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二百六十七章 木桥

明末工程师 第二百六十七章 木桥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豪格不屑地看了看杜度,说道:“杜度,你是被李植打怕了,那李植野战厉害,守城不一定厉害。qiuyelou”

杜度慌张说道:“我们可以放弃青山口,攻击其他的长城关口!从其他关口出塞去!”

听到杜度的话,众贝勒都有些轻蔑,觉得杜度真是被李植打垮了。

临时去攻击其他关口,谈何容易?大明经营长城几百年,长城的各大关口都是高墙深壕,严阵以待。清军历次入关,都是要细作配合,在各个长城关口中仔细侦查,知道哪个关口防守空虚,才能强攻。

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够攻陷,还要细作配合,等待天时地利的良机,才能破关。比如这次入关,就是在细作侦探得到情报,在大明总兵吴国俊前往祝贺监军邓希诏生辰,喝得大醉时候,突然发起攻击才得手。

有时候京畿附近的边墙防守严密,无懈可击,清军为了入关甚至要绕道几千里到宣府、大同甚至山西,才能从某个防守空虚的要塞破关。可见破关的艰难。

只要防守稍微严密的长城关口,都不是多尔衮可以攻破的。清军的攻坚能力并不强,只要不是明军太弱,清军一般对于坚城都是无可奈何。济南城上只有一千弱兵,这一次多尔衮几万大军围了济南两个月,也没能拿下。

此时多尔衮在大明境内,遍布大明各地的满清细作对皇太极汇报,多尔衮一时之间得不到情报,根本不知道明军长城各关口的虚实,根本无法破关而出。qiuyelou硬攻防守严密的关口,是白白把大清勇士的性命送给明军做战功。

如果因为李植的四道壕沟,就放弃青山口去攻击其他高墙深壕的长城关口,无疑是弃易求难。

阿巴泰根本不理睬杜度的话,而是对豪格说道:“用巨木做木桥跨过壕沟,倒是可以一试,只要冲过这四道壕沟,我们七万人就可以打败李植的一万人!”

豪格点头说道:“奉命大将军,我们可以试一试,如果七万人因为四道壕沟就放弃青山口,以后我们的勇士哪里还敢和李植碰面?那我们的勇士还怎么入关劫掠?”

豪格说的是正理,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最讲究士气。如果七万大军因为几条壕沟就逃了,以后遇上李植,清军只能一见面就逃跑了。

多尔衮想了好久,转身看了看身后。

多尔衮的身后,七万清军士兵列在中军之后,仿佛一片如火如荼的铁甲海洋。七万人立在山谷中,铺满了山谷的每一个角落,看上去无边无际。那几万勇士头盔上的缨穗随风甩动,看上去就像是春天山谷里开满的花朵,令人目眩。勇士们背上插着的旗帜,连成了一片又一片的云彩。七万人浩浩荡荡,让人感觉无坚不摧。

这样的大军,岂能因为李植一个小小寨垒就止步不前?

多尔衮大声说道:“就按豪格说的,做木桥!”

众将领大声唱喏,各自带人下去扎营,生火造饭,准备去附近山上砍伐树木做木桥了。

####

李植亲自爬上了望杆车,用望远镜观察着前面的敌人。

清军的人数太多了,足有七万人,那浩浩荡荡的气势令人望而生畏。再加上劫来的二十多万大明百姓,清军的队伍一直铺到了十几里外的山谷外面。从望杆车上望过去,清军给人感觉就像是占据了整个大地的一片蚂蚁,无边无垠。

天地之间,仿佛都充满了清军的大军。

李植吸了一口气,用望远镜仔细观察那浩荡清军的细部。

李植仔细看过去,只觉得清军号令有方,布置合理。各个旗的战士分批在谷中扎营,专选那地势较高,又容易取水的地方,安排得井井有条。清军中军旁边的辎重车前面等着推着小车的辅兵,一个个肃然站立,没有明军分粮时候的拥挤喧闹,显然清军军中军纪严密。二十万大明百姓被分成二十个大群,安排在清军的腹部。虽然押着二十多万大明百姓和十几万牲畜,但清军的阵中丝毫不乱。

清军的游骑和哨兵密布在营寨外面的两里范围内,阻拦盘查任何试图进入营寨的人。虽然李植的兵少,清军还是在营寨外面挖了两条拒敌的壕沟。作为战争民族的建州女真,打起仗来丝毫没有漏洞。

此时的大清士兵,放在全世界范围做比较,也是一支精锐的兵马。要不是李植掌握了远超过这个时代的武器,又岂敢和这样的敌人硬碰硬。

即便是在寨垒前布满了各种工事,防守严密,然而此时亲眼看到清军的浩荡声势,李植还是为那气势所摄,有些紧张起来。

李植又看了看自己寨垒前面的各种严密布置,才稍微心安了一些。

此次清军以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有八旗满洲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镶蓝五旗兵马。八旗蒙古的各旗则是倾巢而出,全部参战。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明军已经基本搞清楚了清军的配置。这七万人中,大概有八旗满洲的战兵二万五千,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的两万战兵,另外还有二万多的辅兵杂役。

这样浩荡的一支大军,足以击败十几万明军。所谓投鞭断流,无外如是,李植却要凭借一个寨垒阻住他们。

李植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自己的阵前布置,反复设想哪里有漏洞。

####

二月十六日早上,李植正在马上用望远镜观察清军,却看到清军营寨中中门大开,清军士兵举着巨大的木桥走出了营寨。那些木桥一台一台地被举了出来,列在阵前。每个木桥下面都站着二、三十个清军。

李植用望远镜观察,发现那些木桥都是三米来宽,六米多长。每个木桥都是用三根六米多长的巨木做龙骨,然后在龙骨上面铺着密密麻麻的小木头做桥面,用绳索固定。不但如此,木桥的前面还搭着一个木头做的遮障,类似一个木头盾牌耷拉在木桥的前方,大概是用来防范李植军步枪的射击的。

李植仔细看了看那些木桥,发现清军三天之内,竟做了一千座木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