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灾再起

明末工程师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灾再起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崇祯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京畿兵灾再起!清军集兵十万,浩浩荡荡再次入寇京畿。qiuyelou

京畿的百姓,又遭受了一次家破人亡的兵灾之苦。

清军分二路:以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兵,贝勒豪格、阿巴泰为副将;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统右翼兵,贝勒杜度为副将。两路清军分道伐明,从墙子岭、青山口越过长城杀入京畿。

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力战不敌,战败而死。总兵吴国俊、监军太监郑希诏逃走。清军遂长驱直入,兵屯于京郊顺义县牛栏山。

天子朱由检接到消息,无比震惊,下令京师戒严。其后,朱由检再下旨诏宣大总督卢象升及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及总兵以下率诸军入卫。

九月二十五日,朱由检在乾清宫召见兵部尚书杨嗣昌,讨论局势。

朱由检很信任杨嗣昌,可以说是倚为干城。

杨嗣昌去年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灭贼之策,如今已经取得了效果。去年八月,熊文灿率领李植大败六家流贼联军,斩首近四万,浮尸十里。三月,总督洪承畴令曹变蛟与贺人龙率兵在洮州大败李自成,李自成率残军逃入山中,潜伏不敢出。四月初熊文灿率左良玉、黄得功再败罗汝才。四月中旬,数次被熊文灿击败的张献忠托总兵陈洪范求情于熊文灿,求得一条生路,于谷县投降。

杨嗣昌上任兵部尚书一年来,虽然增加了田赋加重了农民负担,但也沉重地打击了流贼,让平贼的形势一片大好。qiuyelou朱由检很自得于自己用人的眼光,对杨嗣昌更加倚重。

杨嗣昌听到朱由检的召唤,快马赶到了皇城外,一路小跑进了乾清宫。进了乾清宫,他一看见朱由检,就大礼匍匐在地,喊道:“杨嗣昌拜见圣上!”

朱由检说道:“杨卿请起!赐座!”

杨嗣昌这才恭恭敬敬地站起来,拿半个屁股坐在太监搬过来的椅子上。他前倾着身子,一副随时听天子训导的模样。

他的这种姿态让朱由检很舒服,这杨嗣昌就是和其他的文官不一样。他不但能够任事,而且忠心耿耿,是个值得大用的人才。

崇祯初年时候,朱由检就曾经大用杨嗣昌的父亲杨鹤,杨鹤当时力主招抚流贼,结果流贼时降时叛,最后杨鹤被充军戍边。没想到过了几年,朱由检又发现杨鹤的儿子杨嗣昌人才了得,其才足以平定天下。

此时清军入关,情势危及,朱由检也不和杨嗣昌客套了,上来就问道:“如今东奴再次入寇,杨卿以为该当如何?”

杨嗣昌看了看天子的脸色,恭敬说道:“臣以为,如今流贼之患,正若顽疾发于腹心。东奴之祸,譬如急症发于肩臂。肩臂虽重要,但腹心之祸更加可怕,一日不治愈,便有气血干枯流尽之险!”

朱由检问道:“杨卿的意思是?”

杨嗣昌看了看天子,说道:“攘外必先安内,臣提议当先和东奴款和,歼灭流贼后,再回来对付东奴。”

听到杨嗣昌的话,朱由检愣了愣,一时陷入沉吟。

见天子沉吟不语,站在一边的内侍太监高起潜上来说道:“皇爷,如今我大明内外两线作战,兵力捉衿见肘。刚打了流贼,东奴又来。刚逼退东奴,流贼又起来了。如今之计,只有先和东奴议和,把流贼先剿灭了,才能把兵力抽回来,回过头来打败东奴。”

朱由检看了看高起潜,没想到这个内臣也提议议款。

然而和东奴议款,内外难度极大。

在大明朝,和外敌议和从来就是道德上无法通过的政策。从成祖起,大明朝以天子守国门,直接将国都置于燕赵百战之地,从未有对胡虏言款的国策。如果朱由检准备和满清议和,能不能成两说,朱由检首先要面对朝中百官的攻击。

崇祯初年,袁崇焕私下和东奴议款,击斩毛文龙,最后就被朱由检凌迟处死。朱由检既然摆出了死战东奴的架势,现在又怎么能转头议和?

但议和如果成功,收获实在太大了。

朱由检忍不住思索:如果议和成功,如今的形势会变成怎样?朝廷可以专心剿灭流贼,再不需要在蓟辽宣大布置重兵防范清军。只需要一年的时间,九边的精兵就能把苟延残喘的流贼杀个干净。

想到这里,朱由检抿了抿嘴唇,有些被议和成功的前景吸引。

然而,和东奴议和,还要东奴同意。东奴会提出什么条件尚不可知。如果自己提出议和而东奴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到时候朝中百官一定会直接攻击自己这个天子。

想到这里,朱由检看了一眼杨嗣昌。

莫不如,把议和议款的事情交给杨嗣昌私底下去做。如果做成了,自己事后表彰一下杨嗣昌便可。如果做砸了,责任全在杨嗣昌身上,百官们不会攻击自己。

朱由检吸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杨嗣昌问道:“圣上?如何?”

朱由检看了杨嗣昌一眼,淡淡说道:“说不清!”

杨嗣昌愣了愣,又追问了一句:“圣上,可否议和?”

朱由检再次含含糊糊地答道:“说不清!”

杨嗣昌不敢再问。他是个极聪明的人,沉吟片刻,立刻明白了天子的意思。天子的意思,是让自己私下操作,做好了才禀报他。

杨嗣昌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臣明白了,臣告退!”

在朱由检满意的目光中,杨嗣昌退出了乾清宫。

送走了杨嗣昌,朱由检看着乾清宫上“敬天法祖”的匾额,叹了口气。这大明的天子,做起来当真是不容易。所谓敬天法祖,不知道列祖列宗是不是也遇到过议和这样不能明说的事情?遇到自己这样的困境,列祖列宗会如何处理?

不过朱由检很快想到了天津,得意的用手在御案上敲了一下――我朱由检还有一张王牌。

“王承恩!”

王承恩小跑着上来,说道:“奴才在!”

“李植所部兵马,修整得也够久了!”朱由检大声说道:“传旨下去,让范家庄参将李植率兵入卫,到京城来勤王!归入兵部尚书卢象升麾下听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