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四百八十四章 入伙

明末工程师 第四百八十四章 入伙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人听到李植的话,都是眼睛一亮。

不需要把事情闹大,又让天子明白十五万大军的怒火,这是一个好办法。

此时已经是崇祯十五年,这年头,当兵的闹事不算什么。有时候大兵闹饷冲到城中烧杀劫掠一顿,朝廷都不了了之。十五万大胜归来的大军集兵京城,说起来心惊肉跳。但等大军一撤,事后说起来也没什么大罪。

陈兵京师,又没有攻城。凯旋的大军被文官陷害,义愤填膺到京城来请命,总不能说大胜而归的大军造反吧?

边军血战一场险些全军覆没,如今的诉求是斩杀差点毁掉江山社稷的奸臣,合情合理。

既然那么害怕这支大军,看到大军到京城请命就惊惶,为什么又要陷害这支大军?

就算这行为吓到了朝廷,但这是十五万大军群情激愤之下的义举,朝廷事后能罚谁?朝廷最多惩罚领头的李植,但李植是谁?津国公雄踞天津手握强兵,南征北战全靠他,天子都得礼让三分,朝廷能怎么罚他?

天大的事情,有带头的李植顶着。

既然带头李植不怕,八个总兵怕什么?所谓法不责众,如果朝廷不罚李植,反而事后找八个总兵中任何一人的茬,就是同时威胁其他七个总兵,能闹出大事情出来。

十七万大军被文官这样陷害,激愤之下到京城去请命,朝廷都要惩罚?不罚带头的李植,罚八个总兵,是欺负总兵们好说话吗?朝廷想逼反边军?

至于文官刁难,事后克扣总兵们粮饷的伎俩,总兵们此时暴怒之下,也不去想了。十七万大军援锦的关键时刻文官都敢把粮饷给完全掐断,逼总兵们上寡不敌众的战场,这已经是把事情做绝了。如果被这样断粮饷武官们都不反抗,文官们以后会更觉得武官软弱可欺,更加肆无忌惮。

相反,若是这次能团结一心把藏匿粮饷的三十七名奸臣杀了,以后武官的地位会大大提高,文官们克扣粮饷时候也会投鼠忌器。

当然,这是理想的考虑。兵谏逼宫,当然是有风险的。其实就算得不偿失,总兵们也是要干这件大事的。

说一千道一万,这次朝中奸臣实在太过分了。一腔报国热血却被人这样陷害,还是堂堂男儿吗?总兵们怒火中烧,就是有什么不良后果,此时也不去想了。

王朴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声说道:“津国公的办法好!津国公愿意牵头为我十七万将士出头,是我大明武夫之福!我王朴第一个跟津国公干了!”

马科满肚子的火,大声喊道:“津国公说得好,不杀这几十个奸臣我马科就不姓马了,我马科干了!”

杨国柱吹了吹胡子,站起来说道:“杨某干了!”

曹变蛟拱手说道:“曹变蛟愿听津国公调遣!”

七个总兵义愤填膺,都表明了立场,最后只剩下坐在最下首的吴三桂。

吴三桂见八个人都看向自己,吞了口口水。他最后想了想,站起来拱手说道:“既然大家都干了,吴三桂也不能退让,也干了。这几十个文官,该杀!”

其他的总兵见状,哈哈大笑。

####

很快,朝中奸臣陷害援锦大军,藏匿粮饷陷大军于绝境的事情,就被总兵们传告给了十五万大军。

十五万将士义愤填膺,气冲霄汉。

听了军官们的话士卒们才明白,原来那些战死在清军阵前的袍泽,是朝中奸臣无耻阴谋的牺牲品。

原来将士们视死如归和鞑子血战,提着脑袋在阵前冲杀的艰难,是可以避免的,原本就不该发生。

原来朝中的奸臣,想让十七万将士战败。若不是众将士万众一心,唱着战歌在阵前冒死搏杀,险险赢下这场大战,恐怕十七万大军已经被清军铁骑追杀几十里,血流成河,有几个人能逃出生天?

恐怕大明的江山社稷,都要随这一战灰飞烟灭。

是可忍孰不可忍,十五万将士们都是和鞑子血战的好汉,哪个是怕死的?如果说将士们对天子们还有忠义之心,那对朝中玩弄权术的这些奸臣,将士们就只有一个杀字。

此时即便是让十五万将士攻入京城血洗朝堂,杀尽那些不把将士们当人看的文官们,大兵们都干了。李植说的陈兵京城之下,谏杀奸臣,对将士们来说已经是上位者的隐忍之策了。

蓟辽总督洪承畴和钦定监军张若麒还在军中,却发现自己二人已经完全控制不了局势了。八个总兵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已经完全听命于李植,完全把洪承畴架空了。如今李植指向哪里,十五万大兵就杀向哪里,绝对不会迟疑。

李植根本没有通知两个文官自己要做什么,八个总兵也没有告诉洪、张二人具体事情。一直到大军走到了山海关北面五十里,洪承畴的亲将才靠多方打听,弄明白了十五万大军准备做什么。

十五万大军定下了一条心,要兵临京师城下,谏杀朝中奸臣。

明白了大军要做的事情,洪承畴和张若麒惊惶失措。兵谏逼宫,这是人臣该做的事情吗?武官们手握重兵,不怕朝廷追究责任,洪承畴和张若麒可是怕的。洪承畴是蓟辽总督,这支大军做了什么,洪承畴都是有责任的。

大军陈兵京城之日,朝中的文官们,会如何看自己?

得知事情后,洪承畴连夜赶到李植的大营里,想劝津国公李植回头是岸。李植却高挂免战牌,见都不见洪承畴。

####

大军气势如虹,从山海关入了关,走到卢龙县,前锋总兵官祖大寿快马从锦州赶了上来,在行军的队伍里找到了李植。

李植不知道祖大寿来做什么,在中军见了他。

祖大寿风尘仆仆,上来就拉住李植的官袍袖子,说道:“津国公,你要做的大事,山海关总兵马科已经急信告诉了我。”

李植不知道祖大寿什么意思,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祖大寿说话声音像洪钟一样:“津国公,你为天下武夫诛杀朝中奸臣,祖大寿佩服。只是锦州大战本有祖大寿的一份,朝中奸臣陷害的,也有祖大寿。津国公此时带着八名总兵干大事,抛下祖大寿,却是说不过去!”

“津国公的大事,祖大寿也跟着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