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二百零三章 农业布置

明末工程师 第二百零三章 农业布置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岁的柱子被孟有三的大嗓门吓得一跳,差点把糖吐出来,弱弱说道:“表叔,我吃的是状元糖。qiuyelou”

孟有三讪讪问道:“你哪里有银子买的状元糖?”

柱子弱弱说道:“爹爹给我买的!”

孟有三转头和倪老大说道:“倪呆子,你怎么如今这么富贵?”

倪老大笑道:“表兄说笑话哩,刚刚吃饱饭,算什么富贵?和范家庄城里的人比起来,那是还有不如的!”

孟有三啐道:“范家庄城里的人你能比吗?那些人的好日子是远近闻名的。你不想想自己?你原先在翁家做佃农,佃种二十亩旱田,饭都吃不饱,穿得比我破多了。如今穿崭新的圆领了,儿子还有糖吃了,你岂不是可以再养一个孩子?”

倪老大说道:“我是想再养一个!”

孟有三哼了一声,说道:“你哪来的这许多银钱?”

倪老大笑道:“将军大人分了四十亩旱田给我,还分了牛,而且今年收成不错,将军又只收一成半的地租!除了口粮和各种杂费还有九石粮食结余,全部卖给了将军的米铺换银子。得了二十两银子。”顿了顿,倪老大又说道:“除了种田,我得闲的时候就和媳妇一起去割猪草卖给将军的养猪场,一年下来也赚了四两银子。”

孟有三吸了口气说道:“一年居然有二十四两银子闲花,你当真是富贵了啊!以前你是个连我都不如的穷佃户,如今是过上老爷的日子了!”

倪老大笑道:“表兄说笑了,如今我也还是佃户。”

“你这个佃户,比寻常的老爷都富。”

倪老大笑道:“表兄进屋里说话吧,尝尝我新买的茶叶。qiuyelou”

“瞧瞧,茶叶都有了,还说不富贵?”

孟有三听说倪老大买了茶叶待客,脸上更加嫉妒,讪讪地进了倪老大的屋子。进屋一看,看到梁上挂着的十几块腊肉。

这倪老大家里居然有这么多肉食,看来今天晚上在倪老大家吃饭是有肉荤下饭了。孟有三自从鞑子在宝坻县掠夺一通后,这一年拿出压箱底的银子买粮食,饥一顿饱一顿,一家人好不容易熬过来了。这一年到头他都没有吃过一顿荤的,吃饱就算过节了,想不到居然在倪老大家吃上了肉。

不过孟有三虽然有肉吃,却因为满心的嫉妒高兴不起来。这倪呆子被鞑子掠去,却因此因祸得福,这算什么事?

“倪老大,你们的将军大人今年还招人开新田不?”

“不晓得啊,若是将军招人,我马上去宝坻县告诉你!”

“好!”孟有三总算是笑了笑,点头说道:“若是招人一定早早告诉我!我也到范家庄来做李将军的佃农!”

####

李植决定扩大领地内农民的队伍。

在乱世,粮食是十分重要的关键物资。去年收留的一万名农民虽然在初始阶段让李植花了些钱,但很快李植就得到了收益。算下来,以后每年可以获得一万六千石以上的麦子地租,价值三万多两银子。这是明面的收益,还有潜在的收益――李植还能通过粮店从本地农民手上收取四、五万石的富余粮食,让范家庄实现粮食自给。

在乱世里,粮食能够自给意味着稳定。没有粮食吃不饱饭,有枪有炮也没用,饿肚子一切都是空谈。

得了甜头的李植决定再来一次大开垦,再增加十万亩田地。

李植派出吏员在静海县测绘河流地图,规划新田,选定了十万亩新田的位置。这十万亩无主荒地位于月牙河和光河的两岸,只要有水车扬水起来就能灌溉。

李植找到了静海县守备叶贤才,以十文钱一亩荒地的价格买下了这十万亩荒地,花了一千两银子。

虽然比原先说的两千两银子少了一半,但叶贤才还是乐得眉开眼笑,让整个守备府的吏员都行动起来,加班加点为李植做地契。他还拍胸脯说要为李植修水渠占用的河边田地做沟通,说服当地的地主接受补贴,让路给水渠。

其实这些荒地也说不上就是卫所系统的,和范家庄附近不同,静海县的卫所军田和州县的民田犬牙交错,归属十分复杂。静海县的这些荒地既可以说是卫所的,也可以说是州县的。但是如果和州县购买荒地,把这些荒地变成民田,那就受知县管辖了,不便于李植的管理。所以李植就蛮横地从守备那里买荒地,把这些荒地变成军田了。

以李植如今龙虎将军的威风,知县也不敢为了这些无主荒地找李植麻烦,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买下了荒地,李植就派人到范家庄附近的州县找来两千泥瓦匠,先把给农民住的房子盖起来。李植准备让开荒农民们先两人一间房,挤一挤。以后这些农民种李植的旱田赚到钱了,可以再盖大房子。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天气寒冷户外工作效率下降,两千泥瓦匠先要盖自己住的大棚屋,然后盖五千间砖瓦房子,估计要在二月份才能把房子盖好。

李植准备在明年冬小麦收获后去各州县雇佣农民,再雇佣五千男丁和壮女。范家庄的第一批农民收入颇高,已经起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估计再雇新农民会十分顺利。这些新农民搬到静海县后马上开始建水渠。人手不够的话,李植还可以雇佣附近的农闲农民一起建水渠,小麦收割后农民无事可做,当地的人力皆时会十分便宜。建好水渠后就直接种冬小麦,后年春天就能收获粮食了。

招募新农民种田比安置流民还是轻松些的――招募的农民搬家过来会带着家什农具,不会什么都要李植提供。李植只需要借给他们一些耕牛,料想他们就不缺什么了。

不过这些事情都要等到明年春天雇佣了新的农民,才能确认。

####

一边忙碌开新田的事情,李植一边派人去搜集高产作物。

十月底,李植派出了五个家丁往南方去,到江南一带搜集红薯苗株,以及找几个会种植红薯的农民带回范家庄。

红薯原产于中南美洲一带,被葡萄牙殖民者发现后带回旧大陆,明末时候已经传到了大明。红薯是极为高产的作物,适当施以农家肥亩产可以超过一千公斤。夏红薯可以在收割完冬小麦的土地上种一季,进行轮作,十分经济。

如果在范家庄种植红薯,可以极大提高粮食的产量。红薯可以供人食用,虽然天天吃会难以下咽,但作为备用粮食还是十分有用的。当然红薯最大的用处是喂猪,这么高产的红薯价格十分便宜,可以大大降低养猪的成本。

李植十分期待这五个家丁的回程,希望他们早些带红薯回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