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尔衮

明末工程师 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尔衮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一早,又来了一拨宣旨太监。qiuyelou

那太监到卢象升中军大帐中,等卢象升和王朴跪地,才念颂圣旨,说云、晋有警,要调王朴兵马回大同。

卢象升听到这个圣旨,半天没说出话来,铁青着脸接了旨。

那天使把圣旨交到卢象升手上,就匆匆离开了。

把圣旨看了两遍,卢象升十分懊恼地说道:“先分我蓟、辽兵马给高起潜,又分我参将、游击给陈新甲,如今再调我王朴兵马回大同,这杨嗣昌是不死不休!”

王朴接到这个圣旨,倒是松了一口气,暗道不用再和鞑子死磕了。他前些日子在高阳抢下一些首级,论功升为都督同知,已经十分满足,再不想留在京畿火中取栗了。

但看到卢象升的样子,王朴又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情绪,站在那里有些尴尬。

卢象升因为高阳大捷而鼓起来的雄心一时间仿佛消失殆尽,呛然地坐在椅子上,低声说道:“如今我部只剩下两万人,如何和十万之众的东奴决战?杨嗣昌这是决计要杀我!”

杨国柱上前说道:“督臣,如今我们只有避开东奴主力,小心在外围寻找小股敌人歼灭之!”

卢象升抬起头看了看杨国柱,又看了看李植。

看到李植,卢象升似乎鼓起了一些劲头,点头说道:“如今之计,只能如此了!”

####

济南城下,清军的营帐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到头,让人觉得天地间都塞满了清军一般。

清军围攻济南已经十天了,济南城中本有山东巡抚颜继祖的三千标军营,但杨嗣昌判断清军定从德州入山东,让颜继祖守在德州。qiuyelou然而杨嗣昌这次判断错了,清军并没有进攻德州,多尔衮和岳托兵分八路从畿辅往西行,抵山西界。到了山西界附近清军兵分四路南行,绕开德州,下临清,渡会通河,直插济南城下

如今济南城上只有只有老弱乡兵五百人和由莱州增援的七百名营兵,被清军四万大军死死围住。清军知道城上兵少,打定主意要攻下济南。

好在济南城墙比较高大,城内各种储备也较充足,加上城内军民同仇敌忾,倒是一直没让清军得逞。

这一天,阿巴泰率领一万多清军赶到了济南,汇入了多尔衮的大军中,让济南城下清军人数更壮。

不过阿巴泰这一行可不光彩,他是被卢象升打跑了,逃到济南来的。

城下的清军大帐内,多尔衮和清军众将坐在椅子上,看着站在大帐中间的阿巴泰。

贝勒豪格是大清皇帝皇太极的长子,容貌不凡,有弓马才,素有些自矜。听到阿巴泰的话,豪格冷笑了一声,说道:“你说你围攻高阳城时候,被明军二万多人打溃了!”顿了顿,豪格说道:“阿巴泰,你旗下可是有一万五千多大清勇士!”

阿巴泰脸上一红,有些恼怒地看着自己这个侄子豪格,大声说道:“若是豪格你在那里,也一样只能逃跑!”

豪格大声说道:“我在丰润用正蓝旗五千兵马击败了一万二千明军。若是我带一万五千兵马,定把那两万多明军打得抱头鼠窜!”

阿巴泰被豪格斥责,感觉有些无地自容。

清军这次出征,分为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皇太极率领多铎、阿济格和济尔哈朗在辽西攻打明军关宁防线的城堡,牵制关宁兵马。而入塞的清军中,也不全是满洲八旗兵马。入塞军马中大概有满洲八旗三万多人,加上八旗蒙古、外藩蒙古两万多人,最后包括一些杂役,号称十万。

此时多尔衮的大营中,就坐着不少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的贵族。

八旗蒙古正红旗旗主,固山额真恩格图和阿巴泰是儿女亲家,见到阿巴泰被斥责,他上来为阿巴泰说了一句话:“这支明军能击败饶余贝勒,想必不俗,不知道是哪一支明军?”

阿巴泰这才找到了一个台阶,赶紧说道:“这支明军是明国总督卢象升的兵马,其麾下还有前年全歼扬古利兵马的李植!”

卢象升的大名倒是了了,没有引起众将的注意。但听到李植的名字,帐内的清军将领们都是一怔。前年扬古利一万二千正黄旗大军在天津就是被李植击败,战兵几乎被李植全歼,只有三千多辅兵杂役活着逃回了阿济格的军中。正黄旗因此一役被打残。

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是皇太极在清国内部的倚靠,其中尤以两黄旗为重,因为这一场战斗,正黄旗被打残,皇太极在清国内部的威势大减,说话的分量都没有以前那么重了。而勇武有谋略,和兄弟多铎一起掌握两白旗的多尔衮,则在清国内部权威大涨。

如果这次多尔衮能够多劫掠些人口财物回盛京,威望就更盛,皇太极以后军国大事,都得和多尔衮商量了。

听到阿巴泰遇到了这个李植,一众满蒙贵族眼睛里都闪过一丝畏惧,互相对视了几眼。

这可是率领四千兵马打残一万两千正黄旗大军的主。如果说范家庄之战还有侥幸的成分的话,那这次他又打败阿巴泰,足以证明李植的强悍。

前年正黄旗惨败于范家庄后,清国就派了大量的细作往天津去,打探李植的情报。虽然范家庄连坐担保制度执行得很严格,清国细作混不进去,但是天津是容易混进去的。清国的细作在天津打探到了大量的李植情报,早已把李植的基本情况摸清楚。

这李植击败扬古利后升为游击,后来又打了流贼张献忠,升为天津西路参将,上次援剿流贼时候他麾下有八千强兵。

这李植和其他明将完全不同。其他明将吃空饷喝兵血,五千兵额能有三千战兵就不错了。而这个李植却反其道而行之,用私产养兵。

大清正白旗旗主,睿亲王,奉命大将军多尔衮坐在一众贵族的中央,皱眉沉思。

多尔衮是个精瘦的年轻人,面貌英俊,留有美髯。他此时不过二十七岁,却已经是清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李植的情报其他贝勒和贵族可能还不是特别清楚,但多尔衮确是十分了解。在多尔衮心里,这个李植已经是清国的一号大敌。

听到阿巴泰报出李植的名字,多尔衮眼睛一眯,冷冷说道:“又是这个李植?”(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