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五百零四章 山东!山东!

明末工程师 第五百零四章 山东!山东!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植回到天津后,有些忙碌。

首先是招兵的事情,虽然招募新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毕竟这次是招募整整一万人,比以前历次都多。不但要到天津各州县去张贴布告,还要在天津设置各种体检、面试设施。光体检帐篷就摆出来两百多个,在天津城北占了好大一片地方。

体检官、面试官的培训也花了李植不少精力。各级军官几乎全部出动,充为体检、面试官。低级的军官大多作为体检官员,连长以上的军官则作为面试官,向应募者提问。

李植招募的新兵,十里挑一,都是有乡老做保的良家子弟。不一定限于农民出身,商人出身、匠人出身都可以,但一定要品行端正身家清白没有犯罪历史。而且面试官也根据李植的办法,通过各种问题旁敲侧击了解面试者,确保招募的战士都是最忠厚老实的可造之才。

李植的军队作战使用火器,堂堂正正列队作战,以绝对的实力碾压敌人。虎贲师不强调匹夫之勇,个人之智,而是强调团队配合。奸猾的人再聪明,在虎贲师的大方阵中也毫无用处,只会因为自私拖后腿。忠厚老实的人稍加训练,就懂得服从纪律以整体为重,才是火器时代队列士兵的合格人选。

五月三十日,各色帐篷在城北一字排开,各个州县赶来的十几万应募者涌到了各个帐篷中,接受虎贲师军官们的选拔。

虽然这次锦州之战出现了较高的伤亡,让原先被认为没有风险的虎贲师大兵变成了有危险的职业,但李植给予烈士的哀荣和抚恤十分优厚,让战死变得不那么可怕。所谓一人牺牲,全家光荣,烈士家属在天津处处受到优待。

在报纸的宣传下,在税收的倾斜下,在法庭的种种优待下,拥有英雄勋章的烈士家属是天津最有地位的百姓。

所以这一次虎贲师招募新兵,也十分顺利。只用了三天,李植就招到了一万新兵。这些新兵欢天喜地地拿到了新兵腰牌,量了军装尺寸,就等一个月后到天津卫城的军营来报道了。

如今李植的政治重心已经渐渐从范家庄移到了天津,军营等的建设也就不局限在范家庄了。这新招募的一万人,大本营建在天津卫城。当然天津卫城中并没有这么多空间,李植在天津卫城城南规划了一片区域,准备将天津卫城的城墙延伸出来,将卫城的规模扩大四分之一,这样就可以修建军营了。

在新规划的区域中除了建设军营,还开始盖李植的津国公府。

李植如今已经是国公,总兵府的规格就太低了。李植虽然不追求奢侈的生活,但国公的威严还是要有的。如今出行仪仗等物都已经有了,议事办公和居住的府邸规格也要跟上。

新的津国公府占地并不大,但建筑的规格十分高。公府外有两层的府门,府内有三间议事大殿,颇有气势。建成后,这里就是天津一地的政治中心了。

新的国公府殿堂后面还有九个典雅的院子。崔合将有自己一座院子,李植的每个子女将来也会有自己的院子。当然,现在李欢等人还小,就算新公府建好,他们也还是会和李植住一个院子。

崔合听说李植要盖新房子,高兴地拍手称快,高兴了好几天。

####

忙了几天天津的事情,李植就开始展望山东的事情了。

山东,李植是一定要拿下来的。天津地方狭小,人口不多,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后方。无论是和国内各种势力博弈,还是开拓海外,把天津作为大本营,都略显单薄。不说别的,天津一地财政所能支持虎贲师人数,一、两万就到顶了。要不是靠产业的收入,新竹的收入,海洋贸易的收入,李植都养不起两万精兵。

一、两万兵马控制天津绰绰有余,但拉出去和鞑子决战,和士绅们博弈,就显得十分不够了。

而山东就辽阔得多,有九十多个县,地方是天津的四、五倍。如果能控制山东的商税和田赋,李植的虎贲师可以大扩容。如果手上有更多的兵马,李植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当然,想把统治触角伸进山东,阻力也是很大的。李植并没有山东的官位,想控制山东必然会遭到中央和地方的激烈反弹。这此中的博弈,就需要李植妥善操作了。

六月初五,李植看到了山东三位亲王和官员士绅联合发行的《三王日报》。

这份《三王日报》,是仿造李植的《山东日报》制造的。《山东日报》办得非常成功,山东的士人们看在眼里。这年头没有专利制度,山东的士绅们剽窃李植的种种新事物也毫不手软,办出来的《三王日报》看上去几乎和《山东日报》一样。

同样的纸张,同样的两页八版,同样的白话文,就连报纸中缝的各地趣闻《三王日报》都学去了。唯一版面上的不同,就是《山东日报》报纸总标题是用楷体书写的,《三王日报》的文人们为了体现他们的文化水平,用了隶书书写。

不过虽然照抄了报纸的种种规格样式,《三王日报》在内容上,却完全和《天津日报》相反。

《三王日报》第一天的头版头条,就是《谁给了津国公胆量兵围京城?》

评论全文,都围着李植兵谏的事情反复批评,恨不得给李植贴上乱臣贼子的标签。文章的最后,更是煽动煽动的百姓对抗李植。

“皇皇大明,几百年帝统,已经危在旦夕。若再没有忠良义士拍案而起,登高一呼,恐怕权臣的脚步绝不会停下。司马懿诛杀曹爽之时,桓温废立君上之日,若有忠义之士舍命相博,反贼的篡夺野心能继续扩大吗...”

看到报纸含沙射影的攻击,李植冷哼了一声,把报纸拍在了茶案上。

李植的报社总管桓义华吸了一口气,说道:“国公,若是任《三王日报》这样诋毁,恐怕山东的百姓要视我等为敌寇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