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四百三十章 谁君谁臣?

明末工程师 第四百三十章 谁君谁臣?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二月二十八日的皇极殿早朝上,百官沉默不语。

昨天,天子要动用锦衣卫为李植报纸护航的消息一出,满朝哗然。朝中诸公义愤填膺,皆言大明朝立朝二百余年,还未曾有如此荒谬之事。

这几个月,李贼祸害士绅,已经俨然是天下士林之敌。其报纸言论,足以诛心。若不是外患未平,内患滔滔,若不是大明需要李贼的兵马,文官们就算把皇帝架空,也会调集天下兵马征讨李植。若是调二十万大军征讨李贼,李贼的兵马抵得住?李贼的兵马再能打,一个能打十个?

也就是看在满清重压之下,国家需要李贼抵御外敌,这才捏着鼻子让李贼继续在天津嚣狂。

李植因为在天津向士绅收税,被天下士子骂为李贼。京城的茶楼和酒馆里去年经常上演的《青山口》,《范家庄斩岳托》的大戏,这几个月也已经没人敢演了。哪个人还敢演这几处戏,要被士人砸了店。

这一次,天子征调李植支援锦州,李植迟迟不发兵,已经令朝中文武连章攻击了。李植和天子讨价还价,是通过传旨太监口头传话的,文官们不知道其中详情。但此后天子没有催促李植赶赴锦州,而是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圣旨,允许李植在山东发行报纸。

此旨一出,京城的舆论就像炸了锅似的,沸沸扬扬。士绅皆言李植如今是奉旨发报,其势不可当也。

文官士绅们对天子的评价,也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天子哪里还是那个不动声色讨灭魏忠贤的明君?天子已经变成一叶障目,被李贼蒙蔽欺骗的昏君。

京城的大小茶楼中,没有天津那样的念报人,却有慷慨激昂的读书人,一个个站出来大声叱骂李贼目无朝廷,天子昏庸无道。其用语之尖刻,措辞之激烈,恐怕天子听了要气出毛病来。

有士子写了一句讽言,派家人用油漆写在京城要道的墙壁上,叫作“不世明君,十四年南面虚坐,看烽火四起;救国良将,十二月催兵连连,忙山东发报!”京城的士人们围在这讽言下面,击节叫好。京城的衙役捕快们,站在一边只敢跟着叫好,没一个人敢去追查这破坏公物的士人。

这股咒骂天子和李贼的声浪,随着李贼一天天拖着不出兵,随着李植忙着在山东镇压士绅发行报纸,越闹越凶。而到了十二月二十七,随着天子下诏派锦衣卫护卫李植在山东的报纸,这场声浪达到了最高峰。

天子居然动用皇家力量护卫李贼的报纸,和天下士人为敌。

士林中人不再痛骂“昏庸天子”了,士子们感觉到骂已经没用了。舆论已经转向,变成了讨论“天子无道,我辈何如?”,“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非君主之天下!”,“天子与天下人为敌,天下人岂能愚忠?”

这样的氛围下,就算京城的士人举旗造反,恐怕也不会有人感到惊奇。

二十八日的朝会上,百余文官铁青着脸步入皇极殿。与其说是百官拜倒在殿中向天子奏明事情,倒不如说是一百多士林诸贤和天子对峙在皇极殿上。其气氛之沉闷,前所未有。

鸿胪寺官员鸣鞭唱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但半天,都没有一个文官说话。文官们端着牙牌站在那里,一个个默然不语,却又似乎随时可以爆发。

朱由检不知道该宣布退朝还是继续等文官们爆发,一时竟有些紧张。

许久,才有一个礼部侍郎许四青走了出来。他走到殿中,脸上僵硬,突然大声说道:“许四青有三事不明?”

天子朱由检见终于有人说话了,忽略了这个许四青的无礼,好言说道:“何事不明?”

许四青大声说道:“臣不明者有三!其一,何以大明中流砥柱,视锦州十万东奴围城不援?天子从前见人便说,李植是中流砥柱。如今锦州有警,天子发诏调兵,李植身为中流砥柱,何以不救不援?”

朱由检听了这话,点了点头。

李植身为大明天津总兵,兴国伯,在朝廷征调下不发兵增援锦州,实在是说不过去。朱由检也知道舆论汹汹,这事上朱由检自然不能偏袒李植。

“兴国伯此次救援锦州,迟迟不发兵,确实失了章法。朕明日再下旨严责,料想要不了多久,兴国伯的大军就将发往宁远。”

听到天子的解释,许四青冷哼了一句,又说道:“臣不明者二,何以天子竟以圣旨许李植在山东杀人?李植以天津总兵武人身份,却私自发行报纸攻击天下士林。不仅要在天津发报,还要在山东发报。对于反对其极端言论的士绅,就举起屠刀。”

“此时锦州生死大战,李植两万兵马不赴辽西,却进驻山东屠杀士林,何其缪矣?而此种种,竟是奉旨而为,臣百思不得其解。”

朱由检听到这话,沉默了。

士人对李植报纸的抵触,已经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程度。朱由检发诏允许李植在山东办报驻兵,是站在了天下士人的对立面。对于这件事情会引起天下士人的反感,朱由检早已经有了觉悟。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我已经责令兴国伯,让他注意报纸的措辞,不再攻击士绅...”

朱由检话还没说完,许四青大声说道:“臣不明者三,天子征调李植,李植不应。李植在山东屠杀士子,天子居然派票拟‘派一千锦衣卫协助’。自古只有君行事,臣协助之理,从未听闻有臣子举起屠刀杀戮士林,为君者惶惶然上前襄助之说。”

“臣不明,这大明江山,到底哪个是君?哪个是臣?改日,我等是否该连携至津,山呼万岁拜倒在李植脚下?”

听到这话,文官的队伍里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本该肃静的朝堂上,一时间失去了秩序。

一群文官手持牙牌站了出来。

“臣贺世寿附议,敢问陛下和李植,哪个是臣,哪个是君?”

“臣王道直附议!”

“臣刘遵宪附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