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好日子

明末工程师 第三百三十八章 好日子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植看着水田里郁郁葱葱的禾苗,朝郑晖问道:“如今新竹有多少人了?”

郑晖答道:“大都督,如今新竹有各色人员一万五千多人。其中农民一万二千人,三千七百人分了田,开始耕作。剩下八千多农民还没有田,这些农民每个月二两银子月钱,在修建灌溉水渠。另有陷阵团士兵一千人,也在帮助农民修灌溉水渠。有泥瓦匠两千人,在为农民修屋子。最后还有一些烧石灰和砖瓦的匠人。”

李植点头,问道:“如今造了多少间屋子了?”

“如今已经造了砖瓦屋子六千多间。除了两千新到农民还住在帐篷里外,其他人员已经全部住进砖瓦屋子中。”

李植点了点头,继续往前面骑去。

####

赵老三是报名到小琉球垦荒的第一批人。

报名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小琉球是什么地方,只听人说是南方的一个大岛,上面有野人。报名的范家庄吏员说开荒的人是做大都督的佃农,每人分二十亩佃田。

赵老三是知道大都督的佃农有多富的。他的一个堂叔就在静海县种大都督的私田,现在富得流油。堂叔三十多岁了,膝下已经有一儿一女,却还张罗着要再生一个儿子,说养得起。

赵老三以前想做大都督的佃农,但是那要老佃农做保。赵老三的堂叔有好多亲戚要保,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轮到帮赵老三做保。

赵老三过得苦,他在郭家地主家佃租十三亩旱田,和媳妇二人住在两间土屋子里,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一年到头也赚不到一件新衣服,每年都有一两个月要吃糠稀。成亲三年,赵老三都不敢和媳妇合房,就怕生了孩子出来白白饿死。

他眼巴巴地看着堂叔家的富裕,十分地羡慕。

但是今年机会来了,赵老三那天听村里读过书的人说大将军招人开荒小琉球,不需要人做保。他想都没有想,第一个冲到报名点摁了手印。赵老三和那个负责报名的范家庄吏员好说歹说,说如果开动了一定把自己第一个带上。

不知道是不是赵老三的热情感动了那个报名的吏员,还是赵老三和媳妇两人年轻力壮符合大都督的标准,大都督真的第一批把赵老三带到了小琉球现在被大都督叫作台湾的大岛。

来台湾的船上很颠簸,赵老三吐了三、四次,赵老三的媳妇也吐了好几次。不过两人都没有怨言,好不容易有了跟着大都督干的机会,赵老三不会因为这一点颠簸就打退堂鼓。

到了台湾,下了船,赵老三现这台湾岛是一个十分富饶的地方。

成片的树林,成群的野鹿,一条小河穿越其中。站在扎营地的小山上望过去,小河两岸是一望无垠的平原。这显然是一个耕田的好地方,把那些树林一烧,就是最好的农田,这地方种的庄稼一定会有好收成。到达台湾的当天晚上,赵老三就和媳妇在帐篷里又蹦又跳。

一起来的开荒农民们被赵老三感染,那天晚上都蹦呀跳呀闹了起来。大家围在火堆边,憧憬着未来的好生活,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

后来的事情很顺利,指挥使郑晖大人指挥大家烧荒开垦新田,修建灌溉水渠,其间还打退了一次生番,一次红毛。毕竟这台湾岛如此富饶,觊觎争夺的人还是很多的。

指挥使打生番和红毛的时候,赵老三几次和指挥使说,给自己一把刀,自己也和那些大兵一起战斗。指挥使当时没有理睬赵老三,叫赵老三一边去,但过后却对赵老三高看了一眼。分房子的时候,指挥使第一个分给了赵老三。

赵老三到台湾两个月,就分到了两间砖瓦房子。这可是刮风下雨都不漏水的房子,赵老三只有每年交租时候在缙绅郭老爷家进过这样的屋子,在静海县堂叔家睡过一晚这种砖瓦房子。赵老三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也住上了这样的好房子。

屋子外面还带有一个厕所,十分的方便。

分房子的那一天晚上,赵老三和媳妇抱在一起哭得稀里哗啦的。媳妇跟了自己过了三年多的苦日子,现在总算要盼来好日子了。

赵老三的媳妇当时擦着眼泪,说好日子都是大都督给的,要给大都督供一个长生牌位。赵老三便去找那些泥瓦匠中会做木工的,帮自己做了大都督的长生牌位。

那些泥瓦匠听说赵老三要给大都督供长生牌位,没收赵老三的钱就帮赵老三做了。

没过多久,到了五月时候,郑晖又把赵老三列为第一批分田的农民。赵老三便有了可以耕作的水田。

足足四十亩有灌溉渠的肥田,就在赵老三的村子不远。

赵老三当时看到那四十亩水田,好半天说不出话来。他给办事的吏员摁了手印,就哭着跑回了自己家里,给大都督的长生牌位磕了三十个响头。

赵老三知道,要不了多久,自己家就会富起来了。比堂叔家还要富。

五月十三日,更惊喜的事情生了赵老三在自己的田里除草,居然看到了大都督。

大都督很年轻,看上去和自己差不多大。但大都督就是大都督,自有一副威严尊荣,和自己这样的小百姓完全不同。赵老三当时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一声。

当时,大都督居然走到了自己面前,朝自己问话。

“你叫什么?”

赵老三当时结结巴巴地答道:叫赵老三。”

“赵老三,你学会种稻子了?”

赵老三骄傲地抬起头,说道:“回大都督,小的学会了。太平县的那些稻农手把手教我的,我知道怎么播种,怎么插秧,什么时候灌水,都知道了。等今年我种出稻谷,便按郑指挥使说的,分一石粮食给太平县的师父做学费。”

大都督点了点头,似乎觉得赵老三说话还算清楚,便多问了赵老三几句:“你这一季晚稻能产多少谷子?”

赵老三答道:“听太平县的师父说,一亩地能产一石五斗的稻子。”

大都督听了赵老三的话,沉吟了一会,似乎是在计算什么。

半晌,大都督说道:“好,你们这一季晚稻,便只收五成地租。明年种上两季稻子,再收六成地租。”

赵老三愣了愣,没想到几句话,大都督就给自己减了一成地租。

大都督旁边的郑指挥使算了算,大声朝跪在地上的农民们说道:“大都督收五成地租,第一年农民每个男丁可以收十五石粮食进自己家里,相当于三十两银子。”

“这只是大半年的耕耘所得,相当于每个男丁或壮女每个月能赚三两七钱五分银子!夫妇两人一个月算下来赚七两五钱银子。”

赵老三当时听到郑指挥使的计算,就激动得气血往脸上涌。帮大都督做佃农,夫妇两人一个月可以赚七两五钱银子?

自己以前在郭家做佃农,一年到头刨去吃喝,也赚不到七两银子。

赵老三跪在地上,抬着头看着大都督傻笑。

好日子终于来了。(未完待续。)

访问网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