇位了。回到盛京后,皇太极恢复了多尔衮的亲王爵位。如今皇太极躺在床上无法治国,多尔衮已经处处显出领导诸王贝勒的气势。想来只要皇太极一死,多尔衮就会被众人拥戴为新君。

皇太极在床上看了看多尔衮,想起自己当初为了争夺汗位逼迫多尔衮生母殉葬的事情。

多尔衮登基后,会报复自己的子嗣吗?

然而此时此地自己担心也没有用了,多尔衮登基称帝已成定局,这是诸王诸贝勒的共同意志,皇太极已经无法阻止这件事情。

皇太极叹了口气,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跪在地上的多尔衮见状,大声喊道:“皇上保重龙体为上。如今我大清危急四伏人心离散,皇上若不能早日康复,我大清或有不可测之危。”

其他的诸王贝勒齐齐叩首喊道:“皇上保重龙体!”

皇太极没有回答多尔衮的话,而是朝窗边的小太监挥了挥手。在太监的协助下,皇太极艰难地立起了上身,靠在床上。

皇太极吸了口气,说道:“朕时日无多了,朕自己知道。”

诸王和贝勒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

皇太极看着床尾的一个香囊,那是皇太极深爱的宸妃海兰珠的遗物。宸妃已经不在,如今皇太极也病入膏肓。皇太极不知道自己死后,在黄泉路上能不能和宸妃携手。

想了好久,皇太极才说道:“锦州大败后国内哀鸿遍野,蒙古诸部反叛,朝鲜离心,我大清风云飘摇。而大明的皇帝还在厉兵秣马练新军,李植也扩大了一万军队。看上去,局面已经看不到希望。”

“然而今天我要和诸位说的是,局面大有希望。只要操作的好,入主中原不是空话。”

诸王和诸贝勒听到这话都十分惊讶,对视了一阵。皇上当真是乐观,这样的惨淡境况下还说入主中原。

皇太极长吸了一口气,说道:“李植虽然现在臣服于大明,但是很显然他和大明的文官不是一路人。甚至,他和大明的武官也不是一路人。李植和大明的矛盾之所以还没有爆发,就是因为李植还不够强,他还没有完全挑战文官的底线。”

“李植在天津均平田赋让文官士人仇恨,这还只是表象。李植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提倡公德强调公平平等,压制儒家,压制私德。可以说,李植是梦想要重塑整个大明的思想体系。这是在做人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李植商人出身,年少得志,做事火候欠缺。假以时日,等李植把他的公德、公平思想彻底暴露出来以后,不光是文官和士绅要反他,明国的武官也要反他。天津之外,不明就里的大明百姓也会反他。”

“到时候,无论明国皇帝如何保李植,李植都会真正受到天下人围攻。”

皇太极看了看多尔衮,猛烈地咳嗽起来。

好不容易压住气息,皇太极缓缓说道:

“那个时候,就是我大清的机会。我大清只要高举尊重儒学的大旗讨伐李植,则天下归心。那些文官武将会像潮水一样归于大清旗下,入主中原易如反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